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第888章

作者:圣诞稻草人

  校尉和将军们全部簇拥在擂台上,正在观看擂台上张贴出来的演武细则,正在逐字逐句的核对着不同名次的赏赐。

  殷开山在人全聚拢到了一起以后,拿着一卷黄娟,向所有将士们宣读了此次演武的细则,以及相应的赏赐。

  将士们在听完了粗暴的细则,以及丰厚的赏赐以后,群情激昂。

  也就是细则中限制了校尉以下的将士们参赛,不然的话,将士们估计都想到擂台上去跟自家的校尉和将军较量一二。

  在细则和赏赐宣读完了以后,殷开山又招呼着营地中所有的校尉和将军们报名。

  最后经过统计,报名参加此次演武的校尉和将军们足足达到了两百人之数。

  殷开山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头皮有点发麻,急匆匆的找到了坐在高台上等着看‘比赛’的李元吉。

  “殿下,人似乎有点多,全部比试完的话,可能需要四五日之久。李帅离营之前说过,他此次勘察完了地形以后,就要立马对西突厥用兵,所以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用。”

  殷开山站在高台上,苦笑着禀报。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后,道:“那就再搭建两座擂台,让将校们同时比试。”

  殷开山大致计算了一下,觉得赶得上,当即点头应了一声,然后下去重新宣布新的规矩去了。

  在军中的军司马、长史、参军们带着民夫们,以及一部分搞后勤的将士们去搭第二座、第三座擂台的时候,第一座擂台上的比试已经开打了。

  第一场比试是一个校尉对阵一个游击将军。

  虽然校尉在职位上输了游击将军一等,可两个人所率的兵马,以及在军中的重要性,不相上下,甚至校尉还隐隐高过游击将军一头。

  所以说,在大唐,当将军的未必就厉害,也未必重要,但是做校尉的,尤其是处在校尉中中上游的,那都是军中的中坚力量,其作用和重要性不亚于一般的将军。

  甚至,在大唐的一些时期,校尉的地位和重要性还高过一般将军。

  因为,校尉那都是真校尉,手里都掌着兵,所以即便是职位不高,权柄和重要性也大。

  但将军未必就是真将军了,有可能手里没兵,只是个虚职,论权柄和重要性,几乎都没有,只是个荣誉身份。

  所以那校尉对上了游击将军以后,根本不虚,也没有因为对方职位比他高就让对方几分,而是手持着一柄长刀疯狂的进攻。

  那游击将军虽然职位高,可是面对校尉手里的那柄明显有别于军中其他长刀的长刀,也节节败退,疲于招架。

  最后更是一个不注意败下阵来。

  高台上,李世民在游击将军输了以后,就忍不住感慨道:“看来你麾下的阚棱并没有偷懒,真的用心教了……”

  没错,那校尉所用的正是由杜伏威的长刀军所演化来的陌刀。

  刀身、刀柄跟长刀军所用的长刀有些许的不同,但大致能看出长刀的样子。

  而这种改变不仅没有降低长刀的杀伤力,反而让长刀更好的融入到了军阵中,更具杀伤力了。

  所以这种改变是一个好的改变。

  事实上,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人,都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对他们所用的兵刃做出一些改进,或是为了满足战场的需要,或是被经济、冶炼技术所限,反正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随着敌人不断的变换,随着需求不断的改变,兵刃也在随着改变。

  所以历朝历代都有比较有名的兵刃,历朝历代所用的兵刃也各有不同。

  像是秦,因为冶炼技术的关系,绝大部分的兵刃就是以青铜为主,到了东汉,冶炼技术提升了,尤其是冶铁技术成熟了,铁制的兵器也就逐渐的取代了青铜器,成为了主流。

  像是唐,因为马战的需要,就诞生出了陌刀,因为对付倭寇以及伪倭的需要,就创造出了唐刀。

  到了宋朝,因为没有马,也没有燕云十六州做屏障,冶铁技术也一般,步战就成了主流,宋朝的匠人们就在弓弩、甲胄、刀、枪上下起了功夫。

  从而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弓弩,步人甲,以及宋砍等兵器。

  到了元明清,为了应对不同的敌人,不同的战事,不同的需求,兵器也做了一些改变。

  比如大名鼎鼎的绣春刀、苗刀等等,就是根据时代的需求创造出的兵器。

  所以,在古代,兵器方面的推陈出新,兵器方面的改变,并不是什么值得惊奇的事情。

  今日那校尉借着陌刀战胜了游击将军,就是占了这方面的便宜,当然了,那校尉能战胜游击将军,跟阚棱的教导也分不开关系。

  毕竟,陌刀是一种新兴的兵器,只有阚棱等少数人了解它,如果不是阚棱悉心教导,倾囊相授的话,那校尉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掌握陌刀的用法,并且熟练的将其应用到实战中。

  所以李世民夸赞阚棱用心了,没夸错。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郑仁泰

  李元吉没有回应李世民的话,而是专注的继续看起了比试。

  在第一对将校比试完,角逐出胜负以后,第二对很快就上场了,随后是第三对、第四对……一直到第二十对上场的时候,第二座和第三座擂台也搭建好了,然后第二十一对、第二十二对跟第二十对一起进行起了比试。

  比试从下午一直持续到了傍晚,从傍晚又一直持续到了夜半。

  在此期间,殷开山也曾提出暂停比试,等明天天亮了再比,但将士们热情高涨,根本不愿意离去,也不愿意回营去休息,所以他就只能再次赶到高台上请示。

  李元吉看将士们热情高涨,一点儿也没有困倦的意思,再加上一对对参与到比试中的将校们也神采奕奕,干脆就示意殷开山比试继续。

  然后比试就从傍晚持续到了夜半,又从夜半持续到了旭日东升,一直到第二天晌午的时候,第一轮的比试才比试完。

  将士们虽然已经困的开始打哈欠了,一些人开始趁着比试的空档打瞌睡了,但一听到要让他们回去休息,吃点饭,还是不答应,还是想看,并且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三座擂台,以及大校场。

  他们之所以如此热情高涨,如此执着,大概是跟这个时代的娱乐项目比较匮乏有关,高端的娱乐项目,像是投壶、打马球、去教坊司欣赏歌舞之类的事情,他们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参与不进去,所以碰到了这种规模宏大,并且营地内所有人都参与到其中的娱乐项目以后,他们就像一直看下去,哪怕是困的打瞌睡,饿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他们也想继续看。

  不过,即便是他们再热情,再执着,最后还是被以殷开山为首的一众将军们给镇压了。

  殷开山玩到最后玩不起了,直接请谢叔方、侯君集、李君羡等人开始带着军司马赶人。

  刨去谢叔方等人的身份不说,军司马在战时可是有着督战的职责的,所有的督战队都是由他们率领的。

  所以他们是军中所有将士的克星,除了军中的将校外,剩下的将士,以及基础的军官没有不怕他们的。

  所以他们出面以后,轻轻松松就将所有的将士给镇压了。

  殷开山再次赶到高台,回报这一次比试的比试成果的时候,李世民还拿这件事调侃他,“开山啊,你这次可是干了一件得罪人的事,我看那些将士在离开前都在偷偷骂你。

  估计在一些将士心里,你的祖宗十八代已经被问候完了。”

  殷开山报以苦笑,“二郎君,您就别调侃我了,我也是迫不得已才这么做。”

  营地内的将士们马上就要参与到征讨西突厥的战事中了,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后天,反正就是这两天,所以营地内的将士们玩归玩,闹归闹,但必须得休息好。

  不然,李世勣一回营,要带将士们即刻出击的话,以将士们的精神面貌,根本办不到。

  要是将士们在出击的过程中,出现了疲态,亦或者昏睡过去,耽误了李世勣交代的军事任务,那李世勣是会杀人的。

  所以殷开山这么做也是为了将士们好,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扫将士们的雅兴。

  李元吉理解殷开山的难处,所以没有在意此事,也没有在意他和李世民的对话,而是直接了当的问道:“今日比试,可有什么亮眼的人物?”

  这里说的亮眼的人物,指的是那些在军中岌岌无名,亦或者名声不响,但是在此次比试中崭露头角的人物。

  这种人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黑马。

  像是这种黑马,在这种能露脸,还极有可能会平步青云的比试中经常会出现。

  毕竟,不论是在唐朝,还是在后世,怀才不遇的人都会有。

  这种比试就是给这种怀才不遇的人特地设定的战场。

  怀才不遇的人想要展现自己的才能,想要被贵人们相中,就可以在这种比试中,通过争一个好名次来自荐。

  所以在这种比试中,经常会涌现出一些黑马,这并不是什么值得人惊讶的事情。

  殷开山听到这话,赶忙停止了跟李世民对话,躬身禀报道:“回殿下,确实有几个亮眼的人物,其中一位是原二郎君门下的小校郑仁泰……”

  殷开山提到此人的时候,还特地瞥了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只是撇了撇嘴,没说话。

  殷开山接着道:“这个郑仁泰在圣人起兵的时候就应征入伍了,一路跟随着圣人和二郎君参与过多场大战,官至校尉,爵封同安伯,去岁的时候被调入到了侯君集麾下,如今在侯君集麾下充任马军校尉。

  此人善使一杆长槊,但却在马战中,以步对骑,以破甲锥轻而易举的击败了臣麾下的一位裨将。”

  李元吉闻言,失笑道:“这是在炫技啊!”

  按理来说,单对单,又是在平地上,步卒对上了马卒并不占优势,更别提郑仁泰用的还是一杆破甲锥,那就更不占优势了。

  对,破甲锥就是用杆算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以为破甲锥是那种拿在手里,类似于短剑的锥子,遇到了敌人以后,将锥子刺出去破掉敌人的盔甲。

  其实不是,破甲锥其实是一种长兵器,是跟枪、槊一样有杆的,并且锥刃也不锋利,遇到了敌人的时候,也不是刺出去的,而是撑在地上,直接架起来,等敌人自己撞上门。

  此外,这种兵器也不是用来对付步卒的,更不是用来短兵相接的,而是用来对付骑兵的。

  在骑兵冲锋的时候,只要将这种兵器和盾牌一起加起来,组织成一个盾锥阵,在骑兵冲到近前以后,撞上了以后,就会将骑兵连人带马全部捅穿。

  这才是这种兵器的真正用法。

  这种兵器之所以被称之为破甲锥,是因为这种兵器能在敌人的骑兵冲过来的时候,能轻而易举的将敌人连人带马一起捅成糖葫芦,不论敌人的甲胄有多厚,肉有多厚,都挡不住它的穿刺。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件兵器并不是什么主动性的兵器,而是一件被动性的兵器。

  它是借着敌人冲过来的时候的力道将敌人捅穿的,所以它本身并不具备太大的穿刺力,杀伤力自然也不高,没办法当成主动性的兵器使用。

  郑仁泰能凭借着这种兵器,将一个久经沙场的裨将刺下马,足可见他不仅技高一筹,还有几分炫技的意思。

  他大概是在借此告诉所有人,他的能耐已经超过裨将太多太多了,裨将连让他出槊的资格都没有,他一杆破甲锥就足以轻而易举的击败裨将。

  “是臣给您丢人了……”

  殷开山有些惭愧的说。

  他麾下的人被轻而易举的击败了,人家还踩着他麾下人的脑袋炫了一波技,他这个做主将的脸上也没光。

  李元吉没有在意此事,而是笑着道:“他既然喜欢炫技,那明天就安排他跟薛万彻打一场吧。”

  郑仁泰这个人,李元吉是知道的,历史上有记载,这个人在历史上虽然没有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人出名,但也是李世民的心腹,参与过大唐绝大多数的统一战争,也参加过大唐许多对外战争。

  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大唐的崛起,并且亲身参与在其中。

  历史上,他和侯君集的遭遇差不多,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身份地位并不高,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人,在玄武门之变以后就平步青云了。

  一路坐到了左屯卫大将军的位置上,爵至同安郡公,勋至上柱国,死后还陪葬进了昭陵。

  从他和侯君集的履历不难看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还藏了一手,他将很多能征善战的人都藏了起来,没有给他们太高的身份和地位,目的应该就是给自己留足退路,不至于满盘皆输。

  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李建成败给他是必然的,李建成赢了他那才是偶然。

  他做的准备比李建成多,藏的东西也比李建成多,算计也比李建成深。

  李建成要是能赢他,那才是怪事。

  不过,这个郑仁泰不论是在历史上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大的能耐,短时间内都不能提拔,也不能重用。

  因为郑仁泰姓郑,又出身于荥阳,而荥阳郑氏又刚刚被李氏操盘所灭。

  所以提拔他,让他掌了大权以后,难保他不会报复。

  所以得压一压,放一放。

  殷开山听到这话,错愕的道:“让他和薛万彻打一场?”

  薛万彻可能智力和为人处世方面不是郑仁泰的对手,但在武力上绝对能碾压郑仁泰。

  而且薛万彻的职位比郑仁泰高了可不止一两级。

  薛万彻要是赢了,大家会觉得理所应当,薛万彻要是输了,那他就没办法在高级将领的队列里混了。

  这对薛万彻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殷开山不太明白李元吉的这种安排有什么目的。

  李元吉也没多做解释,只是看着殷开山笑道:“怎么,不行吗?”

  殷开山迟疑了一下,摇摇头。

  李元吉这么安排的目的是什么,他猜不透,李元吉也不愿意告诉他,那他就不猜了,照着李元吉的吩咐做就是了,至于其他的,不是他该操心该管的。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薛礼与高侃

  “还有吗?”

  李元吉接着问。

  殷开山愣了一下才明白李元吉问什么,在略作迟疑后道:“还有两个小卒,因为身份特殊,所以臣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哦?”

  李元吉瞬间生出了兴趣,李世民也缓缓的侧过身来,将耳朵竖起来了,显然,他对殷开山口中提到的两个小卒也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