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如果在高俅面前表现得非常生气,高俅必然会认为他对太子不满意了。
现在无数人都在观察,会不会有人向高俅打探他赵官家对太子的真实态度?
如果一批投机分子向高俅打探到赵官家对太子行为的不满,会不会给太子下套?会不会给他赵官家下套?
如果局面被人下套了,产生了偏差,还如何让更多的人浮出水面来?
所以啊,观棋不语。
整个朝局都在赵宁的手掌心,谁都逃脱不了。
至于太子今日的行为,在赵宁看来,年轻人太急躁。
年轻人大多时候不讲利益,只讲对错。
或者说,很容易为心中的理想燃一把。
这无伤大雅,谁年轻都会如此。
赵宁不紧张,倒是秦桧听说后,紧张起来。
秦桧不仅紧张,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看着王次翁,语气严厉地问道:“太子去何处了?”
“不……不知。”
“不知?”秦桧放下筷子,“如此大的事,你们打探不到?”
“太子出宫是临时兴起,谁都没有料到,无法提前准备,他也没说,就带着人出去了,跟踪的人跟丢了。”
“糊涂!”秦桧的脸黑下来,“他现在刚参政,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怎能擅自离宫!”
“秦尚书息怒,保重身体。”王次翁连忙提醒道。
一边的王氏说道:“官人难道没有提醒过太子,要隐忍吗?”
“不瞒良人,我多次提醒他。”
王氏说道:“看来这位太子殿下是一位行事轻佻之人。”
秦桧说道:“太子毕竟才十四岁,不知事情轻重,也情有可原。”
“那为何官家让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去吏部?”王氏也放下了筷子。
秦桧连忙问道:“良人有何高见?”
“你都知道太子才十四岁,不知事情轻重,官家难道不知?”
“良人的意思是?”
王氏看了看周围,让人将所有人安排出去,只留下王次翁在场。
“依我看,官家是故意为之。”王氏轻描淡写说道。
秦桧惊道:“故意为之?”
“太子参政是谁提的?”
“是河南府知府王守德。”
“那王守德是什么人?”
王次翁插上话说道:“王守德是洛京有名的大儒,在洛京声名显赫,备受推崇。”
王氏语气尖锐说道:“什么大儒,那是阻拦新学推动的反对派头子,李若水最近在洛京被人偷袭一事,在京师传得沸沸扬扬,还有官人你前段时间被人刺杀一事,嵩阳书院的学生!”
“良人的意思是,这背后都是王守德在推动?”
“王守德推荐太子参政,太子必然会感激王守德,而你秦桧一直让太子隐忍,现在从太子的行为来看,太子是不想隐忍的,你认为以后太子还会听你的吗?”
王氏说的不可谓不犀利。
难怪历史上,秦桧这样的人都如此害怕他的老婆。
那林一飞是秦桧的儿子,秦桧却不敢相认。
秦桧脸色也阴沉下来,太子的行为明显已经失控。
王守德的奏札,改变了他与太子的关系。
秦桧一直在太子身上投资的,为了靠近太子,他伪装成很热爱学术,想方设法与罗从彦套近乎,好不容易有了进展,与太子的关系也还不错。
没想到局面一下子就搞成这样。
“良人有何妙策?”
“两手准备,一是与太子商谈一番,若是太子听得进去,倒也罢了,听不进去,就做第二手准备。”
“第二手准备?”秦桧问道。
“换人。”
“换人?换谁?”
“钱家。”
第427章 一条一条的鱼儿都进网了(第二更)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是八月中旬。
这一日,赵宁跑去格物院,与陈规商谈事务。
陈规说道:“陛下,目前京畿路通往陕西诸路、河东路、河北两路和京东两路的驿站,所有空缺的,已经全部补齐,每间隔七十里一个驿站,每一个驿站有马匹二十,多用从大理购买的马匹。”
“若是会州现在燃起烽火,军报多少日可以抵达京师?”
“会州距离京师有三千里,若使用急脚递,七日可抵达京师。”
七日可抵达京师,那说明中途的驿站基本上做到了每七十里一个了。
七十里这个数字可不是张口就来的。
在古代,骑兵行军一日,大约七十里,一般大军出征,不可能每次都备好全部粮草,有时候地方动员,便将粮草囤积起来,有或甚者囤积到驿站。
“河东、河北、京东都已经部署?”
“臣核对过下面通报上来的公文,却有部署。”
“如此说来,报社新闻在这些地方流通更快?”
陈规说道:“诚如陛下所言。”
“此事颇为重要,你要派人盯紧一些,地方上不可能做到完备,若是中途出现问题,及时补充。”
“是。”
“上次跟你说的长安讲武堂一事,《军工总要》有安排过去吗?”
“回禀陛下,已经安排过去。”
“此事关乎到西北城寨、道路修建,灭西夏的关键在于后勤筑建,不可不察,现在银州正在建立防线,等时机成熟,朕会主动发兵灭夏,灭夏后,大宋要收回河西,河西已脱离中原数百年,必然需要大量移民,更加依赖城寨筑建,你八月走一趟西北,对西北工事做考察和指导,务必保证不要出问题。”
“是。”
“对了,还有河北砖窑的搭建,这一次扩大砖窑,是为了重建北方防御线。”
“陛下放心,臣都会去处理妥当的。”
别看陈规平时不参与朝堂纷争,但他做的许多事都至关重要。
河北、河东的防线全部出自他之手,大宋驿站的补充和重构,也是他在做。
甚至砖窑的扩建,也是他在安排。
宋代除了一些大城是砖砌的,更多的城依然还是土夯的城墙。
砖墙真正普及是明朝。
这时,荆超走过来,说道:“陛下,高太尉在外面有要事求见。”
“跟他说,朕马上出去。”
“是。”
走之前,赵宁说道:“新的度量衡在军器监用得如何?”
“许多制造工艺的确更加精准,现在东京大学工学院教授的也是《靖康新度量衡》。”
赵宁从格物院出来后,高俅连忙走过来。
“何事如此急?”
“陛下。”
“上马车说。”
高俅跟着赵官家上了马车,马车向宫里行去。
“臣刚打探到消息,衍圣公被邀请到嵩阳书院去讲学。”
“衍圣公?”赵宁愣了愣。
孔府的人。
赵宁颇感到意外。
他差点将曲阜那家人给忘了。
从他穿越过来,一直忙着抗金,而衍圣公在宋朝的官职还并不算高,差不多也就八品。
衍圣公这个爵位是宋仁宗给的,但在宋朝只能算一个吉祥物,真正提高是从元朝开始。
到明朝的时候,衍圣公已经荣耀之极,经常私下嘲讽朱家是暴发户,不讲紫禁城的拿家子放在眼里。
不过在宋代嘛,孔府还是不敢嘲讽老赵家的,毕竟爵位都是老赵家给的。
“什么时候的事?”
“就前几天,人已经到嵩阳书院了。”高俅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听闻当日嵩阳书院的学生夹道而迎。”
赵宁问道:“衍圣公现在是何官职?”
“这一代的衍圣公并无官职。”
难怪这么闲!
这人一闲,就容易作死。
“不过,准确的来说并非衍圣公本人,衍圣公一直称病,到嵩阳书院的是他的侄子孔璠。”
孔璠?
赵宁脑瓜子里在搜索,这名字颇有些耳熟啊。
他记不得这孔璠是何人,但是他知道北宋末年,衍圣公孔端友跟着赵构跑到南边,而刘豫在北方曲阜又扶持了一个衍圣公。
赵宁问道:“之前是不是有传闻孔府与金人有关?”
“是有这个传闻,但大多是捕风捉影,孔府是圣人之后,应该不会如此。”
赵宁看着高俅,高俅被赵官家看得有些发毛。
连高俅这样的人都坚信孔家不会勾结金人,这说明北宋时期,人们对孔家还是很有信心的。
至于孔家之后做的那些恶心事,北宋时期的人估计是见不到的。
作为穿越者,赵宁非常清楚孔家的秉性。
他们若是有气节,秦桧就是忠臣了!
“是何人要求孔府的人去讲学的?”
“据说是王守德。”
又是王守德!
之前推荐太子参政的也是他。
他最近跳得有点频繁啊!
“他为何邀请孔家的人去嵩阳书院讲学?”
“这……臣也不知。”
“你猜一猜看。”
高俅说道:“可能是探讨学问。”
“孔府的人学问未必就好吧?”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