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杨修抬头看了看正在埋头苦苦处理政务的陈群,忽然间,一股子笑意涌上心头,他忍不住的笑了出来。
他把那份刘备的文件收好,放在了陈群的桌子上,没有打扰到今日注定要加班熬夜处理政务的陈群。
他的确还是个年轻人,但是在内阁工作的那么多年来,他早已被磨练出了不错的政治眼光和政治嗅觉,他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时代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看来,是时候接受老爹杨彪的建议,回家乡成婚,娶妻生子,然后开始好好的培养自家孩儿,让他能够尽快的适应接下来的残酷的竞争社会了。
毕竟未来,他这个父亲能够留给孩儿的,就是聪明的脑袋和丰富的经验,还有艰苦学习知识的那一些些的小窍门。
科举时代快要来了,考试和努力决定一切的时代快要来了,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可能门楣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嗯,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这样的。
杨修和陈群已经意识到了新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并且正在认真的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获得利益。
然而更多的人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新时代即将席卷而来,他们还在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并且顺着刘备那边不断公布的消息,得知目前朝廷的最新动向在什么地方。
试图从这个最新的动向上获得一些简单的利益。
而眼下这个时期,朝廷的最新动向在什么地方呢?
交州。
这是目前这段时间以来整个朝廷最多讨论到的词语和地方,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交州日南郡郡守法正成功帮朝廷谈了几笔不错的生意。
其中之一是和青州的几个县谈起来的,据说和瓷器、漆器以及丝织品有关系,有些人很想购买大汉的这些丰富的物产,青州的那几个县可以为此赚一笔钱。
不过更重要的是,那些来自五六个国家的商人还想向朝廷购买足够多的铁锅和蜀锦,根据法正的讲述,这些商人不缺钱,但是缺好货,他们非常需要这些好货,只要货好,价格不是问题。
法正认为,朝廷完全可以把足够多的铁锅和蜀锦出售给他们,只要他们出得起钱,要多少,给多少,不含糊。
如此一来,日南郡的费用,交州的费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全,对于朝廷所需要的一切应该也是一种补强,不是吗?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朝廷的大部分部门都没有说话的资格,只有户部和少府有资格参与进来。
刘备登基以后设定朝廷的权责范围,规定盐和蜀锦归少府,铁器归户部。
这一点,刘备也是多多少少需要考虑到甄俨的想法,那盐铁事务说到底也是人家一手在管理,建安年间,这事情都是他在管理,总不能因为他做了户部尚书,就把他原先的职权给全部拿下吧?
所以,刘备选择把铁务全部交给甄俨来负责,少府就继续负责盐务和蜀锦、蒲桃酒之类的,依然是刘备的个人小金库。
这一次对外贸易涉及到了蜀锦和铁,自然需要户部和少府一起搞个联席会议,和刘备一起商量一下这个事情是否可行。
对于对外发售蜀锦这个事情,刘晔当然没什么意见,这是增加收入的好事,根据法正所说的,那帮外邦商人甚至愿意出黄金的价格来购买蜀锦,可见对蜀锦的推崇。
蜀锦这种奢侈品本来就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得起的,买家有限,而产量却节节攀升,如果不能尽快寻找到更多的买家,就必须要限制蜀锦的出售数量,以免压低蜀锦的价格。
要说起来,刘晔也是郁闷。
蜀锦那么好的东西,数量越多,应该越高兴才是,可谁知道刘备搞得生产方式改革大大增加了技术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蜀锦的产量快速提升,五年翻了三倍!
而与此同时,市面上对蜀锦的追求量却在不断降低。
原因很简单。
那些渴望用蜀锦来打点门面、装逼的家伙们,被刘备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割掉了。
作为蜀锦最大买主的群体,早已成为了刘备的刀下亡魂,不复存在了。
第八百二十七章 钢铁霸主
最早的今文学派,后面的古文学派,然后是宦官集团,地主豪强等反动势力,乃至于宗王集团,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蜀锦的大买主。
但是他们全都被刘备干掉了,肉食者阶层的数量大量衰减,这帮人所拥有的强大购买力也就此被刘备夺取。
但是刘备要这些钱也不会用来购买蜀锦,而是用于发展民生,开发荒野之地,把白花花的银子全都散给了穷鬼,让他们开垦荒地生产粮食去了,根本也不在乎蜀锦的销售问题。
现在蜀锦除了朝野之中原属刘备集团的幸存高层之外,已经很少有人愿意购买了,甚以至于蜀锦仓库正在不断囤积产品,仓库一个又一个的建立,蜀锦局那边都在询问要不要降低产量。
刘晔觉得,照刘备这个割高层韭菜的速度割下去,五六年以后,蜀锦就卖不上价格了,或者干脆就要变成大众消费品了。
那到时候少府的收入不是要少一大块吗?
在自己手上少府的收入连年递减,这种事情说出来,不好听啊。
所以,必须要抓住机会,寻找更多的买家,把多余的蜀锦给卖出去,用以平衡当前的蜀锦困局。
所以法正能为蜀锦的销售寻找到新的买家这件事情,刘晔是很高兴的,这些狗大户不在乎价格,只在乎有没有,那么趁此机会狠狠宰他们一笔不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但是对于铁器的售卖,甄俨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彼等想要购买铁锅,这自然是好事,但是陛下,臣以为,吾等必须要考虑到彼等是否因为铁锅材质优良,而想着要利用铁锅融化之后得到的铁锻造兵器的这种可能性。”
可以说甄俨的这个怀疑让刘晔狠狠地吃了一惊,然后颇有些惊疑不定的看着甄俨,低声问道:“难道您认为彼等对大汉有不轨之心?”
甄俨点头。
“事关铁器,不得不防,铁器可以用来锻造铁锅,煮饭以饱人肚,同时也能用于锻造兵器,要人命,因此臣以为就算是要售卖,也不能用优质铁锅售卖,而应该特别制造一批,用于售卖给外邦。”
刘备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
“你的意思是,用次品?”
“倒也不一定要是次品,次品当中有明显瑕疵的不能售卖,以免坏了名声,另外,可令铁锅制造局用品质不佳的铁锻造铁锅,降低质量。”
甄俨点头道:“彼等分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优质,很难分辨,而吾等这样做,一来可以避免彼等用优质铁锻造兵器威胁大汉,二来,也能赚取更多的钱财,三来,铁锅质量有限,一旦用坏了,彼等无法生产,还要来买,如此,便可以扩大销售额度,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样说着,甄俨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要说还是这家伙心黑,一箭双雕都不满意,非要再加一只雕,一点亏都不肯吃,好处还要全部占全了,所有的好处都要属于他,对方则是被卖了还要笑呵呵的帮他数钱。
不过刘备细细一想,觉得甄俨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第三帝国的钢铁经过六次技术改良,现在的质量和早期凉州时期第一次改良以前的钢铁已经有了质的区别。
等于当时还是炒钢,而现在已经进展到了明朝中后期演进出来的苏钢法阶段,甚至连热鼓风都已经捣鼓出来,冶炼温度大大提升,钢铁的质量大大增长。
在当时可以看作是百炼钢的优质存在,在现在根本都不配进入武器锻造所,只能用于民用,还是搞出那种对材质没什么太大的要求的简单铁器。
比如饲养牲畜用的食槽,如果边边角角需要包铁的话,就用那种铁。
至于菜刀、铁锅之类的民间利用率很高的物品,那锻造用铁都要用改良之后的钢铁。
而当时甚至算是一份难求的民用铁,在现在看来完全就是失败品,谁家铁匠要是折腾出那种货色,甚至要被问责。
所以汉帝国已经完全能算是一个现阶段的钢铁霸主,它所使用的铁器质量冠绝全球,就算是民铁锅所用的钢铁,其质量也要超过很多国家的军用铁器。
把这样的高品质铁锅输送到别的国家,虽然不怕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捣鼓出相对应的技术,但多少也算是有点风险。
没必要那么高,用低一次技术改良时代的铁来制造铁锅就差不多了。
于是刘备认可了甄俨的想法,决定在钢铁锻造部门专门设置一个对外出口机构,这个机构所生产的一切铁制品全部都用铁锅技术的最低配置,一点都不带进阶的。
用这种铁锅出口,不仅可以保证安全,还能获得更高频率的订单。
正如甄俨所说,那帮家伙又没用过最好的铁锅,怎么知道最优质的铁锅是什么样子的?
给他们用就不错了!
至于蜀锦,那当然无所谓。
据刘备所知,蜀锦这东西似乎很早就传到了罗马,当年凯撒好像还穿过蜀锦织就的衣服,在当时的罗马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促使了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进一步交往。
只不过两国的距离确实很远,陆路交通不便,海上交通又限于技术原因,很难达成长期稳定的联系,所以罗马的统治者们应该很想要足够的丝绸,却难以得到。
刘备想着如果能够搞出一条稳定的海上贸易线路,把足够多的丝绸锦缎运送到中东、东欧地区,进一步贩售到中欧、西欧,那这笔生意能获取的利润也就太高了。
而且尽可能的,刘备不想要中间商。
这笔钱应该让汉帝国独自赚取,中间商什么除了赚差价,也没什么意义,还容易把贸易路线给搞崩掉。
所以刘备想着要趁早捣鼓出大汉的远洋商船队,培养汉帝国的远洋商贸基因,争取让人们知道黄金航线是真的可以给他们带来黄金的。
于是刘备同样允许丝绸和蜀锦方面的外贸生意,并且要求刘晔亲自牵头,去一趟交州日南郡,和法正那边协商一下,再去看看关羽那边的进度,尖底海船是否已经搞出来。
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的筹备一支远洋商船队,携带各种汉帝国的特产商品前往传说中的大秦国,找大秦国做直接的商贸往来,或许可以赚取高额利润。
另外,还应该以日南郡为基地,积极向南方、西方的海域展开探索,寻找有人居住的地方,寻找适合人居住的地方,探索陌生的政权国家,并争取与他们建立稳定的联系。
这样做并非是单纯的为了赚钱,是开拓眼界寻找殖民地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为未来可能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提前准备。
第三帝国的发展障碍随着度田法令的成功推动,已经基本扫清了,剩下的小猫两三只已经无法威胁全局,大建设大发展必然是未来的主流,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随着刘备大笔大笔的砸钱在农庄的建设和荒地开垦之中,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于三十年,都会是汉帝国的农业生产大爆发时代,人口会增多,粮食产量会大大增长,汉帝国的物质财富会节节攀升。
而到那个时候,一个重要的问题就会出现了。
通货紧缩。
汉帝国是一个缺少贵重金属的国家,这一点,刘备并不陌生。
汉帝国缺少黄金,缺少白银,甚至连铜这种低价值的等价物都比较缺乏,甚至因为传统的厚葬观念,本就缺少的贵重金属还要被带到地下埋藏起来。
经济水平较低的时候,本国矿藏足以应付局面,一旦经济发展起来,通货紧缩就是大概率现象。
未来几十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大爆发,刘备想要维持的货币经济必然会面临缺少金属矿藏的困境,钱越来越值钱,货物越来越不值钱,这样的情况对于经济发展没有好处。
所以到了那个时候,从外部获取足够的金属矿藏并且对本国发起货币改革就是必然的事情,纯粹是用铜钱作为主体货币的经济很难发展起来,铜到底不是那么值钱。
铜钱可以有,但是金币和银币也必须要有。
汉帝国缺少,有些地方却不缺少,或者说他们的上层并不缺少,并且很乐意拿出大量的黄金白银和青铜向汉帝国购买充足的奢侈品用于享受,而在这个阶段中,刘备就能增加汉帝国的贵重金属储备了。
怀着如此的设想,刘备命令甄俨和刘晔分头行动。
甄俨立刻去筹备对外出口的锻造部门,刘晔也整理形状,带着随行人员,向着扬州造船工坊高速前进。
扬州造船工坊一共有两个。
第一造船工坊总部设在武昌,设在关羽眼皮子底下,主由关羽主持工作,主要为了制造军用内河战船,为关羽的江南水网计划而服务,军事用途是主要用途。
而第二造船工坊则设在了吴郡,交给扬州刺史程昱主持看管,主要目的是制造各类运输用船只,承担起南来北往的物资运送,并且还有着研发航海用大海船的作用。
根据刘备交给程昱的一些指标和清单,程昱高速推进工匠们的技术革新,在很短的时间内按照刘备的设想制造了尖底海船样品,经过一系列的实操和修正之后,在贞观二年年二月初完成了第一艘尖底海船的建造。
经过实操之后,经验丰富的水手很是兴奋,认为这种海船比起平底船只要拥有更强的对风浪的抵御能力,侧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就算脱离海岸进行一段时间的航行也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程昱得到报告之后,才终于放下心来,准备向刘备报喜,而没等他向刘备报喜,刘晔就来了。
刘晔也是汉室宗亲出身,被刘备引为大将军掾,在身份上同属刘备的“应梦贤臣”,所以程昱对刘晔比较友好,带着他参观了刚刚下水接受了试验的大海船。
“这是按照陛下的要求,以尖底和龙骨为特色而建造出来的大海船,之前经历了三次测验,得出的结论确实和陛下之前所说的差不多,这种尖底海船确实可以抵御风浪,比平底大船有更强的抵御力。”
程昱指着停泊在港口处的大海船给刘晔看。
刘晔看了一阵子,又问能不能上船看看,程昱便带着刘晔上船看了看。
看了一圈之后,两人下了船,回到了陆地上,谈起了这一次刘备让刘晔南下的目的。
“陛下打算尽快组织一支船队向西航行,和日南郡的商旅们打听一下,去寻找大秦国,和大秦国建立直接的联系,并且把更多的丝绸贩售到大秦国去,这中间将以我为主,不让任何人经手。
不仅如此,陛下还希望有更多的大海船组成船队,可以由我们主动去那些外邦商人的母国,而不单单是由他们过来,陛下对此的要求很明确,就是希望我们可以主动一些,去掌握更多的情报。”
程昱想了想自己前段时间恶补的关于海外诸国的消息。
“据说大秦国早在孝景皇帝和孝武皇帝时期就已经和大汉有所往来了,听说也曾有过官方的接见与了解,但是因为两国相隔太远,道路难行,所以没有进一步的接触,陛下的意思,是要走海路和大秦国产生联系吗?”
“是的,陛下认为这很有必要。”
刘晔笑了笑:“当然了,我也觉得很有必要,程使君,您也应该知道,陛下这些年来消灭了很多罪人,这些罪人死不足惜,但是他们的确是蜀锦这一类奢靡之物的主要购买者,他们死后,购买蜀锦的人少了。
不瞒您说,眼下蜀锦的产量比之前大了三倍,而购买者的数量却不断减少,长此以往,蜀锦怕是根本卖不上价格,少府的收入也会为此减少,到时候陛下询问我,难道我能把这个事情归咎为陛下的错误吗?”
程昱看了看刘晔,也笑了。
“子扬,你也算是跟随陛下的老人了,你怎么那么不了解陛下?陛下怎么会因为这种事情怪罪你呢?陛下从来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之人,你把问题说明白了,陛下还能冤枉你不成?”
“这我倒是知道……不过,做臣子的,终究还是不能将错误归咎于陛下吧?”
刘晔小声道:“陛下不会怪罪是陛下的事情,吾等做臣子的,难道不该主动为君分忧吗?”
程昱抿了抿嘴唇,缓缓点了点头。
“这样说的话,倒也不是没道理的,不过你要知道,当今天子心胸宽广,为人宽厚,不是从前的天子,你还是不要有过多的担忧,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可,当今天子最需要的就是部下做好自己的事情。
关于商船队的事情,我这边会集中人手,现在速度还比较慢,但是等工匠们总结经验加快速度之后,预计到年中,这样的大海船我能交给你二十条,一支商船队的话应该够用了吧?”
第八百二十八章 抓土人
二十条大海船,若是要搞大规模的商业运输肯定是不够的,但是用作第一次的探索,应该没问题。
刘晔低着头想了想。
“陛下想要的可能会更多,而且陛下还想去很多地方,二十条大海船应该是不够用的,不过第一次使用应该也够了……”
上一篇: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下一篇:这个书生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