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第757章

作者:圣诞稻草人

  他爹就是通过宫中政变夺取的江山,他就不怕突厥人突然暴起,也给他来个宫中政变吗?

  反正,在读史书的时候,李元吉是真的不明白历史上的李承乾是怎么想的。

  说他是个二傻子吧,他还挺聪明的,有丰姿岐嶷的评价。

  通俗点讲就是说他不仅长得帅,打小就聪明。

  可他干出来的事,完全跟聪明不沾边。

  现在,大唐并没有跟突厥定下渭水之盟,颉利也没有引数十万兵打到长安,反倒被大唐击溃在了庆州,他也没办法像是历史上一样瞻仰突厥人的雄姿。

  按理来说,他应该不会再去崇拜突厥人,不会再去扮演突厥人了。

  不过,看他现在一副很喜欢胡服的样子,为了防微杜渐,还是掰一掰为好。

  毕竟,在这件事上,他不仅丢的是他自己的人,也丢的是大唐的人,作为大唐的一员,为了自己以后的名声着想,还是要努力将他掰直了为好。

  各方面的掰直。

  毕竟,历史上他不仅仅有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

  李承乾明显没料到李元吉会如此坚定的否决他的喜好,一时间有点懵,直到湖面上的冷风钻进了他的领口以后他才回过神,然后茫然的问。

  李元吉直视着李承乾,掷地有声的道:“因为我们是汉人,只能着汉服,即便是学射箭,也得着汉服。”

  李承乾眨巴着眼有点懵懂,他觉得李元吉这话蛮横霸道又有些不讲理,可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从船室内探出半个脑袋的李世民倒是知道该怎么反驳,但有些话他说不出口。

  李氏有胡血,尤其是李氏嫡系二代有胡血的事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是怎么狡辩也狡辩不了的。

  但有是一回事,承认了又是另外一回事。

  目前李氏嫡系主打的就是一个汉家正朔,并且拜了道家先贤老子为祖宗,在这种情况下身为李氏嫡系血脉就没办法说李氏有胡血的事,因为这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

  不过以李世民如今的处境,其实说一说也无妨,毕竟他已经被贬为了庶民了,已经没有下降空间了,李渊又不可能真的弄死他,李元吉也不想担上一个弑兄的罪名,所以他即便是说李氏不是,拆李氏的台,也不会怎么样。

  但人家到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觉悟非常高。

  他可以跟李建成争,可以谋李渊的位置,也可以杀兄弑弟屠戮侄子,但是在维护李氏声誉,以及李氏江山稳定的事情上,他会坚决的跟李氏所有人站在一边。

  这就是以宗族为中心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宗族的所有成员,都会不由自主的下意识的去维护宗族的利益。

  谁敢出卖宗族,谁敢出卖宗族的利益,那就是宗族内所有人的死敌。

  “来!穿上!”

  李元吉在李承乾忍辱负重的神情中,粗暴的扯去了他的胡服,将自己身上的王服脱下来给他穿上。

  独一无二的王服,不仅象征着亲王之爵,也象征着监国之权,他爹都没穿过,他还不乐意。

  “怎么,我的衣服里有刺?”

  在李承乾扭扭捏捏的摆弄着王服的时候,李元吉唬着脸问。

  李承乾也不说话,只是想脱下王服,穿回自己的胡服。

  李元吉拽着李承乾就往船室里走,不让他去捡那一身已经被扯烂的胡服。

  李世民看着儿子被欺负的楚楚可怜的样子,终于忍不住了,“元吉,你好歹也是个长辈,欺负一个孩子有意思吗?”

  李元吉拎着李承乾到船室内坐下,毫不客气的对李世民道:“我是在欺负他吗?我是在教他!”

  李世民一副‘你看我像傻子吗’的样子嗤笑道:“你在教他什么,教他认识到自己是个汉人,教他不要穿胡服?

  胡服乃是学习步射必备的服饰,他现在刚到了学习步射的年纪,不穿胡服穿什么?

  也就是现在上马要配甲,不然的话他还得穿着胡服学马射!”

  在古代,不是说你有一张弓,能拉开,能射出去一支箭就叫会射箭。

  古人将射箭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步射,一个部分是马射。

  顾名思义,步射就是步卒站在地上射箭,马射就是骑兵跨坐在马背上射箭。

  一种是原地定位,射移动靶,一种是在移动的过程中射移动靶,所以对箭术的要求有所不同。

  往往擅步射的不一定擅马射,擅马射的也不一定擅步射,所以两种箭术都要学。

  以前冶铁技术,以及各项生存技能落后的时候,皮甲也好、铁甲也罢,都很珍贵,所以绝大多数人在学骑射的时候,穿戴的都是胡服。

  等到冶铁技术和各项生存技能提升上来以后,人们在学习马射的时候就开始着甲了。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提前适应在穿戴甲胄的情况下如何射箭,也提前练习肌肉记忆。

  当然了,穿胡服练习也可以,但习惯了胡服以后,再穿戴甲胄,尤其是铁甲的时候,再射箭,就会有一种不听使唤的感觉。

  所以但凡是家里有条件的,在学马射的时候,都会穿戴一身甲胄去学。

  李氏毫无疑问是有这个条件的。

  所以李世民才有此一说。

  不然的话,李世民就不会将步射和马射分开说了,而是一起说成‘学箭术不穿胡服穿什么’。

  李元吉面对着李世民的冷嘲热讽,依旧不客气的道:“我不是说不让他穿胡服,我只是不想让他把胡服当成了常服。”

  李世民讥笑道:“把胡服当成了常服又如何?”

  李元吉没有回答李世民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二哥真这么认为?”

  李世民愣了愣,脸上的讥笑瞬间没了,目光在李承乾身上转了一圈后,皱了皱眉头道:“以后不学箭术的时候就别穿胡服了……”

  李氏至今仍旧没有摆脱血脉上的诟病,李氏的后辈在处处效仿胡人,一副胡人的做派的话,那会被那些自认为是汉家苗裔的世家豪门给笑死。

  李氏如今再怎么说也是皇族,是天下第一等,多少也得维护一下自己的颜面。

  历史上,李世民杀兄弑弟以后,颜面什么都没了,可以不在意一些东西。

  但如今李氏可没有出现杀兄弑弟的情况,所以该维护的颜面必须维护。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没做错事以前,各种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一旦做了错事以后,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底线开始持续下滑了。

  当然了,李世民顺着李元吉的话说归顺着李元吉的话说,到最后他还是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见解,“你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我也是为了你儿子好!

  你要是不希望看到你儿子口口声声的吵着嚷着要去突厥给人家突厥酋长当部将。不希望看到你儿子跟稚童有染,你就乖乖的给我闭嘴。

  李元吉在心里腹诽。

  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呢,他没办法直接跟李世民说。

第八百六十九章 李世民懂得无私奉献了?

  他今天过来见李世民又不是为了教育李承乾,胡乱的应付了一句后,跟李世民说起了正事,“二哥最近不是一直在买官吗?突然找我过来有何要事?”

  李世民听到了这个,也无心再计较李承乾的事了,当即微微的坐直了道:“我是有点事跟你商量……”

  “什么事?”

  李元吉疑问。

  李世民直言道:“如今买官的事陷入到了窘境,我需要你帮我打开局面。”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继续问道:“什么样的窘境,需要我如何帮你打开局面?”

  李世民坦言道:“目前河北道、都畿道能卖的官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博陵、清河、范阳各家不受重视的庶系子弟,一大部分已经被我们所控。

  可太原和弘农那边却迟迟没有进展……”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道:“因为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在朝中有人,地位还不低,所以你不敢冒然行动?”

  倒不是说李世民害怕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以李世民的身份,以及经历,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还真吓不到他。

  他之所以在太原和弘农没有取得进展,是不想太过激,不想引起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在朝廷上的人警觉,从而进行反击。

  以大唐如今的根基,倒是不怕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反击,可要是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的人再拉上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一起向大唐发难,并且在朝廷上形成洪流的话,那也不好解决。

  而且大唐在博陵所谋的事情也会因此功败垂成。

  所以李世民才会变得很谨慎。

  李世民点着头道:“不错,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在朝里都有人,一旦他们发现了我们所作的事情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他们一定会反扑,他们在朝里的人也会第一时间聚集起一伙朝臣来抨击我们。

  如果我们不管不问的话,他们说不定还会拉上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

  一旦当他们形成了规模,那我们就骑虎难下了。

  到时候为了安抚他们,势必要壮士断腕。

  我们此前所作的一切,以及你现在在博陵所作的一切都要付诸东流。”

  李元吉也知道这个道理,当即问道:“那你准备让我如何帮你?”

  李世民没有吞吞吐吐,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我需要你将王圭外派出去,顺便让弟妹回府省亲。”

  李元吉思量着道:“你是想让王圭无暇顾及王氏的变故,想让妙言去安抚杨氏?”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王圭一旦被外调,被琐事缠身,再想管太原王氏的事可就难了,弟妹回了杨氏以后,杨氏上下的目光势必会聚集在弟妹身上,到时候我在弘农买官,就没有那么显眼了。”

  李元吉沉吟着道:“这恐怕不是长久之计,王圭被外调,终有一天还得调回来,妙言去了杨氏以后,也不可能在杨氏多待。”

  这充其量就是一个权宜之计,只能解一时之困,并不能长久的解决问题。

  一旦王圭回京,杨妙言回宫,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的人察觉出一样,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更猛烈的反扑。

  到时候大唐所需要面对的麻烦还是一样的。

  李世民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替你想好了,到时候你派人配合我演一出戏,然后再把所有的一切推到我头上。

  他们即便是有火,也只能冲我撒,而我已经是个庶民了,他们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李元吉不着痕迹的摸了摸鼻头,忍不住道:“那到时候你会被千夫所指,永无出头之日。”

  李世民呵呵一笑,戏谑的看着李元吉道:“你当初选我做这件事,不就是这么想的吗?”

  心思被拆穿了,李元吉心里有那么一丢丢的尴尬。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就不用担心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图谋什么了。

  毕竟被所有世家豪门盯上了以后,他就没办法再干其他的了。

  “二哥把我想的也太龌龊了吧。”

  虽说心底里已经承认了李世民的说辞,并且准备按李世民说的办,但嘴上还是替自己辩解了一句。

  李世民也没说话,只是继续戏谑的笑着。

  李元吉也没脸再在龙船上待下去了,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龙船。

  回到武德殿的时候,杨妙言等人已经睡了,李元吉也没有去打扰,只是自顾自的在正殿里找了一个地方宽衣睡下了。

  次日一大早,宫里的其他人还没起的时候,李元吉就已经先起了,先派人去看了一下杨妙言起没起,得到了没起的回复以后,提笔写了一份调令,派人送去了三省。

  调令的内容很简单,任王圭为河南道、东南道巡抚大使,戴胄为观察使,王玄策、柴令武、杨豫之、杨思之为观风使,巡抚河南道和东南道。

  说是巡抚大使,实际上身份地位和安抚大使差不多,只不过现在大唐内部已经没有什么心思不定的官员需要安抚了,也没有什么起义军需要招抚了,所以只能以巡抚之名,去巡视抚慰地方。

  一来体察体察民情,梳理一下地方上的冤案,帮地方上的百姓讨一个公道。

  二来帮朝廷好好的看一看地方上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些政令需要继续发扬,那些政令需要改正,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新的政令去弥补。

  总之,这个巡抚大使就是代替朝廷去地方上查漏补缺的。

  除此之外,李元吉还给王圭这个巡抚大使赋予了一个新的职能,那就是观察河南道、东南道那些地方适合种水稻,能推广水稻。

  一旦观察到了适合的地方,并且面积还不小,那正在荆州推广的水稻就可以推广到东南道和河南道了。

  依照历史上的记载,整个中原都能种植水稻,甚至在后世高丽人还培养出了能抗寒的水稻。

  只不过,如今适合栽种水稻的地方只有南方,北方还没什么人种过,种子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才能达到在北方种植的标准,所以得先紧着南方为先。

  河南道可不是后世的河南省,所辖的地方也不仅仅只有河南省的地方,还有湖北、安徽、江苏一部分地方。

  而河、湖、安三省交汇处水系极其丰富,安、江两省内部水系也极其丰富,都适合种植水稻。

  而这几个地方属于大唐人口较多的地方,水稻推广开来的话,产量应该会超过荆州。

  倒不是说荆州地方不如这几个地方大,田产没有这几个地方多,而是人没这几个地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