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开始的长生之旅 第70章

作者:天命蜉蝣

老者回过头,看了看李青,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就是李青,果然是个少年英杰。”

李青将蒙颖拉到自己身后,然后说道:“不知道前辈是何人?来我府上有什么事情 ?”

老者看了看周围,然后笑道:“不请老夫进去坐坐?”

李青闻言,连忙说道:“是李青失礼了,前辈请。”

李青领着老者走进李府,老者进了李府之后,摇了摇头,李青见状,有些疑惑。

李青开口问道:“莫非前辈是对这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老者指了指院角,说道:“这棵树上应该设一暗哨,不然的话,如果有人想要刺杀你,完全可以翻墙从北角缺口而入,你府上的护卫根本察觉不到,到时候,恐怕要白白丢了性命。”

李青闻言,皱起了眉头,仔细观察了一番,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按照老者的说法,自己的府邸果然就如同不设防一般,虽然晚上李青也安排了一些人巡视,可是北角那个缺口,如果不是老者指出来的话,李青根本不会察觉,更不要说巡逻的家仆了,如果真有刺客想要进来,想要刺杀李青,当真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见李青看出了自己所指,老者满意的笑了,说道:“孺子可教,你叫李青对吧,你的师父是谁?”

老者的话让李青微微一愣,想了想,说道:“家师朱英。”

老者闻言,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讶,看着李青,问道:“朱英?楚国剑师?你难道不是兵家之人?”

李青点了点头,说道:“我师父乃是医家长老,我算起来应该也算是医家弟子,与兵家没有什么关系。”

老者没想到自己居然猜错了,可是一想到那精妙的兵书,老者十分怀疑,朱英一个医家长老,真的能够写出那么精妙的兵书?

老者说道:“那不知你的兵法是跟谁学的?据我所知,医家的人对兵法可没有什么研究。”

李青一听老者说起兵法,不由暗自吃惊,连忙矢口否认道:“李青不曾学过兵法。”

老者哈哈大笑道:“小家伙,还想耍滑头,你可认得这个?”

说着,老者从袖中取出一捆竹简,递给了李青。

李青看到竹简,大惊失色,接过竹简,打开一看,果然,这就是聂靖丢失的那一卷竹简。

老者看着李青问道:“李青,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

李青一时语塞,甚至动了杀这老者灭口的念头,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逝,李青可不想滥杀无辜。

李青问道:“前辈究竟是什么人?可否相告?”

老者微微笑了笑,说道:“老夫,王翦。”

王翦!李青震惊了,虽然李青来秦朝已经不短时间了,即便是秦始皇李青也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但是当李青得知自己身前老者是王翦后,还是感觉一阵激动。

王翦是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一生身经百战,打过很多的胜仗,真要论起来,王翦的成就丝毫不弱于尉缭,至少在李青的记忆里,王翦在后世的知名度,便一点都不比尉缭子小,甚至很多人只知王翦,而不知道尉缭子是何人。

“原来是王翦老将军,李青有眼不识泰山,失礼之处,还请王老将军不要见怪。”

李青赶忙施礼,王翦摆了摆手,说道:“现在我可以知道你的兵法究竟是何人所授的了吧?”

李青眼睛一转,知道尉缭和大秦将门多有不合,而且秦始皇一直想要得到尉缭的兵法,所以自己绝对不能说是学自尉缭,可是除了尉缭,整个天下,还有谁能写出这么精妙的兵法呢?

王翦没有催促,只是笑着打量着李青,李青并没有想多久,他抬起头,对着王翦笑道:“李青的兵法,乃是得自我师父黄石公。”

“黄石公?”

王翦闻言,皱起了眉头,仔细翻动脑海中的记忆,发现对于黄石公,自己居然没有丝毫的印象。

王翦说道:“李青,你莫不是诓骗老夫?为何这黄石公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李青笑道:“岂敢欺骗老将军,这黄石公乃是下邳隐士,精通兵法韬略,我侥幸跟着他学了几天,老将军如若不信,可派人前往下邳打听。

见李青表情不似作伪,王翦心中对于这个并没有出现过的黄石公有了一丝好奇,能够写出如此精妙绝伦的兵书,这个黄石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李青见王翦信了,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要说这黄石公李青其实也不知道这人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因为历史上黄石公根本从来没有露过面,只是从张良口中,世人才会知道有黄石公这样的一个人。

秦国风云 第一百七十章 不一样的长平之战

王翦与李青相对而坐,蒙颖则到一边玩去了,她似乎并不喜欢和王翦待在一起。

王翦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依旧精神抖擞,满头白发也丝毫不影响王翦那威严的气质,不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王翦看着李青,心中也不禁暗自感叹,尽管王翦并不服老,可是老了终究是老了,王翦最近已经越发感觉力不从心了。

“老夫听说了你在巴蜀的行为,不错,你对兵法的使用的确超过了常人。”

看到李青这种优秀的青年才俊,王翦忍不住就想指导一番。

李青闻言,谦虚的说道:“老将军见笑了,李青不过就是运气好而已。”

王翦摇了摇头,说道:“为将者,运气好也是一种能耐,想当初,老夫与齐国一战,本来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结果突然天降大雨,冲垮了齐国营寨,老夫趁势掩杀,大破齐国,你说,运气是不是很重要?”

李青闻言,觉得很有道理,运气,的确也是实力的一种。

见李青认可自己的说法,王翦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对李青进行了一些讨论。

李青虽然对兵法研究的不多,但是在后世那什么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李青也都粗略的看过几遍,再加上最近得到的尉缭兵法,对于王翦的提问,李青表现的虽然不是特别好,但多少也能应答。

两人就这样,一直谈到了午时,王翦看着李青,说道:“小子,你这等本领,做个御史中丞实在太屈才了,不如老夫举荐你去军中为将如何?”

李青闻言,连忙摇了摇头,李青只想过些安生日子,可不想天天打打杀杀,尤其是秦国的国运已经不长了,李青可不敢保证,秦始皇死后,扶苏会不会按照自己的安排,夺回皇位,那刘邦项羽,会不会继续作乱,如果他们继续作乱,那大秦是否能够打败他们,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王翦似乎有些意外,在大秦,想要升迁,最快的就是从军,然后立下军功,王翦自信,有自己举荐,李青可以轻松在军中立足,再加上李青和蒙氏的关系,有两大将门撑腰,李青在军中,完全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王翦实在想不通李青为何会拒绝。

李青自然也不可能说自己是知道大秦快要乱了,所以才不想去军中吧,这样王翦怕是会直接给李青定一个造谣生事的罪名。

李青只是推说自己武艺平平,而且贪生怕死,所以不愿意去军中。

王翦皱着眉头,怒视李青,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岂能贪生怕死,老夫观你面相,不像是个胆小之人,为何如此扭扭捏捏?”

李青苦笑道:“老将军息怒,李青少不更事,实在不是做将军的材料,老将军可还记得那赵括?李青与那赵括一样,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王翦面色古怪,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小子,你竟然自比赵括,哈哈哈哈,有志气,有志气啊。”

李青懵了,怎么自比赵括还能叫做有志气呢?

王翦见李青满脸茫然之色,忍不住笑道:“李青,你可知道赵括是何许人?”

李青点了点头,将自己在历史书上了解的赵括大致的说了一遍。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王翦听完,满脸不屑的说道,似乎对李青的话十分不满。

王翦说道:“老夫不知道你从谁口中了解赵括的,但是老夫可以肯定,你说的,不对,赵括,绝对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

李青满脸疑惑,王翦,居然说赵括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可赵括不是输给了白起,导致赵国数十万精锐被白起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这一切,可都是因为赵括而起的啊。

王翦似乎看出了李青的想法,叹道:“你可知武安君白起一生未尝一败,即便是廉颇,武安君也并不放在眼里,但唯有长平之战,那是武安君唯一一次接近战败。”

接着,王翦为李青重新揭开了长平之战那片尘封的历史。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齕攻占上党之后,秦国再次开启了对赵国的战争。

当时秦赵二国在长平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赵国老将廉颇设下三道防线,死守长平,王齕久攻不下,这场战斗,一直打了三年,双方互有死伤。

表面上,双方是不分胜负,但实际上,如果一直耗下去,败亡的一定是赵国,因为赵国已经无粮了,三年时间,赵国耗去粮草无数,赵国的国力不及秦国,秦国可以耗下去,可赵国不行。

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赵括临危受命,代替廉颇成为了赵国的主将。

赵括是一个很恐怖的年轻人,他的战术,在于一个攻字,赵括抵达长平后,一改廉颇在时设下的守势,而是采取了进攻,在他的带领下,赵国军队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王齕将军三战三败,秦军连退四十里,方才挽住溃势。

王齕将军战败,选择了死守,赵括领兵截断秦军粮草,逼秦军出来决战,王齕无奈,领兵出战,双方大战于上党,这一战,打得王齕丢盔弃甲,最后,领着兵马退回上党郡,死守不出。

赵国携大胜之势包围上党,秦军兵无战心,这个时候,昭襄王只得调来武安君,让武安君前往上党,接替王齕统兵。

白起到了上党之后,先是与赵括进行了一场试探性的交锋,这一战,双方没有分出胜负,白起不论怎么指挥秦军进攻,都被赵括指挥的赵军截住,而赵括的进攻,更是让秦军连连溃败,如此强劲的对手,纵观白起戎马一生,也是第一次遇到。

白起敏锐的感觉到了危险,赵括年纪不过二十,便已经如此了得,一旦此人彻底成长起来,那么对于秦国来说,那将是致命的隐患。

白起决定将隐患灭杀在萌芽中,于是定下了诱敌之计,故意带兵与赵括交战,然后一路败退,将赵军诱到沁河,然后派人截断赵军粮道,断掉赵军的粮草。

李青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道:“这么说起来,这赵括的确是纸上谈兵,虽然有些本领,但毕竟都是空谈啊。”

王翦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然后说道:“世人都以为赵括是中了武安君的计,然而实际上,赵括是将计就计,他要让秦军从诈败变成真败,至于所谓的粮道,当时赵国早就没有粮草了,当时赵军的粮草,都是赵括带兵劫掠秦军粮道得来的。”

赵军抵达沁水之后,突然不再理会败退的秦军,而是转道往河内而去,赵括居然想要带着赵国军队打入秦国腹地。

当时秦军主力都在上党一带与赵军决战,秦国本土的兵马不多,赵括这一下,吓得昭襄王赶紧招募大秦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入伍,前往河内,抵御赵军的来犯,一面急调武安君回援河内。

就在昭襄王在河内准备死守的时候,赵括却又设下伏兵,将赶来支援河内的秦军先锋围困。

双方展开了死战,赵国军队悍不畏死,接连对秦军展开了冲击,秦军且战且退,战死大将数十员。

说到这里,王翦脸上露出感慨之色,说道:“我大秦倾尽全国之力,与赵括相持,赵括不仅不败,反而越战越勇,赵国军队在赵括手中,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战斗力,武安君亲自带兵,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国军队在赵括的带领下,来回冲击秦军阵型,秦军士兵死伤相藉,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也许,秦军真的会败在赵括手中。”

秦国风云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为将

如果赵括能够成功打败白起,那么赵国必定会因此而崛起,可惜的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为了鼓舞士气,赵括亲自上阵,却不小心被流矢射中,坠马而亡。

王翦脸上露出惋惜之色,尽管是敌人,但是王翦还是为赵括感到遗憾,功亏一篑,因为赵括的死,赵国军队失去了指挥,各自为战,最后在白起的进攻下,选择了投降。

李青没想到原来历史上的赵括居然如此厉害,就差一步就能打破白起不败的神话,可惜最后却因为一支流矢,而改变了命运。

王翦说道:“所以为将者,除了实力外,运气也十分重要,赵括有实力,可惜运道太差,不然的话,这将是我大秦的劲敌。”

王翦最后还是想要邀请李青入军中为将,王翦认为,李青这样的大才不应该只是作为一名言官,可惜李青志不在此,王翦无奈,只能告辞离去。

王翦离开之后,蒙颖来到李青身边,不满的说道:“这怪老头是谁啊?李青,你可千万别听他的,和他家的丑女人联姻。”

李青闻言,一脸古怪的看着蒙颖,说道:“什么联姻?”

蒙颖脸上一红,她以为李青和王翦交谈这么久,真的是在谈联姻的事情呢。

一个消息引起了咸阳城的轰动,晏婴战败了,五千秦军士兵全军覆没,晏婴本人,也被叛军生擒,并且当众斩首。

秦始皇得到这个消息后,暴怒,堂堂秦国精锐竟然败在了一群叛军的手中,这让嬴政如何能够忍受。

李青很少参加朝会,但是这一次的朝会,李青却必须要参加,因为,这次秦始皇要重新点兵,剿灭田启的叛乱。

朝堂很安静,李斯的脸色很难看,因为晏婴,一直都是李斯的左膀右臂,也是李斯的女婿,如今女婿死了,李斯心中的难受可想而知。

蒙毅皱着眉头,似乎在想着什么,除此之外,李青还注意到王贲似乎一直在看自己,不知道是想干什么。

“始皇帝陛下到。”

嬴政来到了王座前坐下,看着满朝文武,嬴政说道:“晏婴死了,死在了一群暴民手中,这是耻辱,我大秦的耻辱,朕的耻辱,也是你们这些王公大臣的耻辱。”

李青闻言,心知嬴政火气不小,下意识的缩了缩脑袋,这个时候,还是越低调越好。

见无人说话,嬴政将目光看向李斯,问道:“丞相,不知道你对此有何看法?”

李斯正色道:“暴民必须除,琅琊郡之乱,必须平,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大秦,是无敌的,任何胆敢背叛大秦者,杀无赦。”

嬴政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众武将,问道:“不知你们何人愿意领兵出战,替朕剿灭琅琊暴民?”

众武将闻言,纷纷出言请战,在他们看来,剿灭一群乱民,实在太容易了,这简直就是送上来的军功,至于晏婴被乱民打败身亡的事情,被他们选择性的无视了。

嬴政眼中流露出满意之色,大秦,还是那个敢战能战的大秦。

嬴政看向章邯,说道:“章邯听令。”

章邯出列,拱手道:“末将章邯听令。”

嬴政说道:“章邯,朕予你五千兵马,前往琅琊平乱,并赐你假节钺,准你节制各地郡国兵。”

章邯面色一喜,说道:“谢陛下,末将一定旗开得胜,拿下叛军首级,献给陛下。”

“陛下,臣举一人,可为章邯将军副将。”

就在这时,一个白胡子老臣出列,正色道。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意外,这个老者,叫做陈恭,是内史司农,主管粮草分拨,但是对军事一窍不通。

嬴政笑道:“爱卿所荐何人啊。”

陈恭说道:“老臣举荐御史中丞,李青,李中丞,李中丞深谙兵法,巴蜀之战,以轻兵深入敌后,大破叛军,这次琅琊之乱,陛下何不用之?”

正昏昏欲睡的李青闻言,顿时睁大了眼睛,看着那个一本正经的老头,李青心中暗骂道:“我也没有得罪你个死老头啊,干嘛要害我。”

嬴政眼中也流露出意外之色,对于李青,嬴政也十分好奇,这个人给嬴政一个十分奇怪的感觉,有时候感觉这个人很聪明,就像是无所不能,有时候又像是一个平凡人,什么都不懂一样。

陈恭说完后,还扭过头对着李青笑了一笑,似乎是在告诉李青,别谢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嬴政看向李青,说道:“李爱卿,不知道你可愿意出战啊?”

李青连忙说道:“臣不过一介书生,并无大能,恐难当重任。”

“不然,李中丞熟读兵法,连我父亲都称赞不已,你若是还无大能,那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敢说自己有能耐啊。”

李青话音刚落,一旁的王贲突然开口了。

嬴政闻言,惊讶的说道:“王翦老将军都称赞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