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赵宁神色恢复平静,他似乎意识到了赵谌行为的根源问题。
当年赵谌因洛阳案,太子位被废除。
那件事对赵谌影响太大,他以前是一个读圣贤书的太子,对许多事都充满了正义感,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儒家正道为己任。
可是,儒家正道却让他丢了太子位。
他内心开始出现对过去理念的报复性否定。
这是一种心理应激反应。
从此以后,他在边疆用粗暴的方法,解决了许多事情,甚至立下军功,这些事情对他的心理产生了正向回馈。
通俗来说,就是对他产生了正向激励,让他心理更加巩固了粗暴手段的作用,进一步否定年少时候的儒家正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心理就恢复了正常,年少的心理创伤,是很难很难愈合的。
事物本身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就像一个性格本身内向的人,从事销售多年,也会变得油嘴滑舌,深得女人喜爱。
而一个曾经能说会道的人,若是从事艺术创作多年,也会慢慢变得沉静。
“臣现在的一言一行!都是跟着陛下学的!陛下到底想要臣如何做,陛下才满意!”
不等赵宁说话,赵谌继续说道:“臣十四岁去边疆,很快就金军正面作战了!臣当时最想念的就是陛下!可是一想到陛下已经抛弃了臣!臣万念俱灰!”
赵谌无疑说到赵宁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他对赵谌有感情吗?
当然有!
并非一定要他经历了赵谌的出生,才会有感情。
父子一场,已经这么多年了,要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对赵谌完全没有期待,他早就让蔡懋滚蛋了,也不会给那么多赵谌东征西讨的机会,还安排韩世忠在他身边。
更不会召他回来后,苦心安排他去吏部。
可是他发现自己好像确实有些地方做错了。
就在赵谌刚说那句话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对赵谌的成长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害。
正常人的心智要到二十五岁以后才真正开始成熟。
甚至大多数男生,要过三十岁,才会更加从容、淡定地去认知这个多样性的复杂世界。
而不会看到一个人有缺点,就骂那个人是废物。
再回头看看赵谌,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被放到边疆,在那样凶险的环境下,又遭遇人生重大的挫折,他的心理到底经历什么样的煎熬呢?
痛苦和挫折大多数时候,并不会使人成长,反而会让人误入歧途。
赵谌在刚去边疆的时候,一定还是渴望被父亲保护的吧。
他有没有在夜里的梦中呼喊过自己的父亲?
正是因为有一种被父亲抛弃的感觉,他才更想要想自己的父亲学习,获得父亲的认可。
其实,孩子对父母的爱,比父母爱孩子更强烈。
可是,在没有赵宁亲自教育的情况下,赵谌只看到了赵宁杀伐果断,却不知这种杀伐果断背后有着许多政治手段。
学习,总是那么的难。
教育,也同样如此。
赵宁终于承认自己失败了。
这么多年来,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哪怕在大宋朝杀人尸山血海,他也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前世的他,也是一个对自己极度自信的人。
可这一刻,他觉得对赵谌的教育,全面溃败。
当父亲,原来比做皇帝更难。
“出去吧,去看看你的母亲。”赵宁有些无精打采地说道。
赵谌站起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一刻,赵谌对自己的父亲也没有再抱任何一丝幻想,他也不再觉得自己向父亲学习是他的人生目标了。
至于辽王的爵位是否被废,自己的将来,他似乎也不在意了。
他压在内心深处许久的情绪,也在今天彻底爆发出来。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鸿沟,就是人与人之间认知的不同。
赵宁从来不担心赵谌有野心,有野心实在太正常不过了,他希望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有野心,他们在下面有一些小动作,或者小心思,他都能容忍。
可是今日,他感觉自己的心口好像被扎了一刀。
这种失败仿佛抽空了他精气神。
次日早朝,赵宁坐在龙椅上。
他面对堆放着那些弹劾辽王的奏札。
大殿内气氛有些凝重。
“关于辽王杀人一事,诸位如何看?”
第1382章 辽王要出局?(第二更)
赵宁将自己一些糟糕的情绪收拾干净,今日在垂拱殿的赵官家,与往常没有任何两样。
垂拱殿先是沉默了片刻。
虽然沉默,但不少人已经兴奋起来。
因为拉辽王下来,大有人在。
这一个多月,关于辽王事件的人可不在少数。
李擢的奏札都已经写了好几封了。
赵官家若是再不做出反应,无疑会让许多官员议论纷纷,认为赵官家是想包庇自己的儿子。
而今日,赵官家主动提及,显然就是搞辽王的最好时机了。
李擢第一个站出来,他说道:“启奏陛下,应该依法严惩,如若不然,臣担心明日某个县城知县的儿子,就会冲到老百姓家中肆意妄为。”
他这么一说,仿佛立刻打开了大臣们的话匣子。
第二个站出来的就是汪伯彦,他说道:“陛下,臣附议。”
第三个站出来的居然是刑部尚书韩肖胄,他说道:“即便李季该杀,辽王也应该拿出证据,将其羁押,按照司法制度定其死罪,而不是私自审判。”
但是蔡懋却站出来说道:“此言差矣,诸位可知当时的情况?”
“即便情况危急,将人拿下,先行关押,也是可以的,犯不着直接杀了。”
“不杀如何威慑?”蔡懋继续说道,“关押起来,就能让其他商人乖乖配合吗?你们谁能保证?”
汪伯彦问道:“杀了之后,如何快速让民间商人持续调集粮食?”
“这个时候,是要饿死人的时候,是人命关天的时候,你们还想着跟商人们谈条件!”蔡懋当场质问道。
这是蔡懋第一次如此主动,情绪如此张扬。
显然,他也预感到了辽王的危机。
如果辽王再次被贬,对他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见汪伯彦还想说话,蔡懋继续怼道:“我知道你们所说的官员治理地方的问题,杀了一个商人,引起其他商人的不满,导致后续粮食运输之难,那我来问诸位一个问题,商人的不满,对谁最不利呢?”
汪伯彦说道:“自然是对百姓不利!筹备和运输粮食,还需要民间商人,如果他们不满,谁来运输粮食!”
让民间商人配合朝廷运输粮食,不仅仅是宋代,很早以前中原王朝就这么干了。
古代的帝国也是知道,官僚体系的效率是很慢的,调运粮食这种复杂的精细化工作,全部靠地方官,绝对无法完成。
“放屁!”蔡懋很粗暴地回怼了一句。
他的表情甚至有些狰狞,眼神有些冷酷。
这一刻,他才终于不再掩饰自己,露出了自己锋利的獠牙。
“我从未听说有人将自己的失职,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的!”蔡懋继续怼道,“商人不满,对谁不利?对百姓?这不是放屁吗!商人不满,只对地方官的统筹协办造成了麻烦!”
“地方官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些,就一味地讨好他们,甚至在兴州百姓冻死、饿死的时候,也不愿意严厉惩罚他们,现在辽王出手了,给一些地方官造成了治理上的麻烦,某些地方官员,以及朝堂官员就不满了!”
蔡懋言辞犀利,众人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蔡懋今日却不打算放过,他继续说道:“这是惰政!是懒政!为了让自己方便治理,就牺牲百姓!用百姓来做挡箭牌!这种行为,无耻之极!”
大殿内一片死寂,一时间,连奸诈无比的汪伯彦也不知道如何回怼了。
其他人更是不敢接话,不敢过于得罪一个执政。
“蔡相公别忘了,辽王已经触犯了律法。”说话的是孙傅,他站出来,眼神一甩,“无论蔡相公如何辩解,辽王触犯律法已成事实,若是不依法惩办,以后全天下的官员效仿,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往往最有用的,就是最简单的。
蔡懋显然想把事情复杂化,但无论多么复杂,底层的逻辑却是如此简单。
“那孙侍郎认为该如何?”蔡懋问道。
“自然是由大理寺审理,依法处置!”
“若是如此,以后遇到危急情况,谁还愿意挺身而出?”蔡懋冷冷说道,“你想要处置辽王,你去问问兴州百姓答应不答应!若是如此,寒了天下人的心,那朝廷的德行何在!”
“那依照蔡相公之意,不予追究?”
“辽王随即写奏札回政事堂,阐明实情,又建议朝廷即刻安排协调粮食往兴州,考虑问题不可谓不全面。”蔡懋继续说道,“诸位在指责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辽王若是不出手,兴州会死多少人?”
众人又哑口无言了。
接下来,一众官员又站出来。
例如吏部侍郎程振说道:“蔡相公所言极是,辽王在这件事上是有功劳的。”
更多官员也站了出来,他们纷纷,站在赵谌这一边,为赵谌说话。
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亲王在地方上处理事情失误这么简单,而是牵涉到更加深层次的政治斗争。
“几位宰执呢?”
赵宁问道。
宰执们,除了蔡懋站出来,其他几个都没说话。
赵宁显然不想宰执们保持沉默。
“吕相公,你来说说。”
吕颐浩站出来说道:“臣的想法很简单,依法从事,辽王有功就奖赏,有过就惩罚。”
“臣附议。”钱喻清立刻跟着说道。
“臣附议。”虞允文也跟着说道。
“臣觉得,这是一件复杂的问题,不是今日在朝堂上就能讨论出结果的。”赵鼎站出来说道,“辽王违背了律法是事实,但是解决了兴州百姓粮食问题,也是事实,哪怕是暂时解决,既然如此,那就需要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一起联合审理,给出一个能服众的结果,而不是官员们在这里争论。”
“诸位认为呢?”赵宁又问道。
“臣等附议,大相公所言极是。”众人说道。
赵宁叹了口气,说道:“朕多次强调办事要守规则,辽王违反了律法,是事实,但辽王是朕之子,子之错,父之过啊!”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温和起来。
“陛下言重了。”莫俦立刻跳出来,“陛下已经竭力去爱护辽王殿下,只是有些事,未必如人愿。”
赵宁摆了摆手,说道:“按照大相公所言去办,今日便商议到此。”
其实有些人要扳倒辽王,没那么简单,至少辽王在边境的影响也极大,这是一个很难处理的复杂问题。
如果粗暴的处理,和赵谌粗暴地杀人就没什么区别了。
第1383章 赵瑾的心思(第一更)
关于对赵谌的审问,还是很尊重礼节。
毕竟是亲王,那都是派人用豪华马车,接到大理寺,安排好舒服的椅子,又备上了茶水和糕点,慢慢地问。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