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如果一切真的无法挽回,那么至少能保住性命和未来。
不得不说,徐和与司马俱还是欠缺斗争经验,没有充分理解扬州大区的优秀斗争匹配机制,不曾感受到扬州大区尖锐而矛盾的斗争氛围以及扬州整体的排外情绪。
他们到底是外来者,是徐州人,有些还是青州人,属于北人,在江南这边看来,可不算自己人,抛弃了也就抛弃了,没什么了不得的。
反正北人从来看不起他们南人,这种意识主导之下的费栈并不会对徐和与司马俱产生什么愧疚的情绪。
他只会算计能把他们卖多少钱。
这种错误的以为自己已经融入当地的情绪,是徐和与司马俱等人犯下的最大的战略错误,这种战略错误使得他们过于相信了费栈为首的本地山越集团。
可他们自己却没有丝毫的认知。
第七百二十八章 郭嘉表示反对
十二月中旬开始,因为连续的晴好天气,汉军的火攻战术不断获得成功。
黄巾山越联军本部老巢周边的丘陵山头被汉军接连攻克,大规模占据,黄巾山越联军也为此开始转变战术。
不死守了,转变为攻击战术,利用山路难行的狭窄优势,限制汉军在人数上的优势,逼迫汉军和他们打小规模作战,以此获得战术上的优势。
并且黄巾军还尝试通过他们所熟悉的山路包抄汉军的后路,对汉军的后勤粮道发起进攻。
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改变,黄巾军不再被动防守,而是积极出战。
当然,正面战场上的主动出击并不能撼动汉军的优势,关羽让主力兵团稍微后退,以甘宁、阎行和史涣三支善于山地作战的南方兵马出击,在山野之间和黄巾山越联军作战,数次取胜。
甘宁尤为勇猛,率领军中精锐身先士卒,翻山越岭,跨河过桥,创下连续三天攻克三座山头的战斗记录,被军队中的人称呼为【翻山将军】。
正面战斗中,黄巾山越联军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被被汉军的南人军队打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防线进一步后退,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现在,他们的老巢是确实面临着重大的危险了。
但他们也不是没有收获。
山越方面利用熟悉道路的优势,发现了一条汉军的粮道,告知了黄巾军,徐和立刻组织人马,交给司马俱统领,果断发起了进攻。
司马俱勇猛出击,主动攻击汉军的粮食队伍,虽然战力不济,未能彻底摧毁这一批辎重,但是汉军的护粮队伍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一部分的粮食被黄巾军烧毁。
消息传来,关羽感到担忧,于是下令军队暂时停止前进,留下来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众将商议了一下,都觉得应该力保后勤路线,先投入重兵保护粮道,暂缓前进,戒备黄巾军的同时,赶快规划新的粮道路线,启用备用方案。
然后增加前线存粮。
但是关键时刻,此前一直对战事不发表自己看法的郭嘉出乎意料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坚决反对停止进攻、力保粮道的方案。
“此前,贼人一直限于我军的火攻战术而不能自拔,未能及时转变战术,损失惨重,但是现在贼人很明显已经反应过来了,他们试图用自己熟悉山路的优势来限制我军前进。
这不单单是他们的战术,也是他们的阴谋,此时此刻,我军应当保持冷静,决不能被贼人牵着鼻子走,贼人想要通过威胁后勤来减缓我军前进的脚步,以此获得喘息之机,但是我军偏不能让他们如愿!
他们想逼迫我军延缓行军,那我军就一定要坚持行军,他们偷袭他们的,我军前进我军的,他们威胁的是我军的后勤粮道,但是我军的后勤粮道不止一条,我军威胁的是贼人的巢穴,巢穴只有一个!
冒一点风险,换取全灭贼人的战果,这难道不是正确的选择吗?若是遂了叛军的愿,叫叛军得以喘息,我军前进速度放缓,一旦过后有阴雨连绵的天气,火攻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届时,我军进退两难,极有可能被叛军拖入持久作战,那对我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事情,关将军,您不也是希望在春耕之前结束这场战争吗?若是现在放缓进军速度,可就难了!”
郭嘉提出的这个意见,在关羽看来,是有点水平的。
因为之前他也曾这样想过,所以对于部将们提出的要妥善保全粮道的想法略有迟疑,但是因为没有人提出和他一样的看法,所以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结果这个想法被郭嘉说出来了。
老实说,此前,关羽一直看郭嘉不太爽,对他不冷不淡,不怎么在乎。
因为此人资历太浅,又不知道有什么本事,刚刚来到大将军府任职就得到刘备的信任,做什么都带着他,甚至连睡觉都和他一起睡。
这在曾经,是只有关羽张飞他们这些老人才有的待遇,尽管如此,那么久以来,因为经常外出带兵作战的缘故,关羽张飞他们这些老人也很少有机会和刘备一起睡觉、交流情感了。
这下子忽然听说有个叫郭嘉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天天和刘备混在一起,关系亲密,一起睡觉一起吃饭,享受他们这些老人才能得到的待遇,关羽心里多少有点不痛快。
结果这次南征,刘备还把郭嘉派给了关羽,嘱咐关羽有事多问问郭嘉,郭嘉有很强的才能,对行军之道也颇有看法,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有天纵之才,或许可以在不经意间帮助关羽。
关羽对此只是表面应承,心里不怎么认同。
没有上过战场的小字辈,怎么有胆量说自己可以参赞军机的?
他有经验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需要有充分经验和能力的人才能介入,这个郭嘉此前没有任何军事经验,单凭一张嘴,居然能让刘备使他做个行军参谋?
这要是换成荀攸、贾诩这样久经战场考验的人,关羽不说言听计从,那也是会给予一定重视的,但是这个郭嘉,实在是没有让他重视的理由。
出征之时,关羽也打定主意,要是这小子对自己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就要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前辈的威严。
不过这小子倒是挺老实的,或者说挺会做人的,出征行军以来,没有对关羽做什么指手画脚的事情,甚至没怎么靠近过关羽。
每次例会上也就象征性做个发言,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然后就是聆听众将的发言,自己做一些笔录,然后就不见踪影。
关羽稍微打听了一下,得知郭嘉一有时间就跑到底下军队当中和基层军官、士兵打交道,利用自己大将军掾的身份得到这些人的重视,询问他们关于行军征战的一切事情。
他会打听这些军官士兵们之前的行军故事,询问一些他们记忆深刻的事情,然后做记录。
要么就是跑到后勤部分打探后勤方面的消息,和后勤方面的负责吏员们打探后勤方面的消息。
听说因为总是泡在那边,有一次还碰到了前去检查工作的程昱,程昱没给他好脸色,他就嘻皮笑脸套近乎,厚着脸皮和程昱交谈,想要询问程昱关于后勤工作的一些心得体验。
程昱本来不想搭理他,后面是在被他缠的没办法,就说了一些有的没的,把他打发了。
之后连续好几日,他都跑到和程昱那边和程昱谈话,程昱工作忙,他就趁着程昱忙完一件事情的时候凑过去问东问西,程昱不胜其烦,却顾虑到刘备对郭嘉的宠幸,又不方便真的把他赶走。
只能勉强应付。
关羽还注意到,这郭嘉特别喜欢做笔录,他和谁聊天都是带着笔和厚厚一叠纸,听到什么就喜欢记录,也不知道都记了些什么东西。
他渐渐觉得,这小子可能有点本事。
第七百二十九章 关羽的决然
一直到大军抵达庐江,郭嘉也没有提出过什么行军征战的建议,只是在扮演一个决策透明人。
等大军过江筹备作战的时候,他象征性的附和了一下关羽的建议,建议提前作战时间,争取在冬季把战争结束,不要耽搁春耕。
当时也没人把这件事情当作是郭嘉的看法,只觉得他是在附和关羽,当个混子,没人重视他。
之后的行军作战也是关羽指挥下令,对全军负责,郭嘉所谓的参赞军机就是参加会议,做记录,别的也不做什么。
所有人都认为郭嘉真的只是过来镀金、混经验的水货。
结果当下,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郭嘉却突然冒头,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想法,明目张胆的驳斥了几十名军官的共同建议,毫不胆怯的与他们对峙。
这让众人感到诧异。
随后,军官们对郭嘉的这一看法表示不满,虽然他顶着个行军参谋的名头,但是没人服他。
“粮道是行军之中最重要的存在,没有粮食,我们打什么仗?我军的确不是只有一条粮道,但是每一条粮道都有意义,大军军营只有五日存粮,一旦粮道被威胁,军心不稳,这仗还怎么打?”
“粮道太重要了,当前最该做的事情是确保粮道无虞,而不是继续前进,拉长粮道,这就给了贼人可乘之机,将军,万不可继续冒进!”
“将军,郭参谋没有行军作战的经验,他的意见太过凶险,望将军不要采纳!”
军中将领多数都反对郭嘉的意见,对郭嘉的看法十分不满。
但是郭嘉并不退缩,梗着脖子和一群骄兵悍将对峙,毫不畏惧。
“我军战力远强于贼军,贼军原本的战术就是坚守,希望用山丘防线拖垮我军的后勤,并不想和我军正面交战,这就意味着贼军自己也认为他们不是我军的对手。
正是被我军的火攻战术逼到没有办法,贼军才会采取主动出击的战术,但是主动出击也不是我军的对手,威胁粮道是他们最后的办法,贼军实际已经没有办法了。
而且贼军进入丹阳郡不过数月时间,甚至都不到一年,根基不稳,若无当地山越贼人相助,根本不可能立足于当地,发现粮道的一定是本地的山越贼人,而不是黄巾贼本身。
其底蕴便是如此浅薄,尽管如此,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能和山越贼人混在一起,可见其人善于拉拢地方势力,假以时日,必成大患!若不趁此良机将其一举拔除,后患无穷!”
黄忠与郭嘉同属大将军掾出身,但是对于这个看法,他不能认同。
“我听闻之前扬州官军战败的原因就是丹阳山越贼人和黄巾军联手,这说明丹阳山越已经和黄巾军同谋,这一点我认同。
黄巾贼人虽然根基浅薄,但是有山越贼人助战,难道不值得我军谨慎对待吗?郭参谋,恐怕现在并不是冒进的时候吧?”
郭嘉连连摇头,不认同黄忠的意见。
“我在老家时就久有听闻,言江东人素来排外,对北人并没有好感,北人多歧视江东人,以其为蛮子,江东人也会抱团对抗北人,暗中辱骂北人。
这是百年来的积弊,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更不是黄巾贼人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的,黄巾贼人起于青徐二州,是北人,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可能得到江东人的真心接纳?
黄巾贼人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怎么可能让山越贼人不惜自己的损失也要帮助黄巾贼与朝廷大军作对?之前他们帮助黄巾贼人对抗扬州官军很正常,没有黄巾贼,他们照样会和扬州官军作战!
难道没有黄巾贼,他们就不会和官军为敌吗?若是如此,这几十万山越贼人是怎么出现的?难道是凭空出现的?
他们自己内部有矛盾,并不妨碍他们一致对北人排挤,山越贼人对黄巾贼人可能更多的是利用,这两者,利益一致时可以携手,一旦出现危机,山越贼人必然抛弃黄巾贼人,以求生存!”
关羽皱了皱眉头,抚了一把自己的胡须,若有所思。
“郭参谋,你的意思是,山越贼人和黄巾贼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算是联盟?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如果可能,山越贼人甚至会对黄巾贼人出手?”
“自然如此,关将军,还是那句话,他们之间合作不过数月,以南人对北人的排斥,怎么可能有紧密的关系?”
郭嘉摇头道:“与其说他们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倒不如说他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互相背叛,丹阳山越接纳黄巾贼,应该是想要利用黄巾贼对抗官府,减轻自身压力。
但是当更加强大的力量前来针对黄巾贼的时候,山越贼人必然不会为了黄巾贼去冒风险,如果朝廷大军继续获胜、强势,山越贼人一看事不可违,一定会抛弃黄巾贼,届时,黄巾贼必然覆亡!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军表现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剿灭黄巾贼的气势!如果我军不能以决然的气势消灭掉黄巾贼,反而让黄巾贼有了喘息之机,则山越贼人必然更加高看黄巾贼!
届时,黄巾贼能得到的帮助将远远不止现在这些,我军也将真正陷入和山越贼人全面为敌的泥潭之中,短期之内无法自拔,所以,此战一定要尽快结束,一定要让山越贼人看到这股气势,并且继续突破,绝不停歇!”
说着,郭嘉捏紧了拳头:“如此,山越贼人必然动摇,黄巾贼也会恐惧,局势会瞬间逆转!他们再也抽不出力量威胁我军后勤,此战必然能在开春之前结束掉!”
郭嘉的这一番分析让关羽在恍惚间好像看到了刘备年轻的时候那意气风发的模样。
他依稀记得在凉州战场的时候,很多次大家面临困境时,都是刘备站了出来,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带着大家迎难而上。
甚至亲自带兵奔赴最危险的地方,浴血奋战,最后扭转局势,取得辉煌胜利。
所以他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扭转局势】。
于是关羽陷入了沉思。
但是军中大部分将领还是反对这个建议。
他们初次来到江南作战,还是认为万事稳为上策,如果冒进,万一失败,对于江南军区来说,影响太大了,对刚刚就任镇南将军的关羽来说,影响也很大。
这一战不单单要考虑军事,也要考虑政治。
会议中,只有甘宁和魏延两人支持郭嘉。
黄忠则默然无语,似乎感觉郭嘉说的也有道理,并不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看着关羽。
其他人则清一色反对。
少倾,关羽看了看表达支持的甘宁和魏延。
“你们两人为什么支持郭参谋的看法?”
甘宁大大咧咧。
“我觉得郭参谋说的有道理,我军军力远胜于贼军,只是被稍微威胁了一下后勤粮道就要退缩,岂不是笑话?还不如疾驰猛进,迅猛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叫那些贼人土崩瓦解!”
魏延则稍微沉稳一些。
“我也觉得郭参谋所说的有道理,要是去救后勤,正中贼人下坏,行军作战,哪有照着敌人所想的样子去打的?贼军希望我们去做什么,我们偏不能让贼人得逞,再说了,也确实不是只有一条粮道,这一点风险,并不致命。”
关羽继续抚着自己的胡须,眯着眼睛,沉吟片刻,而后睁开双眼,眼中满是自信。
“贼人的确狡诈、危险,但是相比于贼人而言,我们才是最该让贼人感到危险的,我军占尽优势,哪有在优势之下还要畏缩不前的道理?贼人越想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偏不能做!郭参谋所言,有理。”
第七百三十章 郭嘉不再是小白脸了
郭嘉一听此言,大喜过望,知道自己的计策会被关羽采纳,而这场战争也会在不久之后走向终结。
郭嘉有信心,绝对能在春耕之前结束这场战争。
关羽站起了身子,阻止了还有部下想要谈论这件事情的说辞。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此战,要尽快结束,黄巾贼人根基浅薄,正是我军果断向前将其彻底毁灭之时!我军当奋勇向前,绝不退缩,要让贼人好好看看,我军是如何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关羽大手一挥,威风凛凛。
尽管对郭嘉有不少看法,心里也还有些不爽,但是此时此刻,关羽选择了遵从内心的声音,相信郭嘉对这件事情的判断。
而且说到底,汉军人数多于黄巾山越联军,手握雄厚的兵力,关羽办事有底气。
上一篇: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下一篇:这个书生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