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下乐
而贞观年里面,李渊给李世民生了不少的妹妹。
这些基本就是他对李渊全部的印象,贞观九年的上元节是李恪最后一次见李渊,那个时候他的精神就不太好,头发已经快全白了,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去世了,说起来,李恪确实是不知道历史上李渊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到来有没有产生影响。
想来影响也不大。
说实话,伤感也许有一点,但也就是一点,因为他跟李渊确实有一些感情,但不多。
小时候的那两年,李恪是一个成熟的灵魂,他更多的是将李渊当成一个路人老头来聊天的。
只是让李恪有些感慨的是,不知不觉之间,他跟这个世界的羁绊已经越来越多了。
“殿下,还请节哀。”李靖轻声开口道。
“嗯,其实说句大不敬的话,我皇爷爷的离开,或许对他来说,更好吧。”李恪叹了口气。
对于这“大不敬”的话,李靖他们倒是没什么感觉,这话对别人来说,那确实是“大不敬”,对秦王殿下来说,也就是毛毛雨了,比这更大不敬的话,秦王殿下都当陛下的面不知道说过多少,这算啥?
另外就是,他们都可以理解李恪话里面的意思,李渊是个什么状态,他们都清楚。
“殿下,那臣明日就启程了。”李靖向李恪拱了拱手开口道。
“可以,做好准备就出发吧,刚刚的圣旨我还没看完,谁留下?”李恪问道,李世民的圣旨里面写了让李靖、侯君集、契苾何力班师回朝,李道宗,薛万彻,薛万钧兄弟统领五万大唐精锐驻守西洲。
李靖心生感慨,看似秦王殿下好像很平静,但其实内心却很悲伤,殿下也是一个仁孝之人啊,心情悲痛之下连陛下的圣旨都没看完。
“回殿下话,臣,侯君集,契苾何力班师回朝,明日臣和侯君集先行一步,契苾何力后续赶来。李道宗,薛万钧、薛万彻兄弟率军镇守西洲,随同殿下处理西洲事宜。”李靖轻声开口道。
李恪回过头看了看,然后叹了口气道:“诸位刚刚回来,本想给诸位接风洗尘,却没曾想天有不测风云,故恕难给诸位将军接风,改日回长安之后,我再请诸位喝酒。”
“殿下节哀,此等国哀之事,天下同悲,我等也亦无此心思。不过还请殿下保重身体,西洲之事刚走上正轨,还得殿下您主持大局。”李靖面色认真的开口道。
“我知道。”李恪点了点头,“你放心,西洲之事我不会耽误的。”这点就不得不说大唐的相关规定了,虽然大唐乃初立,李渊算是第一个国丧,但是李渊早在建立唐朝之初就定了规矩,唐朝的丧葬制度是按照《周礼》来进行的,非常的复杂和严苛。
当然这些都是对于有阶级,有权利的人而言的。
但是对外方面,像是李恪他们这种对外作战的情形是有特殊规定的,一切从简。其他的方面,李渊制定的规定对百姓的影响很小,比如说百姓在一月之内不允许嫁娶,娱乐性场所一百天内不开放。四十九日内不允许公开屠宰,也就是说宰杀牛羊之类的要在房内,不允许在公共场合见血。
这已经算是影响较小的了,至少目前的大唐是这样的。李世民目前应该是已经开始服丧,那目前的大唐一切朝事都将由太子李承乾代为处理。
送李靖他们离开,李恪自己回到营帐,差人取白绫一条,然后系于自己的额头之上,充当孝服。
为李恪系上之后,李恪身边所有的侍卫都默默的自己同样裁了白绫一条系于额头之上。
而随着这些侍卫的行为,这个消息也很快向四面八方传递了出去。
卢海他们都默默的保持着跟李恪同样的行为,除此之外,卢海还让人将所有跟红色等相关艳丽颜色一样的东西都撤掉。随着消息通过悦来商行内部不断的扩散,遍布大唐各地的悦来商行成员,都开始默默的执行相同的行为。
外人并不清楚,但是卢海他们每个人却都知道,他们不是因为大唐的太上皇驾崩了,而是因为殿下的悲痛和哀伤。
殿下的悲伤就是他们的悲伤。
杨安宁她们是第二天赶到的,等她们赶到的时候,马车以及身上的衣服都已经更换成了素色。
“殿下节哀。”
“嗯,你来的正好,我这里有不少的事情需要你来处理。”李恪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
“明日,将会有婼羌国国王前来见我,到时候你们的排场都大一些。”李恪交代了一句,“一会儿你去见一下卢海,你们两个人相互交流一下,我身边的一些事情他都知道。”
“是!殿下!还有一事要殿下您知道。”杨安宁轻声开口道。
“什么事?”李恪有些奇怪。
第234章 李将军乃大唐之武侯
“在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一车队,是灵州都督李道宗将军的家属,不过他们中有人生病了,暂时停留在原地,估计还得两三天才能够赶到。”杨安宁给李恪说了一下。
李道宗?李恪微微愣了一下,李道宗的家属往吐谷浑而来?这在正常状态下是根本不可能的,毕竟这里曾经是战区,如果他的家属现在就快到了的话,那就说明只有一个原因,李世民下诏了。
李恪略一思索就大概猜到了原因,李道宗是下一任西洲都护?
西洲都护跟其他的职位不同,这种位置需要比较稳定的,可以信赖的都护,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一上任可能就数年,甚至十几年,那么家属过来就情有可原了。
李道宗乃大唐宗室,李道宗的爷爷和李渊的父亲是亲兄弟,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李道宗乃大唐有名的戍边名将,在出征吐谷浑之前一直戍边灵州(后宁夏吴忠市境内),他从武德五年开始一直到贞观八年出征吐谷浑前,李道宗的家人也一直都在灵州。
只是没想到又将他调任西洲,当下一任西洲都护,李恪是不可能一直担任西洲都护的,今年西洲稳定之后,李恪肯定是要回长安的。
说起李道宗,李恪就来了兴趣,因为李道宗还跟历史上一个名人息息相关,那就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的娘家,出生地,出生年月等等史书都没有任何记载,只是后世根据一些蛛丝马迹猜测乃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现在李道宗还未封江夏郡王,说起来出生于600年的李道宗也不过比李恪大十九岁而已,今年刚刚三十六岁,正直壮年。
至于是不是他女儿,没有发生的事情,李恪根本也无从验证,而且现在有他在,松赞干布想娶大唐公主?做梦去吧。
“去请灵州都督李道宗将军来一趟。”李恪想了想,还是下了命令。
“是!”门外一名护卫很快就转身离去。
李道宗很快就赶过来了。
“见过殿下。”李道宗进来先跟李恪行礼。
“李将军客气,说起来你还是我叔叔呢。”李恪笑着道,“是这样的,李将军,我听闻你的家人正在赶来西洲的路上?”
“是的殿下。”李道宗看不出喜怒,而是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这么说起来,你应该就是下一任的西洲都护了。”李恪向来不喜欢遮遮掩掩,这种事情挑明了说比较好。
“臣不敢妄揣圣意。”李道宗拱了拱手。
“说实话,我不太同意我爹的决定。”李恪摇摇头道。
李道宗:“……”沉默,主要他搞不懂李恪到底想说什么,李道宗对李恪不了解,他常年驻守灵州,对李恪的一些行为都是道听途说,反而李恪来了西洲之后的这一系列行为是最让李道宗了解详细的。
了解过后,李道宗心里就两个字,佩服!
虽然他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有人给李恪制定好的策略,但是他觉得应该不是,如果朝中有类似的能人,大唐早就执行类似的战略了,根本不会等到今天。
但是没跟李恪打过交道,所以他也只是沉默,至于李恪所说的话,李道宗就听着,反正他也不可能说出去。
瞥了一眼李道宗,李恪心里微微叹了口气,从他的反应,李恪就看出来了,李道宗这种人,难搞!不像是程咬金、尉迟敬德,甚至李靖这些人好拿捏。
“我不是不相信李将军的能力,而是李将军已经为大唐戍边十三年之久,今又调至西洲,这里相对灵州,条件更加艰苦,还得继续让李将军吃苦,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李恪故意叹了口气道。
李道宗的嘴角抽搐了一下,敢情我是那只羊?看到他的表情,李恪嘴角弯了弯,行,有情绪波动就好说。
“殿下言重了,身为大唐的将军,为大唐镇守边疆乃是臣之本分。”李道宗认真的开口道。
唔,不吃诉苦这一套。
“李将军,虽然我不同意我爹的决定,但是我又能理解我爹的为难,因为未来西洲都护一职,只有你能胜任!”李恪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李道宗愣了一下,只有他能胜任?为什么?说起来他在大唐的将军里面虽然不差,但是也排不进前列,李靖这种年岁较大的名将姑且不说,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像是侯君集等都不比他差。
看着他的表情,李恪心里偷笑了一下,脸上却面色严肃的开口道:“很简单,西洲的规划关系到大唐未来对整个西域、吐蕃的战略!看似大唐厉害的将军不少,但是戍边经验丰富、文治武统都非常优秀、并且能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就只有李将军了。”
“而我爹之所以派我前来,不瞒李将军,西洲的一切规划都是我在做,临行之前,我跟我爹讲了,让他帮我寻找一个打仗要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的将军,文治要有武侯之风的都护,现在一看,我爹果然眼光如矩。”
“殿下谬赞!臣实不敢当。”李道宗被夸得有些脸红。
“李将军,我不是给你戴高帽,而这确实是我所想,纵观李将军以往之功绩,确实符合我的要求,我的性格李将军必然多有耳闻,所以我也不饶圈子,我就直说。李将军,我大唐的下一步目标就是吐蕃和西域!”李恪面色严肃的开口道。
李道宗有些震惊,不过还没等他的震惊的情绪缓和,李恪就直接继续加码:“而能做到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李将军你!李将军久戍边疆,应该很清楚,像是大唐目前处理东突厥这样统治游牧民族的方式,其实就相当于圈养狼群,是很难养熟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彻底同化!”
“而同化的最好办法就是文化!而想要文化同化的基础就只有一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礼节和荣辱,是无法执行文化的,通俗点讲,饭都吃不饱,要饿死人,你指望他去学礼,懂荣誉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非要说李靖、程咬金等将军乃大唐之卫青,大唐之冠军侯的话,李将军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大唐之武侯!文成武治都不能少!你是在为大唐奠定开疆之基,为大唐百姓奠定太平盛世之基。如若有一天,大唐能做到江河所致,日月所照皆为唐土,那李将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江河之源头,日月之光辉。”
“臣必不负陛下、殿下所托!”李道宗有些激动,直接单膝跪地开口道。
李恪走上前去将李道宗扶起来,然后又放缓语气道:“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中间难,后面更难!”
李道宗愣了一下还没等反应过来这句俗话对不对,就听到李恪继续道:“所以,虽然西洲现在的局面一片良好,但我们万万不能懈怠,而西洲条件艰苦,所以在这里,我就只能先替大唐数千万百姓,谢过李将军了。”
说完,李恪也弯腰向李道宗行了一礼。
“殿下万万不可。”李道宗有些激动的赶忙将李恪扶住,“殿下您能在如此艰苦的时期就来这里为我等后续奠定局面,殿下您才是最辛苦的。”
“李将军此话就不要说了,我来不过数月,或许最多也不过一年,但李将军一旦驻守这里就是数年,甚至十数年,还有李将军的家眷都要跟随你吃这个苦。这一礼,李将军当得!”李恪微微摇了摇头,轻声道。
“殿下,臣……”李道宗还想说什么,李恪拦住了的他话头,而是直接道:“李将军不用多说了,你的苦我父皇都看在眼里,我也看在眼里,但为了大唐繁荣昌盛,黎民万安,就只能选择最合适的人驻守此地,他日如若万事顺利,我必定用《大唐周报》让李将军之为国之安,驻守边疆十数载之事迹传颂天下!让天下百姓了解,他们是因为谁才能如此安宁!”
“臣……臣……”李道宗有些结巴,李恪嘴里的《大唐周报》他当然知道是什么,虽然详细的事情不知,但这种重大的事情,李道宗他们当然在关注。
“好了,李将军,多余的话我就不婆妈了,这样,你现在立刻亲自率三千骑去接你的家眷妻女,我听说她们生病了,我身为皇子,不能让大唐的将士们卖命却又寒心!这是命令!”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是!”李道宗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开口道,说完后,他立刻转身离开,都说秦王殿下鲁莽,却不知秦王殿下才知我大唐将士们的内心。
李道宗离开后,李恪招手叫过了杨安宁。
“殿下。”
“去,吩咐卢海确认李道宗的行踪,等他接上人快抵达之时提前通知我。”李恪开口道。
“是!”杨安宁行礼然后转身离开。
盯着李道宗自然不是不相信他之类的,而是等李道宗回来的时候,李恪要率领所有驻军,以最高礼节欢迎李道宗的家人,为这些军属致敬!
顺便为下一步计划铺垫。
第235章 我很忧伤
姜去胡王有些郁闷,或者说很郁闷,他可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然后还准备几套华丽的装饰,当然这些装饰不是用来装扮他自己的,他再装扮再华丽还能比大唐的华丽?他那点衣服布料都是从大唐买的呢。
这装扮是为了衬托他送的那些礼物的,结果谁知道快到的时候,却收到了消息……看着旁边已经更换了黑色或者浅色衣服,并且头上绑了素色布条的王政等人,姜去胡王也是有些无奈。
最后他想了想,干脆一点,直接跟王政等人要了一身纯素色的衣服,也不管王政等人怪异的目光,直接就穿上了。
他愿意穿,王政等人自然也不会阻拦,谁还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呢?对吧。
只是等他们到了赤海附近的营地之后,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怪异,因为这里看起来跟平时没什么区别,就是很多士兵的额头上都系着素色的布条,但是大部分士兵都穿着铠甲等衣服,只有姜去胡王自己一个人穿着一身白。
等他见到李恪的时候,姜去胡王也是有些懵,因为此刻李恪的营帐附近已经被肃清,方圆百米之内都没有人,而这些地面则是被种满了鲜花,而百米之外则是由护卫围绕帐篷站了一圈。
这些鲜花种植可不容易,都是李恪从其他的地方挖过来,不过只要挖的够深,倒是移栽挺容易成活的。
“姜去胡王请跟我来,殿下在里面等你了。”看到一身浅色衣服的杨安宁,姜去胡王眼里闪过了惊艳,不过没敢多看,这样的女子在他们婼羌国就不可能存在。
“多谢小娘子,小娘子叫我名字就行。”姜去胡王可不敢在这里称王。
“请。”杨安宁什么都没说,而是面色平静的一伸手道。
说完之后她就在前面带路,等进了帐篷,姜去胡王立刻就注意到,帐篷里面还站着四位跟杨安宁不相上下的美女,只是她们此刻都站在角落.
不过姜去胡王注意到几个小娘子的衣服都有些凌乱,他心里腹诽了几句,当然不敢表现在脸上。
“婼羌国可汗姜去胡见过上国秦王殿下。”姜去胡王用的是比较正式的称呼。
“嗯,你倒是有诚意,居然还穿了孝。”李恪一脸随意的开口道。
姜去胡:“……”
不过衣服都穿了,姜去胡也不在乎这点说法,他很恭敬的开口道:“殿下的悲伤,我亦感同身受。”
“嗯,你来这里是?”李恪点点头,然后问道。
“听闻殿下出任西周都护府都护,我特赶来,只想求见殿下天颜。毕竟西域苦寒之地,不如长安繁华,殿下来此,实属辛苦,我等属国理应为殿下分担。我本想给殿下带一些我婼羌的特产,但又一想,殿下乃人中龙凤,什么东西没见过?而我又未曾有幸可得知殿下喜好,我也属实乃粗人一个,不懂一些文雅之物,故只能带一些庸俗的黄白之物,还忘殿下海涵。”
姜去胡语气恭敬的开口道。
李恪看着他,忍不住笑了笑,呦,这挺会说话的嘛?
“算了,本殿下原谅你了,毕竟你的心是好的,这东西我就收下了,看你这千里迢迢而来,也不容易,本殿下不回礼也说不过去。我赠你一幅字吧。”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姜去胡:“……”
刚开始听到李恪说回礼,姜去胡心里还高兴了一把,都知道大唐的皇帝陛下大方,小国送礼物,大唐几乎都是双倍的回礼,莫不是殿下也是这性格?
只是谁知道,李恪却来了一个一幅字。
“我跟你说,这幅字一般人我不送给他,因为这是我秦王李恪送出去的第一幅字,可值钱了。”李恪淡淡的开口道,一边说他一边摆了摆手。
旁边的杨安宁从营帐一边的柜子里面拿出来了一幅字,递给了姜去胡。
“谢殿下。”虽然心里有一万个含妈量极高的词汇想说,但表面上姜去胡还是一脸感激涕零的接过了这幅字。
当将这幅字拿到手的时候,姜去胡愣了一下,在他看来,李恪应该就是个纨绔子弟之类的,但是这字居然出奇的写的不错?这幅并不大的纸上面只有一个字:忠,下面还有年月日和李恪的名字。
倒不是李恪不想多写几个字,主要大纸太费钱了,毕竟宣纸有些贵的,李恪自己造的纸张质量还真不如宣纸好,不过价格那更是几百倍的差距。
当然,这字也不是李恪写的,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他字虽然也不差,但是谈不上好。
再说了,写字多累啊。
“好了,你这来的目的也达到了,现在我来谈一谈你们婼羌国的事情吧。”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殿下请讲。”姜去胡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才开口道。
“大唐有一句古话,不知道你听没听过。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恪笑了笑。
上一篇: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
下一篇:红楼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