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自古以来,百姓们就没纳过这么低的赋税。
选择投了江北,还是继续追随势族,他们心里到时候自有杆秤。
入了城,常威引着赵煦去了指挥室。
在指挥室中有一副巨大的沙盘,这个沙盘囊括整个江南山川河流以及城池。
沙盘上,金陵,苏城,松城位置上插了小旗子,证明这些地方当下处于王府亲军控制当中。
“殿下,吴国裹挟百姓西迁的时候正是春耕之后,所以百姓们家家都把水稻种下了,现在已经近乎六月,还有一个多月,这春稻便能收割了。”常威指着三座城池之间的广袤区域,又喜又愁。
喜的是,吴国百密一疏,留下这一季稻子,简直等于是把粮草送上门了。
愁的是百姓们都被裹挟西迁,如果这些无法及时收割,就要烂在地里了。
再者,六月底也是江北百姓农忙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调百姓过来割稻子。
“本王注意到了。”金陵之战的时候,田里不过是青青的稻苗,不引人注意。
但现在,稻苗茁壮了,上面挂满了稻穗,叶子也泛黄了。
金陵,苏城以及松城之间的区域,也就是当代太湖区域产粮极高。
眼睁睁看着稻子烂在地里,谁也受不了。
而且,如果这次四院的计划能成功,百姓们顺利归来也是要吃饭的。
收获了江南的粮食,不但百姓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还会有盈余。
相反,就要江北向江南输送粮食了。
不得不说,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沉思了一会儿,他道:“这样,这段时间你向留下的百姓打探一下,哪些田亩是百姓们的,哪些田是豪族和势族的,百姓的田暂时不动,势族和豪族的田到时候让王府亲军士兵收稻子。”
“王府亲军这点人怎么够呀,除了宁州,还有沿海的其他州都需要收稻子。”常威摇了摇头,依旧愁眉不展。
“还有其他法子。”赵煦道:“本王再令报社在江北的报纸上刊登一则消息,招募百姓来江南收稻子,给予他们收获的稻米作为报酬,家中人口多的,到时候自然乐意,即便人口不多的,抽一人出来,农忙也就至多拖几日,不会影响收成。”
常威闻言,缓缓点头,“这倒是个法子,多多少少能从江北调些百姓过来。”
赵煦笑了笑,“其实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让西迁的百姓回来,各自收自家的粮食。”
他之所以让常威留着百姓家的田不收,是因为他想到一个绝佳的主意。
自古以来,百姓都视自家田亩为性命。
看不得自家田里的作物到了收获季节却无法收割。
在当代,即便农家子弟在外工作,到了农忙时节也得回家。
即便赔钱也得把地里的粮食收了,这是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惯。
所以,若是让徐克的人把稻子熟了的消息在百姓中传开,必然会惹动百姓的思乡之心。
冒着与势族军队冲突的风险,他们也是要回家的。
想到这,他将自己想法同常威说了。
“殿下对民心真是了若指掌,要说末将,末将也想着该回家收稻子了。”常威哈哈大笑。
秦山和关通也笑起来,关通道:“不过这要快一些,否则就来不及了。”
“这是自然。”赵煦说道,想了想他道:“徐克的人在哪里?让他来见本王。”
四院在金陵城是有人的,为的是便于同潜伏在百姓中的成员取得联系。
“是,殿下。”应了声是,常威对自己的亲卫吩咐了几句。
亲卫士兵离去,不多时,一个青年走了进来。
“监察四院指挥使张珩,参见殿下。”见到赵煦,青年躬身行礼。
“免礼。”赵煦望向张珩,监察四院内部也是有等级的。
徐克为四院主事,统领整个四院,柴五为四院副主事。
正副主事下面有八大指挥使。
指挥使下面又有千总等官职。
张珩坐镇金陵,基本等于江南的事务由他负责了。
“此番,你们四院要和王府亲军配合,争取这次行动能够让被势族裹挟的大部分百姓回归故土。”赵煦道。
顿了下,他继续道,“你们四院负责联络百姓中准备起事的骨干,同时宣传稻谷熟了,引导百姓的思乡之心,而王府亲军化整为零,扮做百姓,深入敌后,配合百姓们起事,关键时候打响第一枪,掩护百姓撤往沿海。”
张珩闻言,心中一喜,他道:“若有王府亲军配合,大事可成。”
“殿下高明。”常威缓缓点头。
势族一直在盯着王府亲军,只有王府亲军一动,他们便会警惕。
但是王府亲军大部分兵力不动,把两三万人化整为零,装扮为百姓,或许可神不知鬼不觉就深入敌后了。
到时候与百姓们再配合起事,不愁百姓们不跟他们走。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明天便立刻行动。”赵煦望向二人,叮嘱了一句。
应了声是,二人转身离去。
第823章 掩护
清晨。
关通站在金陵校场上,他面前的是第三军的将士。
此刻将士们纷纷脱下军服,换上寻常的百姓衣物。
由于金陵城被突然拿下,城内遗留了大量物资,包括势族士兵平时穿的衣服。
为了掩饰秦式步枪的存在,士兵们先是把步枪绑在背部,然后再把衣服套上,之后再背包裹。
“关将军,人我带过来了,只要把将士交给他们即可。”这时,张珩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十五个百姓装扮的人。
他们俱都是四院队员,每个队员负责不同区域的迁徙百姓。
关通点点头,“他们每个人需要多少兵,你自己分。”
不同区域的百姓由不同数量的势族军队监守,他两眼一抹黑,只能凭张珩决定。
点了点头,张珩从怀中掏出一张纸。
昨夜他就准备妥当了,“都在这张纸上,将军按上面分兵即可,晚上我们再出发。”
毫无疑问,金陵城周围定然会有势族的眼线盯着。
即便这么多百姓突然出城,也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所以他们准备昼伏夜行,待到了目的地,再与四院队员里应外合,把人混入百姓中。
关通接过纸条点了点头,随即他郑重道:“张珩,我的兵可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把伤亡降到最低。”
“关将军放心,我们都为殿下做事,本就如同手足,我们不会轻易让他们冒险的。”张珩道。
关通心中一暖,点点头。
分了十五路兵,又睡了一下午,当夜第三军的将士随四院队员消失在黑暗中。
他们最大的队伍有五千人,最小的队伍只有五百人。
他们将前往江州,湘州,交州等处,解救江南百姓。
“希望大事可成。”赵煦没有睡觉,而是亲自送将士们出城。
这次,他主要的目的是彻底把百姓从势族的手掌中剥离。
今后江南百姓们安居乐业,他则继续歼灭势族残余势力,避免这次内战给江南造成太大的破坏。
“一定会成功的。”常威附和道,“王府亲军从不会让殿下失望。”
赵煦点点头,接着他道:“为了掩护他们,明天便令大军沿九江南岸,向巴城方向进发。”
“是,殿下。”常威道。
这是燕王与他商量的又一步,假装佯攻巴城,以调动势族军队,减轻第三军的压力。
毕竟,他们只要判断王府亲军要进攻巴城,必然会将军队集中巴城附近。
如此,他们监守百姓的兵力就更薄弱了。
而且也无暇顾及被裹挟的百姓们。
商定了此事,第二天六万王府亲军沿九江向西而去。
十二艘蒸汽船拖着装满粮草的船只逆流水上,虽王府亲军一起行动,声势浩大。
似乎是要与葭萌关方向的秦军两面夹攻益州和巴州。
王府亲军一出动,势族的眼线立刻侦查到。
他们立刻将消息传递了回去。
昌城。
金陵的韩王谢三家军队撤出苏城和松城之后,便驻扎在这里,由王榭和谢安二人统领。
王府亲军沿江西进的消息传来,二人顿时一惊。
“王兄,当立刻调遣军队前往湘州西,阻止燕王的军队。”谢安眉头紧皱,“若丢了巴州,一切都完了。”
王榭闻言,沉默了一会儿,他道:“谢兄稍安勿躁,吴国八十万大军囤积在湘州,足以应对王府亲军,未必需要我们,还是安心等待来自巴州的命令为妙。”
顿了下,他的眼睛眯了起来,“其实我以为,与其阻击这六万王府亲军,不如兵发金陵,趁机将金陵夺回来,而且,燕王此刻就在金陵城,若是能趁机杀了他,嘿嘿。”
谢安心中微动,丢失宁州,最心疼的自然是他们谢家人。
这段时间,谢家子弟做梦也想夺回金陵。
现在,王府亲军向湘州而去,留在金陵附近的兵力便薄弱了不少。
若是能调集大军南下,未必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不亏是王兄,高,实在是高,拿下了金陵,不但能杀了燕王,还能断了王府亲军的退路,让西进的王府亲军进退失据,将其歼灭也就轻轻松松了。”谢安道。
“正是这个意思。”王榭道,“我准备送封信去巴州,转告我的谏言,以及侦查到的情况。”
谢安点点头,“兵贵神速,要快。”
定下这件事,王榭书信一封,立刻令快马送往湘州西,再乘船抵达巴州。
于此同时,第三军将士正在向目的地进发。
只是由于昼伏夜行,他们的行动的速度没有势族眼线快。
王榭得到王府亲军动向的时候,他们仅仅走了一半的路程。
同时,他们也清楚燕王掩护他们,故意调动势族军队的事。
所以就更不急于行路了。
因为一旦到了,他们就得混入百姓中,待的越久,越容易暴露。
势族军队有所调动之后,他们再行动更适宜。
五天之后,王榭的信到了巴城。
湘州的吴国军队也将侦查到的情况送了过来。
“卢瑟将军,布鲁克大使,燕王这是要两面夹攻益州区域,你们要想个法子才行。”梁开的手轻微颤抖。
中岭关,剑关被燕王攻破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巴州。
连阿舒尔都输了,他自然更是谈燕王色变。
整日忧心忡忡,生怕燕王进攻巴州。
没想到燕王兵马这就来了。
王子安,韩铮和谢端对视一眼,同样面色阴郁。
来到巴州之后,他们高兴了一段时间。
巴城之险峻名不虚传,他们认为在这里,自己的身家性命能保住了。
可他们还没高兴几日,中岭关和剑关的失陷便狠狠抽了他们一个耳光。
“燕王军队这次行动简直是在冒险,他们以为区区六万人便能击败江州和湘州的百万军队吗?”卢瑟大皱眉头,“我认为,这应该是个圈套,不像燕王军队的作战风格。”
上一篇:还未参军,就被封为大秦武安君
下一篇: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