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133章

作者:画凌烟

回宫的路上,赵宁听到河边的蛙叫声,夏风中飘着莲花的清香。

这……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日子啊!

枢密院!

西府枢密院是大宋重要的军政衙门,与政事堂并称“两府”。

大宋现在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威胁,其实赵宁一直想要对枢密院动刀子。

但是枢密院所牵涉的事务实在是太广,找不到理由,同时也没有可取代的新衙门,所以一直不敢乱动。

但现在不同了。

军政院的政绩摆在了那里,大宋打出了一批新的实力派将领。

军政该好好整一整了,毕竟接下来的内部改制,又是腥风血雨,皇帝要把军政稳稳抓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确保内部改革和集权!

赵宁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这一路走来,他真的感觉局面在一步步打开。

回到皇宫后,他立刻让人去将康王宣入宫中。

虽然不知道这么晚官家为何还找自己,不过赵构童鞋还是立刻马上换了一身衣服,急匆匆入宫。

赵宁在文德殿,举着烛火,正盯着地图看。

大宋有37个军(军是地方带有军事色彩的行政划分,和州、府类似)。

地方厢军的账面人数30万,全国禁军人数的账面数字还停留在赵佶时代,80万!

这两年一直打仗,枢密院统计完全跟不上前线实际兵额变化。

这些倒情有可原。

但事实上,赵佶时代,地方上厢军没有30万,最多不超过五万。

禁军人数就更不必说,实际兵额可能只有15万不到。

总之,全国上下都在吃空饷。

国家财政收入被各层官僚瓜分。

至于宋金之战爆发,张浚在陕西招募大规模兵源,那都是从六路征发的,不然哪里来的那么多兵?

而宗泽、李纲也都先后在前线大规模招募。

因情况情急,赵宁也是支持他们这么做的。

皇帝制定大战略,与宰相们一起定边防人数,他们去招人就行了。

但这终究只是临时应对紧急战况的办法,真要跟金国持续打,还得把整套军政体系梳理出来,重新整顿,形成上下有序的严格制度,不能再像过去枢密院那么玩了。

说到底,赵野、范讷为首的老旧派,这一次是利益之争,因为军政里的兵额、俸禄、军粮、军备制造全部是钱。

他们不想让这些掌握在张叔夜、宗泽他们手中而已。

赵宁看得出神,这一次对枢密院动刀子,却也不能一刀切了。

一是枢密院牵涉太广,二是张浚这个枢密使在负责西线防御,若是影响了张浚,后果不堪设想。

想着想着,王怀吉在门口轻声说道:“官家,康王殿下在外面听宣。”

“让他进来。”

赵构急匆匆进了文德殿:“官家。”

“坐。”

赵构坐下来。

赵宁也走过来,将手里的烛台熄灭,他说道:“宗室的事情,处理得如何了?”

“官家,目前汴京所有宗室都把田交出来了,一共400万亩有余,朝廷的资材,也交出来了,铁矿、盐业、茶叶等全部交了出来,这些牵涉到商贸的具体数额臣尚未统计。”

“具体商贸数额,朕让王宗濋来协助你统计。”

赵构心里疑惑,王宗濋不是在殿前司吗,怎么掺和到宗室财产统计了?

不过赵构也没有细问,这次他把汴京的宗室整了一遍,也算是立了大功了。

他就等着看到时候皇帝用什么来赏自己了。

怎么也得赏吧!

赵宁让王怀吉煮了两份茶。

赵宁一边慢条斯理喝着茶,一边说道:“九哥儿,最近朝堂上发生了一些事,是关于前线哗变的,你怎么看?”

赵构手里茶杯里的茶微微荡漾了一下,他放下茶杯,说道:“臣也听说了,粮食问题还是大问题。”

赵宁又面带微笑地问道:“对于宗泽这个人,你怎么看?”

这是个敏感问题,因为前几天,一直有大臣推荐他康王去做河北总制置使。

赵构说道:“宗帅忠肝义胆。”

赵宁忽然看着赵构,笑道:“可是,河北有两处哗变!”

“可能是意外。”

“但朕却听说是有人故意在背后陷害。”

赵构微微一怔:“哦,何人如此大胆?”

第182章 朕只想杀了诸位而已!(第三更)

赵宁取出黄潜善写的那份招供书,递给赵构。

赵构一头雾水地接过来,好奇地打开,看完后,立刻像触电一样弹跳起来。

赵构吓得跪在了地上,大惊道:“官家,这……这这……这是诬陷!”

赵宁走过去,一把将赵构扶起来,语重心长说道:“朕当然知道这是诬陷,朕是相信你的。”

赵构心中却是翻起惊涛骇浪,他全身都在发抖:“官家……”

赵宁却俨然一副温和兄长的模样:“九哥儿,你被人利用了知道吗?”

“官家,臣愚钝。”

“你从担任河北兵马大元帅以后,身边聚集了一群人,这些人虽然在去年各司其职,你也卸任,但朝中势力派系复杂,岂是你卸任就能独善其身的?”

“官家是说……”

赵宁拿起那份专门为赵构准备的招供书,在烛灯上点燃,然后扔到了旁边的钵中。

“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你以后切记,不要被人利用,懂吗?”

赵构顿时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赵宁,眼泪都差点出来了:“官家,我知道了,之前是我的疏忽。”

“这么晚了,快回去早点歇着吧。”

“嗯!”

赵构又是惊恐又是释然地离去。

赵宁其实并不想整赵构,赵构办事还是可以的,不油腻,还挺认真。

就是多多少少有点权力欲膨胀,平时没少和赵野、范讷那些人来往,汪伯彦和经常出现在他府中。

赵宁这样做,完全是想敲打一番赵构,让他以后不要再随便搞小团体。

这也算是给那次大元帅府的后遗症,一次结尾。

“通知,明日早朝。”

“是。”

第二日一大早,赵宁一身朝服走到了垂拱殿。

群臣在下方,行礼,高呼:“臣等参见陛下,圣安。”

“朕躬安。”

文武百官皆在垂拱殿。

赵宁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他的目光朝高俅瞥了一眼,后者也做好了准备。

这时,枢密院北面房郎中刘肃出列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讲。”

“关于洛州守军哗变一事,臣以为此事至关重要,事情已经过去好些时日,诸多大臣也上了奏疏札子,却没有任何回应,这并非治国之道,若是臣子奏疏,君王不予理睬,天下之事如何决断,岂不废弛?”

刘肃言辞犀利,显然是早有准备。

他说的不是哗变一事,而是说臣子和皇帝奏疏一事。

虽然表面说的不是哗变一事,但其实重点说的就是哗变一事,顺带着把皇帝最近不表态的行为也拿出来说了一遍。

如果仅仅是刘肃的这种行事作风,赵宁是很认可的,甚至鼓励的。

敢言、敢说,也是需要鼓励的,朝堂不能成为死水一片。

但是,显然刘肃不是单纯地敢言、敢说这么简单。

枢密院有十二房,北面房是其中之一,在过去主要掌行河北路、河东路吏卒,北界边防、国信事。

但恰恰是河北路、河东路的军政,被军政院拿走了。

北面房相当于被架空。

刘肃成了一个无实权的闲官。

恰恰现在就是枢密院和军政院在夺权,刘肃这话背后就是:陛下,您快点把宗泽罢免吧,另派贤臣,我们都举荐完了,康王不愿意去,就派兵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范讷去。

今日能站在朝堂上的官员,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说话虽然都转着弯,却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刘肃这般一说,其他大臣也都骚动起来。

显然是准备响应刘肃的话。

很显然,就哗变这件事,就打算把宗泽彻底拉下来。

枢密院兵籍房郎中张元出列说道:“陛下,眼下金贼退兵,河北军镇正是缓和之际,应当立刻整顿,若是多耽误一日,便可能良成大祸。”

你看看,大宋朝臣子用“恐吓”的话语给赵官家施压,是他们经常用的伎俩。

这一上来,又是拐弯抹角,又是恐吓,总之就是催促赵官家立刻就哗变一事严肃整顿,把宗泽罢免了!

谏官李擢也出列说道:“陛下,哗变牵涉到武人作乱,陛下难道忘了前唐和五代时期,武人是如何危害天下苍生的吗!臣以为,此事当严肃查办!”

赵宁点了点头,说道:“诸位说得有道理,确实该严肃查办!”

诸位大臣一看皇帝如此表态,瞬间被点燃了,一个个立刻就要跳出来。

刘肃说道:“陛下,臣恳请立刻罢免宗泽,以范相公为河北、河东制置使!”

赵宁心里笑着,果然是给赵野点暗示,这些家伙都开始推荐范讷了。

这是什么?

这是结党!

其余一些官员也纷纷站出来,说道:“陛下,此时关乎国防,不可拖延,还请陛下早日圣裁!”

张叔夜出列,说道:“陛下,宗帅已经妥善处理好哗变一事,臣以为现在依然是战争时期,不宜临阵换帅。”

这时,赵野出列了,他说道:“张相公,您别忘了,拱圣军新兵也哗变了。”

他说的是前段时间,那些新兵与李常用发生矛盾哗变一事。

(拱圣军是天子下四军之一)

张叔夜说道:“此事本官已经向天子禀明,不劳烦赵相公挂念。”

赵野义正言辞说道:“哗变一事,乃是大事,关乎天下久安,吾等身为陛下臣子,怎可坐视不理!”

周围其他人各自都起了各自的心思。

有张叔夜的人,也有赵野的人,双方显然准备就此事开始对撕。

今日众人似乎也都想着把话说开,把事情闹大,不罢免几个人,誓不罢休的样子。

可赵宁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就不想罢免谁了,他只是杀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