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就在靖康四年的十一月,西北禁军的轮调开始了。
靖康四年十一月初三,兴庆府。
宰相嵬名安惠前来对夏主李乾顺说道:“陛下,好消息。”
李乾顺正在看书,他抬起头说道:“什么好消息?”
“那刘豫在河间府称帝,建立了齐国。”
“哦?刘豫?”
“刘豫之前是宋臣,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司使。”
“他既然是宋臣,怎敢在河间府称帝?”
“是金国国主赐封的,臣得到消息,刘豫到河间府准备大肆招募兵马,对宋用兵。”
李乾顺问道:“此事与我们何干?”
“陛下,若是齐国伐宋,宋必陈兵东线,后勤粮草多补给东线,此时我军若是大军南下陕西各路,必可轻松有所获!”
“你的意思是,伐宋?”
“臣正是此意。”
李乾顺犹豫起来:“李察哥跟朕说,伐宋还需再准备一年,明年我们从宋国赚的钱会更多。”
“陛下,刘豫若是大军伐宋,我们是最佳出兵时机!”
李乾顺陷入沉思。
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们与宋国现在是盟友,以什么理由讨伐呢?”
嵬名安惠心生一计,说道:“在会州双方互市上做文章,我们可以派打扮成宋人故意将我们在会州的盐截了,然后以宋人抢劫我们的盐为由,对宋用兵!”
第336章 西夏使者(第一更)
李乾顺其实想对大宋动手。
在几个强国夹缝中生存的西夏从诞生开始,就受到人口和地形分布的制约。
巨大的危机感,让它无时无刻不想对外扩张。
只要一有机会,它绝对会露出獠牙。
尤其是对陕西关中平原的渴望。
拿下关中平原,意味着将宋朝的战线压缩到了陕川一带,西夏纳入大量可耕种的土地、资源和人口。
那时候西夏便是携关中以东瞰中原,有可争霸天下之姿。
但李乾顺这个人有他的性格特点。
他三岁登基,登基之时母党专政,西夏国内政治腐败,军队羸弱,被大宋多次吊打。
一个从小大权旁落的国主,面对内忧外患,会养成一个什么样的性格呢?
精打细算!
只有精打细算,才能活下来。
可以说,西夏国内的政治平衡,被李乾顺已经玩出花来了。
对外的结盟、纵横之术,也被李乾顺玩到了极致。
这种人的脑子里,永远都在想着利益最大化。
例如对宋朝这件事,现在西夏的青白盐在大宋畅销,眼看明年一年的收入可能会达到八十万贯,李乾顺现在一点对大宋动武的想法都没有。
他也衡量过,如果动武,可能要动员多少资源、兵力来拿下关中平原,这个胜率有多大?
如果无法拿下,自己国力受损,金国会不会撕破脸大兵直接压进兴庆府?
什么叫利益最大化?
利益最大化是要评估收益,更要评估风险。
穷人家的孩子,做一件事,总是比富家子弟顾虑得更多一些,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试错机会。
李乾顺说道:“此事容朕好好想想。”
“陛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宰相说的朕知道了。”
李乾顺当然知道嵬名安惠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他今日怂恿自己对宋用兵,背后必然是金国在推动。
宋金签订停战协议,但金国绝不会就此真的停战。
东线扶持刘豫,西线怂恿西夏。
嵬名安惠在西夏朝堂以后能否长期站稳脚,其作用除了制衡李察哥,还取决于金国,可以说金国是他最大的靠山。
李乾顺随即招李察哥前来,将嵬名安惠的想法说了一遍。
李察哥说道:“若陛下认为能出兵,可先派使者以贸易的名义去京兆府,试探宋军此时的情况,据臣所知,宋军内部并不和。”
李察哥也是打了个擦边球,我既没有赞成伐宋,也没有反对伐宋,陛下你既然叫我来说这事,说明心里是有想法的。
“好,就依晋王所言。”
十一月的东京,也已经入了寒冬,开始落雪,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枢密院河西房员外郎张毕回了家中。
“爹,我买了几只羊。”张文才走过来,说道。
“羊?”张毕有些惊异,“你在何处买的羊?”
“最近东京出现了不少羊,听说是宫里拿出来卖的。”
张毕立刻就想到之前传闻的皇家马场养羊一事。
因为这事,左谏议大夫洪刍已经被下狱。
听说这事背后要牵涉到东宫太子,只是赵官家把事情低调处理了。
“多少钱一只?”
张文才说道:“也不贵,一百贯一只。”
“以后不要买了。”
“爹,才一百贯一只而已,伯父那边那件事咱们也分了不少吧!”
“闭嘴!”张毕横了自己儿子一眼。
“才一百贯……”
“这不是钱的问题!”张毕阴沉着脸,“你爹我现在是新政派,你是东京大学的学生,天子门生!”
“这和吃羊有什么关系?”
“知不知道这羊哪里来的?”
“市面上卖的呀。”
“宫里来的,皇家牧场来的,官家为何把羊卖掉不自己吃?”
“为何?”
“因为这羊可能是北面金国输入进来的。”
“官家不吃,也不能不让咱们不吃吧,吃羊而已,爹,您该不会真的把新政当一回事了吧?”张文才笑道,“新政是什么样子,您还不知道?那不过是朝廷用来搜刮民财的手段,赵鼎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蠢货!你现在是东京大学的学生,你要懂得观察风向,懂不懂?要学会投其所好,要借用维护新政,为自己笼络人心,东京大学的学生未来都是要下派做官的,现在是你积累人脉最好的时机!”
“你爹我四处送礼,为的是什么?是借着拥戴新政,往上爬!新政是什么东西与我们何干,你要记住,我们做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往上爬,注意你的言行!”
“孩儿受教了。”
张文才继续说道:“爹,那日晚上,我是亲眼看见那个赵官人杀人的。”
张毕道:“然后呢?”
“这都过去快一个月了,报官抓人啊!”
“蠢猪!”张毕恨铁不成钢地骂了一声,“我们不就是官吗?”
“那您为何不上报?”
“上报什么?上报你大晚上带着人冒充枢密院的人在大相国寺前抓人?”张毕用手指指着张文才的脑袋,“你长点脑子!冒充朝廷官吏是死罪!”
“可是我们就这样放过那个姓赵的?”
“你说的那个姓赵的,我去打听过,就没有这个人!”
“不可能!”
“什么不可能,你不相信你爹要查个人都查不到?”
“爹,那晚姓赵的在钱家咏词,所有人都看到了,而且他的词现在在京师到处流传!”
“动动你的猪脑子吧,那个赵宁不是他的本名!”
张文才转身就要出去。
“你去哪里?”
“我去问问钱槿姝,那个赵宁到底是谁?”
“你个蠢货,你还去问钱槿姝?她背后是王太尉,你是不是希望这件事传到王宗濋耳朵里去?”
“那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张文才不服气,“万一那个赵宁把那晚我们抓李氏一事抖出来了怎么办,这事可是牵涉甚大!”
“你不是说了吗,当晚他的人杀人了,在京师当街杀人可是重罪,就算他是皇亲国戚,唆使手下当街杀人,也会落人口实,他不敢张扬。”
“那就这样放过那个赵宁?”
“他只是个小人物,不要在小人物身上浪费时间,多花些精力在你的同窗身上,明年我给你申报进讲武堂的名额,等卒业后,去鄜延路,你大伯会给你谋一个好差事的。”
十一月十五日,就在陕西六路着手开始轮调的时候,西夏使者突然抵达了京兆府的长安城。
第337章 勾结西夏(第二更)
西夏使者到长安城,见到了张浚。
张浚问道:“夏使忽然前来长安,所谓何事?”
李仁礼说道:“并无甚大事,这两年两国安好,多亏张相公,君上命我前来赠礼,表示感谢。”
说着,李仁礼命人将礼品抬上来,并且打开。
是一份纯金打造的香炉,做工极其精美,流光熠熠,惟妙惟肖。
西夏虽然被大宋视为蛮夷,但毕竟汉化已久,这香炉又是西夏王室贡品,做工自然是极其考究的。
“小小敬意,以表尊谢。”
张浚看了一眼,说道:“夏主的心意,在下心领了,无功不受禄,使者若有事情,不妨直言。”
见张浚不收礼,李仁礼不敢硬来。
“近日天气转寒,我国缺了些布匹,还望上国能对我们多售卖一些布匹以御寒。”
“好说,既然我们已经诚心互市,一些布匹并无大碍。”
“多谢张相公。”
双方又礼貌性商谈片刻后,张浚命人带李仁礼下去休息。
吴璘说道:“张相公,这夏使的官话说得很好啊!比我还好!”
“此人可不是一般人,是西夏宗室之地,舒王李仁礼。”
“竟然是宗室子弟!”吴璘大吃了一惊。
张浚陷入沉思中,过了片刻,才说道:“西夏在这个时候突然派使者前来,诸位如何看?”
参议吕祉说道:“张相公,据下官得知,我朝与西夏的布匹买卖数额巨大,民间有不少商人私下与西夏贸易,西夏国内户籍有限,怎会突然却布匹呢,此点存疑。”
“那你的意思是?”
“依下官看,西夏可能是来查探我陕西六路军情的。”
“你这话可有依据?”
吕祉继续说道:“且不说布匹贸易已经满足,即便真有需求,也断然没必要派遣一位亲王前来,除非有不可外传的秘密,牵涉到西夏高层。”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