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第37章

作者:蓝白的天

“来人,送他回去,备好纸笔,让他用把招供内容全写下来,本王要送给皇上看,一定要让他写,他如果不写,就不给他睡觉。”

说罢,那苏文忠挣扎着咒骂了起来:

“你们朱家人不得好死啊!明明是朱桓那个狗贼干的,为何要赖我啊!他为何不死啊,为何不死啊!就因为他是皇亲国戚吗!我不服,啊——”

叫声渐渐远去,但却依然惨烈无比。

朱启看着苏文忠的状态,非常的满意,边上的郑士元则是完全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就这样,能让皇帝下定决心诛杀朱桓?皇帝他也不在这里啊!

朱启坐回了主审官的位置,挥了挥手:

“下一个。”

——————

(求月票求推荐票啊!!!!)

第六十九章 辽王殿下真乃治世大才!(求票啊!)

郑士元这几天是真的看不懂辽王殿下的操作了。

若非是之前在院子里,和辽王殿下有过一番交谈,知道辽王殿下也是为了让朱桓定罪,才来的定远县的话,怕不是要以为辽王殿下是跟朱桓一伙的了。

整整三天下来,辽王殿下那是不辞辛苦,挨个在牢狱之中身为那些犯官,但无一例外,都是指责他们是主谋,也就是负责出去收税的小官差们例外了,而后说的话,全都是为了朱桓脱罪的。

并且前前后后的暗示,朱桓是皇亲国戚,是皇帝的亲侄子,他爹有恩于皇帝,这波怎么得也死不掉的,肯定是没是,最多贬为庶人云云。

至于说那些犯官们的表现,又跟苏文忠一样的,破口大骂的,也有立马就表示自己认罪,只求放过家人,当然,也有的从头到尾就是哭,一听自己是主谋,吓得屎尿横流的都有。

这样的贪官污吏,郑士元见得多了,他们鱼肉百姓的时候,作威作福,死到临头了,开始求饶博取同情,他们若是可以饶恕,他们若是可以同情,谁来同情百姓啊?百姓的公道,又在何处啊?

郑士元看的心里来气,恨不得上去就给这些贪官污吏们活活打死才好。

而辽王殿下同样的套路审问结束,都让人把他们带回去,然后每人都有笔墨纸砚,让他们交代自己是主谋,朱桓是被蒙蔽的事情。

一些人老老实实的写了,但更多的是死活都不动笔,一方面是不愿意认罪,起码不愿意帮朱桓顶罪,一方面则纯粹是抗拒心理作祟,还抱有一线希望罢了。

毕竟这白纸黑字一写下来,手指往上一画押,可就真的死定了。

但辽王殿下也有办法,很简单,不写没关系,你不用睡觉了,边上一整天都有护卫守着你,你只要一打瞌睡就把你弄醒,刀子戳,冷水泼,无所不用其极。

郑士元原本还想,这算是什么刑罚啊?但让郑士元意外的是,这种法子之下,竟然无一人扛过四天的!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很快就有一大堆的招供的口供摆在了辽王殿下的面前,但按照先前辽王殿下的诱导审问来看,肯定有不少的口供,是能够帮助朱桓脱罪的。

若是这些口供给皇上看到了,顺势而为,就说是下属蒙蔽朱桓,那朱桓岂不是不用死了?!

郑士元开始慌了,甚至怀疑辽王殿下是不是故意讹诈自己,然后借此机会帮表哥朱桓脱罪啊?

但郑士元才刚开始怀疑,日子已经到了第五天了,而辽王殿下看着手里的口供,对着郑士元笑了笑,甩了甩手里的口供,说道:

“郑大人,你看看这定远县的贪官们多好啊,临死了还当一回谏臣,哎,可惜他们都贪污腐败了,不然一个个都是我大明忠臣呢。”

看着面前嬉皮笑脸的辽王殿下,郑士元那是人都傻了,税务都提高了三倍,整个定远县的官员,都跟着朱桓一起搜刮民脂民膏,如此胆大妄为的集体贪腐案,大明开国至今,未曾有之啊!

就这还能当忠臣啊?

“等等……”郑士元突然一愣,说道:“殿下你说,他们是谏臣?”

郑士元隐约好像摸到点头绪了,而辽王殿下则是神秘一笑,道:

“他们原本不是,本王让他们是,他们就是了。”

………………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最近很心烦,朱六九每日就跟在皇帝身边,天天除了哭就是下跪,要么就是搬出以前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为的就是帮他儿子求一命。

不得不说,朱六九一直以来确实都非常关照朱元璋,若不是朱六九,朱元璋怕是早就饿死在凤阳了。

但朱元璋是皇帝,怎可带头徇私枉法呢?话虽如此,但连着五天过去了,朱元璋也没有下令立即处死朱桓,反倒是辽王殿下和郑士元两人,在官府衙门里审问犯官审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整日里都能听到哀嚎的声响,看来没少用刑,只是走近了一听,多少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啊,求求你让我睡觉吧,我再也不贪了。”

“就睡一炷香,我保证,就睡一炷香。”

“我给你三百两,求求你了,让我睡一觉吧。”

好家伙,这是干啥呢?

被派来看看情况,顺便问下进展的内官这么一说,朱元璋倒也觉得稀奇了,老三这么审犯官,能审出来吗?直接用刑不就好了?

那当然不能直接用刑啊,朱启还指望这些犯官写字呢,打的半死不活的还怎么写字啊,不过这事情朱元璋肯定是不知道的。

那内官接着又说了:

“不过辽王殿下也确实非常的认真呢,听说连着审了四五日了,那些犯人没合眼,辽王殿下也未合眼呢,哎,太辛苦了。”

朱元璋一听有点动容,就听内官小心翼翼问道:

“陛下,要不然,您去看看?”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走吧,去官府衙门看看。”

朱元璋来了定远县,并未住在官府,也没有住在朱六九的朱府,而是住在定远驿站里面,这时候带着护卫一大帮子就去了官府衙门了。

这时候的官府衙门倒是没停摆,就是看到清一色的戴着枷锁办公的官员,也算是千古奇葩了,不过这在明朝洪武年间,到不算是什么稀罕事情。

官员贪腐,被抓了以后,戴着枷锁继续办案,等着新官员到任再拉去杀头,这都是基本操作了。

有的时候百姓都能给看乐了。

这时候定远百姓们就在边上看乐子呢,朱元璋是微服私访的,并未暴露身份,也能听到不少百姓议论,无非就说朱桓这个大贪官终于倒台了,辽王殿下真是青天大老爷云云。

朱元璋并未说话,跟着就走进了官府衙门,老百姓不认识朱元璋,跟着朱启的护卫们认识啊,一看到皇帝过来,赶忙纷纷跪下。

一听皇帝是来找辽王殿下的,郑士元赶忙出来说道:

“回陛下,殿下在公堂看那些犯官的口供,只是太累了,看着看着,睡着了,卑职现在就去喊殿下起来。”

睡着了?

朱元璋也不让郑士元去喊殿下了,自己抬腿朝着里面走,果然就在公堂上看到了朱启正趴在案头睡觉呢,边上还放着厚厚一沓子的纸张,上面都是字,不用说了,肯定就是口供啊。

朱元璋走上前去,随手拿起了第一张口供,上面写的都是朱桓无辜,他不知情,是下属等人蒙蔽等等内容。

朱元璋一愣,随后对着郑士元说道:

“看来这案子有隐情啊!”

郑士元倒也没说话,心想着那朱六九这几日的死缠烂打,看来多少是有效果啊。

朱元璋话音刚落,就看到第二份口供,不过看了一眼,鼻子都气歪了。

什么“朱桓是知县,税务的事情他能无辜?就这还能脱罪?收税的事情,白纸黑字,下属还能蒙蔽他啊?你们是疯了吧?当天下人都是傻子?”“你们摆明了就是要帮他脱罪,他是皇亲国戚,犯法无罪,我们不是,就得去死吗!”“你们老朱家如此倒行逆施,必然二世而亡啊!”

下面是另外一个字体写着名字:苏文忠。

朱元璋阴着脸不说话,而后看向了第三份口供,依然是破口大骂的内容。

和第二份很相似,说的就是控诉皇亲国戚为何就能知法犯法,这世间公道如此,大明还不如赶紧灭亡才好,你们这么干,哪个老百姓发了疯才会心向着大明,大元比起你们朱明都要好一点,大元起码皇亲国戚犯法了还赔钱呢!

朱元璋又连着看了好几份口供,随后一言不发的将所有口供放了回去,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也未喊醒朱启,退到了屋外,看着外面的朗朗乾坤,还有官府外面看热闹的百姓,随后听到有人鸣放鞭炮,百姓们欢声笑语的庆祝之声。

朱元璋就那么站着,听着。

良久后才对着郑士元命令道:

“传我旨意,即刻将罪臣朱桓,押至菜市口,斩首示众,扒皮填草,挂在官府衙门前,以谢民愤!其余犯官,一律凌迟处死!”

“卑职领旨。”

郑士元领命之后,目送朱元璋离开,而后转身神情肃穆的看向了官府公堂的方向,恭恭敬敬的作揖道:

“辽王殿下真乃治世大才,郑某,不如也!”

————

(记得每日追读,一定要追读啊!)

第七十章 朱雄英出生啦!(求票)

朱桓终究还是死了,死在了老百姓们的唾骂里。

朱六九还试图来一次劫法场,不过人才刚到就被朱元璋身边的侍卫给拦了下来,看到朱桓被砍头的那一刹那,朱六九当即就昏死了过去,纵然是朱元璋,看到自己从小到大的哥哥,竟被自己绝了后,也是有点不忍心看下去。

待到法场行刑结束,朱元璋便回去了驿站之中了。

砍头,凌迟这种血腥的玩意,朱启当然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也跟着朱元璋回去了驿站。

朱元璋自己在房间里没出来,朱启也没去打扰,寻思着啥时候回去应天府,当天晚上朱元璋便把自己给喊到屋子里去了。

朱启才刚进去,就见到朱元璋坐在老爷椅上,脸上也没有表情,不怒自威,朱启心头一颤,就听朱元璋抬手说了一声:

“你过来。”

朱启硬着头皮走过去行了一礼,就见到朱元璋说道:

“我思来想去,这招数,郑士元那耿直的家伙是想不出来的,也就只有你个兔崽子能拿这个方法来劝谏我了。”

朱启听这话就知道朱元璋肯定是什么都知晓了,想想也是,人家可是元末乱世里问鼎中原,统一天下的洪武大帝,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识过啊,即便是当时没看出来,事后自己分析分析,再加上没准还有暗哨情报之类的,要是不知道才有鬼呢。

越是要挨揍的时候,朱启越是头脑清楚,不卑不亢的说道:

“爹,您曾经说过,既为了天下,那只能舍弃了家了,您杀了朱桓,纵然是对不起朱皇叔,但您对得起天下万民,对得起大明江山,更对得起咱们朱家天下!”

朱元璋听了微微一笑,说道:

“你这么做我也多少能够猜到缘由,你是不是看那郑士元正直,怕他触怒我,我会杀了他?”

朱启没想到朱元璋连这个猜到了,尴尬的笑了笑没有说话,也算是默认了。

朱元璋继续说道:

“郑士元此人,为官刚正廉洁,行事一丝不苟,有唐朝魏征的风骨,若有他在身旁,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可以反躬自省,你既已元服,以后是要去当塞王的人,身边总得有个人能时刻提醒你的职责,从今天起,这郑士元就留在你身边当长吏,你以后也多跟他学学圣人的道理。”

“啊?”

这辽王长吏就相当于自己的导师一样的职位,朱启听了一愣,朱元璋看到朱启的表情,胡子一吹,瞪眼道:

“唐太宗称魏征甚是妩媚,郑士元的妩媚不输魏征,我将此人留给你,怎的,你还不乐意啊?”

历史上,唐太宗评价魏征妩媚,自然不是说他娘娘腔,而是因为有了魏征这样敢说话的谏臣,而心情极好才如此说的,朱元璋将郑士元比作魏征,可想而知朱元璋对于郑士元的评价也是极高的。

可惜的是历史上的郑士元,并未如同魏征那般坐到极高的位置,但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对郑士元的历史评价都是非常高的。

但对于朱启来说,帮助名臣是一回事,但把这样一个如同魏征一般的名臣放在自己身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啊!

这郑士元之前可是还想着去跟朱元璋说,你不杀朱桓,不如从今往后加一条法律,皇亲国戚犯法可以减轻罪责好了。

好家伙,这年头谁敢对朱元璋说这等话啊?刘伯温那种直性子的也得拐着弯说话吧?

一想到郑士元这死脑筋的家伙要留在自己身边当长吏,朱启就有点脑壳疼,自己这天天摸鱼的性子,还不得被他喷死啊?

朱启赶忙拱手说道:

“爹,我觉得郑士元有大才,这样敢于直言纳谏的人,在朝堂之上实在是不多,应该将郑士元放去东宫,辅佐大哥才是啊,放在我这里,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啊。”

朱启说得有理有据,但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你大哥身边的能臣不少了,而且他耳根子软,说话的人多了,反倒是容易没了主见,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你也早早回去休息,明日我们启程,返回应天府。”

朱元璋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还能说啥呢,只能恭恭敬敬的退出去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启便和朱元璋一同启程返回应天府去了,至于老皇叔朱六九的情况,朱启就没去多管了,反正是好不了的。

这皇帝和王爷出行,一路上自然是浩浩荡荡的一大批人跟着的,百姓们一瞧见这架势,就知道是辽王和皇帝要回去了,一个个的全都跑了出来,在街道两旁夹道欢送,口中还山呼万岁。

朱启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的百姓们心中感慨不已,心想着若是天底下都没有贪官污吏就好了,但实际上,又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呢?

——————

只花了一天的时间,朱启便跟着朱元璋回到了应天府。

才刚刚回来,便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太子朱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朱启还跟着朱棣一起去看了看刚出生一天的小宝宝。

朱元璋也是大为高兴,亲自提笔起名为——朱雄英。

至于说为何朱雄英的名字没带火字旁,那是因为《皇明祖训》这时候还没编纂出来呢,当然就没有偏旁部首的要求了。

不过看着可爱的小宝宝,朱启看着可爱,但也是一阵担忧,历史上的朱雄英只活了八岁就夭折了,马皇后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也跟着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