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357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出了大明,啥地方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心里感激着大明,感激着盛德皇帝的吴得贵在心里又一次调整了他的小目标——不生八个了,要生十二个孩子!

毕竟吴得贵可是以做增产报国的好国民的!

心里打定这个主意之后,吴得贵一把抱起了怀里的美惠,

“呀,干什么?主人?”

“干什么?”

抱着妻子大步朝着家里走去的吴得贵,双眼火热的看着怀中的女孩,一边走一边说道。

“当然是回家去,咱们两个一起增产报国了。”

男人火辣辣的目光落在身上,让美惠感觉整个人浑身都在发烫,满面羞红的她像个树袋熊似的挂在男人的怀里,头埋在男人的胸膛前,尽管内心羞涩万分,但是她仍然用非常轻微的话声说道。

“阿姨洗铁路……”

男人并没有听到她在说什么,现在对于他来说,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了,那就是赶紧到家里增产报国,去努力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

第680章 真正的战斗力

增产报国!

在大明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必须要践行的行动。

“每一个大明家庭都要生六个孩子!”

生六个孩子,这是至少的。

如果可以的话,哪怕就是生一个足球队又有何妨?

早在南华时期,朱大皇帝就千方百计的鼓励移民生育,不仅在住房上给予种种优惠,为了保证生育率,南华建的第二所医院,就是妇幼医院,随后,每一个新建的城市都要建两所医院,一所是第一医院,一所是妇幼医院,后者妇女入院生育是免费的。

甚至在官方以及公司制定的“住宅制度”中,只有已婚男性才能申请租住住宅,否则就只能购买商品住宅了,甚至早在南华公司时期,就制定了特殊的工资制度——育儿金,员工每生育一个孩子可以额外领取0.5元的育儿金,直到孩子满十四岁。

要知道在大明,一块钱基本上是很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0.5元的育儿金,这几乎是等于大明在帮自己的百姓养孩子。

可即便是如此,朱大皇帝也不觉得官府亏本了。毕竟通过这种鼓励,大名得到了最为宝贵的人力!

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为了解决女人不足的问题,契约女仆啦,契约女工啦,当然是一直执行到现在“劳工引进制”。

为什么绞尽脑汁提高婚育率。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口不足啊。

大明太大,人口太少。

尤其是在南华早期,面对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入侵的危险,朱大皇帝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想,一夜之间南华有多少婴儿降临在这个世界上。

到后来等到吞并了智利和阿根廷之后,朱大皇帝每天早晨醒来都会去想昨天又有多少个婴儿出世。

当然,那是那些西班牙裔和混血儿的婴儿。

婴儿就是生产力,就是战斗力。这绝对不是什么此消彼长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生存的问题。

生育率是大明在这片土地上立足的根本,大明想要永远统治这片土地,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口。

现在的大明有多少人口?

两千三百万!

没错,在1874年的岁末,大明的人口突破第一次突破了两千万大关,达到了惊人的2362万人。

而在两年前,大明的人口仅仅只一千三百万,其中三百万人是西裔、西印混血以及印第安人。

大明的人口大爆炸,源自于什么?

当然是生育率了。

1872年,大明华裔人口新生儿为213万。

1873年,大明华裔人口新生儿为301万。

1874年,大明华裔人口新生儿为380万。

而与此同时,大明华裔家庭数即将突破400万大关。今年10月,移民人数突破100万大关,其中成年男人61万人,女人32万,儿童7万……

“大明,依然还有100万光棍啊!”

看着不断增加的光棍数量,朱大皇帝也很惆怅啊!

能不惆怅嘛。

百万光棍是不是潜在的社会治安问题,但是每拖一年,都意味着大明少生育一百万人口啊!

“亲爱的,有什么好愁的?”

看着眉头皱成一团的朱先海,夏洛特这位帝国皇后,挺着高高隆起的肚子走到他的身边,这是她的第五次怀孕了。

朱大皇帝从来都是以身做责的,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除了和皇后生育四个孩子之外,伊丽莎白为他生了五个,玛莲娜为他生了三个,莫妮卡为他生了六个,玛丽娅生了两个,甚至还有几个宫中的女官或者夫人们家中的女仆生了七个孩子。

作为二十七个孩子的父亲,不对,他即将拥有三十个孩子,莫妮卡又怀孕了,还有宋冰,伊丽莎白家的华语老师。

总之,他这个皇帝还算是尽职尽责,不是空喊口号的人。

“愁人啊!”

朱大皇帝揉了着眉头说道。

是愁人。

“愁人口不足啊!”

看着夏洛特隆起的小腹,朱大皇帝一边轻抚着,一边说道。

“现在四国同盟是建立了,但是在四国同盟之中,我们就是最薄弱的一环,我指的不是工业,而是人口,法国的人口不过只有区区3700万人,奥匈帝国是3400万人,人口最多的是俄罗斯帝国,他们拥有接近9000万人口,人口……就是战斗力啊!”

又一次,朱大皇帝有点儿嫉妒俄罗斯了,没办法,人家人多啊!

为什么,德国会取代法国成为欧陆第一强国,人口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普法战争爆发,德国人口已经疯涨至4100万,而法国却仅剩下3600万。此后,人口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历史上到1914年的一战爆前夕,法国的出生率已降到非常可怕的18%,而德国则长期维持在50%左右。因此,威廉二世的帝国坐拥6690万人口,而与之对抗的第三共和国却只有区区4000万。

人口上的差距,导致了法国注定沦入二等强国的行列,而将近7000万人口,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敢于挑战英国的底气所在,当时英国只有4500万人口。

在大国的竞争之中,工业、科技固然重要,但是工业化时代人口同样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而我们呢?只有区区两千万人口!”

在朱大皇帝的人口算数题中,永远不包括非华裔啦,事实上,大明之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建立国会,归根结底,就是为了避免非华裔人口比例过大,占据国会议席。

嗯,没错。

大明是君主制帝国,还是带专的那种。要个屁国会。

“这么一点人口,真是干什么都不行啊,同盟里随便拿出了一个国家来,都能把咱们给碾压了,我是说人口。”

夏洛特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后,瞧见丈夫提到人口时的那副沉闷模样,她直接翻了白眼。

“你就算了吧,几个月前,我记得左宗堂还兴高采烈的说着大明的人口结构是良好,成年人远胜欧陆各国,你当时还不还是深表赞同嘛。”“呃……”

妻子的话,让朱大皇帝变成了哑巴。

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明的人口结构确实非常不错,毕竟在过去的14年里,移民大明的基本上都是青壮年,移民中几乎没有年龄超过45岁的,甚至直到现在华裔人口里还没有一个符合退休标准,年龄超过五十岁的,都是曲指可数。

现在大明有多少16岁以上50岁以下的成年人……920万!

而且其中90%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男女,这么一算的话,大明的人口形势确实也没有那么严峻。

“那不一样嘛,毕竟我大明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啊!南美本土340万平方公里,北美有380余万平方公里,算起来也是本土7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了,就两千万人口不够看啊!”

大明人口不足,肯定是和地广人稀有直接关系的,朱大皇帝选择性的无视了阿拉斯拉、西北地区以及北海地区大多数土地都不可耕种的现实了。

“是谁说过的,四百万家庭,一年生育了四百万,五年就是两千万人口,五年移民600万,组建两百五十万家庭,生育两百万子女,二十年内,人口破亿……”

笑看着面前这个为人口犯愁的帝国皇帝,夏洛特说道。

“亲家的,作为皇帝,你现在更应该考虑,在未来的几年中,每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新生儿的教育问题,毕竟,大明帝国是实施义务教育的!”

第681章 立国之本

每年几百万新生儿的教育!

夏洛特的提醒,让朱大皇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这才意识到了一直以来所忽视的问题。

教育!

不能只管生吧!

“1865年,全南华的新生儿不过只有区区23万,当时人口性别比例悬殊大,男多女少,即便是在1869年,南华的新生儿,也仅仅只有37万人,就目前来说,大明的学校,是可以满足当前需求的,但是……”

李维民这位大明的文部尚书,想了一会说道。

“按照目前的学校建设水平来说,四年后,我们在小学一年级提供200万个学位,会很困难,这个难度并不是指校舍,教室的问题不大,无非就是新建、扩建学校。我们有那么多建筑公司,还有廉价的新移民,盖房子不过只是几个月的事情。”

大明什么行业最发达?

当然是地产业了,这一点倒是和另一个世界有那么点类似,但不同的是因为大明没有把地产业当成支柱产业,但却是支柱行业,大明的建筑业完全是建立在城市建设以及向新移民提供住房上,尽管有少量的商业地产,但得简直不值一提,毕竟,早在公司时期“公司发房子”就成了传统,现在大明很多企业仍然沿用着这一传统,由企业出资建房,员工缴纳押金作为首付,每月交纳租金的租住,租期满二十年后,就可以直接过户到个人名下。

为什么经济危机对大明的影响力不大,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几年大明每年都要建上百万套房子,别小看这几十近百万套住房,它需要上百万吨钢铁,几百万吨水泥以及大量的砖石,这还是因类有相当一部分是农场的砖砌房屋,不需要钢筋。

而源源不断的新移民又提供数量充足且廉价的劳工,眼下大明的建筑业真的很发达啊!作为支柱行业,不仅消耗了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原料,还吸纳了大量的就业。

所以盖校舍肯定没有问题啦,至于土地,政府直接划拨就行。反正大明的地多。

那问题是什么?

“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吧!”

说出这个问题后,朱大皇帝的眉头挑了挑。

“是的,陛下。”

然后李维民继续说道。

“200万个学位,也就是4万个班,按照每个班2.5个老师,就需要10万名老师,这是四年前,六年后呢?需要提从400万个学位,也就是20万名老师,如果我们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建立更多的师范,招收更多的学生,只要师资力量做好了准备,别说是400万、600万了,就是一千万,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顿了顿,李维民又特意补充道。

“当然,教育经费必须要得到保障,毕竟,没有中央的财政支持,全面的义务教育是不可能覆盖所有人的,尤其是山西、直隶等地的西裔定居区域的财力普遍落后,但是他们也有必要接受义务教育,说国语,做国人,没有强制的义务教育,他们又怎么能成为帝国忠实的臣民呢?”

其实,大明从来没有忽视过对西裔儿童的教育问题,甚至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对那些采用符合帝国教育大纲的学校提供资助,教育大纲的前提是……必须接受华语教育。

通过十年的努力,在前智利地区几乎已经没有了教授西语的小学、中学。在前阿根廷地区,教授西语的小学、中学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无他,只有根据教育大纲制定的教材,才能享受教材免税政策,西语中小学教材,当然……不符合教育大纲了。

大明从来不搞歧视,这不过是法律准则,当然了,那些在过渡期内无法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肯定不能再继续从事教师职业,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工资补贴。

“经费没有问题,这些年国营农场的收益一年好过一年,政府的财力还是十分充足的,文部先拟定一个方案出来,不过切记不能拔苗助长,大明需要老师不假,可绝对不需要滥竽充数的老师。尤其是初等教育是每个人都要必须接受的教育,好的老师能够让人受益终身,这也是朕以教师为‘圣职’的原因,毕竟‘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要切记啊!”

以教师为“圣职”除了华夏的尊师重教的历史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大明立国于异域,想要在新大陆创建新华夏,就必须发展教育不可,所以,教师是肩负有神圣天职使命的“特殊职业”,在这一观念支配,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拥有卓越的职业伦理观念,当然,他们的地位、收入都不逊于,甚至高于公务员,在大名绝对是各个职业中的“香饽饽”。

“请陛下放心,臣知道此事关系大明千秋之业,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略微点了下头,朱大皇帝又询问了不少教育方面的事物,比如职业教育啦、成人夜校之类的教育事物,毕竟,大明以工商立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而新移民大都是文盲,这就需要扫盲和成人教育,这些事情无一例外的都关系到大明的将来,自然要加以了解。

两人这就么在书房里差不多聊了一个多小时,等李维民退出了书房后,朱大皇帝就拿起他的小本本在上面写上了与教育、教师培养和、学位有关的内容。

皇帝也有自己的小本本,小本本里除了会记下一些重要的需要跟进的事情之外,当然也会记下一些人的名字,既有要算帐的,也要将来可以晋升的,在小小本上写完需要跟进的教育方面的内容后,朱大皇帝自然又翻看了一下之前记录的内容,用红笔圈起来的,当然是已经处理好的,没有圈起来的就是还没有处理好的。

“瓜分日本?”

看着其中一页记下的内容,朱大皇帝的眉头轻挑,面上的笑容显得有点儿……诡异。

其实,那怕就是现在,看到着小本本上记的内容时,他也是很感觉颇为好笑。

这是隐藏在英国政府内的“潜水艇”发回的情报,英国方面判定大明将会和俄罗斯共同瓜分日本,此因他们决心全力阻止大明的“扩张”。

“全力阻止?”

瞧着英国的几个方案,个个都离不开占领、分裂、扶持,就是典型的帝国主义操作,朱大皇帝忍不住自言自语道。

“别瞧日本人个子不大,可也挺遭事啊,这可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日本的这场无妄之灾,来的可真……是时候啊!”

第682章 日本的无妄之灾

什么是无妄之灾?

对于日本人来说,1874年的“四国同盟”所引起来的一系列的国际形势的激剧变化,就是最大的无妄之灾了。

原本在东亚,有体量庞大的清国作为对比,欧洲各国就很难注意到日本的存在,毕竟日本的资源是有限的,市场也是狭窄的,百姓也是贫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