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善若无水
步伐稳健的走下了马车,昂首挺胸的向着卢奴城内走去。
不过心中所想的却是‘为何不是直接顶替刘彻?那得省了多少事?’
‘也罢,中山王就中山王吧,学好数理化咳咳,有本事走遍天下都无所谓。’
封王的消息去年就已经送到了卢奴这儿,当地的官吏们也是早早的就开始发动徭役为中山王修建王宫。
只是去年爆发了七王之乱,停歇了一阵子。
而且王宫的规格很大,所以暂时还没有修完。
本以为大王会怪罪,未曾想只是淡淡的看了一遍也没多说什么,吩咐随从分发赏赐之后,直接就让众人回去了。
跟着李云泽来的人很多,都是从长安城皇子府邸带来的。
内侍宦官宫女侍卫马夫杂役花匠乃至于厨子等等足有几百号人。
他们迅速占据了皇宫,快速收拾整理,至少将大王的寝宫给安置出来。
这些人的精气神,只能说是一般。
原因很简单,皇子分封出去,就意味着与太子之位绝缘了。
从长安城出发的时候,大致上的风声已经定了下来,太子之位不出意外的话,将会落在刘荣的手中。
自己家的大王没了成为九五之尊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好高兴的。
不过能够分封一国,而且还是较为繁华富裕的中山之地,没去临江国那等要命的地方,也算是不错了。
寝宫收拾出来之后,李云泽挥手让众人退下。
现在他可以认真想想以后的事情了。
上次三国世界结束之后,系统不出意外的给了他丰厚的奖励。
不但身体素质再度提升了八倍之多,而且还将他手中的太平清道领给进化升级,成为了类似法宝的存在,能够豁免一切异常状态。
也就是说,不会中毒,不会被下诅咒,不会被迷惑,不会被降智等等。
至于李云泽追问的事儿,系统却是装起了哑巴闭口不谈。
直到此时将他送到了这方世界之中。
调整好心态的李云泽,很快就将之前的事情放开,专心眼前。
系
统没给安排身份的世界里,他通常都会随心所欲,无论是做国师,做丞相,做仙人,做皇帝都无所谓,随便整。
不过一旦安排了身份,他通常都会认真许多,至少要认真做好。
“刘彻。”
李云泽嘴里轻轻说着这个名字,不过现在差不多四岁还是五岁的刘彻还不叫这个名字,人家现在叫做刘彘。
所谓彘,就是猪。
这也是刘彻被称为小猪的由来。
至于以后为何要改名为彻,那是因为汉朝皇帝通常都懂得体恤百姓,为了免除避讳。
皇帝的名字是不能叫的,哪怕是吕雉掌权的时候,全天下的雉都改名叫做了鸡。
刘彘做皇帝还叫这个名字的话,那全天下的彘都得换个名字,例如猪?
因为会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所以通常都会改个避讳不那么严重的字。
“我是帮你呢,还是自己来?”
背手在房间内转悠了一会,李云泽干脆在床榻上躺了下去“等等再说吧,先把这中山国给弄好。”
既为中山王,自然是要将中山国给搞好。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李云泽起床后洗漱一番吃过早饭,就唤来了卢奴城内的文武,让他们拿来了中山国的各种文档,先看看这中山国究竟是个什么样。
中山国的位置,位于河北之地冀州常山郡,是将常山郡北部诸县分割出来后所立。
境内下辖卢奴,安险,陆成,安国,苦陉,毋极,新处与望都共八县之地。
毫无疑问的,这只是个小封国,区区八县之地,与那些动辄数十县的大封国完全没有可比性。
七王之乱前,荆王刘贾拥有五十三个县,楚王刘交拥有三十六个县,代王刘喜拥有五十三个县,吴王刘濞也有五十三个县,而齐王刘肥那就更加夸张了,足足拥有七十三个县。
除了众多封王之外,甚至还有侯国,这个时候的侯叫做彻侯,以后因为避讳刘彻才改名为列侯。
这些诸侯也有自己的封地,大的足有数万户,小的千户也有。
‘自江陵以西自巴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而大汉天子直接控制的地盘,不过是三河,东郡,颍川,南洋诸地而已,只能算是最大的一个诸侯。
不过这一切,都在去年的七王之乱被粉碎后得到了改观。
长安的天子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分封给自己儿子的时候也是小气了许多,像是中山国就只有八个县而已。
不过这八个县的位置不错,西倚太行山脉,腹拥华北平原。土地肥沃河流众多,而且还是在连接河东华北之地的通道上。
至于国都就是这卢奴,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孔道上,背靠沱沱河,南连邯郸,北接涿蓟,交通方面非常便利。
看完这些资料,颔首点头的李云泽,将目光放在最为重要的东西上。
那就是户籍。
人,才是一切的根源。
有了足够的人,才能拥有一切。
若是没了人,哪怕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又有什么意思呢?
秦末连年的战争摧毁了无数的人口,当时真的是人烟稀少。
好在大汉建立之后休养生息,尤其是文帝与景帝一心积蓄力量要跟匈奴决战,所以人口得以快速恢复。
这中山国八个县,共计拥有十二万七千余户,总人口在一百五十万以上。
这个时候所谓的世家与豪强,都还没有起来,甚至是被皇帝不断严厉打击,所以人口户数基本属实。
“还行。”
以八个县的体量来说,人口不算少了。
李云泽收起了竹简,目光环顾眼前众多文武“明日本王要下田。”
PS:拜谢书友孤独心忧的100点打赏支持,感激不尽,拜谢!
第567章 风吹裙起pipi凉
衣食住行,乃生民息息相关之四大事。
在大汉这儿,衣与食都从土中来。
李云泽出城来到城外田间,见着劳作的黔首们身上都有衣物,很是满意的点头“此地富裕。”
此言一出,身后的一众文武们,也都是露出了笑容。
这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
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生活水平的原始与物资的匮乏,是超出现代人想象的。
家贫的时候连衣服都没有,只能大晚上的时候清洁溜溜悄悄出门去耕作,怕被别人见着。
像是此时卢奴城外田间地头的黔首们,身上能够有衣物,能够在白日里劳作,真心算是不错了。
当然了,很大可能是这里靠近卢奴城较为富裕,而且提前接到了通知。
毕竟是千年传统了,懂的都懂。
李云泽非常干脆的步入田埂,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田地里的作物。
入目所见,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以粟米为主,夹杂有麦甚至还有一些靠近河畔的田地里种植有水稻。
如此靠近北方的地方种植水稻无需惊奇,这个时代降水线北移,温度升高是可以种水稻的。
除此之外,还有苎麻,苘麻,亚麻等麻杆类作物。
而苎麻等就是黔首们最主要的衣料来源。
诚然,随着降水线北移外加温度升高,哪怕是在中山国这里,黔首之家也是有栽种桑树养殖桑蚕的。
可桑蚕所出之丝织品,那是重要的缴税物资,生活物资。
绫罗绸缎这种东西是黔首们所种,却不是他们消费的。
黔首们将麻杆的茎皮纤维经过特别制作以后所纺织成麻布,纺织经纬密集的麻织品做秋冬衣料,纺织经纬稀疏的麻织品做夏季衣料。
苎麻所制称之为葛布,颜色不好看不说,穿在身上也不舒服。
可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里,也就这样了。
观看了一会,李云泽起身行往不远处一户人家。
这家人的院子不小,内里种植着二十多颗的桑树,还开了菜田种些瓜果蔬菜。
为首的老汉带着家人行礼“拜见大王。”
“起来说话。”
面对百姓的时候,李云泽从来都是端着一张和善的面孔,不会因为自己有着何等身份而有变化。
因为无论去往哪个世界,他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出身。
这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丝毫不顾及弄脏了身上华贵的衣服,李云泽非常干脆的在一块木桩上坐下,询问家主“秋收了,今年家中收入如何?”
分封的圣旨是四年春三月份写的,可在长安城内的各种准备工作,外加沿途一路上的奔波时间,到了中山国的时候,已然是秋收时分。
说是秋收,其实更像是夏收,因为温度上升农作物成熟的更早。
顺便再说一句,汉景帝刘启是没有年号的,所以以其登基为限,登基几年就说是几年。
年号这
个东西,是要等到后面小猪上场才会出现。
老汉紧张的很,先是偷偷的看向李云泽身后站着的一众文武,之后才干巴巴的回应说道。
“大王,圣天子在位,风调雨顺,每亩地当不下一斛二斗。”
“呵呵。”
李云泽笑笑没说话,这种话语很明显是被人提前教过的,只不过还算是实诚,没给自己说个亩产三五斛的话来。
华夏粮食产量,从战国时期都是在不断增长的。
这主要是因为不断筛选良种,兴修水利,新式农具的应用等等。
当然了,增长有限,千年以降基本上都是维持在亩产一石多也就是一斛多的程度。
至于说个别地区只有几斗,又或者是个别地区两三斛什么的属于特例。
与老汉聊了会家常,询问了一番家庭状况,生活水平,当地物价等等问题。
聊完之后,李云泽起身嘱咐内侍赏赐老汉一匹绢,随即就动身返回了城内。
这种大张旗鼓的勘察一次就行了,先弄清楚基础状况,听听当地文武们报上来的都是什么,以后再对比的时候就有了依照。
接下来,就该是私访了。
不仅仅是卢奴,中山国各处都要走一遍,了解清楚了当地的状况,才能合理安排后续的工作。
例如什么地方适合种地,种什么。什么地方适合放牧,放养什么。什么地方适合开矿挖煤,什么地方适合修路,什么地方可以建造水库,什么地方能够修建渡口码头什么的。
如果只是坐在王宫里听下面的报告,那就真是笑了,必须得自己走过去亲自看了才行。
他之前在别的世界的确是路过过中山国,可沧海桑田呐家人们,时光是最为无情的杀猪刀,动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光景过去,早已经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了。
别的不说,此时的黄河还是清澈见底的!
第二天,李云泽没出发。
不是因为当地文武上门想要将自家女子侄女什么的送入王宫之中做侍女,李云泽身为正人君子,这种事情当然是严词拒绝了。
而是因为他需要新的裤子。
上一篇: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下一篇: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