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圣诞稻草人
刻着他元吉二字的,就一个人。
李思行。
就这么一位独苗,还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在他的元吉二个字边上,还刻着大大的李渊二个字。
弱小、无助、又可怜,是怎么一种心情,李元吉总算是体会到了。
李元吉的心情,李渊可没时间在意。
人到齐以后。
李渊阴沉着脸,语气沉重的道:“我刚刚收到奏报,李神通败了、李艺败了、李世勣也败了。五万多兵马,战死九千余人,被俘两万余人,十数万石粮食,被刘黑闼那个反贼抢走了九万石。
瀛州刺史卢士睿、定州总管李玄通、定州刺史王孝矩、冀州总管麹[qū]棱等人相继被杀,李世勣麾下的薛万均兄弟被生擒。
苇泽关(娘子关)传来消息,突厥颉利可汗见刘贼有大乱我大唐之势,又派遣了数万骑兵支持刘贼。
如今河北之地,几乎全成了刘贼的乐土。
刘贼很快就要尽复窦建德的旧地。
夹在河北和突厥之间的河东、幽州等地也岌岌可危。
诸位告诉我,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渊一番话说完,大殿内一片沉默。
这应该是大唐开国到现在,遇到的最大的一次麻烦。
刘黑闼乱了河北等地,突厥人也趁火打劫。
稍有不慎,大唐的江山恐怕就要陷入到纷乱当中。
大殿内的群臣神情各异,有人皱着眉头在沉思,也有人一脸跃跃欲试。
前者是裴寂、陈叔达等人,后者只有李世民和罗士信。
李世民是心中无惧,罗士信是好战心切。
殿内唯一平静的,只有李元吉自己。
李元吉在得知李渊召见的时候,已经猜到了是河北的战事陷入到了颓势当中,所以李渊一番话说完,他心里没有太多波澜。
裴寂在沉思了好一会儿后,率先开口,“突厥人素来喜欢钱粮,我们可不可以派人去跟突厥人交涉,许其钱粮,令其退兵。”
裴寂此话一出,李元吉和李世民皆皱起眉头,群臣们中间也有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突厥人此次南下,可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乱大唐的江山。
突厥人是喜欢钱粮,可突厥人更喜欢一个战乱不断、纷争不断的中原。
突厥人对中原的江山没有多少兴趣,但是突厥人对中原万里沃土上长出来的庄稼、养育出的百姓、织出的布匹,很有兴趣。
突厥人将中原大地当成了他们的韭菜地,每年丰收的时候,就会南下割一茬。
一个大一统的中原,根本不可能给突厥人割韭菜的机会。
一个纷乱不断、战争不断的中原,才能让突厥人左右逢源,舒舒服服的割韭菜。
突厥人明显是看到刘黑闼有让中原大地继续乱下去的能力,所以特地出兵助刘黑闼一臂之力,让中原大地继续乱下去。
所以,些许钱粮根本不可能满足突厥人的胃口。
李渊要是真的派人去交涉的话,突厥人有可能拿了钱粮,还不肯退兵。
李元吉有心藏拙,所以看破不说破。
李世民就没有他这个心思,所以毫不犹豫的道:“突厥人此次南下,明显是为了驰援刘贼,让刘贼彻底乱了我大唐。
所以许突厥人钱粮,根本不可取。
突厥人极有可能拿了钱,不退兵。”
群臣们当中有不少人看出了突厥人的意图,听到李世民的话,纷纷表示赞同。
裴寂仰起头,看向李世民道:“那依殿下的意思是跟突厥人打?”
不等李世民开口,裴寂看向了李建成,问道:“我大唐有那么多钱粮能支持将士们在三处作战吗?”
第二十七章 好!那就让四郎领兵出征!
李建成皱着眉头,缓缓摇头。
李孝恭率领着十多万兵马在荆州、交州、扬州、益州等地清剿不臣。
大唐再派兵平定刘黑闼叛乱的话,少说也得五六万兵马。
再跟突厥人对上,又得五六万兵马。
二十多万的兵马在三处作战,人吃马嚼耗费极大。
大唐的人口少,又年年征战。
几乎没有多少存粮。
动用十万以上的兵马跟刘黑闼和突厥人一起开战的话,粮食根本供应不上。
随着李建成摇头,大殿内再次陷入到沉默中。
大唐倒是不缺钱财,李世民、李孝恭等人在征服大唐的敌人的时候,没少缴获钱财。
但没人敢说拿钱买粮食的话,因为现在的大唐,处在有钱却没粮的阶段。
李渊看向李建成,“有没有办法多筹措一些粮草?”
李建成迟疑了一下,咬牙道:“十几万石粮食的话,儿臣还能想想办法。再多,儿臣就没办法了。”
李建成也想弄出更多的粮食,让大唐向刘黑闼和突厥人一起发难。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大唐没粮,各地的官仓也没粮。
就是他口中的十几万石的粮食,还要他去跟五姓七望、世家大户去磨,去做利益交换。
五姓七望、世家大户手里倒是有粮。
但人家肯定不会轻易拿出来。
给不了人家想要的东西,又或者不承认人家在大唐的特殊地位,人家怎么可能平白无故将粮食给你。
裴寂出声提醒道:“十几万石粮食,只够供养五六万兵马在外厮杀。”
裴寂这是在提醒李世民,大唐没有那么多粮食能供养十数万兵马,跟刘黑闼和突厥人同时开战。
李世民有话想说,但是思量了一下,还是没开口。
陈叔达缓缓的道:“有没有办法能拖住突厥人,给我们赢得一丝喘息之机?
又或者减少所需的兵马?”
大殿内的群臣再次陷入到了沉思中。
片刻过后,宇文士及突然开口,道:“突厥人南下入河北,有一部分必然会经过苇泽关,可以让平阳公主死守苇泽关,看看能不能为我们赢得一丝喘息之机。
再令燕王、淮安王、曹国公率领残余的兵马去抵挡,应该能拖延一二。
如此一来,我们只要尽快的平定刘贼,就有余力去对付突厥人了。”
宇文士及一席话说完,大殿内有人点头表示赞成,有人仔细的思索着这个想法的可行性。
屈突通沉吟着道:“若是召吴王领兵北上,两面夹击的话,平定刘黑闼所需的时间,应该会少很多。我们也不用派遣那么多兵马。”
屈突通口中的吴王,就是杜伏威,准确的说应该是李伏威。
杜伏威降了大唐以后,不仅被封了异姓王,也被赐了李姓。
杜伏威领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麾下兵马巨万,还不用大唐出钱养。
召杜伏威北上,跟朝廷派遣去的兵马形成两面夹击的势头的话,确实能更快的平定刘黑闼,也能减少所需的兵马。
随后,群臣们你一句,我一句,逐渐的商议出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作战方案。
在此期间,再也没人说给突厥人什么钱粮,也没有人说跟刘黑闼妥协,为大唐赢取喘息之机的。
李元吉从头听到尾,很欣赏大唐群臣们的对敌风格。
同样的场面,要是放在几百年后的大宋,恐怕就是一片求和声、一片诏安声、一片纳贡声。
“那么,由谁领兵去呢?”
李渊在群臣们议论出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作战方案后,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群臣们齐齐闭口不言。
因为他们清楚,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说什么也没有用。
依照李渊的风格,此次领兵出征的人,必然姓李。
区别就在于,是李世民,还是……李元吉。
李元吉缩了缩身子,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群臣们也不太指望他。
李渊也不太放心他。
毕竟,他此前单独领过一次兵,那真的是‘战功赫赫’。
不到万不得,李渊和群臣们不敢让他单独领兵。
所以人选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世民。
也只有李世民领兵出征,才有把握能快速的平定刘黑闼。
也只有李世民领兵出征,才能在对付刘黑闼的时候,还防着突厥人。
其他人,即便是在李神通、李秀宁、李艺、杜伏威、李世勣几个人从旁协助下,也只能勉勉强强应付一个刘黑闼而已,还不一定能胜。
突厥人要是攻破了李神通、李秀宁、李艺等人组成的防线,出现在在战场上,立马会扭转战局。
李渊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在等李世民主动请缨。
李世民要是主动开口,他立马就会顺水推舟,还不用给李世民许诺什么好处。
但李世民有自己的算盘,那肯开口。
一时间,大殿内针落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闭口不言,就当没看到所有人的目光。
李渊在心里咬牙切齿的,却拿李世民没办法。
现在是他求着李世民,可不是李世民求着他。
李渊迟疑了一会儿,猛然看向李元吉。
李元吉吓了一跳。
“四郎,由你领兵如何?”
李元吉二话不说,立马拒绝,“我不行,我不行。”
李渊差点没气吐血。
他那是真的让李元吉去领兵啊,他就是要李吉一个态度。
只要李元吉肯义正言辞的站出来,大喊他愿意领兵,并且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赢。
那大殿里的所有人就会齐齐劝他,然后一起向李世民发难。
李世民虽然心有所图,但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元吉领兵去祸祸大唐江山,所以一定会在他和群臣的逼迫下,答应领兵出征。
但是李元吉居然不按套路出牌,他刚开口,李元吉立马就说自己不行。
李渊恶狠狠的瞪了李元吉一眼,看向了李建成,“太子,由你领兵如何?”
李建成看了一眼李世民,向李渊躬身道:“儿臣遵旨,只是儿臣手下没有什么精兵悍将,需要从天策府借调,还希望父亲恩准。”
说到这里,李建成向李世民拱拱手,“也希望二郎能够放人。”
上一篇:三国开局斩关羽
下一篇:我在三国多子多福,开局抢亲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