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283章

作者:御炎

等他们都来了,里里外外一起冒头,我再一口气把他们都给收拾掉,岂不美哉?否则我是真的担心我那么多年打出来的威望能把他们都给吓住,老张,你也别闲着,你手上的东园密探要干活儿。”

“我不是派人去河北帮你盯着袁绍了吗?”

张让疑惑道:“还要做什么?”

“监视雒阳城里的人啊。”

刘备笑道:“一次兵变,就能杀光整个雒阳城内心怀不轨的虫豸吗?我觉得不一定,肯定还有心怀不轨之人潜藏在暗中,蛰伏着等待时机,袁氏出兵来攻我,不也是揪出这些虫豸的好机会吗?尤其是今文学派那帮人,找到机会,不就更好了吗?”

“所以说我是真的没看错你。”

张让叹息道:“你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算了,我也不管那么多,你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但是你别忘了你答应过我的,让我富贵一生。”

“我说过的话,不会反悔。”

刘备点头道:“你不负我,我不负你。”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两人击掌三下,定下誓约。

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再无反对之声

此之后,在张让的安排下,京城内的东园密探们再次活跃起来,游走于雒阳城内外的大街小巷之中,为刘备刺探他所需要的一切情报。

如果有人和袁氏暗通款曲,就绝对是在找死,绝对是在给未来的新秩序腾位置。

雒阳城很小,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愿意腾位置出来,刘备当然高兴。

而刘备也在明面上针对袁术发出的讨逆檄文做出了一些正面回应。

在中平六年六月初一的朝会上,刘备作为当朝大将军、首席辅政官员,面对一些朝廷官员们的疑惑与担忧,站在台阶上天子身侧,做出了自己的承诺。

“袁氏与何氏是明目张胆的叛逆,不尊君命,私招外兵,阴谋伤害天子、拥立皇子辩,铁证如山,无可狡辩,这是大家都一清二楚的事情,朝廷占有大义,诸位为何惊慌?

况且袁术不过是逆贼的余孽,不甘失败,担忧朝廷追责,于是决定造反,一错到底,执迷不悟,死不悔改,对于这样的恶贼,朝廷绝不会放任不管,我也不会任由他逍遥法外,一定擒拿之,斩杀之,以此獠头颅献给陛下。”

刘备转过身,面朝一脸懵懂的小天子刘协行礼。

刘协虽然还不太清楚这些官员们在商量什么,但是刘备这个大将军向他行礼,他还是要接受并且回礼的。

这是坐在他背后听政的董太皇太后告诉他的。

除了在刘辩的问题上他比较坚持,在其他的问题上,他尚且还是个听话的孩子。

行礼之后,刘备再次转过身,背对天子,面对群臣。

“朝廷将面向天下发出诏令,宣告袁氏叛逆的身份,袁氏乃是贼寇,追随贼寇的,就是叛国之逆贼,天下忠臣义士人人得而诛之,又怎么能够追随逆贼背叛朝廷呢?

当今天子登基,是先帝的遗诏,也是万民的心愿,天子奉天登位,名正言顺,哪有那些叛逆之辈置喙的余地?他们越是篡改事实扭曲真相,就越是证明他们的虚弱和恐惧!

所有敢于顺应袁氏号令的,都是逆贼,所有的逆贼,朝廷一个也不会放过,必将之诛灭,所有参与人等,一个都逃不掉,事后,必将以连坐之法予以追究,除恶务尽,决不饶恕!”

刘备以大将军的身份下达的命令就等同于是天子的诏令了,因为小天子刘协是不会反对的,而他背后的董太皇太后也不会反对。

共同辅政的董重、蹇硕、张让,他们也不会反对。

天子台阶之下,太尉卢植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刚刚返回雒阳出任太常之位的黄琬倒是有些想说的话。

他在得到朝廷的征调命令之后,并没有多少犹豫就决定放弃豫州牧的身份和权力,返回雒阳。

当时有一些部下劝黄琬不要那么干脆的放弃权力,劝他静观时局变化,观望一会儿,如果局势真的倾向雒阳,再回去也不迟。

现在他手握军队,正是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为什么要放弃军队,拱手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其他人呢?刘玄德凶狠如豺狼虎豹,跟他谋事,跟与虎谋皮有什么两样?

三思啊!

但是黄琬却没有类似的感觉,因为不久之前,他和杨彪通信了。

杨彪把刘备对他的不算承诺的承诺告诉了黄琬,并且劝说黄琬尽可能不要和刘备为敌,他已经确定刘备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在不对抗,将来的生存率会大大提升。

未来,等丧期结束之后,他也不会返回朝堂,他会以其他的理由继续待在弘农老家,深入简出,躲避风潮,直到一切终结、尘埃落定之后。

未来的两三年里,一定会出现很大的政治变动,会有很多人死掉,会有很多人登上高位,而他不想参与进去。

且黄琬如果返回了雒阳,最好也选择深入简出,不要参与进去,如此,可保平安。

黄琬对杨彪放弃抵抗的行为与对未来的预测感到非常震惊,感到不解,但是归根结底,他是因为杨赐的恩遇才跟随今文学派的。

他本身不是出身阀阅家族,家里没有经典传承,对于这场斗争,如果说连有经典传承的杨氏都不在乎被古文学派吞吃得一干二净,他这个游离于场外的人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

而且说白了,豫州有很多地方受袁氏的影响比较大,他在豫州的处境并不好,他很担心继续留在豫州,会成为某些人的手中刀,甚至被害死。

所以返回雒阳说不定也是一招妙棋。

思考了一阵子之后,在预料之中的调令传来之后,惊讶地看到刘备居然用太常这个九卿之首的职位诱惑自己回去,黄琬没再说什么,接下任命,返回了雒阳,出任九卿之首、太常。

对于刘备任命黄琬为太常这件事情,古文学派那边颇有些反应,但是刘备说,这是为了解除黄琬兵权的重要举措,用一个太常暂且交换一下,之后有的是机会收回。

于是古文学派也没有继续闹腾了。

黄琬倒没有任何忧虑的样子,刘备任命他什么,他就做什么,而且颇有些随心所欲的样子,在这一场朝会上,他也是自顾自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之前虽然被铲除了雒阳的叛逆部分,但是全天下还有数量比较大的袁氏逆贼,想要全部铲除难度很大,也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心怀不轨之人顺势而起。

大将军固然善战,但是面对天下熙熙攘攘,大将军真的有把握能够获得全胜吗?如果大将军不能获得全胜,袁氏逆贼威胁雒阳,威胁天子,又该怎么解决呢?”

群臣把惊讶的目光投向了黄琬,黄琬却只看着刘备。

这两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是正面对抗?

没人搞得清楚。

面对黄琬的询问,刘备的态度很是正常。

“黄太常的担忧自然也是正常的,想必诸位有这样的想法的不在少数,但是我要说的是,天下固然有逆贼,但也有数之不尽的忠臣义士愿意响应朝廷的号召,朝廷有天子,有大义,而袁氏逆贼有什么?阴谋诡计罢了。

能被这种低劣而丑陋的阴谋诡计挑动成功而背叛朝廷的人,大概从来就想着要背叛朝廷,从来便不是忠良,没有这样的事情,也会背叛朝廷,对于这样的人,诛灭三族也不算过分!

我以堂堂正正之师行堂堂正正之事,上对得起苍天,下对得起先帝的信任,便不会失去大义,拥有大义的人,天下人都会追随他,失去大义的人,最熟悉的人也会背叛他,就是如此了。”

刘备这话说的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而天下间的事实也是如此。

朝廷有皇帝,有群臣,有大义,还有重要的既定事实,而袁氏有什么?

虚假的阴谋论。

为了活下去,为了蒙骗天下人,袁氏居然质疑今上的皇帝之位,这让亲身经历了刘宏立太子之事的群臣感到十分荒唐。

于是荀爽立刻站了出来,附和刘备的话语。

“大将军所言甚是,能被这种劣质阴谋挑唆成功的,大抵从来也不是什么忠臣义士,直接剿灭便是了,这样的逆贼,多除掉一个,大汉天下就会更加安稳一分。”

看了看荀爽,刘备挑了挑眉毛,微微笑了笑。

“荀侍中所言甚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诸君,对此还有疑惑吗?”

黄琬退了回去,表示无言以对。

荀爽抿了抿嘴唇,也退了回去。

朝堂上再无反对之声。

第五百一十二章 荀爽的后悔

朝堂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于是刘备转过身子,向小天子刘协和他背后的董氏太皇太后行礼。

“群臣已经商定完毕,袁氏逆贼胆大妄为,知错不改,一意孤行,死有余辜,臣大将军刘备请天子诏,总领天下忠臣义士,讨伐逆贼袁氏及其仆从,誓将其连根拔起,斩尽杀绝,以报先帝、陛下的厚恩,还请陛下允许!”

小天子刘协眨了眨眼睛,想起了之前董太皇太后对他说的话——不管刘备向你请求什么,只需要说一个字。

“准。”

他稚嫩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

这稚嫩的声音并没有实际的效力,但是名义上的象征却不可或缺。

他的一个字,一句话,就能让刘备的行动无比的正规。

小天子的准许之后,平定袁氏二次叛乱的全权便托付给了刘备,刘备将以大将军的身份总领此事。

大义名分到手,不管他想要做什么,再也不需要向小天子“请示”。

群臣退下之后,刘备被董太皇太后留了下来,向他咨询这件事情的把握。

“玄德,此事可全都托付给你了,吾等所有人的身家性命,也都在你一人之手,千万小心谨慎,不能让袁氏逆贼得逞啊。”

“太皇太后还请放心,臣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平定袁氏逆贼的二次叛乱。”

刘备恭敬道:“袁氏逆贼虽然有四世三公的名望,但是已经失去了大义名分,他们是贼,自古以来,就没有贼能够成事的,臣一定竭尽全力,将贼寇全部讨伐,绝不给他们留下一丝一毫的胜机!”

“如此,我就在这里等待玄德的捷报了。”

得到了刘备的承诺,董太皇太后稍微放心了些——政变成功之后,能让她觉得还比较靠谱的,只剩下刘备的。

蹇硕也好,她那不成器的侄儿也好,都有点太过于放纵了,纵情声色,都不知道在搞些什么东西,实在是靠不住。

幸好,刘备是个真正能干的,刘宏糊涂了一辈子,临了,却选了一个最优秀的能干的人留在了雒阳。

美得很。

因为对刘备的信任和放心,董太皇太后这段时间也是放松了许多,除了日常管教小天子刘协之外,就让人去宫外搜罗了一些民间杂耍艺人,成天让他们在宫内表演,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

若是看腻了杂耍表演,就叫人从民间搜集一些会斗鸡走狗的手艺人,天天看他们组织斗鸡比赛,斗狗比赛,欢乐无边。

要是这些都看腻了,就去自己的宫中把弄那些派人四处搜罗的珍贵装饰、衣物,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对着铜镜自我欣赏,颇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枯木逢春了。

反正她的日子是过得非常舒服,舒服的她都快要飘飘欲仙了。

除此之外,最让她感到愉快的事情就是盛装打扮之后,去何氏的冷宫内嘲讽何氏,对着她冷嘲热讽,看着她发出无助的败犬的哀鸣,董太皇太后感觉自己连灵魂都升华了。

如此舒适欢乐的日子,连刘宏还在的时候都不曾享受过,现在享受到了,她非常满足,也非常在意这样的生活能否持续下去。

袁氏的二次叛乱是重大的不确定因素,她无法接受她的美好生活被这种不确定因素给终结了。

所以,她必须,也只能依赖刘备。

同样是在散朝之后,荀爽怀着颇为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皇宫,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马日磾,于是两人同路,边走边聊。

“世事无常是什么意思,我算是明白了,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玄德就成了大汉的掌权之人,这局势变化的太快,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

荀爽挑了挑眉毛。

“也不算太过于突兀吧?此前,他可就是开府将军了,权势之大,在雒阳城内也是排名前几的,你不高兴?古文学派可总算有了翻身之日了。”

“我当然高兴啊,只是有点没反应过来。”

马日磾叹息道:“一直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后辈人物忽然间走到了你前头,还就在你面前,那种感觉并不简单啊。”

荀爽缓缓点头。

“这样啊。”

马日磾扭头看了看荀爽。

“倒是你,慈明,这段时间你总是第一个站出来附和玄德的一些意见,我听说朝堂上有不少人都在私下里议论你是着急着想要攀附玄德,没有一点长者的风范。

我们了解你,知道你不会这样做,但是你自己也要注意一下,不该做的事情不要总是做,否则风评不好,影响你的名望,也会影响到荀氏的名望,本来你就有族人在玄德麾下办事,你还担心什么?”

荀爽愣了愣,而后面色多少有些尴尬。

“你说的是,你说的是,我自然不会有那样的想法,只不过没想到居然有人这样看待我……”

“玄德一朝起势,盯着他的人很多,与他走得近的人自然也被看的很多。”

马日磾苦笑道:“近日,来找我走门路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他们瞧不上宦官,又不想和董重那样的膏粱子弟为伍,不就只能去投效玄德吗?但是玄德那儿又怎么是他们可以轻易投效的呢?”

荀爽心里有事,连连点头,也没怎么在意马日磾到底在纠结些什么。

这家伙,赚了那么大的好处,还在我面前装模作样?

荀爽很是不爽。

回到家中之后,荀爽找到了尚未返回家乡的兄弟荀肃,向他倾吐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