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白的天
小明王的妹妹,反倒是最好的联姻对象了啊!
倒不是说要拉拢什么利益集团,小明王哪里来的利益集团呢!
纯粹就是名声问题啊!
天下都说小明王是朱元璋杀的,即便是真的朱元璋下令,除去小明王,
这事情也绝对不能让天下悠悠众口这么传,好歹也给小明王一脉的女辈,赐给荣华富贵,天底下都不至于说的太难听是不是。
朱启想通了这一点,才发现什么叫做旁观者清入局者迷啊!
不过也幸亏是赶上了朱元璋这样的明君,他虽然对官员严厉,但对于百姓可是丝毫都不严厉,反而是非常的宽容,也很爱惜自己在百姓之中的名望。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明君,该有的作为。
朱启带着朱元璋直接就前往宫外,暂且安置白唐玉儿他们一家人的地方。
本来白东方他们还很担心自己的命运,最终会如何的。
但瞧见朱启一脸轻松的回来,他们脸上也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听说皇帝也过来了,他们一下子又紧绷了起来。
至于说白翠儿对朱元璋会不会有仇恨敌意什么的,这倒是没有。
首先,白翠儿不敢有仇恨,她只是一个女儿家,哪有什么野心呢。
其次,朱元璋和她的仇怨其实也并不是很深。
明面上,小明王的死,是一场意外,而且朱元璋也曾昭告天下,惩罚了没有照顾好小明王的廖永忠。
这起码姿态上,朱元璋和韩家,也并没有撕破脸皮。
最后,白翠儿都已经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只想安稳过日子而已。
至于白东方和唐孝祖,那更是如此了。
白唐玉儿虽然平时大大咧咧的,但还是头一次看到皇帝,而且这其中关系还颇为复杂,也是一脸谨小慎微的模样。
朱元璋倒是大大方方的坐下来和白东方,唐孝祖,白翠儿聊了起来。
也并没有聊太多小明王的事情,只说了朱启和白唐玉儿之间的事情。
如今两人结为夫妇,虽然没有经过汉人这边的婚姻大礼,但毕竟在黎族那边走过程序了。
那现在两家人,也就是正式的亲家了。
到时候自己再昭告一下天下,让大家都知道,小明王的侄女,如今已经是我朱家的儿媳妇了。
而后就是一些封赏了。
白东方照顾小明王妹妹有功,特赐土司任命书一份,封平义侯。
白翠儿正式恢复韩姓,封郡主,赏食邑三千户。
白唐玉儿就没什么好赏的,人家都已经是朱启的妻子了,辽王妃的身份可不就是最好的赏赐。
但也给了一些金银珠宝,说是以后要再帮他们办一场婚礼。
一番封赏之后,朱元璋还有许多政务要做,自然就不能久留了。
朱元璋起身要走了,朱启松了一口气,赶忙送他离开。
却没想到陪着走到门口,朱元璋抬手把朱启衣领一提。
“老三,你还没跟我述职呢,大臣们都等着自,赶紧来吧,高昌发生的那些事情,可都得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朱启看着朱元璋乐乐呵呵的表情,就知道这是要干什么了,可不就是要自己去吹牛皮吗?
罢了,罢了,看在白唐玉儿他们身份的事情,如此皆大欢喜的解决的份上。
这次高昌之旅的功劳,我辽王一个人背了!
朱启抱着这样的决心,跟着朱元璋去吹牛去了。
说是吹牛,其实也就是述职而已。
只是这述职的过程着实有点离奇,甚至可以说是传奇了。
被刺杀没死,还因缘巧合之下,躲过了北元各种各样严密的追捕。
找到机会也不逃跑,竟然一个人跑到高昌,杀了北元使臣团,硬是逼迫着佛宝国师,只能投靠大明!
这叫什么啊?这叫汉唐之风啊!
汉唐时候的使臣,可喜欢干这种事情,一言不合杀别国使臣,或者指挥外国军队,横扫西域等等。
那都是史记上明明白白记载的事情呢!
一看到边上史官兴奋的奋笔疾书,众人就知道,这是一个以后绝对会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了。
辽王殿下的传奇,又多了一个!
应付那些官员,实在不是朱启擅长的。
好在这一次不是跟他们辩论儒学,只是讲讲自己在高昌的经历而已。
虽然朱启已经在非常努力的,想要把这个故事叙述成一个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越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说着,怎么感觉好像越是在装逼的模样呢?
瞧瞧那些文臣武将们,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模样,朱启也是忍不住深深沉思了起来。
这其实是真的不是我英勇无畏,我提前看过历史书了,知道佛宝国师是自己人,这才过去高昌的啊!
但这里有也不能跟他们说,说了也没人信啊是不是?
好不容易述职完了,边上群臣们一哄而上的问东问西了起来。
多是一些朱启对佛宝国师怎么看啊?
对青海战事怎么看啊?
接下来对付王保保该怎么干啊?
朱启给问的那是头晕耳鸣的,反正是一问三不知啊,就说自己刚刚回来,太过疲惫了云云。
朱元璋看到朱启述职完成,而且应付群臣们的问题也确实有点疲惫的模样,也不为难朱启,就让朱启先回去休息。
而朱元璋他们自然还要商议其他的政务。
朱启那是如临大赦,赶忙拱手告辞。
一路小跑出了议政殿,朱启急不可耐的就往自己寝宫那边去了。
刚刚看到寝宫门口,就瞧见了挺着大肚子的徐妙云。
朱启站在原地,冲着徐妙云挥了挥手:
“娘子,我回来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辽东攻略的序幕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
朱启仿佛还能看到和徐妙云大婚的点滴细节,转眼就已经九个多月过去了。
徐妙云如今已经有九个多月的身孕了,肚子挺挺的,看上去就好像被吹起来的皮球一样。
而朱启将手放在徐妙云的肚皮上,感受着里面小家伙的胎动的动作,那手掌和脚丫顶起肚皮时候的奇妙触感,方才有一种即将要当父亲的实感。
不过朱启还没有将这种实感给好好的体会呢,便听到外面有人说道:
“殿下,郑士元求见。”
朱启一愣,他刚刚才回来,还想着好好陪一陪徐妙云呢。
但徐妙云说道:
“殿下,还是你的正事要紧,我听闻《心学》一书,在学子之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郑士元想必是为此事而来的。”
朱启听到徐妙云这么说,也就点了点头,说道:
“那我去去就回。”
朱启很快离开了宫城,就见到郑士元在皇城里面等候着。
看到朱启过来,郑士元赶忙行礼,说道:
“郑士元不负殿下所托,主管心学传播之事,已大有作为啊!”
随后便开始说起了这心学发展的事情来。
自朱启三月份写出《心学》一书,交给郑士元之后,郑士元仅仅花费了很少的时间,便将《心学》一书编修完成,随后出版。
原本心学理论就已经因为先前的一场辩论,而被广大学子所知晓。
如今竟然又出了书,还是辽王殿下亲自编写的,那众多学子自然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啊。
无论是存着维护朱程理学,还是想要学习了解《心学》。
《心学》这本书,自发行以来,销量就一直特别的好。
当然,这点卖书的钱,朱启自然是看不上的。
不过因为《心学》是朱启编写的,也就是说,但凡是学了《心学》的学子,如今都可以自称是辽王的学生!
就如同大家都说自己是孔孟的学生一样。
而如今,在学子之中,有几乎一大半的学生,那都在学习《心学》了。
朱启以后走到书院去,学了《心学》的学生,看到朱启,除了喊殿下之外,都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老师才行。
朱启听完之后,有点哭笑不得,但心学能够传播,对于朱启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不过比起心学,朱启更加关心的,反而是官学里面,数学学习的情况。
而郑士元也说了,因为辽王殿下特意嘱托过,所以有关于数学的事情,他一直都很放在心上。
所以也特意跟着那位叫做马三的意大利人,学了有关于数学的相关知识。
辽王殿下所给的《数学书》的内容,郑士元都已经学完了。
朱启一听到郑士元把《数学书》的内容都学完了,也是有点惊讶。
不过想想郑士元可是状元出生,那妥妥的学霸。
虽然是文科生的学霸,但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肯定比一般人都要抢。
自己弄出来的《数学书》,也就是涵盖小学到初三而已,难度真的一点都不高,仅仅只是入门级别的难度而已,郑士元能够学会,也没什么不正常的。
而郑士元现在已经是国子监的数学科目的老师了,而数学这门课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了起来。
听到学数学的人越来越多,朱启也就放心了。
有这么大的基数在,总有几个学习出众的。
到时候等自己去辽地就藩以后,把这几个学习出众的招募过来,可不就有了第一批的理论科研的苗子了吗。
朱启心里这样盘算着,随后就听郑士元继续说道:
“倒是殿下,朝廷里已经在讨论了,关于辽东领地一事,恐怕明年就要分出个胜负。”
如今这辽东还在北元的手里,但朱元璋是绝对不会放任辽东的。
不过现在辽东还在纳哈出的控制之下,想要收复辽东,就得先打败纳哈出才行。
朱启问道:
“朝廷讨论出个方案了吗?”
郑士元摇了摇头,说道:
“我并非是武将,如今是辽王长吏,也不曾参加朝会,所以对此并不是很知道。
只是听同僚们说,陛下很有一种,要殿下你领兵出征的想法。”
朱启一听一愣,什么玩意?又要我领兵出征啊?
朱启那是头皮发麻啊,从洪武六年过来,到现在洪武九年末了,自己在应天府待的时间,前后加在一起一年左右。
余下时间,就在华夏大地东南西北到处跑,不是领兵打仗,就会出海作战,甚至还上高原旅游了一趟。
自己这简直就是劳模一般的行动路线,朝廷方面居然还不体恤我的辛劳,还想要让我带兵出征?
但朱启知道这十之八九还真的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上一篇: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下一篇: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