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第128章

作者:海静凉宫

“本次科举……就叫做【艺考】。宣布出来的人才便是【艺官】。”

“持续的时间在三月份到九月份,也就是春夏两个季节,一年中最温暖的时间。”

罗林的命令,让大臣们颇为无奈。

大臣们或多或少都觉得这有些荒唐。

你说,这琴棋书画搞得好,能当官?

那让他们做什么啊?

结果内阁阁臣去上奏询问,得到的回答却是“他们能干什么就让他们干什么”。

阁臣们:“……”

这也太随便了吧!

…………

随便归随便。

但这件事却是得到了户部侍郎的大力支持。

“开!都可以开!竭尽全力的降低艺考过程中的花费,大量的找商家投资。”户部侍郎已经召集了一堆经济学人才,连夜研究怎么通过艺考赚大钱。

内阁阁臣们一看,貌似可以搞钱,而且这或多或少也可以满足世家的要求,反正都是当官嘛。

于是就同意了。

艺考的消息一下子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各种人才乱跑,当不了官员的话,当个大商人也可以。

现在的报纸到处都是吸引眼球的标题。

“康哲三年的恩科,必须知道的二三事!”

“震来,自.小!说。群:9:8"0'2。0;5′8,5:6惊!天子又一大力改革科举制!”

“……”

顿时吸引来无数人观看。

一般而言,连年战争都会增收重税,但唯独乾国不同。

如今陛下爱民,从未要求过加税,而且乾国经济高速发展,这导致民间有大量的财富。

买报已经渐渐地普及下去。

其中又有赵阳主张的学校建设,让识字率开始飙升。

“真的假的……只要某件事做得足够好,也可以当官?”

“虽然这个艺官……好像没有啥权力的样子啊。”

“的确。”

“看!真的假的,艺官能够叠加??”

“比如说我弹琴考试,考了个第二。而绘画考试,考了个第三。那我相当于有两个艺官在身上!”

“艺官越多,福利越多,也会相应的有一些权力。”

“这……陛下到底在想什么啊……?”

“陛下大才,岂是你我能够揣摩透的?”

“啊对对对……”

…………

不管怎么说。

这一次针对科举的超级大改革,终于是落实下去了。

户部已经开始组织,大约在三月份的时候,乾国就会开启第一次艺考。

罗林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他想要的败坏国运。

系统:“叮!作出昏君行为【乱改祖宗之法】,扣除国运3万点!!”

“获得奖励:艺考涉及内容的书籍×120本,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获得千里马×1,绝品古琴×1,绝品笛子×1……”

这一次,奖励的内容也很奇葩,都是有关艺考的。

书籍,钱,还有各种实体奖励。

系统:“当前国运

点!”

“请宿主再接再厉!”

“距离月结日,还剩下8天!”

罗林:“……”

四万一……

又回到了这里。

有一种原地踏步的错觉……是错觉吗?

第153章 大帝的答案!无数人报考艺考

2030年。

阶梯教室。

历史老师穿着秋衣走到讲台上,学生们很快就安静下来。

“那么就直接进入正题吧,今天要讲的是——艺考。”

“相比于之前的一件一件有趣或恢弘的事件,艺考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当时的百官希望开恩科,而大帝就新增了艺考。”

“然而,实际上艺考是大帝的一件千古功绩!”

“首先,同学们,科举的意义是什么?有人知道吗?”

一名同学举手。

“科举的意义是打破阶级垄断,是普通人上升的渠道。一个健康的王朝,他一定是有底层人士进入到上层人士的。只有这样的王朝才能够持久。”

“对。”历史老师笑道,“然而,实际上的科举,或者说当时的科举,有不少的弊端。”

“比如说,糊名制。”

“当时的七国之中,只有乾国有糊名制。这是和乾国的老传统有关的。乾国太祖作为科举的发明者,科举制度在乾国一直比其余国家都要先进。”

“其余国家那时候,考生的名字不会被遮掩,考官就能够根据考生的名字,定向的给那些世家子弟高分。”

“糊名制是先进的,但是当时为什么只有乾国能够做到?这就是说和做的区别了。说出来很简单,做到却很难。”

“要把糊名制搞出来,那就得面对原本收益阶级的阻力。”

“大帝的爷爷,改进了糊名制。”

“而大帝爷爷也想不到,看似已经完美了的科举制,竟然还会在大帝的手中,有一个足称跨越的大改革!”

“毫无疑问,就是艺考。”

学生们听着历史老师的话,一阵凛然。

“所谓艺考,就是很大程度区别于武举、科举,它是当时第三种百姓的上升渠道。”

“为什么大帝被无数人尊崇?就是因为他的制度流芳百世。”

“艺考,成为了第三种上升渠道,为大乾收揽了大量的人才。”

“这是它的历史意义。”

“接下来,咱们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当时,大乾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前代的,因此,百官建议开恩科,甚至是多开科举,以筛选出大量的官员,代替这些原本的官员。”

“然而。这是表面上的原因,实际上,当时大乾有许多世家助力。”

“大家要记住,在大帝手中,华夏王朝从世家治世,转变成了官僚治世。但这是有转变过程的,直到分户法实施,这个转变才进入加速阶段,在那之前,在大乾出力的大部分人才都属于世家门阀。杨肃、珂午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全都是世家之人。”

“千万不要以为,康哲元年大帝杀了江南八大家,世家就没了。那就太过天真了。”

历史老师侃侃而谈。

“当时,世家门阀希望将自己的人送入大乾的政治体系,继而稳固自身的阶级地位。”

“而大帝没有选择同意。”

“史书上明确的记载,大帝多次的拒绝了开恩科的谏言。”

“这说明什么?大帝很清楚世家想干什么。”

“当时的乾国,是典型的君强而臣弱。”

“大帝是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乾纲独断型的帝王。”

“内阁首辅赵阳是工部出身的首辅,他的政治力量,是远远不如乾国的历代首辅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帝根本不理会世家的要求,他要另外想出来一条出路。”

“这个出路就是艺考。”

“艺考的内容与工科理学无关,也和武功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我们来看大帝给出的答案。”

“经济上:当时的大乾多线战争,后勤线又多又长,资金疯狂消耗,长达六个月的艺考,吸引了士子学生阶层,把他们的钱从口袋里捞了出来。”

“军事上:艺考选出来的人才,看上去权力不强,但却依然被派送到了地方,作为辅官存在。也就是说,这是有升迁可能的,只要有政绩,那就有功劳,之后获得更大权力也可能。”

“毫无疑问,这满足了世家的部分要求。世家照样可以把自己人安插进去,这些人各个人才,通过个艺考完全做得到。”

“文化上:艺考制度促进了华夏艺术文化的发展。自从艺考出现后,配合当时的经济发展背景,让华夏艺术得到发展。并且吸引了其余国家的艺术才子,将人才给吸纳进了乾国。”

“政治上:大量底层人才成为艺官,他们稀释了当时的官员格局。虽然最初没有什么表现,但在后来,这些进入政治体系的艺官,客观上进一步抑制了当初江南派系这样的官员结党情况的出现。”

“同学们。”

历史老师点了点桌子。

“大帝的才华,盖压当世。他不仅仅在文治武功上给出了满分答卷,在爱民如子上,大帝更是历史上最优秀的帝王。仅仅到了康哲三年,就连续推出了武举、艺考,这两项供底层百姓上升到中上层社会的渠道!”

“大帝之名,可不只是因为开拓了大量疆土。”

历史老师眼神冒光,面带笑容的说道。

学生们也是兴奋起来,正是因为历史上有大帝罗林这样的帝王,才能够有如今的天朝!

…………

康哲三年。

乾国。

沿海地区一带。

“扑通!”一名汉子把衣服一脱,然后扔到一旁,整个人就跳入了江中。

江河翻滚,水流颇为湍急。

几分钟之后,汉子重新冒出,手里一条大肥鱼被他扣着腮,从江河里拖出来。

“诶唷,林叔。”汉子说着带口音的话,对一名锦衣文人说道,然后行了个不规矩的礼。

这文人是当地的小官。

虽然只是一小官,也不是汉子这样的平民能够惹得起的。

“小武。”文人摆出一副笑脸,“有没有考虑一下参加艺考?艺考里有水性一项。”

“艺考?那是什么?”汉子犹豫了一下问道。

“皇帝弄出来的新制度!你考得好,能当官!”

“官……可我也不认识几个字啊……”汉子弱弱的说。

此时,大肥鱼一阵挣扎,试图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