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他忠诚于刘备,绝不会向城内这些混蛋服软,但是他只有自己,服虔能给他提供的帮助比较有限。
服虔治理地方比较柔和,性格相对而言比较软弱,不能震慑部下,也不能震慑赵王刘赦。
城内混乱的时候,他亲自出马劝说那些反对派们消停一点,取得的成效也比较小,于是城内的情况越发不妙,全靠两千多郡国兵以武力死撑才能维持。
饶是如此,邯郸城也是险象环生。
半个多月以来,郡国兵据城死守,每天都有几十上百人或者受伤或者战死,后面孙祥也扛不住,只能紧急招募城中壮丁参军作战,坚守城池。
然后伤亡就更大了一些。
眼看着邯郸城要坚持不住了。
而且就在徐晃领兵抵达邯郸的前一天,城内还出现了针对孙祥的刺杀行动,只不过没有成功。
刺客被孙祥的部下拼命抓住,要审问他是谁派来的,可惜这个刺客是个死士,被抓住之后自己服毒自尽了。
也就没能知道出手刺杀孙祥的是谁。
但是这也不要紧了,因为第二天徐晃就来了,第三天就把邯郸城外的叛军一网打尽了。
第七百九十九章 西汉宗室与东汉宗室
邯郸城外的叛军其实真的很好对付,因为徐晃对他们发动了偷袭,还是夜袭。
本以为夜袭没那么容易,结果徐晃派去的先锋队轻而易举的就摸进了叛军军营,然后顺利开始放火。
根据后来的战况回馈,徐晃得知先锋队摸进去的时候,叛军的守门卫兵正挤在一起睡觉,本该出现的巡逻队没有出现,高台上的瞭望兵似乎正在和战友赌钱玩。
结果就是大火多点燃烧起来、叛军乱作一团的时候,徐晃的大军开始进攻。
一片混乱之中,叛军彻底崩溃,汉军都没什么战术,就是猛冲猛打,一直到黎明时分,战斗结束。
天色大亮之后,城外已经到处都是汉军的军旗和被俘获的叛军,清点人数之后,徐晃得知,总人数在两万三千左右的叛军有两万多人被俘获,被杀死、烧死一千多人,剩下不到一千人逃跑了。
在城墙上看着汉军战旗烈烈飞扬,顶了好多天、压力山大的孙祥热泪盈眶,然后下令打开城门,迎接徐晃入城。
徐晃入城之后,认出了孙祥,发现孙祥曾是他手下的一个校尉,后来年龄到了,就去了雒阳,之后没听到他有什么消息,现在却有些意外的发现他居然在这里。
得知孙祥这些天的经历之后,徐晃颇为感慨,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孙祥是个好汉子。
紧接着,徐晃便得知了这些日子里城内发生的事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我以为宗王不会这样说,听到风声的时候还以为是叛军故意这样说,好蒙骗他们自己人卖命,可没想到这居然是真的,赵王居然真的要和朝廷过不去?”
“最开始我也很惊讶,不敢相信,直到他派出赵王府的卫队要和守城卫兵争抢城门控制权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是真的要和叛军联手,于是我赶快带人把他的卫队歼灭了。”
孙祥低声道:“之后我派人包围了赵王府,不让他们内外交通,城内对此意见很大,很多官员和大户人家对我施压,要我撤兵,但是我没有,一直都在看管着赵王府,于是有些人坐不住了,还想刺杀我。”
“看来叛贼不单单在城外,城内也有很多啊。”
徐晃冷笑一声,随后便决定亲自拜访一下那位赵王。
拜访赵王之前,徐晃看到了面色惨白、眼窝深陷的赵国相服虔,看着这位闻名于世的大儒如此憔悴的模样,徐晃也有点于心不忍。
“您这样憔悴的模样,是多少日没有好好的休息了吗?您身兼一郡国之重任,还是好好休息才行啊。”
“没能制止叛乱发生,还闹得那么多人丧命,这都是我无能的原因,事到如今,我哪里还有颜面谈什么睡觉的事情呢?”
服虔叹了口气道:“我老了,不中用了,什么事情都办不到,之后我会上表给陛下,自行请罪,还请将军不要有任何隐瞒之处,我犯了什么错,将军直言,一应责任,我一力承担。”
徐晃感到无奈。
这个事情还真不是服虔一个国相级别的官员能够承担起来的,因为邯郸城里的事情牵扯到了一位宗王。
徐晃是清楚的,度田令不仅涉及到官员,也涉及到了汉室宗亲群体,甚至于那位获得很多土地的前任小皇帝刘协的土地田产都要接受度田和纳税的申报,当然,刘协对这些还不是很有感触,所以轻而易举的就接受了。
但是这些传承已久的宗王则不同。
他们拥有大量田产,且自诩为汉室宗亲,从来也不认为他们有纳税的必要,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才是正儿八经的度田最强钉子户。
而且身份上,他们作为宗亲,身份特殊,地位特殊,一般官员不管自己认为自己的身份多么尊贵,也不敢正儿八经的和他们作对。
就算是领下朝廷命令的官员,面对宗王的时候也多少有点顾忌,只不过刘备在这一次的行动之中特意嘱咐了,就算是宗王,也一样要接受度田令的调查。
刘邦的基因确实很强,传承到现在,汉室宗亲的群体已经非常庞大了,其中并不乏有真正的人杰存在,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
不过这个比例就有点小,比起人杰,虫豸的数量明显更大一些。
刘备在上位之后对汉室宗亲群体做了一个摸底,得知大部分汉室宗亲群体到目前为止都是和他发迹之前一样,是普通人,没什么权势,没什么地位,没什么财产,日子过得紧巴巴,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富裕,能算一般小地主的数量都是很少的。
这一点其实也很正常,自汉武帝推恩令之后,汉室宗亲群体越来越多,地盘也越来越小,利益也越来越不够分,很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阶层分化。
推恩令的确是一步好棋,极大的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为朝廷甩掉了大量的包袱,这一点,后来的明朝就没有学到,朱元璋太爱自己的孩子了,搞得朱家子孙繁衍的太过于快速,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汉帝国就没有,汉室宗亲沦为一般人并且经受苦难的事情一点也不少,就好比刘备当年所过过的那些日子,朝廷可没说过会给他这个汉室宗亲哪怕一丁点的服抚恤。
汉室宗亲们的长房嫡子继承最大的财产,妾生子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只能分到一点点汤水,要说是有点能耐的,凭自己拼个未来也算是牛逼人物,但是大部分汉室宗亲也都是正常人,普通人,能好好过日子都很不容易了,哪来的创业才能?
于是越来越多的汉室宗亲群体变得泯然众人,甚至不如众人,日子越过越潦倒,最后连一般百姓都不如,贫病交加而死的,并不在少数。
对于这些人,汉皇室并没有什么怜悯之心,也没有什么人说过要去接济这些比较穷困的汉室宗亲群体,放任自由,生死听天由命才是常态。
所以汉室宗亲群体到目前为止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正儿八经的人数都已经有十好几万了,但是真正算是帝国上层贵族的,也就那么极少数的一部分,金字塔塔尖上的有限的那么一点点。
比如各大宗王。
东汉时代的宗王基本上就是刘秀的子孙后代了,和西汉时代传承下来的汉室宗亲已经没什么亲缘关系了,而且穷困潦倒的汉室宗亲群体基本上就是西汉时代的宗亲群体,西汉时期的宗亲群体也远比东汉宗亲群体的人数要大得多。
现在的汉室宗王往上追溯几代人,基本上都能追溯到刘秀身上。
刘秀这么搞也有他的理由,因为侯爵在名义上还是能往上的,而王爵再往上就只能是皇帝了,给大家都封王爵,只会让对皇权有野心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才要严格限制王爵的人选和数量,这样才能更好的拱卫皇权。
其他人不能做王爵,皇子做王爵才是最合适的,如此一来,皇室大宗没有子嗣的时候,就能从旁支子弟之中选择合适的人选来继承皇位,于是这个规矩就那么定下来了。
不过当前这个情况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刘备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东汉宗亲,而是西汉宗亲。
他的上位实质上意味着传承自刘秀血脉的东汉顶级宗室权贵们失去了大宗皇权,大宗皇权重新转移到了纯粹的西汉宗亲手上,刘秀这一支已经失去地位和权势了。
这对于大部分东汉宗亲来说,都不是好事。
按照东汉的规矩,刘备应该立他的儿子们做王爵,而他们这些传承一百多年的王爵很有可能为此失去王爵的身份。
所以他们也会担心刘备会不会借助各种理由对他们下手。
目前来说,不会太担心的东汉宗亲也就是刘虞、刘协等少数几人,但他们本身就不是王爵,所以大部分东汉宗王都对刘备的上位持一个紧张、观望的态度。
在诸多政策没有涉及到宗王群体的时候,他们稍微放心些,但是当政策涉及到宗王群体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
而且东汉宗王群体内部也有一些消息流传,得知此前刘备曾经被一个东汉宗王得罪过,对东汉宗王群体的感官可能就不太好,所以他们就很紧张,之前限奴令对宗室的限制和打压就更加明确的增加了他们之间的对立和互相猜忌。
如果说限奴令还没有完全的触碰到宗王群体的核心利益,那么度田令就真的触碰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了。
看来刘备是真的要对刘秀的子孙们动手了。
和正常的地主豪强一样,东汉宗王群体往往也有数量较大的土地财富。
皇室在政治上对他们的打压换来的是在经济上的宽容,经济上的宽容换来的是他们对土地财富的大幅度扩张,有些善于理财或者比较贪婪的宗王就更是如此了。
这些宗王拥有田地的数量不比那些地方上的超级大地主要少,地位还更高,更不可能有人和他们谈什么税收之类的问题。
可现在不一样了,刘备就是要和他们谈税收问题,不仅要谈,还要正儿八经的收税,还是阶梯税率,土地数量越大,超出部分的税率就越高,最高居然要到四成五,这就是在拿刀子往他们身上砍肉下来吃。
宗王群体得知此事之后,态度是比较一致的,就是惊恐和愤怒,只是程度有所不同,有人不是那么生气,有人则气得快要爆炸。
赵王刘赦就是气的快要爆炸的那种人。
他打心眼里觉得刘备这个西汉皇族破落户处心积虑夺取他们东汉皇室宗亲的大宗皇权,最后还欺负小孩子,欺负老太太,把皇权夺到手里,那是纯粹的厚颜加卑鄙,整个人就是大写的无耻,完全没有之前治世能臣的模样。
在他看来,刘备这种西汉远支皇亲和东汉正统宗室已经不是一种人了,能做官能伺候他们这些正儿八经的宗室皇亲已经属于恩赐,你又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篡夺皇位呢?
你怎么敢?
篡夺皇位也就算了,之前之后还搞出那么多幺蛾子,一个限奴令我们已经忍得很辛苦了,现在居然还要度田?
度田?
你知道度田是什么?
你知道度田意味着什么?
你也配度田?
当时服虔带着度田令到赵王府来找刘赦传达命令的时候,刘赦差点没给气死,他当时就指着服虔的鼻子让服虔滚出赵王府,服虔没有生气,但还是不卑不亢的传达了朝廷命令,说很快就会组织人手前来度田和计算税额,让刘赦做好准备。
刘赦被气的脸色发青,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服虔的“冒犯”和刘备的“算计”。
于是他私下里和一些关系比较好的官员、豪族势力做了协商,得知了他们也非常抗拒度田令,准备行“光武时故事”,掀起战乱,以坚决的抵抗反制刘备无耻的命令,让刘备认怂,知道自己犯了多大错误。
于是刘赦思虑片刻,便决定加入进去,然后还派人去联系冀州的其他宗王,想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什么想法。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刘赦还有更多一层的考量,他觉得刘备是西汉宗室,本质上和他们这群高贵的东汉宗室不是一群人,很难说能尿到一个壶里去,刘备现在的所作所为,很难说不是对东汉宗室群体的一次报复。
这一次报复要是成功了,很难说不会再有下一次,如果还有下一次,会不会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严峻,到最后,甚至要罢黜他们这群宗王的身份呢?
没了这些传承,他们还怎么过好日子?
这是最本质的担忧,也是刘赦等东汉宗亲群体难以忍受的根本原因,怀着如此的忧虑之情,刘赦觉得如果这一次的反抗成功了,他们有必要正儿八经的竖起反旗,号召天下和刘备决裂,从刘备手里夺回大宗皇权,让东汉宗王群体的好日子持续下去。
否则,让刘备这个西汉宗室余孽登上皇位执掌天下,鬼知道后续还有什么盘外招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之前,刘赦送去的消息还没什么回应,其他宗王那边似乎对于刘赦的提议还不是很心动,但是刘赦觉得自己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所以就在叛军集结准备突袭邯郸城的时候,发起了对邯郸城的“里应外合”。
但是他算来算去,没算到赵国郡国兵都尉孙祥是个有能耐的人,也是对刘备忠心耿耿的部下,领着两千多郡国兵还提前得知了叛军将要进攻邯郸的情报,于是快速行动,掌控了整个邯郸城,还把他派去协助叛军行动的队伍给打垮了。
之后更是冒着大不敬的罪名包围了赵王府,把他给困住了,虽然之后没有对赵王府发起什么其他的军事行动,但是一个包围一个戒备,足以让刘赦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
第八百章 虫豸大本营
刘赦没料到孙祥居然那么能打,那么能干,也没料到自己手底下的人居然那么废物,连一个郡国兵都尉都解决不了,结果赵王府都被包围了。
刘赦又惊又怒,在一段惊慌失措的情绪之后,他稳定心神,要找赵国相服虔解决问题,要让服虔给自己一个解释。
他认为服虔可以搞定孙祥的问题,结果服虔居然说他没有指挥郡国兵都尉的权力,郡国兵都尉的指挥权来自于朝廷,不是来自于他。
所以虽然服虔也对孙祥的“冒犯之举”不太满意,却无法命令孙祥解除对赵王府的包围。
刘赦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对孙祥的冒犯之举极为恼火,多次派人试图冲出包围圈,攻击孙祥的部下。
孙祥当然也不是软柿子,打起了防守反击战,多次警告刘赦,告诉他自己是刘备的部下,而不是他刘赦的部下,如果刘赦继续做这样的事情,它将被迫还击。
刘赦不信他敢动手,于是多次挑衅,结果孙祥还真就光棍的发起了还击,还多次“悍然”发起对赵王府的佯攻,把刘赦和赵王府内的亲眷吓得不轻。
刘赦对此十分恼火,多次派人外出辱骂、威胁孙祥,说孙祥冒犯宗室皇亲,要找刘备要他的命,要让孙祥三族被诛灭,全家满门被杀光,要让他跪在自己面前舔自己的鞋子求饶。
但是刘赦的言语不能动摇孙祥的意志,孙祥继续维持对赵王府的包围,一边抵抗城外叛军的进攻,殚精竭虑,坚持到了徐晃抵达,也坚持到了赵国叛军的全军覆没,以及幕后主使者们的三族消消乐。
毫无疑问,孙祥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徐晃对孙祥的坚持非常满意,准备给他记一大功。
至于服虔在这件事情当中所扮演的无足轻重的角色,徐晃也没什么好说的,服虔肯定是失职了,但是不至于渎职,所以到底该怎么处理他,还要等刘备那边的决断。
至于赵王刘赦,徐晃觉得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按照他对刘备的了解,三族消消乐是大概率事件,宗王参加反叛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要命的事情,虽然宗王平时尊荣,但是不能牵扯到皇权,一旦牵扯到皇权,必然会被皇帝雷霆出拳,狠狠的打击。
徐晃抵达赵王府的时候,赵国郡国兵一部还在维持着对赵王府的物理封锁,这些日子,赵王府里谁都不准出去,只有孙祥特别挑选的送水送食物和运送米田共的人手能够进出,进出的时候还要被严格搜身,确保府内府外不能达成任何联络。
看到这样的封锁状态,徐晃很满意,又拍了拍孙祥的肩膀,对他表示嘉许。
随后,徐晃进入了赵王府,全副武装,顶盔贯甲,身边还带着强悍的卫兵,以非常强势的姿态进入赵王府,宛如一个征服者,而不是一个臣子。
有赵王府的奴仆上前阻挡,徐晃眼睛一瞪,这些奴仆就被身边卫兵一顿暴打打得人事不知,其余人眼见如此,面色惨白,不敢有任何行动。
赵王刘赦得知消息大怒,很快来到了徐晃面前,看着徐晃在自己府上指挥部下打人,还把自己的奴仆打成那般的惨状,他非常生气,指着徐晃破口大骂。
“你是什么身份?居然敢在我的府上行凶?!我乃大汉宗室!赵国王!你居然敢如此冒犯我,你知道冒犯我的下场吗?”
徐晃瞪了刘赦一眼。
“我不知道冒犯宗王的下场,因为这是第一次,但是我知道造反作乱的下场,因为死在我手上的叛贼已经不是第一个了。”
刘赦面色一滞,眼中闪过一抹慌乱之色。
“胡言乱语!满口胡言乱语!什么造反作乱?我乃大汉宗亲,更是宗王,是最重的宗室!我怎么可能造反作乱?!”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徐晃冷笑道:“攻击城门的是你府上的人手,他们用的是你府上专用的兵刃,都是明明白白的证据,说破天那也是你的责任!大王,我虽然是臣子,但是对于造反作乱者,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哪有什么宗王、庶民直接的区别?全都是反贼!”
“胡言乱语!我从未做过那样的事情!那是有人背着我去做的!我是无辜的!我要见皇帝陛下!我要申冤!这件事情与我无关!你污蔑我!我会让你付出代价!”
刘赦强忍心中惊惧,对徐晃所说的话语竭力驳斥,很显然并不愿意承认。
上一篇: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下一篇:这个书生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