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第634章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哈哈哈,殿下,天下男子哪有嫌弃美人多的。”北条川庆笑起来。

“话是如此,开了你这个先例,将来高丽,交趾或是其他国度是不是都要跟着效仿?”赵煦正色道,“还是带回去吧,如果本王真想要的人,谁也拦不住。”

“这……”北条川庆望了眼自己的女儿。

“如果你们心里不踏实,那就把你们的长子送到燕城去吧。”赵煦清楚北条川庆他们是想要维护与王府的关系。

既然如此,不如来个质子外交。

这是当代春秋战国时期常用的外交策略,表示对大国的臣服。

而且,一旦其国内局势出现不利于宗主国的变化。

宗主国便可以送质子回去,以质子的名义重新拨乱反正。

再者,由于质子长在宗主国,宗主国能直接影响质子的班底以及质子对宗主国的态度。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把质子和跟随质子的官员培养为亲宗主国的势力,从而维持宗主国对附属国的影响力。

“是,殿下,这正是我等期盼之事。”北条川庆晦暗的心情顿时明朗起来。

去过大颂的他,了解大颂如今有多么令人惊叹。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去了大颂,一定会学到许多大颂的优点。

顿了下,他继续道,“除此之外,我们希望派出更多的官员和将领之子前往大颂,还望殿下应允。”

赵煦闻言,皱了皱眉头。

此前,高丽王也向他发出了类似的请求。

就是派遣高丽世子以及达官显贵家的子弟前往大颂求学。

也就是派遣留学生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如今,北条川庆也提出同样的要求,他不得不再次考量了一下。

总体来说,他认为此事可以应允,但要有所限制。

毕竟这有益于大颂对东瀛和高丽进行文化渗透。

再者,大颂最先进的知识不在各大学院,而是在研造院。

这相当于,学院只提供本科水平的知识。

但想要掌握研究生以上级别的知识就必须毕业之后进入研造院,继续深造。

所以,即便高丽和东瀛派遣了人前来留学,也只能止步于学院。

能掌握的不过是皮毛而已。

而且,他会尽量引导他们去学院的文科系,去学一些语言,政务方面的东西。

当然,他也可以拒绝这个要求。

但正如把水堵上,水会蔓延到其他地方。

难保他们不会暗中收买前往东瀛的大颂人,请求他们传授学院中的知识。

随着大颂未来对外探索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走出大颂的人必然越来越多。

里面说没有一个唯利是图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或者,他们干脆暗中派人去西土,那就又让西土在东瀛有影响力了。

既然如此,不如大大方方允许他们派遣子弟来大颂留学,还让他们感恩戴德。

想到这,他道:“本王答应你,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留学的费用,你们自理,若是他们在大颂触犯了律法,将会按律法惩治,本王不会姑息。”

能前往大颂留学的必然是东瀛和高丽显贵家的子弟。

他们生活奢靡,费用自理,便能给大颂提供一批出手阔绰的消费者。

至于他的警告便是让他们夹起尾巴做人,不要在大颂惹是生非。

“这是自然。”北条川庆连连点头,心中狂喜。

二人正说着,外面又传来小野镇三人的求见的声音。

赵煦摇了摇头,对北条川庆道,“你出去的时候,把本王同你说的,一字不漏说给他们听就行了。”

“是,殿下。”北条川庆鞠躬,带着两个女儿离去。

待北条川庆离去,赵煦睡了。

第二天,他便启程返回燕城了。

杨贺和官商们则留了下来,继续磋商商贸上的事。

再返回燕城的时候,赵煦经过燕州的海域的时候,令蒸汽船沿着大浦江而行,去了一趟高丽王城。

同样当着高丽王的面,应允了他派遣留学生的请求。

“感谢殿下洪恩。”高丽王惊喜莫名,“马上,小王便令世子前往燕城求学。”

赵煦点点头,随即又在高丽王的陪同下视察了壤城的大颂驻军。

之后,又召集了在壤城的大颂官商,询问他们在高丽的经营情况。

当然,重点是有没有被高丽官员刁难。

“请殿下宽心,我等在这里如鱼得水,当前高丽重要的矿藏都被我们拿下,最大的粮商,布商,盐商等等,都是我们的人。”官商们说道。

赵煦闻言,安了心。

他如此控制高丽和东瀛的商贸,将会把从两国获得的巨大利润带回大颂。

这样一来,两国会缺乏资金建立自己的工业,百姓也将始终处于贫困中。

而正是他计划的一部分。

大颂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业人口。

尤其是进入第二工业变革之后,需要的工业人口会指数级增长。

到时候,大颂会严重缺人。

不过,他自然不会引入这两国充当工业人口。

而是把挖掘矿石,修建铁路的活交给他们,让大颂百姓解脱出来,进入工坊参与工业生产,从而实现工业利益的最大化。

至于高丽和东瀛两国的百姓,他不会直接奴役,会以招募劳工的形势进入大颂,拿着低薄的薪水替代大颂人挖矿,铺路。

毕竟,两国加起来的四千万人口不利用起来,实在太浪费了。

第905章 东南波澜

“殿下,您可终于回来了,这是从天竺送回的情报。”

王府书房。

赵煦在高丽呆了一天,便回了燕城。

他刚刚到王府,徐克后脚便到了。

“天竺?”赵煦目光闪烁。

大颂国内一统,他又平定了东瀛,正准备安心对付进犯东土的西土联军。

徐克这个来自天竺的情报不可谓不及时。

“是的,因梁家此前与天竺贸易往来频繁,在天竺有一些依附梁家的商贾,臣收买了三个,之后又派遣队员潜入了天竺,令他们在这些商贾低下做事,掩护身份。”徐克说道。

顿了下,他继续道,“在天竺期间,他们又收养了一些天竺乞儿,培养他们成为眼线。”

赵煦点点头,刺探情报这行十分凶险。

四院能将情报触角伸到天竺已经很不错了。

“还有,殿下此前让臣派遣眼线潜入西土,当前也有了眉目,正如殿下说的一样,澳洲流放了许多不列颠犯人,臣在海军的配合下搜罗了一些,正在训练,希望将来能派上用场。”徐克又补充了一句。

“如此甚好,你这个情报头子现在越来越合格了。”赵煦笑道。

接着,他翻开徐克送来的情报,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

良久,他合上文书,转身望向地图上的天竺位置。

情报上的信息很详细。

此番抵达天竺的联军多达十万,全部驻扎在天竺。

因为只有天竺能供养起这十万军队。

此外便是关于支援战舰的数量。

这让西土在东土的海军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甚至在战舰数量上稳压大颂海军一头。

“这些情报是近五天连续送来的,这就是联军抵达天竺之后五天内的情报,最后一天的情报显示,天竺总督博尔特召集了天竺土邦的国王,结合他们给天竺的工坊送了六十四台蒸汽机,有可能他们在训练土邦军队,协助他们作战。”徐克分析了一下。

“很有可能。”赵煦结合当代的历史,和徐克有了一样的判定。

当代两次鸦片战争,都有印度土邦军队的身影。

那张留存的八国联军图片中便有印度人。

当时,他们作为英国的协同军,参与了这场战争。

正因此,当代的印度人自称战胜了大清,并以此骄傲。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其实有两个战场。

一个在广东沿海,一个便在西藏。

当时的印度土邦国王们一度从三路入侵西藏。

他们如此积极,一是为了赢取英国人对他们统治土邦的支持。

二来,则是这些土邦种植罂粟,制造鸦片,大清禁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三,则是他们自恃有西土国家的支持,心态膨胀,认为自己也是列强的一员。

正是有这个案例在,赵煦自然相信这里的天竺人也会拎不清自己,敢向老虎身上拔毛。

“不列颠如此,那么法兰克,斯特丹以及佛郎机定然也效仿了。”赵煦将手按在整个东土南域上。

这些地方俱都处于西土人的控制下。

且交趾和骠蛮与大颂的关系一向极差,又对大颂的土地充满野心。

这时候,如果再有西土人向他们提供火枪火炮,只怕他们立刻会成为对抗大颂的急先锋。

当代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件事。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交趾和骠蛮只有两种状态。

要不然就是被中原王朝打的哭爹喊娘,称臣纳贡。

要不就是频频发动战争,侵入大颂边疆。

“必然如此,等他们准备妥当了,交州和云州只怕就不安宁了。”徐克皱了皱眉头。

赵煦闻言,忽然笑了笑,拍了拍徐克的肩膀,“到时候不安宁的可不是我们,而是他们。”

蛮夷者,畏威而不怀德。

对交趾和骠蛮这样的国度,不把他们暴揍一顿,他们是不会老实的。

所以,他只是把他们土地上的西土军队赶走,还达不到威服他们的目的。

只有亲自打他们一顿才行。

此前,由于有所警觉,他已经让交州和云州的军队配合四院摸清地形道路情况。

即便他们不惹事,他也是要南下的。

他可绝不允许家门口有不安定的因素。

这次,等于西土人给他创造了机会。

“殿下说的极是。”徐克略微想想,便释然了。

貌似他的担心有些多余。

即便是西土军队的火枪火炮也落伍他们整整一代。

现在他们看似是防守态势,其实是游刃有余的进攻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