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476章

作者:月麒麟

如此一来,也先奋起反抗,如果能够战胜脱脱不花,同样也可以得到草原诸部的认可。。

但是,这并不是也先想要的。

因为这条路的主动权,并不掌握在也先的手中,而是掌握在脱脱不花的手里。

他们两个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也先也深知,脱脱不花并非庸主,如果他真的对瓦剌动兵, 那么便说明,他已然有了胜利的把握。

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要么瓦剌和鞑靼之间,会长久的保持着这种虚假的和睦,要么就是脱脱不花率先对也先掀起战争。

而二者联合对大明发起战争,主导者只会是也先。

一是因为,脱脱不花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对付也先,二是因为,也先也不会让瓦剌来当这个炮灰。

因此,从心底来说,朱祁钰是倾向于认同杨洪的判断的,只不过,这种大事,即便是他,也要慎之又慎。

虽然说,他有前世的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看过了百年沉浮,朱祁钰才更加明白,任何一個微小的变故,都有可能引发截然不同的后果。

他那位煤山自缢的后辈,为了支撑庞大的军费,下令削减了驿站的驿卒,结果谁能想到,此举竟逼得无处可归的闯贼揭竿而起,最终攻入了京城,覆灭了大明神器。

前世是前世,如今是如今,前世的瓦剌并未遭受如此重创,前世的大明,也不曾和脱脱不花展开如此大规模的互市。

所以,前世的经验,最多只能作为参考,如果对其无比笃信,并且觉得一切必然会依照旧有的轨迹行进,那么,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朝局如此,朝政如此,其他的一切事情,亦是如此!

两世为人,朱祁钰如今早已和前世不同,并不那么惜身固执,但列祖列宗让他重回当下,他便要对得起大明神器。

因此,虽然心中已然认同了杨洪的话,但是,面上朱祁钰依旧并无任何表示,只问道。

“如此说来,杨侯觉得,大明没有必要防备瓦剌和鞑靼趁机入侵吗?”

这话问的口气似乎有些不善,一时之间,让杨洪心中也不由有些忐忑,沉吟片刻,他谨慎的答道。

“陛下容禀,臣并非觉得边境防务可以松懈,只是以为我朝廷并不必过分紧张此事。”

“退一步说,即便是最坏的情况发生,大明和瓦剌真的重启战端,那么双方的实力也仍旧摆着。”

“如今大同有郭总兵,宣府有陶总兵,甘宁有关西七卫,辽东有曹总兵,几位将军皆是在瓦剌之战当中屡立战功之辈,对于虏贼情状熟悉,据城以守,以逸待劳,虏贼即便来攻,也难得速胜。”

“所以,我大明只需稳扎稳打,命京营严加守备,准备好首批援军以备不测便可,剩下的官军调动准备,待战端真的发生,再准备亦不算迟。”

这番话倒是让在场的众人脸色稍好看了几分,开始认真思索起杨洪所说的可行性。

的确,抛开别的不谈,如今镇守边境的几位大将,都是在瓦剌一战当中有着出色表现的。

谷辦</span>  大同的郭登就不说了,在也先重兵压境的情况下,死守大同数日未失城池,其后,先破伯都王,再袭沙窝,亲手斩去也先一臂,功封定襄侯。

除此之外,宣府的陶瑾也凭借紫荆关一战中,奋勇当先,射杀伯颜帖木儿,故而受到朝廷的重用。

更不要提,还有同在宣府多年,一直跟着杨洪耳濡目染的副总兵杨俊在旁辅助。

无论局势如何变化,这些人的战功和履历是摆在那的,他们在面对瓦剌的时候,至少不会怯懦败退。

所以杨洪的意思很简单,即便朝廷如今推行的整饬军屯,会引起边军动荡不满,但是,有这些人在,基本的战力是可以保持的。

只要边军不是一触即溃,那么朝廷就有反应的时间,或许最初的时候,会处于守势,但是,有朝廷强大的后勤支持,这场仗即便打起来,朝廷也完全应付的了。

话至此处,杨洪似乎有些踌躇,扫了一眼在场的其他人,又偷偷打量了一下天子的神色,随后,咬了咬牙,道。

“陛下,恕臣直言,上次瓦剌一战,我军虽胜,但是因土木之败,朝廷诸多大臣,颇有惧战之心。”

“然而臣请陛下细想,即便我边军因整饬军屯而战力暂时下降,可难道战端再起之时,还能有土木之役后的状况恶劣紧急不成?”

“我朝廷如今上有陛下圣明烛照,明断千里,下有骁勇善战,镇守一方之大将,兵部,户部历经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军械,粮草等后勤物资,虽不敢称充裕,但也远远好过土木之役时的状况。”

“然而即便是在那个时候,也先兵临城下,步步紧逼,我大明依旧能够战而胜之,如今对方势力早已不比当年,我等又何必惧起寻衅启战?”

“陛下圣明仁德,悯然爱民,以和为贵,自不欲再燃战火,令边境军民受苦,但是,若虏贼不识好歹,再敢犯我大明,臣虽老迈,也敢披挂上阵,重振我大明军威!”

这番话说的颇为直白,被归为‘颇有惧战之心’的内阁二人组,脸色自然是有些不好看。

但是,他们也无法否认,因为杨洪说的就是事实。

虽然瓦剌一战打赢了,可土木之役的教训,让朝廷上下的印象太深了。

或许对于真正上了战场的边将们来说,他们见过瓦剌仓皇败退的样子,还能抵消一部分土木之役的影响。

但是这些文臣,始终呆在朝堂之上,对于这些是没有直观感受的,相较于这几次大胜上干巴巴的数字,那场土木之役当中死难的那些大臣勋贵,才是他们熟悉和经常见到的人。

所以,无论他们承不承认,其实心底里,对于瓦剌都是有着忌惮和畏惧之心的。

如今的这场议事,就是典型的表现。

这种状况,要是换了太宗皇帝在时,压根不会去猜瓦剌想做什么,他们显露出可能有不臣之心的迹象时,太宗皇帝立刻就会带着大军杀到汗廷,当面质问他们!

看着杨洪坚毅的样子,朱祁钰也点了点头,道。

“好,朝廷有杨侯在,何惧瓦剌与鞑靼这番暗中的小动作?”

“于谦?”

“臣在!”

于谦抬头望着天子,拱手应道。

“关于京营和军屯的调度,便按杨侯所说的办,另外,此次瓦剌来使的接待,交由杨侯主持,兵部与鸿胪寺为辅,听从杨侯调遣!”

“遵旨!”

“臣领旨……”

第687章 春猎

乾清宫中,随着天子沉稳的声音响起,于谦和杨洪二人同时上前领旨,这让一旁的王翺和俞士悦二人却不免感慨,果然经过廷议一事,杨家已然是真正入了天子旳眼。

天子的这番处置,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另有深意。

要知道,杨洪镇守边境多年,在迤北各部当中,素有‘杨王’的名号,这份名声,是靠一场场仗打出来的。

当初也先如此猖獗,也只敢派阿拉知院在宣府牵制,而不敢将宣府作为主攻的对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宣府的总兵官是杨洪。

这样一位令迤北诸部闻风丧胆的沙场老将,被派去接待瓦剌使团,这明显是要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由此便可看出,天子虽然认可了杨洪的推断,但是,却并没有听天由命的任由事情发展。

或许瓦剌此来本就没有开战的意愿,但是,将事情寄托在对方的身上,是最愚蠢的法子。

派杨洪过去,首先便是要对这些瓦剌使臣产生威慑,让他们不敢轻易的动什么小心思。

与此同时,这段时间,杨家屡受打击,先是杨俊被流放,其后杨能也被外派出京,杨洪自己,则是称病不朝许久,连手中的京营大权也交了出去,处处皆是败落之象。

然而,一场廷议,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杨洪这位沙场老将的魄力,虽然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看到过杨能的那份自陈书中到底写了什么。

但是,这两日捕风捉影传出来的各种消息,如果确实的话,那么,也足可看出杨家这次下的本有多大,可谓是死心塌地的要向天子靠拢了。

或者更直白的说,这是将杨家的把柄交到了天子的手中,只要天子愿意,随时可以名正言顺的让杨家倾覆。

这种魄力,远远比在廷议上和宁远侯任礼对掐要大的多。

这种情况下,天子的态度,却始终没有明确表示,而这一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便是一种信号。

除此之外,从天子的角度来说,要推动整饬军屯,讲究的是恩威并施。

拿下任礼是威,那么,优抚杨家便是恩!

要知道,除了那些到现在都确实不了的消息,杨家可是实打实的,已经开始着手清退历年以来在边境各处侵占的军屯及私垦的民田。

其中有一部分,因时隔多年早已有主,难以追回的,杨家甚至自散家财,予以补足。

据说最近这段时间,杨家甚至都开始典当东西了。

这般支持朝廷大政的推行,无论如何,天子也该是有所表示的,所以,重新启用杨洪,哪怕仅仅是让他去接待使团。

这也是在向勋贵们释放一种信号,只要你们好好配合朝廷,天子不会过分为难你们。

如果说不配合的话,那么诏狱的任侯爷,等着你们作伴。

当然,既然是施恩,那么,仅仅只是单纯的让杨洪接待使团,肯定是不够的。

果不其然,紧接着,天子便再度开口问道。

“首辅,朕没记错的话,前几天礼部曾经递上来一份奏疏,是关于三月春猎的?”

“回陛下,是!”

王翺略一思索,便想了起来,的确有这回事。

朝廷向来有春猎和秋猎的仪典,既是为了彰显武风,也是为了契合儒家六礼当中的射礼。

只不过,大明的这几代皇帝都情况特殊,太宗皇帝动不动就出兵北征,玩的是真刀真枪,压根看不上围猎这种过家家的把戏。

仁宗皇帝呢……有心无力,到了太上皇时代,他老人家幼冲继位,也没法实打实的去参加围猎。

所以满打满算,朝廷的春猎秋猎真正落到实处的,也就是宣宗皇帝在位的时期。

其他时候,春猎往往是以祭典的形式,走个过场而已。

今年自然也是如此,每年春猎的时间固定的三月,这种事情礼部是做熟了的,开了年之后,就将奏疏递了上来。

只不过,这种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在整饬军屯这种大政的影响下,自然就被暂时搁置了。

这个时候,天子提起春猎,莫不是要……

“今年春猎,朕要亲自主持!”

果不其然,很快,天子沉稳的声音便响起,道。

“说起来,朕登基许久,还未见过各家勋贵年轻子弟的身手,刚好趁着这次春猎,看看我大明的儿郎们,有几人是能跃马扬鞭的英才!”

“首辅,今日回去之后,你便草拟诏旨,命礼部于三月三日组织春猎,另外,传旨给范广,让他自京营当中挑选精擅骑射之辈,和各家勋贵子弟一同,在春猎场上组织一场演武。”

“到时,朕会带上文武大臣前去观看,表现优秀者,可越级拔擢。”

演武?

王翺脑子稍稍一转,便明白了天子的意思。

既然决定了要给瓦剌使团一个下马威,那么,仅仅派去一个杨洪,肯定是不够的。

只有真正的硬实力,才能掐灭一切不该有的念头。

这场演武,就是为了让瓦剌看到,大明如今的实力,好让他们打消非分之想。

这是正常的事,所以,王翺并未犹豫,直接便拱手应道。

“臣领旨。”

随后,朱祁钰点了点头,道。

“杨侯,你之前提督京营,想必对精擅骑射之辈有所了解,此次从京营当中挑选人手,就由你和范广一同前去。”

“另外,回头你去一趟丰国公的府邸,你们二人一同,去各家勋贵府邸,选些优秀的后辈上场,好好的让朝野上下瞧瞧,我大明优秀的年轻人!”

如果说刚刚的信号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随着天子的这两句话出口,杨洪的脸色顿时放松下来。

当然,从实质上来说,天子依然只是吩咐了一些‘琐碎’的差事,并没有给他什么真正的官职和差遣。

但是,越是这种看似‘琐碎’的小事,其实越能反映出天子的信任。

要知道,无论是选用京营中的优秀者,还是从勋贵子弟中挑选人手参加春猎,这些都是范广和李贤可以独立完成的事。

然而,天子依然让他掺和进去,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杨洪挺直脊背,拱手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托!”

第688章 翁婿

内阁的动作还是很快的,当天出宫之后,关于三月春猎的诏旨很快就拟了出来,当天晚上,礼部就收到了旨意。

夜,朱仪坐在胡府的花厅当中,品着江南新到的春茶, 茶香浓郁,但是他却没什么兴致。

这次他过来,是为了请胡濙帮忙,一同副署东宫出阁和组建幼军的奏疏的,但是,真正到了胡府,朱仪才开始苦恼,他该怎么说服这位洞悉世事的老岳父。

要知道, 胡濙可不像张輗那帮人一样好糊弄, 虽然在张輗等人面前,朱仪信心满满的明里暗里说着,只要能够让太子顺利出阁,让成国公府拿回爵位,自己这位岳父一定会帮忙。

但是,朱仪心里却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诚然,胡濙是不怕得罪天子的,但是,他却不愿得罪天子。

娶了胡家的女儿这么多年,朱仪不敢说对胡濙十分了解,但至少对他老人家的性格也有所把握。。

在成国公府这件事情上,或者说在任何的事情上,胡濙都是一个极有耐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