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尤其是制置使,所谓的制置使,就是临时最高军事统帅。
例如李纲去年就被任命为河东、河北制置使,意思是你临时去负责全局,等完事后,回来交权。
张浚依然感觉不真实,自己怎么都没有想到忽然成了枢密使。
要知道,枢密使可是两府相公的老大之一。
不多时,陕西诸路经略使到了文德殿。
赵宁并不打算跟这些人谈陕西的经略,他只是安抚安抚这些人而已,熟络熟络,至于陕西接下来的事,交给张浚。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想要张浚在陕西有所作为,就必须给足权威,不要横加干涉。
第71章 官家,注意一点……
不多时,陕西总制置使钱盖,永兴路经略使范致虚、鄜(fu,一声)延路经略使张深,环庆路经略使王似、秦凤路经略使赵点、熙河路经略使王倚、泾原路经略使席贡,走进了文德殿。
陕西六路经略使全部来了,陕西总制置使钱盖在最前面。
“臣等参见陛下,圣安。”
赵宁说道:“诸卿不必多礼。”
钱盖说道:“臣等勤王来迟,请陛下恕罪。”
“朕有听闻诸位在潼关与金军对峙,从陕西到京畿,路途遥远,辛苦诸位卿了。”
“臣等惶恐。”众人说道。
原本已经做好回京师暗骂的准备了,没想到直接宣召入宫,进来后,赵官家也没有说什么,且语气平和,出乎他们意料。
赵宁倒是想骂人。
你们十几万大军,近二十万人,被完颜娄室的数万大军堵在潼关不能前,要不是现在大局混乱,以维稳为重,朕早就开启诛心模式了。
“大军已回陕西?”
钱盖说道:“回禀陛下,已回陕西。”
“好,朕召诸位前来,也无它事,主要是想与诸位说说关于陕西诸路接下来的打算。”
按理说,赵宁对整个局面的改变是非常大的。
正统历史上,东京城被破,金军得到大量财富和粮食。
堵在潼关的完颜娄室也获得了充足的后勤补给,在完颜宗翰撤军后,完颜娄室被命令向宋朝陕西用兵。
完颜娄室在金军中号称“战神”,是一个战术极其强悍的大将,论起战术,可能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也不及他。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可能是综合性人才,对战略战术都很在行。
而完颜娄室则是战术方面的天才。
完颜娄室以数万兵马,切割二十几万宋军,然后各个击破。
这种听起来仿佛很简单的战术,在操作起来,对主帅和军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一战打残了半个西军。
然后吞下陕北大部分地区,兵锋直指陕南。
但此时,因为赵宁死守东京,引发了蝴蝶效应,完颜娄室也因为缺粮,与完颜宗翰一同撤兵。
陕西诸路人马保全。
不过,按照目前双方的综合国力来推测,金国很快就会对陕西用兵了。
或者说,全线用兵。
这些经略使在陕西诸镇数年,都还是有用的,不能换人。
但是,总制置使可以换。
经略使是一个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属于固定官职,有任期。
制置使是临时委派,可以管理好几路经略使。
赵宁说道:“陕西诸路乃我大宋军镇重地,朕想再投入更多兵马,以图收复河东路(山西省)失地,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一听,顿时明白,太原失守,赵官家不甘心。
太原乃是中原北部重镇,太原一失,西京无屏障,东京危矣。
若拿回太原,东可进河北之地,牵制金军,以保河北路,将整个战略压缩到河北北部一带。
众人此次失责,也不敢多言,只是说道:“陛下圣明。”
赵宁说道:“钱卿,京师事务繁多,你且回京,朕会另派制置使前往陕西。”
钱盖也不敢多说,毕竟勤王不力,皇帝不问责已经很仁慈了,他说道:“臣遵旨。”
“诸位都是大宋的忠臣,朕心中清楚,派诸位去经略陕西,是朝廷对诸位的信任,希望诸位也要配合朝廷的安排!”
赵宁开始说场面话。
其实是想先稳住人心,再找合适的人,一个个撤换。
这撤换经略使的事,得后续跟张浚慢慢商议,急不来,不能影响陕西军政。
众人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必全力以赴。”
呵呵,扯犊子!
经略使都是文官,一个个都是演员,在皇帝面前表示会好好配合,一回到任上就各种搞幺蛾子。
等见完陕西诸路经略使,定了人心后,赵宁便安排王怀吉去通知中书舍人,起草对张浚的任职诏书。
而现在真正的问题才显露出来了。
建立如此浩瀚的军事纵深防线,需要多少钱,多少人,多少物资,各地配备的人才,重要职位,又是哪些?
军事防线可不是简单的前线哦。
最重要的是,动员体系,后勤体系。
包括医疗物资、粮食调度,军事营寨建筑,军民人力调度。
这绝对是空前浩大的工程。
每一处,都需要钱!
这必然是一笔巨额花费,并且如果打持久战,则必须是持久巨额花费。
到底需要多少钱,可能投个一千万贯也只是砸出水花而已。
对于现在国库只有一万贯的他来说,简直就是……
赵宁又独自在文德殿待了一会儿,自己又好好想了想接下来的一些事。
他已经派人去找李纲了,许多事,还得宗泽回京师了再讨论。
东西府宰执和军政院,做一个全员议事。
毕竟建立一套完整的军政体系,需要宰执相互配合。
从文德殿离开后,赵宁感觉脑瓜子嗡嗡的,他也没有再多去想了。
天色将晚,雨后的云雾沉入暮色中,四月底的东京,渐渐有了暑意。
赵宁跑去找朱涟,朱涟正在刺绣,见赵官家来了,站起来说道:“官家,这么晚了,还没有休息吗?”
“朕睡不着。”
“官家,我让人去做一点小点心来。”
“不必了。”看着朱涟,赵宁感觉可真是赏心悦目啊。
尤其是那双如秋水一样的眸子,立刻将赵宁从繁琐、疲惫的政务中拉了出来。
鼻尖是朱涟的体香。
他忽然跑来找朱涟干什么?
干什么?
不知道!
可能是觉得最近空气比较干燥,需要一点水润滑一下吧。
“官家,这么晚了……嗯……”
没等朱涟继续说话,赵宁已经一把抱住了她,然后大步走到床前。
“官家……”
赵宁深吸了一口气,朱涟是大长腿!
雪白雪白!
朱涟的脸上飞起两朵红云,看赵宁的眼神,忽然变得痴柔起来。
赵宁能感受到那如丝绸一样光滑细腻的皮肤。
不多时,朱涟的脖子都红了,面颊仿佛要滴出水一样。
凉夜如水。
第二日一大早,赵宁直接去了文德殿,高俅在文德殿外恭候。
“官家。”
“高太尉,这么早,用早膳了吗?”
“用了。”
“走,进去说。”
进了文德殿,高俅双手呈递过来一份文书,说道:“官家,这是王寻的招供书。”
第72章 拔萝卜带泥,朕要把它办成一场大案
高俅虽说以前是幸臣,但年轻的时候好歹跟苏子瞻混过,学识方面还是有的,后来又去西北,在刘仲武那里刷过军功。
刘仲武就是两宋之交抗金名将刘錡的父亲。
高俅的军旅生涯还是有些小故事的,现在看来,让他办这点事,能力还真是绰绰有余。
至少赵宁看到这份招供书就很满意。
怎么?
这份招供书牵扯进来许多官员?
这还是次要的。
牵扯进来再多官员,那都是一锤子买卖的抄家,有钱拿固然是好事。
可王寻这件事,还反馈了两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一、王寻的儿子为了少受皮肉之苦,把王寻高价卖宗泽粮食的事也抖了出来,8贯一旦!
二、王寻的家产中,竟然有良田3000亩!
为什么说这两点很严重?
一个反映出河北之地,某些商人此时的嘴脸,除了王寻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商人在发国难财?
二是反映出王寻这样的人,正在利用手里的钱,快速吞噬社会资源,也就是俗话说的土地兼并。
一个商人,居然有3000亩地!
这正常吗?
这在大宋朝太正常了,但这在大唐朝就不正常!
唐朝有均田制,宋以前的朝廷都在变着法的遏制土地兼并。
到了大宋朝,就关于土地兼并这件事,直接躺平了。
大宋:诶,我就是躺平了,你们爱咋滴咋滴去吧。
王寻的田产一事,只是管中窥豹。
他有钱,结交有权的人,自然可以兼并良田。
这样的后果就是,无数人失去田,沦为佃户,地主随意涨租,佃户种不起田,成为流民。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