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虫豸……”
满宠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大将军,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一旦开启,反对者会非常多,会超乎寻常的多,对您的攻击也会非常的剧烈,甚至于对您进行丧心病狂的刺杀,尽管如此,您也愿意接受吗?”
“伯宁,我曾问过你,你是否后悔当时把那个犯人拷打致死,你说,你不会后悔。”
“是的,再来一次,宠依然不会改变之前的做法,宠并没有因为丢官去职而对之前的所作所为有所后悔,做正确的事情,是不会后悔的。”
“那么我和你的选择是一样的,开启度田之后的我,也不会为我今天的决定而后悔,为了天下人而做正确的事情,就算失败,也不会后悔。”
刘备深深地凝视着满宠,满宠也深深地凝视着刘备。
两个男人通过彼此的眼神,意识到了他们共同的意志。
于是满宠点了点头。
“大将军对宠没有保留,宠感铭肺腑,虽然不能做到太多,但是宠可以保证,满氏家族一定不会在度田的问题上与您对抗,满氏家族一定会带头把所有的家族产业向您报备清楚,不会隐瞒,该缴纳的赋税,绝不逃避。”
“如此,甚好。”
刘备笑道:“我最厌恶的就是那种明明产业颇多却连一枚铜钱都不愿意缴纳出来的混帐东西,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混帐东西多了,大汉天下才会变得如此乌烟瘴气!”
通过这番交谈,两个男人之间的互相了解增进了许多。
刘备进一步了解到了满宠的决然,这让刘备认为满宠是值得信任和进一步托付大事的。
而满宠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刘备对部下的坦诚和信赖,这让满宠对刘备的好感更上了一层楼,认为与刘备共图大事是真正可行的。
哪怕这是需要冒生命危险的事情。
但是满宠便是这样的人了,认准一件事情一个人,便会勇往直前,不管冒着多大的政治风险,他也会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不会拐弯。
正是因为看中这一点,刘备才会把中书台的组建和郡国兵的指挥交给他。
后面,刘备便开始细细嘱咐满宠对于中书台和郡国兵组建的一些要务。
“郡国兵一旦成功建立起来,控制权必须掌控在中书台手里,而不能被地方官府拿走控制权,这一点至关重要,没有这一点,那么之后我们对付那些想要图谋不轨的贼人就很困难。
朝廷大军归朝廷大军,但是如果能在地方上有一股可靠的武装,能够在贼人发起叛乱之前或者之初就扑灭掉,朝廷也能省掉很多事情,除却首恶,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很好对付。
他们就好比中都官徒吏,虽然人数不多,武力不强,但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他们的存在至关重要,而且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
满宠听后,缓缓点了点头。
“君侯,您的意思,是要中书台和地方争权了啊,可这样一来,还有一些问题啊。”
“什么?”
“中书台所需要的费用。”
满宠低声道:“如果中书台设置在地方的郡国兵不受地方郡国官府控制,那么费用方面,就只能让雒阳朝廷来支出了,地方郡国恐怕不会愿意支出费用来养一群和他们争权夺利的人,您考虑过吗?
大汉有一百零九个郡国,按照您的规定,每三百人设置一名郡国兵,那全大汉所要设置的郡国兵的数量可能不下于二十万,就算每一名郡国兵都按照吏员的最低标准给待遇,也会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自然。”
刘备点头道:“我知道的,钱的问题始终是要排在最前面的问题,但是财力也是权力的一部分,财力强,权力才能强。
舍得花钱,才会有人愿意帮你办事,舍得花钱,才能把想做的事情给办成,不舍得花钱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满宠沉默了一会儿,认真地点了点头。
要么说人家是大将军而自己只是他的部下呢?
这格局,这胸怀,这视金钱如粪土的气势!
大汉如果多几个这样的高官,何至于走到之前那个分崩离析的地步?
第六百七十五章 刘备,他对大汉是真心的
真要说起来,刘备舍得花钱的名声也是出了名的。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刘备很有钱,非常有钱,从凉州时代开始,他就非常有钱。
他在凉州折腾了凉州细盐这种王炸级别的产品,还筹备了凉州钢铁生产线,筹备了凉州蒲桃酒生产线,以及凉州牲畜贩卖生产线。
靠着这四条生产线,他四面出击,到处铺开自己的经济战略,赚取了海量利润。
且除了食盐之外,其他的三条生产线,刘备都是绝对的主人。
据说甄俨在掌控少府之前,就掌控着刘备集团的财政部门,帮刘备集团理财,所以才在刘备进入雒阳之后被他安排到了少府的位置上。
而眼下的少府不单单还控制着全面铺开的四条生产线,还额外掌控了原先的皇家私产,原先属于汉灵帝刘宏的财产份额现在也全都在少府体系之下打理。
依托着食盐、钢铁等重量级产品的生产和贩售,更有传言称,少府现在才是大汉真正的财政部门,明面上的大司农只是个样子货,实际上就连国家税收的账目都是少府在兼管。
刘备的个人财产在其中也占有重大比例,现在也是少府的专门部门在管理。
根据一些大将军府不知道是不是刻意流传出来的消息显示,挂在刘备本人名下的财产额度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不管这些消息是不是真的,满宠都有理由相信,刘备真的有养活二十万郡国兵的底气。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那个道理。
舍得花钱。
同样是大将军府内流传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刻意走漏的消息——
中平末年到建安初年,因为国家局势混乱,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财政收入严重不足。
那个时候,除了朝廷日常行政费用支出之外,大汉国库实际上是空的,甚至于连官员俸禄都只能撑得起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是拿不出来的。
所以那段时间里,国库无法支出的所有一切的财政支出全都是刘备私人提供。
他把自己的收入经过少府的账目统计之后直接划入大司农控制的国库,用自己的私人收入填补亏空。
官员俸禄,朝廷建设支出,还有军费等等费用,全都是刘备用自己的财产填补的,填补了好一阵子,差不多得有一年半的时间。
直到后面局势稍稍稳定,税收可以稳定收上来之后,刘备才渐渐削减了自身的支出。
所以也有传言说刘备之所以过着较为简朴的生活,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就是单纯的支出太多,把太多的钱花在了公务上,所以确实没什么钱能过奢侈的生活。
满宠是内部人员,通过一些关系打听了一些消息之后,确认了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当时就感慨万分。
自古以来有善于理财者,有富可敌国者,但是从未有过用自己的财产填补国库支出者。
刘备,他对大汉是真心的(流泪)。
人家大佬有了很大的财富收入,一般都想着过上奢侈的生活,搞庞大的排场,办辉煌的宴会,让一大群舞女乐师表演,营造一个大场面,以此彰显自己的财富,让大家羡慕他。
或者在雒阳城内搞一出斗富的戏码来彰显一下自己的豪爽大气,让自己成为永恒的传说。
但是刘备不,他就没搞过什么大排面,所有生活标准也就是个普通的富户。
能喝酒吃肉,能吃饱穿暖,能衣食无忧,在雒阳城内有他这样的生活水准的人家,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并不算稀奇。
他不能挣钱吗?
他靠着自己的本事构建起来的四大生产线已经遍布半个大汉,所产生的收益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他自己,他不仅善于理财,也是个富可敌国者,他随时随地都能过上极端奢侈的生活。
但是他没有,反而把绝大部分财产投入到了公务当中,舍得给部下花钱,尤其舍得给军队花钱。
给军队一日三餐,给军队一年四季都有新的衣服,每个月还有固定兵饷可以领。
十几万的全职专业军队,那钱就跟不要钱似的一把一把往外撒,撒的部下们、士兵们死心塌地,没人不以为刘备办事而感到骄傲和自傲。
说一句我是大将军的部下,比啥都管用。
这就是格局上的差距!
所以满宠就觉得自己的格局小了。
整个大汉国刘备都能养得起,二十万郡国兵又怎么了?
刘备肯定舍得出这笔钱!
不过满宠没想到的是,刘备紧随其后就来了一句——
“但是花钱也不能乱花,乱花的话,多少钱都不够花,伯宁啊,这个事情很好解决,虽然郡国兵听我们的,但是也是实实在在为地方的安全保障做了贡献,给地方官员省去多少麻烦事?如此一来,地方郡国官府敢不给钱?”
满宠愣住了。
这……
刘备完全没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的,他笑道:“郡国兵听朝廷的,不听地方调遣,但是实质上也是在帮地方办事,帮他们省事,他们出一半钱不算什么吧?
郡国兵的费用,朝廷和地方对半开,一边负责一半,如此一来,朝廷等于只需要承担十万郡国兵的费用,按照吏员的待遇给郡国兵提供待遇,等于多了十万吏员,这笔帐还挺好算的。”
“……”
满宠无话可说了。
不过,刘备说的显然还是有道理的。
郡国兵虽然听朝廷的指挥,但是行动在地方,地方上有什么土匪强人啥的,有什么杀人越货的案件啥的,那可都是郡国兵出动办事,最后这些刑事案件的审判也是郡国兵机构负责,直接帮地方官府省去了多少麻烦事儿?
虽然我分了你的权,但是我也帮你办了事儿,帮你减轻了负担和责任,你不出钱?
你不出钱我们就要针对你了。
刘备笑呵呵的把自己的全盘计划告诉了满宠,满宠对此确实是十分认可。
随后,刘备又提出了要在雒阳设立一所专门为培养郡国兵而存在的学府,为郡国兵的专业化、职业化做准备。
第六百七十六章 抵足而眠
郡国兵不是单纯的士兵,而是地方上的执法人员,所以他们不可能是一群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也不能是读写型选手。
他们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律法知识。
但是此时此刻,大汉并没有培养相关律法人员的学校和教育模式,律法的传承和儒家传承一样,也是走家族的路子。
好几个有名的律法士族传承好几代人,然后纷纷到中央担任廷尉、司隶校尉等等职位,继而推动自家的门生故吏们从事律法上的工作。
主打就是一个私下培养,并不公开。
比如著名的颍川郭氏家族。
“郡国兵不仅需要应对土匪强人,也要应对民间的刑事案件,有什么杀人、抢劫之类的,也是需要郡国兵机构去审判,如我所说,那就需要郡国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
大汉自武帝以来,就在讲春秋决狱,但是和你所说的差不多,我并不太认同这一套,律法就是律法,用古人的故事来影响律法,这是不合适的行为,我并不赞同。
所以,我决定设立一所律法学府,用以培养郡国兵,让每一名郡国兵熟识汉律中的相关条文,对了,伯宁,之前我不是给你汉律让你研读吗?这些日子,你就整理一个章程出来,用作培养郡国兵的教材。”
“这……君侯,当真如此?”
满宠一脸激动的看着刘备:“如此一来,是不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尤其是左氏春秋的传承家族,您……您不就是左氏春秋的阀阅之主吗?您……对此没有看法?”
“我当然是左氏春秋的阀阅之主,但是我也并不认可春秋决狱这档子事。”
刘备摇了摇头,缓缓道:“律法是律法,春秋是春秋,时代在变化,一味的遵守古人的行为去办事,用古人的案例判决现在的案例,而完全不在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很大的谬误。
上古时期,甚至还没有人伦大防,父母兄妹之间常常出现今人所无法忍受的事情,那么能拿上古之时的惯例来判断今时今日的事情吗?一切都在变,春秋也必须要变。”
“您是要变法?”
满宠惊讶道:“君侯,过去我还有所质疑,但是现在我是真的认可了,您是真的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能与您相识、为您办事,这是宠最大的荣幸!”
“啊,这……”
刘备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满宠说自己想要变法……
但是说到底,他还真的想要变法,只不过,他不是准备要变法,而是一直都在变法。
他所做的一切,包括经济作战,还有嘉德殿会议,实质上都是变法需要做的事情,都可以归纳在变法行动之中,汉帝国的最高治理思想,正在他的影响下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一变,就和原先完全不同了。
现在要做的事情,很多都是他之前所做的事情所产生的变量积累起来的一个结果,他所做出的改变对这个帝国产生了一些影响,这些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
而现在,是这种积累足以推动变法朝着下一个阶段继续深入的时候了。
变化不是一时半会儿出现的,而是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
很显然,大汉帝国在今时今日,已经出现了质变的迹象。
于是在接下来的四辅臣国务会议上,刘备又一次提出了新议案——在雒阳设立律法专门学校,为培养郡国兵做准备,专门学校的负责人以中书令满宠担当,由满宠全权负责起律法专门学校和郡国兵组建的事务。
刘备信任满宠,欣赏满宠的能力,要把这件事情托付给满宠负责,而对于此事,四辅臣国务会议上产生了一些小小的争论。
黄琬还是担当了那个标准的反对派角色,在国务会议上认为刘备连番的折腾,给大汉帝国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现在又要设立律法专门学校,这是不是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大汉可是以儒学为国学的,你现在却要设立一个律法专门学校,教授律法,这……
你考虑过郭氏这样的律法传承家族的意见吗?
上一篇: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下一篇:这个书生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