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 第287章

作者:御炎

于是刘备决定任命程立做自己的主簿,亲近自己,为近臣。

剩下的人则基本上都是大将军掾、大将军令史和大将军舍人,各有各的执掌责任。

而想要从事武职的,或者就是为了从事武职而来的,比如张郃、史涣、赵云等人,都以大将军掾的身份进入了军队里。

对于刘备的安排,府中人员基本上没什么看法。

大将军府里的人们充实了之后,刘备又把不断抵达的凉州门生故吏们安排到三辅、雒阳地区的基层岗位上办事,然后开始在三辅地区推动集体农庄政策,准备恢复三辅之地往日的农业荣光。

这些门生故吏们都是刘备一手培养、扶植起来的,遵循着二重君主的潜规则,他们奉行着刘备的意志,将凉州模式在三辅之地推广。

就算三辅之地的农业荣光不能全部恢复,也要稍微恢复一部分,在三辅地区开始屯田屯粮,为今后可能有的大规模战事做准备。

打仗需要粮食,需要很多很多的粮食,而雒阳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过河东危机和雒阳事变之后,已经被摧残的有些严重了,眼下之所以还能勉强支撑,是刘备从凉州、三辅之地运输粮食到雒阳的缘故。

这个方法可以解除一时的困难,但是长久的问题难以解除,所以刘备准备在三辅、雒阳地区进行集体农庄的建设,展开屯田。

不但雒阳城周边需要,河东和河内地区也是需要的,这两个郡因为之前的战乱受到很大的损害,为了拱卫雒阳的必要,这两个郡的秩序必须要恢复。

于是,这就又给了刘备安插基层官吏进入地方的好机会。

第五百一十八章 跑路的韩馥

就眼下的局势,并州地区虽然有董卓作为牵制,但是一旦发生动乱,河东郡和河内郡还是会成为战场前线,而在这些地方进行屯田、增产粮食,也是一种减少损耗的方式。

未来,等中原平定之后,刘备必然向并州用兵,不仅要解决并州匪患,还要解决并州被匈奴人等外族人占据过甚的问题,把并州重新恢复。

到时候,就需要河东郡和河内郡提供的粮食作为底气了。

虫豸们还在醉生梦死,还在享受着雒阳兵变给他们带来的利益,而刘备却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未来。

军事,经济,粮草,后勤,很多方面的事情他都在准备着,他要在雒阳集合十万人左右的主战部队,用来应对袁绍和袁术的威胁,同时为挫败他们之后席卷关东做铺垫。

那丰厚的战利品,已经让刘备垂涎三尺,有些按耐不住贪婪的欲望了。

准确的说,当前天下的局势,和刘备预料之中的有那么一些小小的出入,但是整体来说,倒也符合刘备对这个国度的判断。

袁氏为了求生而散布出去的假消息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的,利用袁氏本身尚存的号召能力与雒阳朝廷在这一阶段的号召能力的不足,袁氏在舆论上并没有落于下风。

他们散播出去的关于刘备才是反贼、刘协是伪帝的消息契合了之前废长立幼之争时期天下人所担忧的事情。

虽然有着雒阳朝廷的明确布告,奈何雒阳朝廷的公信力经过刘宏的二十年折腾,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尽如人意。

新帝登基的消息送往各地,换来的并不是舆论汹汹,也不是立刻承认,而是一片一片的沉寂。

上表宣誓承认、效忠新任天子的地方官员主要集中在关西地区、并州、荆州和扬州等地区,不算太多。

而中原腹地和河北地区的人口核心精华地区的态度是不反对,但是相当一部分地方主官也没有立刻送来恭贺天子登基的奏表,大部分官员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恭贺。

宗室长者、青州牧刘虞没有立刻给出回应,徐州牧刘焉也没有立刻给出回应,中原地区很多郡守也没有立刻给出回应。

这些人在政治上多少有点失分。

只有少部分王国因为宗王的关系而送来了恭贺奏表。

这充分体现出了刘宏统治下的雒阳朝廷在公信力上的严重缺失,这直接导致雒阳朝廷重立之初并不能快速取得地方的信任。

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雒阳朝廷,地方不是很信任,但是对于袁绍和袁术在地方上的行动,他们貌似也没有过多的响应,没有那种袁氏振臂一呼就天下沸腾的情况。

他们不敢那么快的相信雒阳朝廷,更遑论袁氏。

此时是中平六年的六月上旬,逃跑离开雒阳的袁术和袁绍两人的种种行动和一系列的变故,刘备也基本上全都知道了。

总体来说,袁术混的比袁绍要好,响应袁术的人比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豫州汝南郡是袁氏老巢,袁氏四代人经营家业,根基深厚。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术占据了汝南郡这块中原腹地,宣布起兵讨伐刘备。

而袁绍则在冀州折腾,貌似势力还没有袁术强大,只是宣布讨伐刘备,也说刘备是反贼,刘协是伪帝,真正的皇帝是刘辩之类的,说辞和袁术差不多,没什么别的。

然而两人都已经决定要起兵了,却没有传说中十八路诸侯群起响应的“盛况”,根据目前得知的消息,地方上除了袁氏门生、故吏家族响应之外,其他官员、家族都没有行动。

刘备一度感到疑惑,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自己的名声、地位、资历、权势比起董卓董太师那是全方位的超越式碾压。

且因为姓刘,是汉室宗亲,奉先帝遗诏剿灭叛逆的理由也更加合情合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固然会引起一些不满和疑虑,却不至于上升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地方官员们会有不满和疑虑的情绪,所以暂时观望,没有立刻接受雒阳新秩序,但是要说到起兵对抗,估计他们也不乐意。

比如刘虞,还有刘焉,这两个著名的宗室州牧,手握重兵大权,想要起兵对抗刘备并不难,但是两人各有各的顾虑,心思重重,直接起兵那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响应袁氏号召。

刘备猜测,他们可能正在观望局势,打算看看雒阳朝廷和袁氏余孽之间的斗争,毕竟眼下坚决认为雒阳朝廷没有正统性的,只有二袁。

二袁胜利了,自然不用多说,但要是二袁被刘备干死了,那么雒阳朝廷的正统性就没有人公开质疑了,也就坐实了。

他们就可以顺势承认这个既定事实。

说白了,老官僚,老油条,把自身的利益看得比啥都重要,一点政治风险都不想承担,总想着跟大流混好处。

而就当前来看,二袁和雒阳朝廷之间的实力对比相差有点大,除了因为恐惧连坐而被迫跟随的袁氏门生、故吏及其家族,大部分人还是想要旁观的。

天下汹汹没有出现,刘备略有些失望,觉得想要一口气扫平天下虫豸是不太可能了,袁氏的家族威望被他一波祸祸之后,显然已经不具备影响天下局势的能力了。

不过就算现在不出现也没什么,将来,等他支持卢植开启一波“度田”之时,他们一定会出现的。

而且现在不出现也好,能给他更多的时间组建军队、训练军队、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要是现在出现,刘备只能出动十万战斗力层次不齐的军队,未来再给他几年时间,他就能组建三十万精锐军队,威压天下。

到时候,以三十万军队作为底气,推动度田之策,扫清天下虫豸之后,新的世界就建立起来了。

嗯,这两步走战略还是可以的。

这些问题暂且抛诸脑后,但看袁绍和袁术的操作,刘备觉得有点意思。

袁术就不说了,靠着家族的二世祖、膏粱子弟,实在没什么能耐。

但是该说不说,袁绍的这一波翻身操作,是有点水平的,只是起因却很狗血。

冀州刺史韩馥直接跑路雒阳投降刘备,直接把冀州甩给了袁绍,不管不顾了。

当时韩馥来雒阳的时候,也是把刘备给弄愣住了。

冀州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于冀州官员很多都愿意支持韩馥,不愿意支持袁绍这个背着逆贼名声的家伙,还愿意帮着韩馥攻打袁绍,拿下袁绍。

但是韩馥还是跑路了。

等刘备找韩馥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以手掩面,深深感觉到这个社会真是他娘的有病。

雒阳兵变之后,羽林军被北军一波操作杀得一干二净,跟着袁绍逃跑的只剩下三五人,后来因为旋门关都尉逢纪的投靠,使得袁绍又聚集了五百多人的队伍,他们一路奔逃,从雒阳逃到了冀州。

得知袁隗、袁基被刘备等人全部铲除掉之后,本来袁绍也想回汝南争一波家业的,但是他派人去探查消息的时候得知袁术也还活着,并且提前向汝南进发,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袁隗死了,袁基死了,袁术成了家族嫡长子,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和自己这个分支继承人是不一样的。

他意识到自己这个身份肯定竞争不过袁术,但又不能混吃等死,对刘备的恨意已经超越了一切,复仇之火熊熊燃烧。

他知道他的家人全都死了,他留在雒阳的妻子儿女全都死了,一个都没活下来,他袁本初只剩下赤条条的一个人。

他疼爱的儿子女儿们,他的妻妾们,全没了。

熊熊燃烧的怒火让袁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的复仇。

思来想去,他去了冀州。

冀州刺史韩馥,是袁氏故吏,是袁隗一手提拔的存在,和袁氏家族的关系比较靠近,算是比较核心的那一批。

当前这个局面下,袁氏门生、故吏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若不想死,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袁氏家族仅仅绑定在一起,共同对抗刘备。

所以袁绍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和韩馥联手对抗刘备,撬动冀州的力量。

于是袁绍紧急跑到了冀州,面见韩馥,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了韩馥,希望韩馥可以起兵和自己联手,对抗雒阳朝廷与刘备。

而当时韩馥已经接到了雒阳朝廷的通告,得知刘宏去世刘协登基以及袁氏、何氏犯上做乱被平定的消息,朝廷要求地方官员发现袁绍、袁术踪迹的时候将他们捉拿归案,扭送雒阳。

韩馥直接看傻眼了,想来想去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正懵逼间,袁绍来了。

袁绍看了雒阳朝廷的公告之后,嗤之以鼻,直接把这份公告撕烂了,然后躬身下拜。

“袁绍就在您的面前,且身边没有任何能产生威胁的武装,部下不过五百人,而您拥有整个冀州,对您绝无反抗之力!

如果您想要更多的富贵,请将袁绍抓起来扭送雒阳,献给阴谋叛乱弑杀帝王的奸贼刘备,如此,您就能获得富贵了!”

第五百一十九章 这样的天下,还能长久吗?

韩馥看着袁绍,心里一阵纠结。

你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动手?

说老实话,刚开始,韩馥真的想过对袁绍动手的,想着他无非就五百人,自己派一个校尉就能把他拿下,然后送到雒阳去,不仅能洗清造反嫌疑,还能换取富贵。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袁氏故吏的身份,和深受袁氏家族提携之恩的过往,便无奈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说恩主家族造反,门生故吏可以不跟随,但是,没人说门生故吏可以主动出手对付恩主家族的。

对于精神洁癖道德洁癖直接拉满的士人群体,韩馥是再清楚不过了。

对于自己,他们十分宽容,觉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别人,他们重拳出击,要求别人都是道德模范,一丝一毫的道德污点都不能有。

袁氏覆灭的全过程他可以旁观,可以默然,唯独不可以动手,他必须要像死了一样全程不参与,不发表任何属于自己的意见。

然后,等袁氏被刘备全部捶死,等他们的坟头草都长出来之后,韩馥再冒着被雒阳朝廷问罪的风险、假惺惺的去哭坟,这样,就能得到天下士人的称颂。

什么不忘恩义啊,什么心念旧恩啊,什么有情有义啊。

名声立刻大涨,前途大大的有。

但如果响应雒阳朝廷的要求出手对付袁氏,那么就算一时能获取富贵,也会永久的在士人圈子里社死,他韩氏的名声就没了。

人家这么提拔你,你就这样回报人家?

人家对天子不忠,没对你不好,刘备能打死他们,你怎么敢?

以后谁还敢给你恩惠?

早就洞悉了一切的韩馥知道面对这一波飞来横祸,他没有选择,对付袁绍,那是万万不能的。

于是,他长长一叹。

“本初,你这是什么话?我虽然不是什么有德行的人,但是也是袁氏故吏,深受袁氏恩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袁氏现在是叛逆,是背国之贼,您只要抓住我去请功,没人会怪罪您的!您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荣华富贵!”

袁绍继续摆出一副束手就擒的模样。

韩馥还是长叹。

混蛋啊,真是混蛋,明知道我不可能这样做,还说!

你他娘的就不能闭上你那张嘴?

韩馥耐着性子没有发火。

“本初,这样的事情你就不要再说了,我为袁氏故吏,就算袁氏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刘玄德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是我却绝不会做对袁氏不利的事情。”

袁绍大喜,觉得自己赌对了,然后便提出了新的请求。

“韩公心念恩义,这是值得赞赏的事情,既然如此,何不与我一同举兵,讨伐刘备,推翻伪帝,扶持真正的帝王上位,肃清寰宇呢?”

韩馥都听傻了。

“本初,当今天子登基那是有先帝诏令的,名正言顺啊,现在袁氏成了叛逆,皇子辩成了叛逆之子,背着这样的罪名,怎么可能成为皇帝?”

“那都是污蔑!是污蔑!是可耻的污蔑!”

袁绍大怒,伸手指向了雒阳的方向,大声道:“我叔父与和大将军对先帝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匡正先帝的错误,不让废长立幼的事情发生,维护汉室正统!

试问这般作为难道有错吗?这般所作所为何其忠诚?他们的忠心天日可鉴,可偏偏,那可恶的刘玄德搬弄是非,颠倒黑白,奸佞成了忠臣,忠臣成为叛贼,大汉天下居然任由一个奸佞小人成为大将军,这样的天下,还能长久吗?!”

袁绍的怒意非常强烈,出口就是诛心之言,听的韩馥十分惊恐。

“本初!慎言!不管你怎么说,雒阳朝廷已经决定了新任天子,已经布告天下,天下尚且没有动荡,这说明天下人都在观望,此时此刻,切不可成为带头质疑的人啊!”

袁绍不能接受这种说法。

“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刘备逆贼居心叵测,擅立天子,操控权势,说不定先帝临终前的意思还是立皇子辩,只是被他篡改了!对!他和张让、蹇硕、董重等逆贼一起篡改遗诏,他们都是逆贼!”

“说这种话是要有真凭实据的。”

韩馥无奈摇头道:“他们有先帝遗诏,先害死了司徒公,还有何大将军,接着废了皇后,废黜皇子辩的皇位继承之权,只留下皇子协一人可以继承皇位,这已经算是名正言顺了。

本初,你所说的虽然有可能,但是那也要真凭实据啊,没有真凭实据,只凭一腔言辞,谁能相信你呢?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对方有遗诏,你有什么?你也有遗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