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门扬舟
张飞摇头瘪嘴:“说到农家菜,还得是士载家乡的邓家庄,那些老味道至今记忆犹新,后来俺在荆州吃过数次,都比不上新野的时候。”
“呃……先生曾经说过,好东西天天吃会腻的,现在条件比那时好很多,三将军也吃过太多的好东西……”邓艾解释。
“今天俺来找你,是想找士载帮个忙,他的名字叫姜维,姜伯约,子玉给俺介绍的人才,俺在凉州忙活了两年,最近才把他请回来,放在沔阳跟你学屯田可好?”张飞的语气不容拒绝。
“啊……这……这”
邓艾不知怎么样应对,姜维心中的疑惑解开,原来张飞想让我跟邓艾学屯田,这样的确能够掩人耳目。
“你的旧疾怎么又犯了?俺记得两位神医联手给治好了啊?”张飞一脸纳闷。
“当年的确治好了,刚刚只是有些紧张,先生举荐伯约给您,当真是让他跟我学屯田么?三将军有没有会错意?”邓艾仔细询问。
张飞摇头回答:“俺就是抱怨你在汉中屯田,文长(魏延)和孟起(马超)都能自给自足,偏偏俺的武都驻军粮食得靠接济,子玉说伯约与你不相上下,言外之意不就是让俺找来,在武都屯田然后夺取凉州么?”
“您是这样理解的?那伯约就留在沔阳,不过屯田经常要风吹日晒……”
“邓将军请放心,您能吃下的苦,姜维也一定能吃下的。”
邓艾本来想把丑话说在前面,结果姜维当即给他表了决心。
“呃……那好吧。”邓艾点点头。
张飞笑呵呵回答:“士载你放心就是,俺几天前就写信给子玉,把伯约送到这里的事给他说了,相信他也是这么想的,你不是经常在和他通信吗?他回到交州又快一年了,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啊?”
“先生过年期间曾给我来信,说年后便会出兵收复日南,按之前计划日子来计算,高将军现在应该出征了。”邓艾意味深长地说。
“日南?那不是最南端的郡么?蓝将军为何浪费兵力去南边?不应该蓄积力量攻中原或江东么?”姜维表示不理解。
张飞轻轻摇头:“子玉现在是交州牧,日南郡之前又从属交州,拿回日南郡也无可厚非,其实应该先取合浦、交趾、九真三郡,高伯平的陷阵军应该轻松取胜吧?”
“先生做事喜欢稳扎稳打,他目前在大力发展南海、苍梧、郁林三郡,大概会等到士威彦(士燮)寿终正寝,才会收回士家占据的三郡。”邓艾点头分析。
“士燮那老家伙太能活了,到时候等大哥收复中原,俺就南下帮他平定三郡。”张飞晃了晃拳头。
姜维苦笑着补充:“若汉中王扫平中原,交州南部三郡定会传檄而定,估计张将军到时候怕是没机会……”
“呃……好像真是这样,伯约你果然不错。”张飞对姜维投去肯定的眼神,旁边的马超也轻轻点头,感叹蓝田推荐的人果然眼光独到。
村里准备的农家菜,让姜维尝到了什么叫美味,他吃着吃着突然停了下来,眼眶中晶莹剔透似有泪花。
“伯约,不至于吧?这饭菜好吃到你哭?”张飞笑着打趣。
邓艾猜测道:“莫非伯约睹物思人?或者思念故土家乡?”
“邓将军说得不错,家中老母此时还滞留在天水,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吃上这样美味的饭菜……”姜维表情黯然。
张飞如慈父般拍着姜维的后背,小声地开解:“伯约你这么聪明,建议你在沔阳多看多学,等俺将来打下天水、取了冀城,你大可以亲手做给你母亲品尝。”
“将军让我学庖厨?”姜维皱起眉毛。
“学庖厨有何不可?蓝子玉不但会种地、会治国、会用兵,他的厨艺才是天下无对。”张飞沉声说道。
“呃……是这样么?那我一定用心学。”姜维点点头。
众人在王家村吃过午饭,又在柳竹的盛情邀请下去到县里。
沔阳县因为大量屯民的涌入,不但恢复了张鲁时期的繁荣,现在甚至比以前还富庶繁华,处处都彰显着蓬勃的生机。
从新野到桂阳,从泉陵到广州,张飞见证了蓝田的伟大,也见证了屯田对城市的改变。
张飞打算移交完姜维就告辞离开,因为担心在县里待的时间太久,可能会引来汉中太守魏延,他临行前把姜维托付给邓艾,邓艾见姜维也是孤身一人,便邀他到自己的小院同住。
邓艾的身份地位比柳竹要高,但他只在沔阳要了个小院居住,而且主要用来存放书稿、沙盘所用,平日里基本都游走在各屯之间,帮着处理屯田、民生等问题。
把张飞、马超送出沔阳,邓艾带着姜维回到城中小院,朝南向是个一排三间的通房,院子左右各有两间东西厢房,平时安排给值守卫兵在居住。
姜维原以为邓艾会安排他住厢房,结果邓艾直接把他领到正堂主屋,随后又进入正堂右侧的寝房,房间卧榻桌椅应有尽有。
“此屋乃是我平日休息之处,一会让人给你换套铺盖,伯约就在这里安心住下。”邓艾指着卧房说道。
“邓将军千万不可如此,我住厢房就可以了。”姜维听后抱拳力辞之。
邓艾微笑着说道:“不用将军长将军短的,伯约既是家师看中的人,你我今后兄弟相称如何?”
“呃……就依士载兄。”姜维郑重抱拳行礼。
“伯约贤弟既认我为兄,兄之赐岂可辞啊?再者我孤身一人,住哪里还不是住?”邓艾抓住姜维的手,眼神流露出真挚。
“那也不能鸠占鹊巢,让士载兄去住厢房……”姜维直摇头。
邓艾指着正堂另一边的房间解释:“伯约大可放心,我也不会去住厢房,对面的书房也有床榻,我经常睡在那边。”
“当真?”
“不信你跟我来。”
邓艾说罢把姜维带到对面,那个房间的大小与主卧同样大,只不过中间摆了个小型沙盘,让空间显得略微狭小。
“这……这叫沙盘吧?我有幸在下辩见过,但是你这沙盘更精美……”姜维眼中都在放光。
第七百四十章 虽非亲恩同再造
“嗯,从先生做第一个沙盘开始,我就对这东西着迷不已,所以平时就多花了些心思。”邓艾微笑着点头。
姜维听后非常惊讶,因为在下辩滞留期间,自己不过是惊鸿一瞥,还以为是张飞弄出来的,没想到又是出自蓝田手笔。
“令师究竟是什么人物?感觉他的影响怎么无处不在?”姜维发出了灵魂之问。
邓艾郑重回答:“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千古难遇的奇才也,但他为人低调不愿扬名,所以这么多年都默默无闻,直到上次孙权偷袭荆州。”
“难怪蓝将军这两年才显露声明,只怕汉中王能有现在的局面,与蓝将军也有莫大的关系吧?”姜维又问。
“大王视先生如股肱,其地位几乎跟关将军同等。”邓艾说道。
“难怪他威望如此高……”姜维点头表示明白,随后又补了一问:“蓝将军既有经世之才,这世间可有令他佩服之人?”
邓艾回答:“先生对诸葛丞相推崇备至……”
“想来卧龙先生,也非等闲之辈也……”姜维抚摸着沙盘边缘叹息。
邓艾见姜维盯着沙盘发呆,知道此人也是喜爱军事的同道中人,便没有打扰姜维思考,他独自走到桌旁,拿出一本蓝田寄来的纸质书,那是刘熙等人新注释编撰的,同时也是广州书院的教材。
广州书院的教材并不对外流传,蓝田出于对弟子邓艾的补偿,便近水楼台先得月给他准备了教材,让邓艾虽然不在书院学习,但等同于是书院毕业的学子。
“孟子?士载兄也喜看经学?只是您这是纸书?”当姜维看见邓艾手中书本时,忍不住发出了惊叹,这比刚才发现沙盘更激动。
邓艾点点头,指着桌旁书架回答:“我一般闲来无事会看看书,都是先生这几年给我寄来的,另外纸质书籍不是什么新鲜事。”
姜维露出了夸张的表情:“士载兄这部《孟子》,不会也是蓝将军注释的吧?纸质书籍造价不昂贵吗?市面上的纸张,本来就不好买……”
邓艾摇头说:“此《孟子》乃是成国先生(刘熙)注释编撰,纸张在我们这里价格也不高,好多地方都有造纸作坊。”
“成国先生?”姜维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邓艾回答:“就是北海刘熙,字成国,现任广州书院知院。”
姜维点点头,“你这么说一说,我就记起来了,传闻成国先生(刘熙)因中原战乱,带着家人去了交州避祸,现在他的年龄应该很大了吧?”
“成国先生,今年六十有四,身体依旧很康健,但广州书院的公务,基本由副知院君卿先生(赵爽)代劳。”邓艾简单解释完,随手抽出《易经注本》,递给姜维补充说道:“广州书院现在教材充足,所以办得也非常好,先生嘱咐我‘活到老学到老’,便特意送来这些教材。”
“士载兄真是幸运,你说得我都好想去交州,好想去那广州书院学几年……”姜维叹息道。
邓艾摇头笑道:“伯约你别多想了,广州书院只要十来岁的少年,咱们现在的年龄都超了,不过有先生帮忙,去与不去也都区别不大。”
“广州书院为何这般?我不过刚刚弱冠而已,怎么还不能进学堂了?”姜维一脸纳闷。
邓艾解释道:“先生提倡的是学以致用,他认为弱冠之前理解和记忆更好,比较适合在学堂中集中听课,冠礼以后是做事的大好年华,便不该再去学校皓首穷经,应把精力投入庙堂、民间去创造,至于有更高的追求可以自学。”
“蓝将军真是用心良苦……”姜维刚刚感叹到一半,突然发现纸上字迹大小相同,而且距离、笔画也基本一样,他惊奇地追问:“士载兄,这纸上的字迹,似乎不是人誊录的?”
邓艾笑着回答:“人工誊录那是最早的笨办法,现在这些书本、报刊全部采用印刷术,只要做好了模板就能快速印制,比人工誊录更快还不容易出错。”
“这些都是蓝将军想出来的吧?”姜维虽然嘴上这么问,但心中已经给两者划了等号。
“伯约猜得一点没错,其实你也不需要去广州书院,他们的教材我这里全都有,想看我借给你不就行了。”邓艾从进屋到现在,始终保持笑脸。
“当真可以吗?那可真是太棒了。”姜维面露喜色。
邓艾点点头,“伯约能被先生看中,想看到这些书不过早晚的事,我现在只是举手之劳……”
姜维合上手中的《易经注本》,‘贪婪’地望着邓艾身边的书架,他发现书架上有个木匣,木匣外面涂了枣红色漆料,姜维猜测木匣的书必定珍贵。
“士载兄,你旁边架上那木匣是……”姜维试探着询问。
邓艾闻言把手放在了木匣上,随后满脸和蔼地回答:“这是用来存放信件的,我每月都会给先生写信,先生几乎每月都在给我回信,一不小心都存了满满一盒。”
“每月都通书信?真有那么多话要讲么?再说蓝将军远在交州,路上也没有那么快吧?”姜维一脸好奇。
“我是养成了习惯,每到月初便会给先生写信,无论是耕种、用兵、民生、政务,事无巨细都会向他请教,如果某月实在没有问题,我也会写信问候平安,顺便讨要一道新菜谱。”邓艾挠头露出了羞涩的表情。
张飞此前道出蓝田厨艺高超,姜维心说士载兄可真是精明,从不浪费与蓝将军通信的机会,想到这里姜维好奇地问:“士载兄父母健在否?蓝将军对你可真是不错。”
“当年南阳一带流行瘟疫,我父母都在那场灾难中去世。”邓艾说得很平淡,仿佛在诉说他人的事情一般。
“实在抱歉。”姜维很是尴尬。
“幼年事我已记不太清楚,后来有幸遇上了先生,我虽不是他亲生儿子,但是已将他视为父亲,先生和师母对我恩同再造。”邓艾郑重地回答。
姜维试图化解尴尬,于是笑着打趣道:“听闻蓝将军两个儿子,个个是人间龙凤,士载兄会不会感受到压抑?”
第七百四十一章 轻重缓急三封信
姜维原以为邓艾会失落,岂料对方竟然豁达一笑,“只有家师这样的世间奇才,才能教出伯阳、仲陵两位俊杰,我能有幸与他们为伍,也算是今生的造化了。”
“士载兄也不简单。”姜维笑着点头。
“先生曾经告诉我,天地尚不完整,世间没有绝对公平,如果自己根基浅薄,更要比他人更努力,是为勤能补拙也。”邓艾表情凝重。
“蓝将军说得真好,有这样的父亲随时聆听教诲,难怪他的儿子如此优秀……”姜维感叹自己父亲死的早,孤儿寡母的艰难日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邓艾见状轻轻摇头:“伯约有所不知,当先生的儿子可不容易,先生对他们的严厉,远胜我数倍。”
姜维点头肯定:“我也曾听张将军说起过,蓝仲陵此前在荆州阵斩大将,蓝将军给他抹掉了战功,强行压制他快速成名,这与其他父亲行为相悖……”
“先生常说‘快刀易断、厚积薄发’,我经过这些年的屯田,渐渐了解他的苦心,一个扎实的基础真的很重要。”
“士载兄一说起蓝将军,就露出无比崇拜的表情,以后有机会可否为我引见?”
邓艾听完微微摇头,并没有回答姜维的问题,这让姜维有些尴尬,于是追问:“士载兄不愿意?”
“伯约既是先生举荐给张将军的,你觉得还需要我为你引见么?”邓艾微微笑道。
“呃……我竟忘了这茬……”姜维挠头憨笑,他随即指着架上木匣,企图化解眼前的尴尬,“那里既有蓝将军诸多回信,士载兄可否给我开开眼界?我对蓝将军实在太好奇了。”
姜维的请求让邓艾有些犯难,因为他向蓝田请教了很多取雍凉的战术,蓝田也一一在回信上做了指导,若是不慎让姜维看了去,邓艾担心流传到魏国去,主要姜维来的时间太短,还没有完全取信邓艾。
“呃……不少是私人问题,我给你选两封可好?”邓艾试探性提问。
私人问题?邓艾二十五岁还没娶妻,莫非在等蓝田给他安排?想到这里姜维莞尔一笑,“好好,士载兄挑一挑也好。”
邓艾闻言转身在木匣中翻找,姜维见那匣中堆满了信件,也不知道有多少信,是关于邓艾娶亲的内容。
按说蓝田此时位高权重,想嫁给邓艾的人很多,但邓艾先是很年轻就入蜀屯田,他天天行走在阡陌间很低调,加上蓝田在交州办学为士族所不喜,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再有蓝田长子娶了刘备女,次子又是关羽钦定的女婿,蓝家如此高规格的起点,更让有心人不敢靠近。
李扬曾为这件事找过蓝田,表示邓艾的年龄渐渐大了起来,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女子成婚,可以在新邓庄给邓艾找个农家女。
蓝田在信中与邓艾作过交流,邓艾在回信中既表态婚姻大事由师长做主,又表示大丈夫何患无妻他并不着急,并拿出赵云年近四旬才娶妻为例。
蓝田本有婚恋自由的思想,也知道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寻思邓艾早晚会扬名天下,过几年让他自己提出来也不晚,所以这件事便耽搁下来。
邓艾在翻找信件时,不知道姜维想得那么远,他甄别了十几封信后,终于选出两封递了出去。
两封信都是与耕种相关,蓝田在信中回答病虫害防治,以及特殊土壤堆肥等,姜维看了个云里雾里,心说蓝将军回答得这般详细,难道他最擅长的真是种地?
姜维在邓艾书房待了一会,最后借了本广州书院的教材,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阅读,邓艾则拿出纸笔,准备给蓝田写三月的信。
“先生尊鉴,沔阳三月,春雨欲来,屯上又耕……有客姜维,言您所荐,弟子留之……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洋洋洒洒数页纸,邓艾总有说不完的话,最后还是毅然收笔,怕太多问题会叨扰蓝田,毕竟对方肩挑一州半的军政,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
次日,专门的信使至南郑,交给汉中商行(交州商会联络点)的驿卒,书信会随着商行定期的货船,顺着汉水转长江、湘水、郁水,最后抵达番禺码头。
邓艾的家信送抵交州商会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三月底四月初,广州百姓已完全跟冬天道别,大街小巷的人们,都纷纷褪去身上的冬衣,微笑着拥抱花开的春天。
蓝田早上去了军事区的工地视察,虎贲武堂的教舍、宿舍、训练场等,现在已经基本呈现出来,匠人目前在给木料刷漆防腐,内部的道路、移植树木同步进行,预计还有两三个月,虎贲武堂就能正式落成。
“也不知道伯平他们能不能赶回来,宋谌那边差不多该有新消息了吧?”蓝田坐在正堂后殿中自言自语,手指情不自禁地敲击桌面。
高顺带着蓝辕二月中旬出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蓝田这个父亲一点也不例外。
蓝田习惯用情报去部署战争,所以此次高顺远征林邑国,水陆都有哨探配合将前方战报送回,交州商会负责整理总结,宋谌每隔十天会汇报一次,而今天正是新的时间节点。
咚咚咚,高原敲开殿门禀报:“先生,宋会长来了。”
上一篇: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下一篇: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