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下乐
台上的李世民看着李恪的表情,不咸不淡的开口道:“下面宣布最后一项任命,过去几年来对于大唐的发展,不少人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这其中秦王李恪做出的贡献最大,不知诸位可同意。”
李世民的话一出口,众大臣还没站出来同意呢,李恪就大声开口了:“父皇,儿臣不同意,固然儿臣是为大唐的发展做出了一点小小的贡献,但是儿臣这人只会纸上谈兵,根本无法落到实处,真正负责实事的诸多大臣才是最为辛苦和贡献最大的。”
众臣:“……”你这个反应真是让人无语。
不过各位大臣还是纷纷站出来表示,秦王殿下对大唐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
“嗯,既然李恪你自己都说了自己是纸上谈兵,故今日成立的最后一个部门由李恪担任尚书。”李世民根本不在乎李恪的反应,直接就宣布了。
旁边的常林直接跟上,然后拿出了一份新的诏书,然后大声开口念了起来。
“门下:今大唐发展迅速,国泰民安,名下第三子恪为大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故今成立:国家战略发展决策部,为国家发展做出重要决策,由李恪担任尚书。主者施行。大唐公历二十一年三月七日。”
李恪:“……”
他整个人都傻了,好家伙,这名字起的,老李都学会自己这一套了啊?
只是老李的圣旨都颁了,李恪只能苦着脸领了这份职位,不过他也安慰了自己一通,领了就领了吧,这也是好事,自己反正多少也是要对大唐的发展指指点点的,有这么个名头也是好事,也算是师出有名吧。
第715章 巴适的很
朝堂上的任命,李恪无可奈何,不过还好吧,多出来的职位跟之前他做的事情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更何况还卸任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职位,也不算亏,优势在我!胜利在望!指日可待!未来可期!
李世民在朝堂上大封特封的时候,岭南道,广州,秦王海滨庄园。
李承乾此刻正穿着一个大裤衩,坐在一艘外形奇特,体积庞大的船只上钓鱼,这艘船并不是大唐最新研发的尖底海船,而是平底,并且非常宽阔的平底船只,或者说它研发出来只是为了近海钓鱼而用的,它都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平台了,四个方向的大型船锚将它稳定的固定在原地。
李承乾躺在躺椅上,头上的遮阳伞挡住了炎炎烈日,虽然才不过大唐公历三月底,但是这广州已经跟炎热的夏季一样了。
“阿耶,阿耶,上鱼了,快上鱼了。”旁边的李象看到放在船边的鱼竿动了,立刻有些兴奋的开口道。
“来了,来了。”李承乾立刻从网状的躺椅上一跃而起,飞快的拿起了鱼竿,开始了跟海里的海鱼搏斗,而李象则是在旁边一边欢呼,一边加油。
两个人直到折腾了二十多分钟,才将这条鱼给折腾上来,一看,这条鱼还挺大。
“这是什么鱼?”李承乾看着这鱼,好奇的问道。
“回殿下的话,这是七星斑,秦王殿下叫它东星斑,肉质鲜美,特别好吃。”李承乾的护卫立刻笑着道,这个护卫是从广州府调过来的,是当地训练出来的海军护卫。跟随李承乾前来的太子护卫最近在训练游泳之类的,毕竟现在他们靠海,游泳以及海上常识是要学习的。
“今天中午就吃这个。”李承乾大手一挥,开心的开口道。
“是殿下。”
“阿耶,我也想钓鱼。”李象飞快的开口道。
“哈哈,我下午让给你准备个小鱼竿,你只能钓小鱼。”李承乾哈哈笑了两声道。
“好!”
“走了,我们回去了,你阿娘她们估计又要唠叨了。”李承乾笑着道。
“嗯。”
李承乾他们坐了一只单独小船前往庄园的码头,这里距离庄园并不远。
登上码头,左侧的海滩上一部分椰子树又种了起来,听老三的管家李茂说,这椰子树是李恪喜欢的,之前他们从南洋移栽了不少过来,还有那叫棕榈树还是什么,都挺好看的。
“殿下你回来了。”苏氏和王氏在沙滩上休息呢,看到李承乾,都笑着走了回来。
“怎么样?这里不错吧。”李承乾笑着问道。
“不错,真的特别轻松,跟长安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苏氏笑着道。
“所以我就跟你说,想要玩,就跟着老三就好了,我听说三郎让人在象林邑那边也建设了一个秦王庄,好像在西域那边的大海上还有一个大唐皇家私人海岛,据说那个海岛非常的漂亮,沙滩都是洁白的,而且木屋之类的是直接建设在大海上的,啧啧,据说再有一年就能是建成了,三郎都没去过,到时候我们先去玩玩。”李承乾笑着道。
王氏将李象交给了侍女,海滩上就剩下了三个人,三个人找了躺椅坐下,苏氏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殿下,我们不回去了吗?”
“回去啊,怎么不回去。”李承乾笑了笑,不回去怎么可能。
“殿下……您知道我在说什么。”苏氏叹了口气道。
“其实我决定来岭南道的时候,你们应该就有所猜测了吧。”李承乾看着两个人问道,王氏比较温婉,向来都不会说什么。
“殿下您不准备当太子了?”苏氏还是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你后悔吗?”李承乾没有回答,而是看着她问道。
苏氏犹豫了一下,然后摇摇头,看着李承乾俊朗的面孔,这才轻声开口道:“殿下,从我嫁给你开始,我就你的人,我跟殿下你就是一体的,你做出的决定自然就是我的决定,虽然您不当太子,将来我也当不了皇后,但其实我不后悔,您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李承乾有些好奇。
“就在前两年,三郎没有劝殿下你的时候,你整日整日的学习如何治国,整日跟幕僚们在一起,然后因为四郎的原因,你每日都在担心,甚至有时候,你半夜就会醒来,那个时间段,殿下你睡不好,吃也吃不好,整个人都很阴郁,整日都是心思重重。”
“象儿你都没怎么去看过,那个时候,我和王姐姐整日都非常的担心,害怕你这样下去,出什么事情。”苏氏轻声开口道。
她刚嫁过来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哪里能承受的起这样的压力,那个时候她根本就没考虑过以后的事情,只是担心李承乾。
“但是这两年,殿下您整个人都轻松了,脸上时常挂满了笑容,日常不仅仅能够配象儿玩耍,甚至还抽出不少时间陪我,不仅仅如此,您的睡眠也好了,而且精力也是十足。”说道精力十足的时候,苏氏脸上多少燃起了一丝红晕。
“所以,我更喜欢看到现在的您,而不是以前的您。”
听到这里,看着自己身边的一妻一妾,李承乾忍不住笑了起来,“以前是我忽略你们了,不过以后就不会了,至于其他的,顺其自然就好了,既然你们都问了,我也就说了,就我自己而言,我是不想当这个太子了,因为我发现,我跟不上大唐现在的发展了。”
“三郎有千古一帝之资,就这两年大唐的发展,你们都能感受的到,更何况是我?就连父皇很多时候都觉得精力不济,跟不上三郎的节奏,我就更不行了,如果因为我的能力问题而导致大唐发展陷入了迟滞,那我岂不是对不起祖父,对不起父皇,对不起三郎的努力?”
“在其位,谋其政,但我发现我即便是在其位,都谋不了其政的时候,我觉得反而交给三郎更合适。而这次出来之后,我就更觉得是这样了,这天地如此广博,这天下风景如此优美,如果不能一观,人生岂不遗憾?!”李承乾大声笑着道。
第716章 太子殿下这是在干什么
李承乾的话让苏氏和王氏也都笑了出来,确实,如果她们都是太子妃以及太子的妾室的话,这辈子恐怕都无法离开长安多远,也不可能看到大海,看到这些从未想象过的风景。
“我现在就有一个理想,嘿嘿,有生之年,我得要去过比三郎更多的地方才行,等到了晚年了,我们就写一本书,叫《大唐游记》,我要将我大唐的广袤河山都记在书里。”李承乾豪气大发的开口道,相较于对这个的兴趣,李承乾对那个太子职位更没兴趣了。
“那我们帮殿下润笔。”苏氏和王氏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开口道。
“哈哈哈,好,而且你看啊,我们这出来多舒服,吃的,喝的,玩的,花费的,三郎都提供了,又不用我们花钱对吧。天下这样的美事可是不多了,不过这件事你们可不能说出去,我跟你们说,我准备干的事情是三郎一直想干的,不然你以为他哪里来的动力将大唐整的这么强大。”李承乾左右看了看,这里就他们三个人,所以也能放心的说话。
看到苏氏和王氏脸上的好奇,李承乾又低声道:“用三郎的话来说,如果大唐不能无敌于天下,那他哪有空闲各处玩耍,不问政事,到处花天酒地这可是他的梦想,所以,我们这想法可不能让三郎知道。你们也别说出去。”
“知道了,我们不会说出去的。”苏氏和王氏对视了一眼,然后开口道,她们当然知道这话不能说出去,现在陛下还没对外公布,这要是传出去了,那大唐必将震动。
“这就对了了,我们就放心的玩!先在这里住个个把月,然后我们去象林邑那边的秦王庄,到时候再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去波斯,天竺那边看看异域风情。”李承乾大手一挥道。
“异域风情,殿下你是想看异域的美女吧。”苏氏忍不住白了李承乾一眼。
“顺带,顺带,这些都是当地的人文文化,都是需要看的。”李承乾干咳了一声笑着开口道。
“你们男人都一样……”苏氏翻了个白眼。
“谁说的,你们对我吸引力也很强的。”李承乾直接就向她们伸出了手。
“大郎别闹……大白天的……”
“啊……哈哈……痒……姐姐你帮忙啊……”
“我……我不行啊……”
“殿下……不要……不要……我错了。”
……
“你说,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党仁弘和冯盎两个人此刻坐在一起,吕宋岛的事情在走上正轨之后,冯盎也就不用老盯着那边了,而且他现在负责的事情有些多,琉球岛那边也是由他在负责,而且还要负责训练海军。
所以冯盎更多的时间驻扎在广州。
太子殿下亲自前来岭南道,监督秦王殿下之前的措施,说起来,这个倒是说的过去,岭南道现在挺重要的,不仅仅是商税改革的第一个道,而且岭南道附近拥有数百吨黄金储量的吕宋,以及真蜡的粮食,还有继续向外扩充的丽质港等重要位置,都是跟岭南道息息相关的。
所以李承乾来这里,他们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但李承乾来了这里之后那就不对了,因为李承乾来了这里也有几天了,问题是,他谁都不见可还行?
党仁弘,冯盎这些重要的当地将领,都督,一个都不见。
而且对方让人回绝的话也很简单,让他们按照秦王殿下既定的路线走就行了,其他的不管。
这……就让他们绷不住了啊,殿下你来这里不是来监督这里的改革正常运营吗?结果你一个人都不见这是个什么鬼?重点是不仅仅不见他们,来了这里之后,太子殿下是一个人都没见。
这就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如果说你不见人的话,你来这里干什么?总不能是来玩的吧?
“我也不太知道,不过……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应该是殿下他们别有深意。”冯盎想了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是啊,我们最近的事情确实是多,说实话,我当了这个都督之后,都从来没这么忙过,光是秦王殿下交代的事情就够多了,不过这岭南道的各个方面倒是都在好转。”党仁弘也是有些感慨。
“确实,要么说秦王殿下乃神仙在世呢。”冯盎也是感慨了一把,党仁弘新来的,对这里的感触不如冯盎那么深,冯家从隋朝就位于岭南道,冯盎更是从隋末开始就一直治理岭南道,他对岭南的情况更加熟悉。
这里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可以用穷山恶水来形容也不为过,不然为什么大唐流放犯人之地是岭南呢?
岭南不缺量,但同样岭南也很难管理,不管是税收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愿意纳入大唐管理的百姓很少,这些山越之民,根本没有办法强硬处理。
不说别的,这一片大山名义上是大唐的统治范围,但是里面所生活的那些山越蛮夷,大唐的政令对方根本不遵守,说白了,几乎就是独立生活,与世隔绝的。这也是为什么六诏当地如此难以处理的原因。
但殿下来了之后呢?仅仅一个药材厂的设立,就让无数的山越部落不断的走出大山,愿意跟汉人交流,甚至还愿意主动学习大唐话,大唐文字。
而且不少大山里面的山民更是出来应征海军。
当这些山民部落走出大山之后,岭南道的治安风气一下子上涨了许多。
之前的岭南道乱吗?乱!匪盗山贼数量不少,很多其实就是一些部落伪装的,但是现在,这些都没了。
原因也很简单,经过严格训练的海军以及同样进行改革训练的当地府兵在有了数量不菲的山民加入之后,剿灭这些盗匪太简单了!
之前无法进山剿匪是因为生活在外面的百姓对于这种茂密的山林并不了解,但是现在,山民跟这些盗匪都是同样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人,而这些山民有着大唐装备的武装,全副武装的铠甲,弓弩,钢刀,那些盗匪拿什么打?!
这些山民不愿意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大唐百姓交流,但并不代表他们相互之间没有交流,随着殿下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岭南道当地的都督对于这些大山的掌控正在逐渐的向南诏等当地深入。
不仅仅是南诏,像是林邑西侧的那些茂密的原始丛林里面,不少部落都走了出来。
得民心者得天下,秦王殿下属实将这一招玩透了啊。
第717章 改制开始
而且岭南道这里,不仅仅是山民,对普通百姓殿下的收拢更多,比如说那曲辕犁、耧车等各种铁器,殿下都是先给百姓免费借款让他们使用,然后慢慢的归还。
你就说,这样的殿下历朝历代谁见过?
冯盎自己都很清楚,他首先原本有两三万士兵,虽然说是按照大唐的府兵制度,是归属于大唐的士兵,但实际上他个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但现在……冯盎相信,如果殿下说一句话的话,比他管用多了。
如果说以前冯盎带着这些士兵造反的话,这些士兵有可能听他的,但是他现在敢说造反,恐怕反手就要收拾他了,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殿下看似什么都没做,看似人不在,但这岭南道的民心数据可是在不断的上涨,从家家户户越来越多的秦王殿下的长生牌位就看的出来,而且不仅仅是普通的百姓,连那些出海的渔民都开始供奉秦王殿下了。
因为秦王殿下培养的海军从大海上拯救了不少的渔民回来。
岭南道的变化冯盎他们这些人最清楚不过,所以他们现在也只能跟着殿下往下走,违背?不存在的。
不过不管是冯盎还是李恪都忽略了一样东西对民心的重要程度,那就是《赤脚医生手册》,不夸张的说,后世在三千年中医基础上累积出来的知识在《赤脚医生手册》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带来的可不仅仅是治疗小病那么简单,站在李恪的角度,他从后世来的,可能不觉得这本书有多么强大,感觉它治疗的就是一些小病。
但实际上在古代,小病也可以是要人命的,而这本书能救活的人的数字也远远超过李恪的想象,重点是《赤脚医生手册》里面关于生孩子和婴幼儿照顾方面的知识……让大唐的人口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
古代的婴儿夭折率太高了,而《赤脚医生手册》里面关于接生,关于婴幼儿照顾和疾病方面的知识,让大唐的婴儿成活率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这才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这本在后世被人调侃成为穿越者三大神书之一的书籍,在大唐已经悄无声息的绽放出了它最璀璨的光芒,毕竟在古代,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
李恪其实都忽略了这些。
长安,随着新一期《大唐周报》在长安重磅发布,这一期的《大唐周报》销售数字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巅峰,因为这一期《大唐周报》里面记载了关于大唐军队改革方案,以及三省和六部拆分的全新改革方案。
让天下百姓最为关注的就是府兵制的改变,府兵制,是处于特殊时期的特殊制度,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天下百姓之所以人人都可以当兵,并且自己携带武器、粮食、弓箭,是因为他们每一户都有一百亩田地,能够支撑的起他们携带这些粮食和筹备弓箭之类的。
但现在府兵制的改变,会不会改变均田制呢?对百姓来说,田地才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东西,或者说从古至今,田地这种事情是深刻在华夏人每一个人骨子里面的。
从一千多年后,但凡有点种田元素就能够被国内玩家玩成种田建设游戏的不要太多,什么森林之子之类的,一个恐怖游戏生生变成了种田建设游戏,这你敢信?
而《大唐周报》新一期所报道的事情就是跟这些息息相关,所以很多识的几个字,但是并没有读过书,也不舍得买报纸的人今天都出钱买了报纸。
他们迫切的想知道这个消息,长安城接近百万人口,有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
当看完之后,百姓们瞬间放心了,不仅仅是放心了,不少百姓都直接欢呼了出声,秦王殿下果然还是秦王殿下,按照报纸上所说,秦王殿下提议,大唐府兵制更改为义务兵役制,从今天开始大唐百姓人人有义务参军报国。
看似跟之前的府兵制很相似,但最大的区别是,现在的义务兵役制是有军饷补贴的,刚参军就每个人每个月有150文的军饷,按照现在的粮价,这一个月的军饷都可以买一石多的粮食,足够养活一家人了。
一个人参军就能养活一家人,而其他人不管是去干活还是种田,多余下的粮食可都是能存下来的。
而且报名参军只有三年,三年后如果成为士官,军饷还会继续增加。尤其是这个士官体系,如果参军十几年,这些士官的待遇更是比一些县官都要高的多!
这能不让人心动吗?肯定心动啊!以前的府兵,你当多少年即便是立功那也是大头兵,虽然说立功有赏赐,但是赏赐也不多。而想成为军官比如说队正之类的还有可能,像是更上面的尉官就不可能了,那些尉官几乎都是有所出身才行。
这意味着殿下给天下所有的普通人都开通了一条上升的道路。
而当兵也比以前要对普通人的诱惑更大,虽然当兵会有风险,但对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其实做什么都有风险,灾年来了,在家里面都有饿死的风险。
至于三省六部朝堂制度的改革,百姓们倒是不在乎,因为这些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只关心跟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大唐公历21年5月1日,这一天正式被命名为大唐建军节,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大唐全新的军队改革正式开始,全国所有的府兵都是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转为义务兵役制,并且有想要回家退伍的,正式可以向当地所在的军方提出申请,在通过审批之后,正式退伍。
上一篇: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下一篇:红楼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