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835章

作者:画凌烟

等离开了文德殿后,秦桧脸上虽然还有眼泪,但整个人却又完全变了。

再也看不到伤心难过。

对于秦桧来说,一切都可以作为手段。

赵宁在文德殿来回走动起来,看着桌案上的书信,他心绪难宁。

虽然他知道刚才那是秦桧的苦肉计。

他走到桌案前,将这封信收起来。

然后脸上的表情也收敛起来,逐渐变得波澜不惊。

玩政治的人,不是没有情绪。

人怎么可能没有情绪呢?

像嬴政、刘彻、李世民那种人,恐怕从当上皇帝的第一天,内心就开始充满焦虑,但他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够举重若轻,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情绪。

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任由情绪泛滥。

郑州渡口一事还在继续发酵,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一场风暴。

不过,这件事在第二天的东京城内就出现了一个版本。

据说是皇城司在调查河北边将王贵之事,王贵的同党担心证据泄露,便铤而走险。

至于王贵的同党是谁呢?

传出的版本不少。

有人说是朝中的大人物,位列宰执。

还有人说是边疆的大人物,手握重兵。

不然绝对不敢派人在渡口截杀皇城司的人。

这事立刻传开,成为整个东京城议论的热点。

倒是官方的报纸,并未对这件事有任何报道。

不知为何,当天下午,不仅仅是政事堂,连军政院也被一封封奏疏所淹没。

甚至还有奏疏八百里加急从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北京大名发来。

这些奏疏,竟然都有一个相同点,都在弹劾王贵,并且直指此事郑州渡口事件,就是以王贵为首的叛乱分子,在背后狗急跳墙。

有人就差直接点名道姓说岳飞了。

五月十八日,刑部郎中林一飞再一次上奏疏,公开弹劾安北都护府都护、辅国大将军岳飞,说他结党营私,专权通敌。

一场巨大的风暴,随着郑州渡口事件,席卷东京城朝堂上下。

PS:大佬们,我去喝杯酒压压惊。

第1254章 网已撒,等鱼(第一更)

“我早就说过,这个岳飞就是个反贼!你们偏偏不信!现在好了!现在好了!现在好了!都不信我!你们活该!活该!”

“是啊!这些无知的人!真的是没救了!去年就听说朝中有官员在弹劾岳飞,苍蝇不叮无缝蛋!”

“对啊!我也觉得这事很奇怪!他不谋反,别人为什么会弹劾他?”

“哈哈哈,这件事我早就看清了,我也提醒过,但你们没人信我,现在好了,自食恶果吧,哈哈哈……”

“还有那个王贵,在边疆利用自己的权力,大肆招募自己的私兵,一身的反骨!勾结金人,意图亡我大宋,其心可诛!”

“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岳飞的府邸,去把他的府邸砸了!”

“对!为了大宋!”

“……”

街头议论纷纷,各派在这种混乱时刻自然也都开始行动起来。

吏员们如同往常一样配送着公文,官僚在自己的官厅查阅公文,交谈政务。

也就只是官级官员们在议事的时候,关于这几天的风波,争吵不断。

但那些如同往常一样办公的官员,哪怕一个小小的吏员,在傍晚回家的路上,也感受到了风声的非同寻常。

此时,在旧曹门附近的一家酒家。

一个中年男子走到二楼的隔间落座下来。

“情况如何?”汪伯彦问道。

“谏院不少人想要弹劾张浚,认为张浚才是纵容岳飞的罪魁祸首。”李擢说道。

“弹劾张浚有何用,他们不知道郑州渡口一事,跟岳飞没有关系?”汪伯彦为李擢倒了一杯酒,声音压得很低。

“汪侍郎也是久在官场的人,他们弹劾张浚和岳飞,不代表他们认为郑州渡口是岳飞指使的人,都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看来你们谏院的人也拿钱不办事啊!”汪伯彦笑起来。

“只是政见不合而已。”李擢苦笑道。

“那阁下是如何想的?”

“我觉得这件事另有其人。”

“谁?”

“我不知道。”李擢说道,“我听到一些风声,郑州渡口一案发生的当天晚上,就有人将消息连夜传到了大内,应该是捧日军的张伯奋,第二日宰相呈报圣听的时候,官家其实早已知晓,也不知真假。”

“真假重要吗?”汪伯彦说道。

“汪侍郎,到底有什么内幕?”李擢看了看周围,谨慎地说道,“还请指教,我这还有要事回去处理。”

“郑州渡口事件背后的指使者,想知道是谁吗?”

“你知道?”

汪伯彦点了点头。

“谁?”

“秦桧。”

“不可能!”李擢顿时神色惨变,“这绝对不可能!”

“就是他。”

“那可是秦相公啊!”李擢目光忽然变得复杂起来,里面有质疑,有愤怒,有迷茫,“他是新政的功臣,是陛下的心腹,他怎会……”

“还有更多的事你不知道。”汪伯彦递上来一封文书,“都写在里面,前兵部侍郎李回私通金人,刑部郎中是金人细作,秦桧在辽东勾结金人,秦夫人在辽东有庞大的产业,手握富可敌国的钱财,朝堂上下,从中枢到四京,到地方,多数官员暗地里收过他们的钱,否则你以为秦桧是如何赵相公和吕相公的眼皮子底下拉拢人的?”

李擢大感意外,忍不住问道:“当真?”

“你可以不信,回去看看这里面写的。”汪伯彦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这是你的机会,作为谏官,在一起都还没有明朗之前,去陛下那里弹劾该弹劾的人,这可是功劳。”

李擢犹豫了一下。

汪伯彦说道:“你难道不想去御史台做御史大夫?”

李擢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问道:“汪侍郎为何知晓那么多?”

“我有我的办法。”

“那汪侍郎为何要帮我?”

“此次秦桧倒台,朝堂格局大变,公若能抓住机会往上走,日后想要什么情报,我这里都有。”

“汪侍郎有什么条件呢?”

“没什么条件,相互帮助,也多帮帮康王。”

“康王?”

“很快你会知道的。”汪伯彦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对你有好处,对我们都有好处,对陛下也没有坏处,自然是有利于大宋的,我们合作,你的前程不会差,何乐而不为?”

李擢收起那封信,匆匆忙忙离去。

汪伯彦离开酒楼,去了康王府。

“殿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汪伯彦说道。

赵构问道:“李回被提拿回来多久了?”

“有好几天了。”

“该招的他都招了,郑州渡口案,听说是捧日军出兵摆平的,郑州渡口案的口供,是不是也早就放到了官家那里。”

“听说官家可能当天晚上就收到了口供。”赵构看着汪伯彦,眼中充满了疑惑,仿佛在询问汪伯彦一些很隐晦的问题一样。

“官家故意拖延,是想看看秦桧还有什么招数,还有哪些人在为秦桧说话。”汪伯彦说道,“等都浮现出来,再一网打尽。”

“那我们什么时候行动?”

“现在就可以了,殿下就抓住青州知州胡长田的把柄,他是秦桧的人,从他起个头。”汪伯彦淡然自若地说着,“抓胡长田不是殿下的目的,殿下的目的是向官家表态,要和秦桧站在对立面,有了殿下的表态,朝中还会有一批官员站出来,这是陛下需要的。”

“陛下会不会知道本王的目的呢?”

“陛下心如大海,殿下这个行为怎么会瞒得过他呢,殿下不必担心陛下知不知道,最好是让陛下知道,陛下知道您的心思,就会对您更放心,对您重新拿到权力只有好处。”

赵构点了点头,觉得汪伯彦说的非常有道理。

于是他开始写奏札,并且换了一身蟒袍,这便要进宫面圣。

此时,赵宁却在文德殿内若无其事地看书。

王怀吉小步走进来,在赵宁耳边说道:“官家,人已经查出来了,宫里还真有人收了钱,专门向宫外传送情报。”

“嗯。”赵宁目不转睛看着说。

“官家,臣觉得,现在应该把整个大内好好查一查呀。”王怀吉着急起来,“这宫里居然有人探听天子行迹,此乃灭族之罪!如若不严查,必有大患。”

“先不急,把目前查到的这几个人扣押下来,不要对外声张,让他们列名单即可。”

“这……”王怀吉说道,“万一有人要行刺官家,该怎么办?”

“近日朕的饮食,皆由圣人和淑妃安排,你便不必多虑了。”

“是。”

过了一会儿,王怀吉又匆匆进来:“官家,康王求见。”

第1255章 好戏上演(第二更)

“宣。”

赵构入殿,行礼:“臣参见陛下,圣安。”

赵宁心中想到,赵构啊赵构,你终于还是沉不住气了!

他放下书,目光落到赵构身上,站起来,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九哥儿用过晚膳了吗?”

“臣已经用完晚膳。”

“那就陪朕喝几杯。”

见赵构不反对,赵宁说道:“上酒。”

两人落座,开始饮酒。

“九哥儿衣着如此隆重,可有事?”

“臣确实有一事。”

“何事,但说无妨。”

“臣之前在京东东路推行新农政之时,提拔过一些官员。”

“嗯,朕记得,京东两路的新农政得以推行,还得多亏九哥儿不怕得罪人,你推荐的那些人都是做实事的干吏能臣!”

赵构立刻站起来,跪在地上,语气颇有几分惶恐不安,他说道:“还请陛下降罪!”

“九哥儿何罪之有?”赵宁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

“臣在京东东路的旧下属,给臣写了一封信,是检举青州知州胡长田的,他是担心自己的弹劾奏疏到不了陛下手中,才借臣之手,转交陛下。”

“哦,此事是好事,康王何故责怪自己。”

“臣是担心朝中有人说臣已经交出权力,却与地方官员勾结。”

“这是哪里的话,只要能抓住贪官恶吏且不害民,朕向来是一视同仁的。”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