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神桦周
真正决定人员任免的是吏部。
查苏亶没有用,也没有那个必要浪费人力物力。
反正自己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就先按吏部的意思接受即可。
如果不听话,那吏部任免其实就是个笑话,现在的自己随时可以弄下对方。
“是。”
张三应是离开。
下午,辽山县令苏琛第一个到来。
“下官苏琛,拜见刺史大人!”
苏琛将东西放在地上,恭敬行礼。
第一次见,方源暗叹苏琛长得一副好皮囊。
温文尔雅,面如冠玉,摆在后世肯定很多富婆抢。
怪不得苏亶之女能嫁给太子李承乾,从这里能看出大概。
“免礼,先进会议室等着吧。”
方源淡然道。
人还没有来齐,他必要这么早进去。
“刺史大人,下官绝对无心越过刺史大人就任辽山县令。”
“只是我人言轻微,我伯父和我爹不肯听我意见,请刺史大人恕罪!”
苏琛上前两小步,带着谄笑将刚才放在地上的礼物放在方源的案桌上。
“客气了,本官不收礼物。”
方源摇摇头,略带诧异看向苏琛道。
这人如果不是坦诚,就是很懂得待人接物。
一出场就给自己送礼,并且表达不是自己的意思。
一般来说,上级就算依旧对此事不满,也不会给他穿小鞋。
“是,下官明白。”
苏琛连忙收回礼物。
然后向方源行礼,走进侧边张三等人的办公处。
方源下意识点点头,觉得苏琛孺子可教,印象分提升了不少。
很快,苏琛再次出来,手中的礼物已经不在,和方源再行个礼后进入会议室。
没多时,周凯乐和孙泰河两人到来。
“下官拜见刺史大人。”
两人恭敬行礼。
新一年过去,两人没有多少变化。
“去会议室吧。”
方源微微点头道。
同时让人叫张三和七曹参军。
很快,众人就围坐在会议室开会。
“除了七曹参军,包括本官在内,都是辽州的新人。”
“俗话说新年新气象,本官希望贞观三年的辽州会有新的变化出现。”
方源缓缓道。
开场白后,张三等人纷纷鼓掌。
苏琛等人不明所以,但也学着张三等人纷纷鼓掌。
这是方源的一种关于会议上的新改变,保持热烈的掌声。
之前的会议都是一言堂,方源说话他们听和记,几乎没有发言。
这使得会议很沉默和压抑,不是方源想要的样子,于是加上鼓掌。
“这次会议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各大工厂在辽州的第一批货即将完工,各县至少要负责完好将其运输到州城和各县城出售。”
“本官的意思是,各县城之间要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州城,各县城与县城之间要有一条水泥路相互通往。”
方源缓缓道。
话音未落,周凯乐等人就面露难色。
“本官知道这里面不容易,还要涉及修路钱财的事。”
“但是难才有挑战性,并且修通水泥路可以促进各县之间的交流,货物出售能提高当地的财政,这些都是诸位的政绩。”
方源缓缓道。
将其中的好处也告知。
“刺史大人,下官非常愿意修建水泥路。”
“但平城县到辽州城太远,平城县的财政支撑不起来啊。”
孙泰河面露难色道。
他曾负责家族瓷器生意,知道好路对于瓷器生意多么重要。
但是修建水泥路贵啊,家里不可能免费资助,县府也没有这么多钱,只能是有心无力。
一旁的周凯乐深以为然点头,也是因为没钱,要不然他必定是辽州三县中第一个修建水泥路的县。
“本官想到这一点,故而本官出面与水泥厂商议,各县以县府的名义出钱,钱分批少数给,分多少批到时候再商议,诸位以为呢?”
方源想到了这一点。
甚至还想到贷款修路的。
但可惜,钱庄现在还没有出现。
不过这个方法跟贷款修路也没差多少。
“如果是这样的话,下官愿意全力修路。”
孙泰河沉吟片刻,沉声道。
他家曾是在平城县做生意的,知道生意向外开拓的困难。
但如果水泥路出现,从此辽州一城三县都能够出售,市场范围大大提升,地方税收也会大大提高,而且还能引入其他商队等等。
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孙泰河觉得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是以县府的名义,不是以个人的名义,欠钱也是县府欠钱,不是自己欠钱,完全没有问题。
“下官也愿意全力修路!”
周凯乐恭声道。
他是第一个提出修路的。
现在有方式支持修路,他义不容辞。
方源满意点点头,最终看向辽山县县令苏琛。
“刺史大人,辽山县正在修路啊。”
苏琛不解道。
他其实已经提前几天到辽山县。
以便能尽可能了解手中的工作,也知道水泥路正在修建。
“前任县令只给了五成定金,而且也只有一条通往辽州城。”
方源提醒道。
“刺史大人您放心,剩下的五成县府一定补上,也愿意全力修路。”
苏琛一听,立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诸位尽管放心,修路前期难,后期将是妥妥的政绩。”
“本官等时机成熟,会推广人才引进计划,让更多的人流进辽州一城三县。”
“诸位好好干,三年之后如果政绩还没有丰收,本官会向吏部反应留任诸位一两年收到果实再调任!”
方源沉声道。
给周凯乐等人画饼。
“刺史大人睿智!”
周凯乐等人先是一愣,随即激动纷纷拍马屁。
做官就是为了政绩,能拿政绩,他们能拿命去拼搏。
“第一点就先暂且这样,有问题的可以找长史张三询问。”
“接下来我们聊聊第二点,关于朝廷要地方普及科举一事,三位怎么看?可以畅所欲言。”
方源进入第二个讨论环节。
他想听听这几个县令的想法。
如此能大概知道推行科举的难度。
“刺史大人,下官以为要尽力普及科举一事,尽可能让更多的百姓知道朝廷推行科举一事,让百姓清楚认识到,朝廷很重视科举。”
周凯乐是第一个表达意见的。
他自认出身最差,也明白出身差想要站起来不容易。
虽说科举不是为普遍百姓设立的,但是却给没有家族依靠的人机会。
方源微微颔首,没有表达意见,目光扫向苏琛和孙泰河。
“刺史大人,下官以为做做样子就行了。”
“我们现在要修路,又要负责各个工厂货物运输出售的问题,而且很快春耕就来,没有那个时间和人力推广啊。”
孙泰河沉吟片刻,正色道。
既然方源说可以畅所欲言,那就是什么话都可以说。
这个时候如果不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确定下来再乱搞就可能会被盯上。
孙泰河虽然第一次做官,但是以前的从商经历也让他得到了不少有用的经验。
方源同样微微颔首,也是没有发表意见,最后看向苏琛。
“刺史大人,下官以为孙县令所言极是。”
“而且还有一点,我们推行科举的话,可能会有不少世家不满而阻止。”
苏琛讪讪道。
提到世家,他担心方源不满。
毕竟从他得知的情况来说,世家都看不起方源。
“不错,你们的想法都有理有据。”
“但本官认为,普及科举势在必行,并且要按照朝廷的意思推行到乡里,尽可能让每个百姓都知道。”
方源缓缓道。
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谨遵刺史大人令!”
三人相视一眼,神色各异行礼。
“科普科举此事如果有意见可以现在说。”
上一篇:大唐:藏私房钱,被小兕子曝光
下一篇: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