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244章

作者:画凌烟

  这是让司马氏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所以,从扬州调兵,或者从青徐调兵,都不是上策。

  甚至可以说是下下策。

  与其如此,不如从关中调兵。

  司马懿当年在关中待了几年,关中几乎都是司马懿的人。

  至于关中的去留问题,其实也有手段解决:撤兵的时候,把关中的人都撤走,留给诸葛亮一个空壳子。

  从司马师的权衡可以看出,无论任何时候,政治考量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

  汉军仅仅在新野休整了一天,五月初七一大早,便继续北上,兵锋直指近在眼前的宛城。

第329章 与司马师的对决!

  汉军来势汹汹,司马师的斥候把嗓子都说哑了,全部都在告诉司马师,南面数十里,很多汉军。

  水里游的,树上长的,田里爬的,到处都是汉军。

  这个时候,在洛阳的司马懿接到了李衡大军再次北上的军报。

  据说驿站的马都跑死了几匹。

  司马懿看著汇报,面色却有些凝重,他仔仔细细看完了司马师的战术,又忍不住点头称赞。

  同时,他对高柔说道:“李济安是想击破南阳防线,进入颍川,威胁中原腹地,逼迫我从关中调兵。”

  高柔听后,说道:“此子想法简直狂妄,南阳和颍川都有重兵,而且南阳地形,易守难攻,他想以此来为关中解围,是痴人说梦!”

  “而且他想解围,只能短时间内击破南阳防线,那更不可能。”

  司马懿叹了口气:“这一次,如果一切顺利,关中可以驱逐蜀汉,还可以顺道拿回襄阳,再取到江陵。”

  并非司马懿异想天开,司马懿为人处世极其老道。

  眼前这盘局,司马懿和高柔说的每一个字都没有错。

  司马懿随即给司马师写信,让他按照自己的战术来。

  五月初八,司马昭五万大军抵达博望,在博望附近待命。

  魏军分成两支,遥相呼应,灵活应变。

  但是这一天,司马昭却写信给司马师。

  司马昭在信中提醒司马师,李济安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他不会孤注一掷地攻打南阳,必然会有其他的阴谋。

  司马师就是玩阴谋的人,司马师的政治能力几乎是满分。

  但是他想不出李衡还能怎么打。

  他回复司马昭,南阳郡四面环山,李衡只能把大军摆在南阳和魏军正面打。

  只要守在博望一带,扼守住出南阳进入中原的要地,李衡就不可能有其他的阴谋诡计。

  只能老老实实在南阳把阵线摆开了,双方正面较量。

  司马师的回信,似乎无从反驳。

  但军事能力比他哥强的司马昭,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至于哪里不对劲,司马昭一时也说不上来。

  五月初八下午,汉军主力抵达宛城外。

  魏军的防御是城内外交错。

  城内有一万大军,城外兵营驻扎了两万大军。

  而且兵营是驻扎在淯水之畔的,这种驻扎明显是为了防御敌人。

  汉军前军主将罗宪派人去叫骂,魏军不出战。

  汉军开始修重炮。

  当天晚上,火光延绵十数里,汉军伐木、修建工事,声音传到宛城,让宛城内的人难以入睡。

  斥候去不远处查看,明显能看见汉军都在忙碌。

  当天晚上的所有情报,也都送到了司马师的桌案上。

  “明日若是破城,则准备好巷战,我们提前占据城内优势位置。”司马师对陈泰说道,“如果蜀军大军合围宛城,我则命令司马昭发精锐南下,从北面突袭蜀军。”

  陈泰点头,他不由得欣赏乾酪马师的军事才能。

  这样的大局,司马师是一点也不慌,淡定自若。

  “卫将军,从这两日的情报看来,蜀军的确倾巢而出。”陈泰说道,“我们是不是该行动了呢?”

  

  “我已经派人行动,两千骑兵配上两万步兵,今日从博望发兵,受难者唐河,快速进入襄阳,切断李济安的后方补给!”

  司马师的眼中透露出明亮的光。

  “而且现在我们掌握了重炮,李济安攻破宛城,我们攻破襄阳。”司马师指著地图,“我们攻破襄阳,李济安无路可退,李济安攻破宛城,哪怕我们在宛城作战不利,也可以退守博望,扼守住博望,蜀汉就无法进入中原。”

  “所以李济安就被困死在南阳,他要么再正面跟我们在博望打,要么回襄阳?”陈泰诧异道。

  “我们退守博望,蜀军必然也已经损失不小,此时我们攻破襄阳的消息应该也传到李济安那里,后勤被掐断,他还有心思跟我们在博望耗著吗?”

  听完司马师这么说,陈泰顿时大笑起来,感觉司马师简直就是个天才!

  这一盘棋,怎么下,魏军都是占优势的。

  因为李衡的补给线很长,而魏军的补给线却没有问题。

  之所以没有问题,是因为司马师安排司马昭部驻扎在博望,这个出南阳北上的必经之地。

  博望背后就是山,魏军可以从北面的颍川不断运输粮食到博望。

  所以从地形来看,汉军已经处于劣势。

  这是一场很难打的战争。

  这也是当初李衡打完新野,抓完人就跑的主要原因。

  李衡也承认南阳很难打,比襄阳还难打。

  五月初十,如司马师所料,汉军开始使用重炮攻城。

  城墙在重炮的轰击下颤抖,城内的人都能听到。

  如果一个人第一次听到火炮的声音,他肯定会吓一大跳。

  如果一个人第二次听火炮的声音,那种应激情绪就会减弱一些。

  而且随著次数的增多,以及认知的加强,情绪会进一步减弱。

  此时,宛城城头并没有什么魏军。

  魏军都已经在宛城城内按照地形位置安排好。

  他们在等待汉军进来之后,和汉军打巷战。

  事实上,如果汉军要跟准备充分的魏军打巷战,胜算只有不到一成。

  再强大的军队,也懂得抢占有利地形。

  汉军的重炮轰击了一上午,宛城城墙布满了浅坑,已经摇摇欲坠。

  午时过后,宛城城墙轰然倒塌。

  汉军士气大盛,但却并没有急著攻城,而是派兵往城外魏军军营推进。

  准备先与城外魏军对峙。

  “报!将军,蜀军没有进城。”

  “知道了。”司马师淡定地喝了一杯酒,“不管李济安进城与否,他都必须在南阳停留超过一个月,西线他是救不了了,他还是想办法救救他自己吧!”

  未时时分,天上的太阳又毒又辣。

  李衡从树荫下面站起来,他精神抖擞,对下面的士兵说道:“诸位,翻越前面那座山,我们就到颍川郡了。”

  众人纷纷站起来,开始收拾东西。

  关统给战马喂了大豆之后,走过来说道:“大将军,现在宛城应该已经打起来了吧?”

  “不仅打起来了,司马师大概是派人去抄我们的后路了。”

第330章 汉军兵锋临中原!

  “司马师绝不会想到,我们的一支精锐,走山路,翻越群山,进入中原。

  关统哈哈大笑起来。

  “快赶路吧,现在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

  五月十一日,李衡抵达吴房县以西十里,在瀙水之畔停下,补充了水源,开始休整。

  此时魏军主力尽数云集在南阳郡以北,与汉军主力形成对峙,双方你来我往。

  谁都还不知道,有一支汉军已经走出了南阳盆地,抵达了中原开阔的平原地带。

  休整之后当天下午,李衡检阅了兵马之后,便继续赶路。

  一开始,吴房县有农民发现了这支军队,但以为是官兵,并没有上报,只是在村头津津乐道。

  等到五月十二日,李衡已经抵达召陵县,此地距离许昌不过百里。

  按照李衡目前的行军速度,一天基本可以抵达许昌。

  但他不可能再做这样的急行军,因为军队已经翻山越岭,很是疲劳。

  即便如此,两天也可以抵达。

  当天,郾城县令和召陵县令都收到了消息,发现了一大队人马穿行而过。

  县令听到这样的消息,第一反应肯定不是马上调人,或者写信上报,而是再派人去确认。

  而且这个效率绝对不会高。

  官僚的本质就是履行职责范围内的,不要出错。

  而大多数官员,是职责范围内的都不负责。

  懒散和不出错,是他们对自己工作认真的态度。

  来回确认清楚,已经是晚上。

  可是晚上怎么送信呢?

  小县城不是军队,无法享受驿站特权。

  索性就喝酒吃肉看跳舞,明日再派人去送,也不会死人的啦!

  继续嗨!不要停!

  “大将军,我们连夜赶路是为何?将士们已经很疲劳。”

  关统骑著马走过来。

  “我们如此大队人马从田野走过,郾城和召陵都已经打探到情况,明日一大早便会派人去许昌汇报。”

  李衡揉了揉脑袋,他也很疲惫。

  但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

  “此地距离许昌仅有五六十里,我派人去考察过,郾城到许昌没有驿站,因为这里不是战争区域,也没有烽火台,明日一早,郾城和召陵派人去许昌,应该要等到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以后才到。我们下半夜休息,到卯时上一刻(早上五点)出发,巳时上四刻(上午十点)进入许昌,我们的目的就能达到。”

  关统忍不住挠了挠头,他惊讶李衡把时间算得如此精细。

  “郾城的人未时到,因为这里不是战争区域,人们习惯了和平,再加上魏军主力在宛城和博望驻守,理论上许昌是绝对安全的,许昌不会立刻肯定是他们的敌人来了。”

  “为什么?”

  “如果你是成都守将,现在丞相陈兵二十万在关中,但突然有人说魏军距离成都仅有五十里,你会立刻派人去报告给丞相吗?”

  “不,我会加强守备,然后派人反复去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