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第104章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若有山隘险关,陈虎此行就麻烦了。

常威于是说了袁家今日的报复。

“原来如此。”陈虎皱了皱眉头,不过很快又舒展开了,笑道:“殿下不必过于烦恼,这次皇上可给了殿下莫大的好处,现在上谷郡也是殿下的封土了,而且还允许殿下将亲军扩充至六万人。”

“真的?”常威比赵煦还要惊喜,眼睛瞪的牛眼一样。

他最在意的是扩军。

一般来说,藩王拥有一郡之地最多可拥兵三万,多一郡便可再扩两到三万人。

皇上直接给了三万,可见对燕王的重视。

陈虎重重点了点,“不日圣旨就会到达燕城。”

赵煦眼睛转了转,突然心中一松。

他第一想到的倒不是扩军的事,而是贸易的事。

上谷郡与晋州相邻,出晋州便到了司州,过了司州便是豫州,再过豫州便是金陵所在的宁州。

最重要的是,从上谷郡的飞狐关便可抵达晋州,再从晋州直下黄河,沿着黄河便可顺着南下的水网直到宁州金陵城下。

由此,商路便打开了。

第135章 上谷郡

“咔嚓!”

范阳城,袁府。

袁立抽出腰间佩剑狠狠砍在面前的书案上。

“赵恒,你竟敢如此对我袁家!”袁立怒不可竭。

他刚刚得到消息,皇帝赵恒把上谷郡给了燕王。

这等于燕州七郡之中他能控制的只剩下五郡。

对他而言,这无异于在他身上割肉,他如何不怒。

“都怪张康。”郭图一向不喜张康。

以前张康在时,袁立总是忽视他,亲近张康。

张康自以为得势,数次对他不敬。

所以张康被燕王杀了,他比谁都高兴。

现在即便他死了,他心里同样还有余恨,想诋毁张康来彰显自己的聪慧。

当然,他还想让死去的张康背黑锅。

毕竟燕王现在得了上谷郡,完全可以绕过范阳和袁家控制的郡县,重建一条商路。

他给袁立出的点子,没用多久怕就要不灵了。

想到这,他继续道:“正是他的罪状让皇上和大臣们对大人心存忌惮,有意用燕王来掣肘大人。”

袁立眼睛眯了起来,“他们可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盘,可我偏偏不会让他们如意。”

燕王现在对他来说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

每天醒来,一想到燕王的封土就在范阳隔壁,他吃饭都觉得没有了味道。

现在燕王又多了一郡封土,麾下兵马直逼六万余人。

有其一,必有其二,以后若是燕王再立下功劳,岂不是皇帝还会把土地从他袁家手中拿去,交给燕王。

“绝对不能这样继续下去。”袁立手心冒起一层冷汗。

他袁家好不容易成了燕州第一豪族。

甚至马上就能与大颂八大势族并列。

他不能栽在这个燕王手中。

“郭图,你不是自称毒谋士吗?现在你倒是说说当下该怎么办?”袁立来到郭图面前,注视着他。

郭图心中暗喜,袁立看重他了。

轻摇纸扇,他看向北面,又看向西面,说道:“大人其实不必过于懊恼,上谷郡和燕郡一样,都是燕州数一数二的穷郡,燕王依靠商贸得到的银子能养活燕郡已属不易,现在再加上一个上谷郡怕是要捉襟见肘。”

袁立闻言,点了点头。

一郡上下的官员是需要养活的,扩充军队也是需要养活的。

而因为他这次秋狩没有阻拦北狄人,上谷郡遭受了比以往更深的灾难。

现在燕王接手,那就如同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还有,北狄秋狩常走燕郡,而上谷郡比邻晋州,这两年西凉大有侵吞晋州之野心,到时燕王便两面受敌,或许不用大人动手,燕王便死翘翘了。”郭图讥笑道。

袁立微微点头,心里舒服了许多。

“再者,有燕王为我们北抵北狄,西抗西凉,大人可以尽享渔翁之利,谋划燕关,只要燕关到了大人手中,那就等于捏住了大颂的咽喉。”

袁立一拍大腿,“没错,没错,本官倒是被燕王的事迷惑了,燕关才是重中之重。”

接着,他又一愁眉,“只是燕关归燕关,难道现在就干等着北狄和西凉人对付燕王?”

“当然不能等,要让燕王与北狄西凉打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到时大人便可一击而得。”郭图道,“其一,大人可令麾下军士伪装成燕王的人袭击西凉人的商队,西凉人定会暗恨燕王,其二,小的愿去一趟黑铁王帐,挑拨北狄人复仇,顺便再谈两家恢复商贸之事。”

“好。”袁立闻言大喜,“你之计,深的吾心啊。”

当下大颂的形势虽乱,但皇家的余威尚存。

他直接举兵除掉燕王还不是时机。

所以只能用计,如果郭图的计谋能成功,至少会不断削弱燕王的力量,令其半死不活。

这样,自己对付起来就容易多了。

……

王府。

赵煦在元阳县留下三千士兵帮百姓继续割稻后,选择了回燕城。

现在他的封土又多了一个上谷郡,自然需要谋划一番。

同时,王府亲军也需要新的一轮征兵。

还得的就是安抚商行的商贾,让他们知道,有另外一条商路可走了。

“如果是平郡,会比上谷郡好多了。”

议事堂中,刘福还在纠结上谷郡的事。

燕郡上下的人都知道上谷郡在这次秋狩中损失惨重。

同时,上谷郡西面的晋州还不太平。

“哎呀,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有总比没有好,一天天唉声叹气的。”常威掏了掏耳朵,对他而言燕王的封土越大越好,不像刘福考虑的多。

赵煦神态轻松,他道:“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本王倒是觉得上谷郡不错。”

上谷郡的位置相当于当代的太行山东北,河北张家口周围区域。

而太行山东面是什么地方,当代人应该都很清楚,那就是煤炭大省,大颂的晋州。

也就说,得到上谷郡后,以后煤炭就不缺了。

至于西凉的问题,因太行山这个天然屏障在,只有一条山路自晋州通往上谷郡,有关隘扼守。

只要守住这个关隘,他便进可攻,退可守。

“不错是不错,只是殿下,因晋州战乱,不知有多少难民到了上谷郡,这些百姓可是要吃饭的。”

“据下官所知,现在的上谷郡乱的很,到处是盗匪,这些盗匪都是活不下去的晋州难民。”

刘福摇了摇头,顺便吐槽常威,“你就知道练兵打仗,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王府的酒虽赚了不少,但消耗也极大,如今再加上一个上谷郡,怕是喝西北风了。”

赵煦笑了笑,刘福考虑的也没错。

王府的生意赚钱,但也抵不过家大业大。

前段时间他愁商路的事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他不担心了,只要商路畅通,他就有办法赚钱。

于是,他说道:“这个问题就不要你担心了,你还是想想如果接收上谷郡,银子的问题本王自有考虑。”

“是,殿下。”刘福应了声是,不是他这个管家婆多嘴,毕竟这是他的职责。

三人正商议,这时凤儿敲门进来,附耳对赵煦说了几句话。

“让他们入城吧。”赵煦说道。

“殿下,圣旨到了吗?”常威和刘福面露期待。

圣旨一到,他们便能正式接管上谷郡了。

第136章 马家

“不是,是马家的人到了,没想到那个在燕城蹭吃蹭喝这么多天的小子真是马家的嫡子马翰。”赵煦道。

不多时,马家一行人到了王府。

“多谢殿下对小儿的救命之恩。”

会客堂,赵煦坐于主位。

下首坐着一位四十余岁,一身青色长袍的中年儒雅之士。

他便是马翰的父亲,秦州牧马璇。

得知马璇带着千余骑兵抵达燕城,他还微微惊讶了一番。

没想到这位州牧竟然会亲自来接自己的儿子回去。

对比把九皇子送到燕郡的赵恒,这当爹的素质就体现出来了。

马翰坐在椅子上,说道:“父亲,这次孩儿差点就见不到你了?”

“混账,你还有脸说,若不是你那么冲动,会被北狄人俘虏,闹出这般笑话吗?这次若不是有殿下坐镇燕郡,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马璇指着马翰怒斥。

赵煦的目光在这对父子身上游弋,他道:“本王倒是没有出什么力,不过麾下的将士顺便救出了他。”

马璇收起对马翰的怒容,转向赵煦又是满脸笑容,他道:“即便如此,也是殿下治军有方,殿下大败北狄人的事不仅是传到了京师,如今秦州也是人人皆知。”

其实他早早就得了马翰的信件,只是信中马翰意思燕王对他很是照顾,吃喝不愁。

他于是就放心了,想着等剿灭了近日进入秦州的一只西凉骑兵再做计较。

没想到他在京师的眼线送回消息,说皇上将上谷郡给了燕王。

这才让他决定亲自来燕郡,见见燕王。

毕竟,上谷郡比邻晋州,当下无论朝廷的禁军,还是马家的军队在晋州都被西凉打的节节败退。

以前燕州是袁立一人说了算,而袁立又一向忌惮他们马家,怕马家的势力向燕州延伸。

不说提供便利,能不害他们已是烧高香了。

但如今燕王既然坐镇上谷郡,他的心思就活泛起来。

大颂禁军自宁锦都司之战精锐尽丧之后,日渐衰落。

大颂西北只靠他马家独自对抗西凉实在有点难以维系。

而燕王击败北狄人则证明了麾下军队的强悍。

若是能在他能在侧翼提供帮助,他马家的压力会小很多。

当然,他这次前来,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想一睹燕郡士兵的甲胄。

在信中,马翰多次提及燕王士兵的甲胄,甚至称若是马家士兵能穿上这等甲胄定能无惧西凉人的铁浮屠重甲骑兵。

想到这,他继续说道:“除此之外,下官还听说过不少关于殿下麾下将士甲胄的传言,称殿下的甲胄刀枪不入,甚是强悍,不知可有此事?”

赵煦闻言,轻轻笑了起来。

马璇这个级别的人,不会无的放矢。

他提起这个话茬,自然不是只为了聊天。

其实他很清楚,这次的战事之后,关于燕郡甲胄的事是瞒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