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早餐羊奶
先进,大明完全可以吸纳嘛!
老四在海外折腾,伤不了中原的根本。
他如今,反倒担心,中原这边,跟不上老四,如他以前,固步自封!
‘现在的朱皇帝,又回到了当初打天下时的朱元璋了!’
李善长悄悄看了眼,说的兴起,抬手比划的朱元璋。
朱皇帝底蕴最差,为何能从群雄中脱颖而出?
就是打天下那会儿的朱皇帝,能听得进各种建议。
只要有利的,都会想方设法去吸收,办成!
徐妙云都满脸惊讶,悄悄看向马秀英。
马秀英含笑点点头,同时腹语,‘你父皇如今的变化,还是四郎的功劳。’
朱元璋把马秀英婆媳间的小动作看在眼里,笑笑,起身,“吃好了,也听好了,带咱去前面继续看看,这些香料给宫里送些,在全面开海前,金陵这边开辟一个海贸码头,福建海商可以来金陵海贸码头自由贸易,不过记住,中原的粮食,不准贩运出海!”
商贾们听闻后,顿时激动叩拜。
至于不准对外贩运粮食这点,没什么。
朝廷有这么多子民,自己都不够吃,还有人饿着。
不让大伙儿贩运粮食很合理。
何况,粮食其实并不赚钱。
朱允炆、朱玉秀一群孩子忙把碗中食物夹到嘴里,恋恋不舍看了眼火锅。
忙跟上大人们。
徐妙云带着朱元璋,一路参观来到布匹、丝绢展示区,“父皇,这就是福建乡土村社织的布和丝绢,价格只有咱们大明其他地方,土布、丝绢的三分之二。”
朱元璋、马秀英好奇凑过去查看布的质量。
刘伯温捏着一匹厚实的劳动布,询问:“王妃,这种制作军服的劳动布价格,也是普通农村土布的三分之二?”
徐妙云看向负责这个展区的商贾。
她离开福建很久了。
近些年,已经不怎么关注福建的具体情况了。
商贾忙答道:“左相,劳动布由于用棉花多,尽管纺织容易,不过价格反而倒是比较贵,大约相当于江浙的中等棉布,如果朝廷大批量需求,我们提前向乡土村社下棉花订单,在不损害百姓利益的前提下,价格倒是还能降一成左右……”
刘伯温点头。
燕王已经说过,东番海陆军列装新军服时,由乡土村社配合,节省成本的操作过程。
“左相,这种混合劳动布价格相当于咱们大明其他地方的土布价格。”商贾忙抱起另一匹劳动布介绍。
徐妙云都好奇看去。
朱元璋伸手摸了摸,询问:“为何?这是残次品?咱怎么觉,并不像。”
商贾忙惶恐道:“陛下,这不是残次品,这种劳动布内,七成棉线,三成丝线……”
徐妙云听着不由高兴笑了。
四郎一直说。
只要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百姓就会创造出很多东西。
这种,她都没听说过的混合劳动布,就是福建百姓,发挥聪明才智,在劳动布基础上改良的。
原来,每年缫丝,都会产生大量残次品。
好的蚕茧,是一整根蚕丝。
可蚕种有缺陷,以及缫丝过程中,容易拉断蚕丝。
这就出现了很多残次蚕丝。
断了的蚕丝,重新接好,再纺线、织成绸缎,绸缎就会有线头、凸起。
本来,村里织出的绸缎,由于百姓技艺缘故,品相不够好,价格就比较低廉。
如果用残次的蚕丝,绸缎品相会更差。
百姓就把断了的蚕丝,拧成和纺织劳动布一样粗细的丝线,和棉线三七分混合,纺织成这种混合劳动布。
……
商贾卖力介绍道:“陛下,这种混合劳动布,虽然使用了残次的蚕丝,但也有好处有坏处,棉布浆洗容易缩水,可混合了蚕丝的劳动布,缩水现象大为改善,而且还更有弹性……”
马秀英试着拉扯布匹,点点头。
“要说坏处,就是棉线比丝线更容易着色,反复浆洗后,丝线脱色比较厉害,所以,一匹布中,只能添加三成丝线,若是再多,浆洗掉色问题就十分严重。”
“妙云丫头,你笑什么?
”朱元璋突然询问。
众人齐齐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回答道:“父皇,四郎说过,需求会推动变革,残次品蚕丝,促使百姓发明创造了这种混合劳动布,混合布有优点,但也出现了染色问题,总体来说,混合布的优点大于缺点,这意味着,混合布能够生存下来,未来,百姓为了让混合布卖上好价钱,一定会寻找出克服染色的问题……”
或许,到时候,会有一种新的染色技艺出现!
“看来,混账老四对你影响很大啊,好好想想,今天你说了多少次‘四郎说’。”朱元璋笑着打趣一句。
对此,他是乐意见得的。
家和万事兴。
圣贤书里说。
夫唱妇随。
可他观察他和秀英。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很多地方,他变得越来越像秀英了。
反观秀英,则越来越像他。
以前秀英虽然性子强,可也很温柔。
瞧瞧这些年,越老脾气越大。
反倒是越来越像当初的他了!
动不动就对他说一句:朱重八我是通知你,不是征询你!
瞧瞧!
为了能让秀英多陪他几年。
能咋办?
老子学儿子,学老四呗!
吕氏等人羡慕看着徐妙云。
父皇何曾如此和颜悦色,没有丝毫帝王架子,对待过她们这些儿媳。
百官也觉得分外刺眼!
纷纷忍不住暗暗腹诽,‘朱四郎一人得道,可真是鸡犬升天!’
徐妙云察觉落在身上的视线变得犀利,忙转移话题,拿起一匹丝绢,“父皇,这就是东番新军制作纸甲使用的丝绢,我原以为,海商带着这种廉价丝绢,想要在大明境内倾销……”
……
提及东番新军的纸甲。
朱元璋、刘伯温、李善长等人纷纷查看丝绢质量。
朱元璋点点头,看向商贾:“朝廷的确有意,为朝廷新军逐步换装……”
纸甲的防护力不比铁甲差。
纸甲制作简单,比铁甲还便宜一些。
即便价格相同,用纸甲取代铁甲也很有利。
就如老四所说,多余的铁,可以造火铳、造火炮,还可以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粮食产量。
……
“不光纸甲,朝廷组建的新军,还会陆续装备东番新军的分体式军服……”
标儿领兵北上途中。
就送回消息。
实际行军中。
朝廷新军现在的红袄,太繁琐,对新军灵活性限制很大。
提议朝廷,应该在编练的新军中,效仿东番新军,换装分体式军服。
不过,朝中很多人不同意完全照搬东番新军。
提议,军服继续沿用大红色。
……
“在不影响海贸的情况,你们能提供足够廉价的劳动布和丝绢吗?当然,咱更希望你们能把海贸扶持福建乡土村社的那一套办法,用于大明境内,其他乡土村社,培养扶持这些建成,但尚未取得长足发展的乡土村社……”
大明境内其他乡土村社。
恐怕也就土
桥村以及联合的几个乡土村社,能与福建乡土村社争个高低了。
一个垫底行省。
去岁给朝廷贡献赋税两百万两!
要知道,福建的基础条件可不好。
恐怕也就比朝廷新收复的云南强一点。
由此,可想而知,福建乡土村社的发展情况多么好。
若非北征,他都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
看看茶山、桑林、棉田、果树林……
商贾激动道:“陛下,其实此事很简单,朝廷指定施行雇工身股制的丝绸商,先让丝绸商,扶持条件合适的乡土村社村,种桑树、培育蚕种……”
朱元璋认真倾听。
直到商贾激动之下,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说完。
才笑道:“若是咱给你们一个特许权力,不但准许你们来金陵海贸,还准许你们在金陵开设丝绸商号,把你们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派来,你们中间,也要派一个最优秀的年长者来金陵……”
老四在福建,如何通过商人,以经济方式,宏观引导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他当然知道。
金陵境内。
胡惟庸搞得胡氏商号,就是雇工身股制。
也经营丝绸生意。
可他信不过胡惟庸。
相比胡惟庸。
他更信任,老四培养起来,且信任的这批商人。
让他们开一个联合商号。
最优秀的长辈,带着家族一群最优秀的年轻人来金陵。
据锦衣卫汇报。
这些商贾豪强家里的优秀子弟,都深度参与了乡土村社建设。
让他们把老四在福建做的那一套,搬到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