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第114章

作者:蓝白的天

不过整军的事情,还得到了燕云十六州才可以开始,因为这次进攻辽东的大军,主要还是燕云十六州的卫所为主。

而应天府这边,则是安排各种各样的粮草辎重往那边运输而已。

朱启的心情伴随着出征日期不断的临近,也终于有了一些紧迫的感觉。

而就在朱启准备动身之前,总算是获得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来自蓝仙儿的消息。

那是一封蓝仙儿写过来的信件,直接送去皇家娱乐中心的。

字迹也确实是蓝仙儿的没错。

但内容就让朱启有点懵逼了。

信件里说了蓝仙儿的近况,说她回到了云南苗族师父那边,一切安好。

唯一的变故,就是师父不同意她和大明辽王的婚事。

如今她正在努力劝说师父答应,可能需要一些时日。

写这份信件就是报个平安的。

有消息总比没有消息来的好,总体来说,这是个好消息没错了。

朱启也很想亲自加入到说服的行列之中,可惜的是云南现在还是北元的地盘。

蓝仙儿的师父不同意,恐怕也有担心这件事情传出去,给自己和族人带来灭顶之灾的顾虑。

看来这次辽东战事以后,若是自己不用留守辽东,而能抽出时间的话,朱启得去着手把蓝仙儿的事情给解决一下了。

但这都是后面的打算了。

时间飞逝,在二月底的这一天,朱启也不得不跟随着最近一批运输过去的辎重补给,一同北上了。

洪武十年,二月底。

朱元璋与百官在应天府外,祭天祈福,并且给了朱启一封密诏,让他在行军途中,再打开密诏。

这也算是朱元璋常用的技巧了,那就是提前布局,遥控指挥。

传说中,徐达,常遇春他们这些将领,每每在外作战,都会收到朱元璋的锦囊妙计。

甚至于说第二次北伐战争的失败,就是因为徐达没有按照朱元璋的计谋行事,轻敌冒进导致的失败。

历史是不是真的如此,朱启不是很清楚,但锦囊妙计这种事情,自己也算是碰上了。

只是当他在半道上打开这道密诏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密诏里说的很清楚,蓝玉善于野战攻城,不善海战,朱启有海战大捷的战绩,也有诸多战功。

所以此番东路大军,要让蓝玉打着辽王朱启的旗帜,直接走陆路前往辽西走廊进行佯攻。

而朱启,则是要从山东半岛的莱州出发,过海路直插辽东半岛,与蓝玉前后夹击,纳哈出必败无疑!

说实话,这计谋很妙,蓝玉拉上了所有的仇恨,纳哈出的大军一定会在辽西走廊狙击蓝玉,或者说“辽王朱启”。

当他和蓝玉僵持胶着的时候,纳哈出绝对想不到,自己这个正牌的辽王,会直接从海路直插他的后路。

只要自己在辽东半岛占领胜利点,啊不是,是占城够快,纳哈出绝对是兵败如山倒。

奈何这个计谋有一个巨大的漏洞。

朱启忍不住心里骂了一句:“我特么会打个锤子的仗啊?你还把我的蓝玉给我调走了?”

…………一个月后…………

洪武十年,三月末,蓬莱。

一艘艘的舰船停靠在蓬莱的港口之中。

这些是来自天津卫所的大明水师的主力舰队,此时已经在天津水师都督王传奇的率领下,赶到了蓬莱,与朱启进行会和。

而蓝玉则是继续领军,并且打上了辽王朱启的名号,沿途不断接纳卫所府兵,朝着辽西走廊浩浩荡荡的过去了。

同一时间,整个北线和西线的大明军团,都在各种移动和布置之中。

北元那边一看这么大的动静,就知道要有一场恶战要开始了,自然也是早早的开始布置了起来。

而蓬莱这个港口,此时确是谁都没有注意到的小地方,却已经挤满了大明三万精锐了。

这也是目前大明水师能够一次性运输的兵力极限了。

而现在,这三万精锐,全在朱启的控制之下。

而且,手底下那些副将们,除了朱棣,徐增寿,李祺,李景隆四个老熟人之外,其他的副将,朱启那是一个都没听说过啊。

你说给我一个李文忠,沐英这样的名将也好啊,我可以从头到尾“俺也是这样想的”,那不就打赢了吗!

哎!这不是要我老命吗?

朱启有点茫然的看着面前的水师长叹一声,一直看到王传奇带着满脸的喜色走过来的时候,朱启才反应了过来。

就见到王传奇面带着喜色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随后说道:

“末将王传奇参见辽王殿下!”

朱启赶忙将这位曾经的海贼王给扶了起来,开口问道:

“王将军,本王正想有一事想问问你呢。”

朱启想问的是,你会不会攻城战啊?

但王传奇显然误会了辽王殿下的意思,他还以为问的是第二次出海寻找传说中的新大陆的事情呢。

只见王传奇赶忙说道:

“在下不负殿下重托,这一次终于是航行到了海水冻结之地,还带回来了好几张白熊皮毛。

哦对了,也就是殿下所说的北极熊皮毛。

只是末将还想继续沿着那些冰块向西横渡的时候,却发现这海流湍急,好像有一股力气不断推着船只回去。

而且随处可见浮冰,危险至极,甚至还沉了一艘大船。

末将眼见着没有办法,只能够暂且回来,恐怕真的像殿下说的那样,走陆路,踏浮冰才可以过去了。”

王传奇又说了一些沿途的见闻,还是和之前差不多。

那些生活在白山黑水里,自称后金的渔猎民族,依然像是往常一样的欢迎了王传奇他们。

毕竟一回生二回熟嘛。

而王传奇刚刚返航回来不久,就收到了来自应天府兵部的命令,让他火速率领天津卫的水师,赶往莱州待命。

他过来莱州以后,前两天才刚刚知晓,原来是辽王殿下要率领他们这支水师作战了。

在王传奇看来,辽王殿下那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这次作战,自然是不会有任何问题啊。

可以说是赢定了。

只有朱启心里暗暗叫苦,这还没有开打呢,你就开奶上了。

正当朱启苦恼着呢,边上又来了一个将领,说是率领精锐过来的将军,从现在开始调配到朱启麾下了。

那将军还自我介绍了一下,名叫马云,庐州人,元末时候,本是长枪军谢再兴麾下的千户,后来率军投靠的朱元璋,云云。

朱启显示听着这名字有点古怪,随后脑海里有关于此人在历史上的记载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而朱启也是眼神越来越亮了起来。

好家伙,历史线的收束来了!

历史上,率领水师攻下辽东,攻下数座城池,又守住纳哈出的进攻,当了辽东太守的,往后又率军拿下大宁的,可不就是你这个马云吗!

马云还不知道辽王殿下此时的心情,正在信心满满的继续说话呢:

“……末将以为,有辽王殿下亲自率领我等,我军必然旗开得胜啊!”

朱启抬手,在他肩膀上一拍,说道:

“孤,也是这么想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就是参谋部

朱启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在明初留名青史的将领了。

马云这人名字虽然多少让朱启有点出戏,但在历史上,他对辽东战事的功绩,确实不可磨灭的。

如今马云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将军,但朱启在和蓝玉分头行动之后。

最好的选择,那就是原定历史的路线,任用马云来充当大将,总归是不会错的。

朱启心里有底,就连走路都轻飘飘的,好像带着一股劲风。

外人看起来,那辽王殿下就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啊!

朱启也是二话不说,立马召集部下,按照惯例,召开军事参谋会!

马云还是第一次跟随辽王殿下一同打仗,对于军事参谋会这种专有名词还是有点陌生的。

不过心里想着,估摸着也就是和一般的站前议论没有什么区别吧。

无非就是看看地图,进行谋划,安排任务之类的。

这样子想着的马云,跟随着辽王殿下一同走进了蓬莱官署,腾出来的作战会议室里。

坐下来没有等候多久,就见到了其他的几位年轻的将军走了进来了。

走进来的也不是其他人,就是一直跟随着辽王殿下南征北战的徐增寿,李祺,李景隆和朱棣四个人。

可谓是辽王殿下麾下的四大天王,雷打不动的铁配置。

当然了,目前也只是让他们多负责出谋划策,安排后勤练兵这些事情。

真正带兵打仗,冲锋陷阵,自有其他勇猛善战的偏将们去做。

马云见到燕王殿下也来了,赶忙起身行礼。

随后就见到这四位手里都不是空着手的,反而是拿着一个个的厚厚本子。

这是要做什么?莫非他们四个是来记录战略过程的?

马云不是很清楚,他刚准备坐下呢,就瞧见门外又走进来了一个人。

可不就是大名鼎鼎的诚意伯刘伯温吗!

刘伯温现在在辽王殿下麾下做事情,马云是知道的。

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和这位传奇人物见面了,马云又是赶忙站了起来,对着刘伯温行礼喊了一声“见过伯爷”。

刘伯温也回了礼,随后坐了下来。

正如之前朱棣等人一样,刘伯温的手里,也带了一个厚厚的本子。

刘伯温这样久经沙场的智谋人物,总不至于也要来记录会议过程吧?

马云是彻底有点懵了,但看到大家都带着本子,就连辽王殿下,都从身后侍卫的手上接过了一个厚厚的本子。

只有马云自己一个人手里是空空如也的,这就搞得马云有点不知所措起来。

难道说,带本子是辽王殿下麾下的规矩?

马云也听说过一些读书人所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类的话,但这是打仗,也不是做学问,带个笔记本什么的,也太过郑重了点吧?

马云心里面是这样想的,直到参谋会正式开始以后,马云才终于明白,这些人都带着本子干什么了。

只见到辽王殿下让人拿出了一张地图来,而后李景隆开始汇报起了,目前大明水师的具体情况。

大小船只除了数量精确无比之外,甚至于每一艘船有多少船员,那都准确无比。

而在后勤补给方面,也是详细到了每一艘船只,航行一天所需要的的物资补给。

李景隆甚至还计算出了,从蓬莱到辽东最近距离的港口狮子口,所需要的时间。

不仅仅是海路航行的时间,甚至还计算出了。

现在聚集在辽西走廊的纳哈出的军队,如果以最快速度赶回辽东半岛回防的话,所需要的的时间大约是十五天左右。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数据。

但有理论上的数据,很多事情就很方便了。

比如说,在这十五天之内,能抢占多少城池,在何处构建起防御最为保险。

而做这些推演的时候,都并非是马云所知道的,按照将领的经验来判断。

而是根据地形,路程以及行军速度,后勤补给,经过详细的数学计算以后,最后在辽东半岛的地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