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869章

作者:烟雨

“呵呵......”李二尴尬又不失优雅的笑了笑,“好好好......那咱们就上朝吧,朕纯粹是为了运动。”

此时。

肉体和精神上有多痛,只有李二自己知道。

但他只能强忍着。

唉......

李二心中无奈叹息,看来以后出门前要看黄历。

这特么的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朝政(2/3)

殿前。

见李二并无大碍。

程咬金急忙将自己藏了起来。

这事闹的,他原本是想让李二露个脸,好好炫耀一番。

没想到李二竟如此不争气,直接来个大飞活人,差点没将自己摔出个好歹来。

这若是让他反应过来。

程咬金非要吃不了兜着走不可。

也许,这就是命。

程咬金拍马屁,自带翻车翻倍几率。

片刻。

两仪殿。

李二端坐上首位,此时他感觉已经好多了。

不过,龙袍之下的肉体,肯定出现了损伤,但李二到底是马上皇帝,这点疼痛倒是可以忍受。

此时,殿中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皆是不知道李二此时是悲是喜。

秦牧依旧坐在角落中。

不过,这管理殿中的宦官倒是有心,没有忘记秦牧的习惯,茶点依旧丰富。

顿了顿。

李二面露严肃,缓缓开口。

“朕此去西疆,路途遥远,耽搁时日偏多,朝中仰仗诸位爱卿的辛勤付出,才得以安定。波斯之战,我大唐挥师百万,令西方止戈,拓三州之地,将疆土向西推进数百里。”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唐都将不会有战争爆发,所以我们的精力要从周边各国转移到大唐各地的发展上来。”

“殷秦州。”

话落。

殿中一名身披朝服,腰系童纹角带,体型魁梧,面如冠玉的男子走上前来,“微臣在。”

此人正是江南道刺史,殷秦州。

殷秦州,字玄之,地地道道的江南官吏,书香门第,科举入仕,原本只是江南地区的一个太守。

在大唐经历了数次官场政治和京察后。

殷秦州频繁出现在吏部提拔的名单之中。

江南地区,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人杰地灵,不但是朝廷的重要粮食产地,更是出官吏的好地方。

殷秦州能从一个太守仅仅用几年时间便坐到了刺史的位置,还真不是因为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最主要的便是他兢兢业业,不但自己恪尽职守,就连他麾下官吏都少有贪墨之人,是江南地区出了名的刁钻负责之人。

他有三成的精力便是放在严查官吏上。

官场不明,则政远离其道。

江南地区在他的治理下,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是大唐难得的父母官。

李二望着他,沉吟道:“朕听闻,你对大唐农业改革,有些许想法?”

殷秦州应声。

“是,陛下。”

“微臣对于大唐农业发展有些拙见。”

农业,国家发展之根本。

在大唐没有将土豆搞出来,没有彻底解决百姓温饱之前。

自古以来便是重农抑商的。

随着大唐商业政策的开放与扶持,相应的农业发展,不可避免的将受到冲击。

“好。”李二缓缓点头,休息片刻,他身上的伤痛好了许多,精神头也足了不少,“那你便跟诸位爱卿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是,陛下。”殷秦州微微揖礼,随即道:“自从土豆这一农作物向大唐各地推广后,由于其极高的产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令大唐告别了饥饿。”

“但小麦和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亩产量,依旧没有得到提高,而且随着大唐商业政策的开放和全日制军制的实施,我大唐农民的数量正在不断的减少。”

“大家都知道,商业所带来的利润是种地难以比拟的,所以我们无法抑制百姓们弃农从商,微臣调查了江南地区的人数,弃农从商的人数竟高达一成半,微臣相信这在大唐绝不是个例。”

听着此话。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江南地区那是大唐粮产的核心地区,毕竟大唐不能光靠着土豆过日子。

但这高达一成半的农户流失,虽然短时间内并没有看到危害,那是大唐水利,农具等硬件设施的提升,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但农户流失,这是无法挽回的。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相当严重。

此时,殷秦州也不再继续说,他在给大家思考的时间。

李二右臂搭在龙椅扶手上,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扶手。

不得不说。

殷秦州确实是一名好官,发现的问题极为刁钻。

就在大家全都沉迷于大唐粮产的不断增加时,只有他一人反其道而行之,发现在农户的流失问题。

顿了顿。

李二站起身来,扫视殿中文武百官。

“殷爱卿所言之事,极为深刻,令人发醒,大唐农业改革刻不容缓。”

“真等到大唐粮食减产的那一天,可能一场天灾一场战争就会让我们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所以农业改革势在必行,但怎么改,从哪里开始改,还需要诸位爱卿集思广益。”

此时。

李二已经彻底将节奏把握回来。

方才骑车飞出去的尴尬也已不再。

听着这里的话。

殿中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殷大人说的没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此事确实值得我们考虑。”

“没错,农业是大唐安身立命之本,商业发展的再好若是离开农业支撑也只是一盘散沙而已。”

“若是如此,应该对商业赋税进行提高,农业赋税予减免,以此来商贾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有道理,弃农从商,无非是追逐钱财,只要让农户取得不菲的收入,此事迎刃而解。”

“重农抑商,老祖宗立下的规矩是不会错的,希望陛下可以悬崖勒马。”

......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但大家伙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与此同时。

光禄卿刘政会站了出来。

刘政会原本在河东道担任刺史一职,疟疾之事平息后,李二便将他调回了长安,任光禄卿。

“陛下,微臣有一言。”

李二望着刘政会,点了点头,“刘爱卿但说无妨。”

紧接着。

刘政会缓缓道:“陛下,老臣以为,改革农业,不如先改革商业。”

“近几年,朝廷对商业政策的支持,可谓是投入甚大,减免赋税,减免徭役,又可以在短期获得巨大的收益,这是百姓弃农从商的根本原因。”

“所以,朝廷应该先对商业进行改革,增加商人的限制和赋税。”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驸马爷大气(3/3)

殿中。

文武百官思忖着刘政会的话,皆是向秦牧所在的角落望去。

毕竟,若是提及商业,那就不能不提驸马爷了。

大唐商业可是驸马爷一手推动发展的。

而且,好一些商业政策也是在驸马爷的提议下,推行的。

提及此事,没有人比秦牧更有发言权。

紧接着。

李二亦是望向秦牧沉吟道:“驸马爷,对于刘大人之言,你有何感想?”

闻言,秦牧起身,走上前来,一脸淡然。

“我完全同意刘大人的话。”

“他说的没错,如今大唐确实应该紧收商业政策,增加商业赋税,将更大的补助与政策减免,给到农户,以此来平衡大唐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我们绝不能让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百姓失望,也不能让他们成为大唐的最底层。”

“所以,我建议逐步减缓商业政策支持,提高商人三成税赋以此来减免农业税。”

此话落地,满殿哗然。

就连李二都不可思议的望着秦牧。

增加......

增加商人三成税赋,减免农业税。

所有人都不相信这是从秦牧嘴中说出来的话。

毕竟,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大唐第一商人,麾下茫崖商行每年的利润不可胜数,若是增加三成赋税,茫崖商行一年不知道要多缴纳多少税赋。

“大义凛然,大义凛然呢!我大唐能有驸马爷这样的人,实乃大唐之福,百姓之福。”

“偷税漏税的我见多了,主动给自己增加三成税赋,我还是第一次见,怪不得人家驸马爷能将茫崖商行经营到这等地步,光是这胸襟,无人能及。”

“唉......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驸马爷此言,真是大大超出我的预料,驸马爷永远是那么令人信服。”

“俺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驸马爷,大气......”

“咱们就说这大局观,就没有人比得过驸马爷。”

......

文武百官望着秦牧,皆是投去了敬佩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