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180章

作者:御炎

张燕读过书,有点见识,有点天分,面对这个局面,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利因素。

“汉军固守城池不出击,而我军最擅长的不是攻城略地,一旦被汉军拖入攻城战,我军的损失会急剧上升,粮食的消耗也会非常大,过几个月就要入冬了,此时此刻把粮食耗光,入冬,就要饿死人了。”

张燕叹了口气,看了看郭太和于扶罗。

“我们还是撤军吧,能攻取太原郡已经是很大的胜利了,待我们把太原郡整理一番,把那些贪官污吏的家产都夺走,今年的冬天就不会那么难熬了,这一战也算是值了。”

于扶罗本来就是临时被扶起来的南匈奴单于,他也不是很希望继续打下去,他也有很多事情想要做,所以赞同张燕的看法。

唯有郭太不愿意就此停下脚步。

“大贤良师的血海深仇还没有报,苍天未死,黄天摇摇欲坠,这样的情况,我不能忍耐,况且现在这大好时机要是错过了,下一次,又该是什么时候呢?二位,不能错失良机啊!”

张燕摇了摇头。

“但凡还有点可能,我也不愿意就此停止作战,但是汉军现在分兵固守城池,每一座城池都是驻军,我们要么一座一座的打,要么就要绕路,还要分兵包围城池,避免汉军威胁我们的后路。

这样一来,我们又能有多少兵马用来继续进攻呢?更别提黄河边上汉军肯定也分兵固守,雒阳城内外肯定也有大量汉军等着我们,我们的确威胁到了雒阳,但是仅限于此了。”

郭太低着头咬着牙,双手紧紧攥着,一脸的不服输。

“我从中原转战于此,九死一生,生死早已经看淡了,我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让雒阳城里的汉天子去死!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张燕看了看于扶罗,于扶罗看了看张燕,两人心里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你看淡了生死,我又没有看淡生死!

他们可不想在这里和汉军玩命,这样搞,容易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命给玩没了。

生命只有一次,是宝贵的,能活着,谁想死啊?

不能玩命!

于扶罗不想再说什么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很想继续下去,但是我也不得不离开了,今后若有良机,再携手图谋大事。”

于扶罗丢下一句话,就说自己要走了。

他很快就把叛军大联盟里的南匈奴骑兵带走了,理由是面对汉军的乌龟阵,骑兵是脆弱而无力的,继续打下去没有意义。

张燕也不想继续留在这里耗费钱粮了,他打算撤兵返回太原郡,慢慢消化属于他的那部分战利品,让自己变得更强。

越强,才越有议价能力。

临走前,张燕最后劝了一次郭太。

“你现在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兵力,继续留在这里,汉军得知,很有可能会来攻击你,到时候你的处境会非常不妙,不如现在和我同去太原,也好互相照应,不是吗?”

郭太想了想,颇有些心动,但还是摇了摇头。

“您的建议或许是对的,但是我并没有想过要给自己留后路,大贤良师和太平道众们的血海深仇,我又如何能忘记呢?我忘不掉,我必须要战斗,我绝不认输!”

眼见郭太意志坚定,张燕无奈,只能点头,给郭太留下了一部分的粮食物资,然后缓缓撤兵返回太原郡。

正好,有郭太顶在前面,他都不用担心撤退会不会有汉军前来追击,撤退都撤的非常从容。

他们走后,郭太很快下令军队继续进攻闻喜县,试图攻破汉军防线,继续南下威胁雒阳,颇有不管不顾的架势。

同一时刻,刘备的第二封私人信件送到了雒阳,通过张让的传递直接送到了刘宏手中,刘宏拆开来一看,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玄德说,他想要回京述职。”

“回京述职?这有什么必要吗?”

张让觉得奇怪:“他只要派遣上计吏来就可以了,何须自己亲自来雒阳?一来一回还挺费时间的。”

“你看看吧。”

刘宏把信件递给了张让,张让接过,粗略地看了看,略有些惊讶。

“他想回来要到传承?”

“这可是好事。”

刘宏笑道:“咱们汉室宗亲还没有谁能够在这群眼高于顶的士人手里拿到真正的传承过,玄德开了个好头,咱们汉室子弟也能正式介入到学术争端当中了,说话也就有分量了。

玄德的意思是要拿到传承,然后正式开始招收门生,准备授课传承,营造刘氏的势力,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啧啧,心向汉室的士人,必须要维护汉室的士人,多新鲜啊。

而且他如果能在凉州开办学府授课,那么凉州人也会感念汉室恩德,凉州也能就此得到安定,一件事情,能够带来那么多的好处,玄德真不愧是我的良佐啊。”

刘宏拿起面前的一颗葡萄送到嘴里,美滋滋地咀嚼着。

随后,刘宏决定配合刘备,下令让刘备回雒阳述职,而且正好,眼下的河东郡危机,他还需要刘备给他现场参谋一下。

刘宏接到信件的同时,卢植也接到了刘备的信件,信件里说起了左氏春秋传承的事情,卢植心下了然。

刘备想要在凉州办学,抚慰人心,左氏春秋传承人的身份有利于他在凉州地位的进一步稳定。

从刘备个人角度来说,这将直接奠定他在经学系统中的地位,涿郡涿县刘氏将正式开宗立派。

就算从国家角度来看,一个经典传承人在凉州的办学行动也有利于增强凉州对汉帝国的向心力,有利于汉帝国在凉州统治的稳固。

但是如果让刘备的弟子和门生系统里出现一批凉州人,这对于刘备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虽然古文学派没有反凉州反到魔怔的地步,对凉州的看法总体来说没有今文学派那么极端,但是对凉州人的态度显然也没有那么好。

汉羌战争以来,凉州人二等公民身份的事实是存在的,一百多年的“传统”,没那么容易被改变。

刘备想要接纳凉州人,这在卢植看来固然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有待商榷。

正好后面卢植得知刘宏要召刘备回京述职,他很高兴,觉得正好能够就这个问题和刘备商量一下一些细节问题。

第三百三十二章 努力建设士人友好型社会

刘宏的命令发布下去的第二天,河东郡方面传来最新战况。

叛军主力大部撤退了。

尤其是南匈奴骑兵,几乎完全撤退向太原郡,还有一支很大规模的叛军部队也撤退向太原郡,留下来继续维持对闻喜县进攻的叛军数量大大减少,前线汉军的压力大大减少。

这么好的事情,刘宏大为惊喜,立刻把这个功劳算在了刘备头上,倒是没在意卢植也提出了一样的看法。

不过满朝文武倒是把功劳算在了卢植头上,古文学派立刻对此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鼓吹,把卢植进一步捧为大喊最能打仗、军事能力最强的擎天柱,太尉之职实至名归。

还吹嘘什么只要卢植在,雒阳就稳如泰山之类的,于是卢植的名望进一步提升了,袁隗更难受了。

他考虑到袁氏接下来的发展需求,觉得不能让卢植就这样作文古文学派领袖的位置,遂决定强推自己的计划。

正好他得知目前叛军大规模撤退,只有少量部队还在前线进攻闻喜县,但是根据分析,叛军的人数应该已经少于前线汉军的人数了,汉军应该已经挺过最艰难的时刻了。

所以他开始动了心思,打算借着何进和古文学派的关系,把袁绍与袁术派到前线去,混一份军功回来,建立起正儿八经属于袁氏家族的武德。

想到这里,袁隗也颇为感慨。

前后不过数年时间,武德这个大家曾经毫不在意的存在,在现在的朝堂和政治斗争中,渐渐具备了重要的地位,不可忽视。

卢植和刘备这师徒两个因为武德充沛,居然在古文学派的大团体中稳压四世三公的袁氏一头,一时之间的风头连袁氏都必须要退避三舍。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袁隗判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武德充沛必然会成为一个上位者必备的素质,如果没有充沛的武德,腰杆子都不一定能挺的直。

而这在四五年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汉羌战争把大家折磨的太难受了,能不打,就不打,大家和和气气玩政治不好吗?

为什么非要打生打死?

可事到如今,袁隗忽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他感觉大汉天下似乎出了一些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去解决,武德的存在就会越来越重要,除非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大汉天下才会回到过去的模样。

袁隗很不希望武德成为评判人物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士人的地位必然会下降,他们这些阀阅家族的地位和利益也会受到影响,赳赳武夫们又要扬眉吐气了。

这样的情况不该出现。

所以袁隗决定竭尽全力,扭转这样的未来,让这个天下变得更加适合士人掌权和生活,努力建设士人友好型社会。

为此,袁绍、袁术,给我上!

袁绍和袁术得知袁隗的要求之后,心里的感觉是五味杂陈的,如果说袁绍还稍微好一点,袁术那就是非常愤恨了。

就因为他不是嫡长子,所以他自幼的待遇就不如嫡长子袁基,虽然他和袁基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是这种兄弟之情在家族的区别待遇冲击之下,早就什么也不剩下了。

就因为出生的先后顺序,他就要和庶子袁绍一起上战场拼命,而袁基却能踏踏实实地在后方享受家族的庇护,这是何等的不公?

但是没办法,袁术没有反抗的权力,他必须要顺应家族的需求,维护家族的利益。

于是袁绍顺着这件事情求到了何进头上,希望何进能安排一下他们兄弟两人上战场的事情。

何进对此颇为疑惑。

“袁氏四世三公,何等威势,本初和公路何必上战场呢?战场又不是什么好去处,稍微有些磕磕碰碰,受了伤,教我如何向袁公交代啊?”

袁绍苦笑。

“这便是叔父的要求了,叔父说,国家危难之际,我袁氏子弟世受皇恩,正是仗剑而起向天子报恩的时候,又怎么能躲在雒阳城里熟视无睹呢?”

何进听了,十分感叹。

“袁公深明大义,实为常人所不能及,但凡国家多几个像袁公这样一心为国的人,又怎么会让局势沦落到这个地步呢?”

袁绍的嘴角微不可查的抽了抽。

多几个他这样的人?

呵,那还是少几个比较好。

对于这种完全不为自己考虑的长辈,袁绍也不会有什么好感,这一点,他和袁术这位从来都互相看不惯的塑料兄弟倒是有着非常一致的观点。

怎么说呢,这塑料一家人也是棋逢对手。

何进倒是参不透袁氏家族的野望,对于袁氏家族貌似一身正气的谋国之举,何进很快安排脱了袁绍和袁术兄弟两个上战场的事情。

到这一步,袁隗倒还是做了点长辈该做的事情,给这两兄弟置办各类装备,安排各种好手作为他们的亲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尽最大努力确保这两人不会死在战场上。

虽然说死了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真要死了,倒也是惊天动地的事情。

可尽管到了这一步,在人员配置方面,袁术的亲兵护卫无论是人数还是素质还是装备,都要比袁绍好一点,嫡庶之间的区别从没有在这个时候给袁绍如此之大的触动。

袁绍得知这件事情以后,内心更加怨恨袁隗。

两兄弟就这样上了战场,各自顶着一个别部司马的身份,带着一千多人马奔赴闻喜县赚军功去了。

不过这军功显然也不是很好赚的。

两人抵达闻喜县前线的时候,何苗和周慎正在筹备一次新的军事行动。

原来眼看着叛军主力撤退,面前只剩下小猫两三只,何苗和周慎这对大聪明居然心动了。

天晴了,雨停了,他们又觉得他们可以了,觉得叛军主力撤退,面前这支殿后的军队应该也已经没什么战斗意志了,于是两人便商量着是不是可以出城和叛军作战,赚个军功。

两人商量一阵,觉得或许可以这样做,总是被压着打,大汉的卫将军和前将军未免太没有排面了,一场胜仗不打就这样回师,不太好。

于是两人准备策划一场主动出击的战斗。

袁绍和袁术正好在这个时候抵达了前线,何苗跟周慎一合计,于是分配袁绍担任周慎的亲卫,袁术担任何苗的亲卫,这两位公子哥儿上战场上赚军功来了,他们也不能真的让这两位身临险境。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刘备。

周慎那是亲眼见识过刘备的凶悍的,作为儒学经典传承人,勇猛的都不像是个儒生,现在做凉州牧,建功立业,眼看着就要出将入相了。

袁绍和袁术难道也是袁氏家族推出来的刘备2.0和3.0?

周慎如此恶趣味的猜测着。

两人抵达前线之后没多久,何苗与周慎组织的反击战就要展开了,两万汉军在两人的统领下出城,主动对郭太所部发起进攻,想要捏个软柿子。

但是他们犯了个重大的错误。

郭太并不是个软柿子。

第三百三十三章 爆种的袁绍

当郭太得知何苗与周慎率领军队出城作战的时候,他愣了一下,随即仰天大笑。

虽然郭太依然怀着想要和汉军继续作战的意志,但是他的部下们都感到疲累,且友军的相继撤退使得他的部下们军心动摇,纷纷认为这场仗不能打下去了,纷纷向郭太进言撤军。

眼见战况不可继续,军心也不再支持他继续战斗下去,郭太无可奈何,也做好了撤回白波山谷休养生息的准备。

结果临了,汉军居然给他送上了大礼包。

汉军从那个乌龟壳子里钻出来了!

他立刻吩咐部将们做好准备,临撤退之前,打他娘一个胜仗,把汉军的补给全部缴获了,回去好好儿的休整一阵子!

他还表示,这次的战胜缴获,他什么都不要,全部赏赐给大家,大家能拿到多少,就拿到多少,各凭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