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连刘备的招揽都能回绝,肯定是要造反!
刘备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区分敌我的方式很有意义,因为他刘某人对凉州上层人士来说,就是那么有吸引力。
学术地位,政治地位,军事地位,三位一体。
刘玄德的魅力无人可挡。
如果的确有人挡住了,那么只能说明此人心怀不轨、心里有鬼。
办他就是了。
“那么,还需要您为我推荐一些本地名士。”
刘备笑道:“对于本地人,我是不了解的,而以您的品德和操守,为我推荐的也一定都是高士,这一方面,我非常愿意相信您的眼光。”
盖勋大喜。
“我以名誉担保,为您举荐的,都是真正的有才能有品德的人。”
接下来,盖勋就开始为刘备品评凉州人物。
该说不说,虽然凉州在册户籍人口只有五十来万,但是该有的有才能的人还是有,虽然少,不如中原那么多就是了。
比如盖勋向刘备举荐了汉阳人阎忠和阎温。
他介绍说这两人是同族,都是有才学的高士,饱读诗书,文化水平很高,素来为人也正直。
虽然他们的年龄不是很大,但是才能还是具备的,且在汉阳本地有着比较大的名望,盖勋建议刘备辟召这两人为属官,礼遇之。
接着盖勋又说起了酒泉人庞娥的事情,鉴于此事在凉州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建议刘备礼遇庞娥,赠送她一些礼品,褒奖她的刚烈,以此表示自己对凉州人的赞赏。
刘备点头认可,立刻签署文件,辟召阎忠担任他的别驾,辟召阎温担任他的从事。
然后又下令褒奖酒泉烈女庞娥,赠予牛酒和绢布,并且亲自为她的事迹做传,将此事广而告之。
阎忠、阎温得知刘备辟召他们担任别驾、从事,非常高兴,立刻前来拜见刘备,表示愿意接受刘备的辟召,为他的州牧府办事。
刘备勉励他们,与他们一同饮酒,给足了他们体面。
经过一番交谈,刘备认为阎温才学很高,基础知识很扎实,且有办理实际事务的经验,是个有干才的人,于是希望阎温在政务方面给他帮助。
而阎忠才学也很高,且在军事方面很有些见解,与刘备谈论之前的凉州平叛战争,对刘备十分果敢的扭转战局的行为非常赞赏,谈的头头是道。
于是刘备认为阎忠有军事参谋方面的才能。
酒宴中,阎忠建议刘备多辟召一些汉阳郡以外的外郡人充实到他的州牧府中,以此广泛获得各郡人望,于是向刘备推荐了武威郡人贾诩。
“武威人贾诩,虽然声名不限,但是我与他交谈过,他言辞犀利,对事情很有些自己的见解,我认为他拥有不下于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可以为您的大业做出贡献,不知道您是否愿意提拔他。”
第二百五十四章 贾文和,有点东西
说老实话,刚来到凉州的时候,刘备还真的忘记了贾诩的存在。
不过阎忠一提,刘备便想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毒士。
毒士与否不好说,但是他具备很强军事谋划能力和为自己谋取活路的能力,在波谲云诡的汉末乱局之下几乎做对了每一次选择,最后,以一个凉州人的身份在曹魏以三公的位置离世。
他之后,他的家族成为了高门,子孙受用无穷。
出谋划策并不难,很多同时代的人也能做到,但是做对几乎每一次选择,几乎是以天残开局打出了完美结局……
贾文和,有点东西。
进一步询问阎忠之后,刘备得知贾诩赋闲在家,于是立刻下令,辟召贾诩为自己的从事,希望贾诩可以前来任职。
凉州文士方面,刘备一来就辟召了三人,但是武人方面还没有辟召过,刘备觉得这样不太好,于是询问盖勋、阎忠和阎温,问问他们有没有壮士可以推荐给他。
盖勋于是将正在郡守府担任小吏的汉阳人庞德推荐给了刘备。
他说庞德拥有勇力,人高马大,虽然年纪很轻,但是有万夫不当之勇,颇有武略,读过兵书,希望刘备可以提拔他。
刘备于是召见了庞德,一见面,发现庞德果然人高马大,身材壮硕,一看就个猛人。
他心生欢喜,也有些想法,于是喊来关羽,让关羽和庞德比试一下勇力。
关羽高傲,看不起庞德,庞德年轻气盛,不服关羽。
两人持刀步战,八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又上马比试骑术和骑射,不分上下。
最后比马上搏击,关羽才略胜一筹。
比试之后,关羽收起了自己的骄傲,认可了庞德的武力,庞德也收起了自己的年轻气盛,向关羽承认自己在搏击之术上还有欠缺。
这两个宿命般的冤家似乎在此时此刻达成了属于自己的和解。
刘备对庞德的勇武非常欣赏,于是辟召他为州牧府的先登从事,然后准备招募一支凉州人组成的军队。
“我身为凉州牧,麾下怎么能没有凉州本地的士兵呢?”
刘备于是宣布了募兵令,准备在凉州本地再募集两个营、六千人的凉州士兵。
进入凉州的最初的一个月,刘备的活动非常频繁,处理的事情也非常多。
这段时间的工作主要就是在为日后的施政做准备,让麾下负责各项工作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过他们需要负责的事务,开始办事。
他命令负责人事的治中从事简雍和功曹书佐国渊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凉州州府、各郡郡府和县府的公职人员名单进行统计,并且进行摸底。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是否称职,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然后给他一份详细的报告。
又命令负责财政的簿曹从事甄俨和簿曹书佐尹达、孙乾整顿凉州州府及各郡的财政状况、土地商业税收状况,尽快将凉州的财政报告提交给他。
再命令主簿韩浩和议曹从事荀彧、阎温提领起凉州的户籍人口工作,对凉州在册的人口进行统计,尽快把各郡的人口情况通报给他。
他从雒阳带来的庶务部成员们被分配给了这些负责办事的部下们,全部投入到紧张刺激的凉州状况大摸底的工作当中。
他们被承诺可以担任职位,但是需要进行一个阶段的考核,以确定他们能承担什么级别的职位。
现在就是对他们的考核,他们只要工作的漂亮,那么在接下来凉州官员大换血的行动中,就会得到优先任用。
得到刘备的承诺之后,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开始努力工作了。
而刘备本人除了稍微关注一下这些事情之外,主要的精力则放在了军事上,他在为就任凉州牧之后需要打响的第一枪做准备。
于是他带着善于军事谋略的别驾从事阎忠,还有诸多军将部下们着力于军事工作上。
对军队的进一步训练,对凉州气候的熟悉,对凉州地形的熟悉,对各州尚且存在的不服管束的武装叛乱集团状态的探查等等,这些都是他需要做的工作,十分繁杂,工作量很大。
尤其是军队训练的工作,那是重中之重。
如果是新兵蛋子从头练起,把他们练成骑兵、弓弩手等技术兵种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不过刘备比较好运,招募来的军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有过战场经验的,本身就具备军事技术。
会骑马会射箭的人有很多,纯粹的没有摸过武器的新兵蛋子在这支军队里并不是绝对的主要部分,搏杀步兵的训练也比技术兵种的训练要容易许多。
而对于刘备在练兵上所做的事情,阎忠是很有感触的。
阎忠之前只知道刘备善于用兵作战且非常勇猛,但是并不知道刘备还善于练兵,尤其是深入接触之后,他还发现刘备的军队有很多和其他他印象中的军队不一样的地方。
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支军队一日可以吃三餐,每一餐都像模像样,比较扎实,所以军队士兵总是面色红润,并无菜色,自他进入军队观察以来,还没见到有谁挨饿。
这就很让他惊讶了,因为吃三餐是这年头上流社会的人们才有资本去做的事情,只有他们能在两顿正餐之中加一顿点心小吃之类的,一般人不说有没有资格,关键是吃不起。
但是刘备却让自己的军队士兵可以一日三餐。
阎忠询问刘备这样做是不是耗费太大,刘备则拿出了军队里的日常用度统计清单给阎忠看,让阎忠看到让军队士兵一日三餐吃的饱并不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
“之所以吾辈会有对此事过于刻板的印象,主要还是过往军队里的陋习与贪污现象过于严重,负责采买军队物资的人和仓储的人,还有整个外出购买物资的环节,都是贪污的重中之重。
所以古人为此哀叹,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如果打掉硕鼠,我黍自然得以保全,现在军队所用的物资都是我在三河与三辅之地采买准备的,整个环节我亲自派人监督,只要这一环节被管控住了,让军队吃三餐,不难。”
阎忠看着这些军队日常用度清单统计,十分感叹。
“君侯治军,居然能够把耗费规划的如此之好!”
“民间有句俗语,要让马儿跑的快,就要舍得让马儿吃精饲料,吃不饱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刘备笑道:“往日里上上下下吃拿卡要,以至于正常的办公环节都要充斥着的贪腐和交易,而我从头开始建军,将这些环节全部剔除,用严格的军规予以限制,予以震慑,那么,我就能留下更多的财务用于士兵的日常生活补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阎忠缓缓点头。
“古人治军,并非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太少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无不是名留青史的名将,君侯治军,一定可以名留青史。”
第二百五十五章 阎别驾,愿与我同行吗?
除了给军队的福利待遇之外,阎忠还发现,除开繁重的军事技能训练之外,刘备也会用文化补习来充实这支军队。
刘备会让不识字不会读写的士兵组织起来,安排文士教导他们,使他们专门突击学习读写技能。
这种事情他在光武中兴之后的军队里发现的比较少,因为光武中兴以后,东汉军队多用募兵,事毕即撤,没有必要。
但是在光武中兴以前的时期,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过,当时的军队,尤其是边地军队,对士兵是否掌握读写技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当时军队的识字率比较高,朝廷也舍得投入。
这个好传统到光武中兴以后就没有了,不得不说是有点可惜的事情。
据此,阎忠认为刘备治军深得前朝名将精髓。
不仅如此,阎忠还发现刘备在军中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军法处,主管全部的军营人员触犯军法的惩戒行为。
所有人犯了军法,都会被喊到军法处接受惩罚,一般领兵的军官对士兵没有直接的处置权,只有将触犯军法的士兵的行为汇报到军法处,再由军法处来执行军法。
对于这个流程,阎忠不是很理解,询问刘备,刘备的解释是以此让军队成为国家的军队,而不是军官的私兵。
“军官执行军法,士兵就会畏惧军官,有成为军官私兵的可能,且无法避免私刑的问题,公开的军法处公开执行军法,一切都光明正大,则士兵就会真正的敬畏军法,成为国家的而非军官的士兵。”
阎忠对此大为赞叹,同时也感到疑惑,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军官不满意。
刘备表示没有。
因为他从最开始带兵就是这个规矩,熟悉他的人早就习惯了他的规矩,他们从来就不曾拥有过对士兵进行私刑的权限,所有的一切执行权限,全部归属于军法。
大家都习惯了。
老人习惯了,新人也不敢质疑,很快也就习惯了,这样一来,但凡跟随他刘备打仗的,都要接受这个要求,还有人会不习惯吗?
这样也可以啊?
阎忠十分吃惊。
在一整日的训练结束之后,到了晚上,只要不下雨,刘备则会要求军营里搞大规模的晚餐会。
所有士兵都以什为编制团坐在一口大锅面前吃饭,刘备只要有空,都会和士兵们一起吃饭,端着饭碗游走在士兵们中间,时不时伸一筷子从士兵们的锅里捞菜吃,颇有种吃百家饭的感觉。
而在这个过程中,刘备也会和士兵们进行交流,与他们谈论军营生活,谈论他们的家乡,谈论他们的亲属,谈论他们参军的目标。
吃过饭,全军休息之前,他会倡议善于唱歌的士兵站出来,为大家献唱他们家乡的歌谣,然后带动全军大合唱,虽然水平和鬼哭狼嚎差不多,但是那个感觉是非常足的。
阎忠端着饭碗跟在刘备身后,看着刘备笑呵呵的从士兵们的锅子里捞菜吃,这个锅子捞一点,那个锅子捞一点,这个拍拍肩膀,那个踢一脚屁股,与士兵谈笑风生,神色自若。
士兵看到刘备的时候,都会表现出非常尊敬的样子,脸上会有笑容,而非恐惧。
尊敬和害怕是两回事,阎忠可以很好的分辨出士兵是真的尊敬刘备,而不是害怕刘备。
阎忠询问刘备这样做的目的,刘备则说目的有两个。
第一个是检查军队伙食方面有没有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因为没人知道他会在哪个锅子里捞菜吃,所以负责伙食的人是不敢乱来的。
他也并非完全信赖自己的手段,再好的规矩也要人去执行,一旦人有了私心,想要搞点什么小动作,是很容易钻空子的。
所以刘备亲自介入到这个环节当中,用这种方式来监督军中后勤部门的工作,达到威慑的效果。
这是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就是他想要将借此机会深入士兵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向他们询问军队生活的难处和不足之处,从最直接的地方了解自己治军还有什么不足。
“治军的条例最终都是要落到士兵身上的,作为主帅,如果我不能知道士兵的看法,只是从军官嘴里得到回答,那么我就会被蒙蔽,如果我愿意直接接触士兵,那么就没有人敢于在重大问题上蒙蔽我。
说穿了,治军,就是恩威并施,一日三餐是恩,军法如山是威,所有人都知道该恩威并施,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又有几人能够完全不犯错的去执行呢?我认为,世间之所以缺少强军,问题就在于此,因此,从我做起,进行改变。”
看着刘备一脸严肃的表情,阎忠是真的叹服了。
“今日得见君侯治军,方知君侯大军为何能以少胜多,倘若大汉军队都由君侯来治理,哪里还会有什么羌胡之乱呢?”
刘备笑了笑。
“我一人又能如何?我一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我也有很多办不了的事情,我需要许多与我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前行,一起治军,一起改变现状,如此,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阎别驾,愿与我同行吗?”
刘备向阎忠伸出了手。
阎忠看着刘备真挚的眼神,情不自禁上前一步,紧紧的握住了刘备的手。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于是阎忠尽心尽力为刘备谋划,将凉州各处险要地形、气候、山川河流、羌胡驻地之类的事情全都拿出来说,指着地图为刘备科普一切刘备想要知道的关于凉州的事情。
但凡是他所知道的事情,就没有隐藏的,一番讲述之后,刘备认为阎忠堪称凉州万事通。
上一篇: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下一篇:这个书生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