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凌烟
马车开始出发。
杨仪继续说道:“至于后来那个曲辕犁,我去打听过,那根本就不是李衡制作的,是一个农夫,李衡欺世盗名!”
“没有实证的话,慎言。”诸葛亮看了杨仪一眼,“威公,治国、处理政务,要有大局的视野。”
听诸葛亮有些责备的意思了,杨仪这才闭上嘴巴。
但他心里依然不服。
刚好我们急缺布匹,他李衡就制作出自行运作的纺车?
莫非他提前预判了我们会在这个时候需要大量匹布不成?
这绝不可能!
他要是有这种才能,我杨仪怎么不知道?
诸葛亮并未继续责怪杨仪。
诸葛亮用人很灵活。
杨仪有杨仪的优点,他在吏治方面的才能,比费祎更高。
但杨仪心胸狭隘,稍微遇到看不惯的事,就喜欢出言抱怨。
费祎等人处事柔和,还不会与杨仪正面冲突,魏延就不同了,他跟杨仪是死对头。
相互恨不得对方立刻马上被碎尸万段。
马车在一众士兵的簇拥下,到了陈仓县,费祎早已在陈仓县门口等候。
李衡站在旁边,董宏、薛良等人都在场。
甚至连田猛都在场。
田猛看到丞相后,激动得发抖。
“参见丞相。”众人行礼。
“不必多礼,我们去看看济安的纺车。”诸葛亮的目光落到李衡身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丞相这边请。”
一行人穿过陈仓县的街道,周围早已被士兵严格把守。
这一路上,诸葛亮借著火光,隐约看见,道路两边已经有了不少住屋,街道好像也处理过,看起来很平整整洁。
周围的水田中,映照著星光,蛙叫声一片。
路过一处的时候,诸葛亮突然驻足,他指著路边一座屋子问道:“济安,这里为何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
“回禀丞相,这里是陈仓职工庠序(古代指乡学)。”
“庠序?”杨仪开口道,“你陈仓县才多少人,就有庠序了?”
“是的,杨长史。”
杨仪继续问道:“他们识字?”
“不识字,这几个月暂时不教读书写字。”
“那教什么?”
“教制作农具、纺车和冶铁。”
众人微微一怔,没想到得到的居然这样一个回答。
教制作农具,能成为庠序?
“李济安,你没事多把精力放在种田上,多产粮食吧!”杨仪用批评的口吻说道。
诸葛亮却笑起来:“好,亏你想得出来。”
“丞相……”
“我们去纺织所。”
很快,一行人到了纺织所,门被打开了。
这个位置很大,里面足足有十台纺车。
每一台纺车的制作结构都非常精妙,诸葛亮看到第一眼,人都呆住了。
其他人一眼看不出名堂,但诸葛亮还看不出来?
他激动地快步走过去,仔细打量起纺车的结构,越看越震惊。
“济安!”
“丞相,下官在。”李衡走到诸葛亮旁边。
“此物伱是如何做出来的!”诸葛亮回头,用震撼的眼神看著李衡。
“丞相,这不是下官一人造出来的。”
“哦?”
“薛良。”李衡转身唤了一声。
薛良整个人愣住了,叫我?
“薛良,过来。”
薛良紧张地走过去。
薛良之前见过诸葛亮,诸葛亮也见过薛良。
“丞相,下官只是提出了一些畅想,主要还是受到水碓打纸浆的启发,就跟薛良说了这个想法,薛良就开始尝试,是他做出来的。”
“哦,原来如此,这位小郎君手艺灵巧啊!”诸葛亮大笑起来。
“没有李郎君的图纸,我是半分也做不出来的。”薛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薛良,你去将那些苎麻线放在纺车上,让丞相和杨长史看看。”
“喏。”
薛良立刻按照平时地操作起来。
一边的杨仪还是不信这东西能织布。
岂止杨仪不信,如果不是亲眼看见织布,费祎也不信。
就像20世纪的人不相信一百年后,人类坐在家里就可以知道世界上许多事。
随著薛良的操作,很快,在水流的引动下,纺车开始慢慢运作。
看到纺车上的麻线动起来,杨仪忍不住惊呼了一句:“竟真的在纺织!”
诸葛亮越看越激动。
“济安,这一日真的可以纺织出五匹?”
“下官测试了半个多月,最少可以纺织三匹。”
“好好好!”诸葛亮情绪一下子被调了起来,“此物可否再精进?”
“短时间内不能,需要不断调试。”李衡知道诸葛亮这句话是何意。
蜀锦!
蜀锦跟直百钱挂钩,远销曹魏和东吴,是季汉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但蜀锦最大的痛点就是供不应求。
“好好!凡事也急不得,只要能精进便好,眼下先用于织布!”诸葛亮再也忍不住对李衡的夸赞,“庠序也是为这纺车的制造做的准备?”
“是的。”
“好好!你这个县,连一千人都不到,能做出这么多事,实在出乎我的预料!”
“若不是董子陵协助下官,下官恐怕也是分身乏术。”
“子陵才能出众,也是我大汉的俊才。”诸葛亮赞叹道。
“丞相言重,下官只是做分内之事。”董宏激动得脸都红了。
诸葛亮是他的偶像,他为什么那么卖力地去执行那些事?
因为他一直想要成为丞相那样的人。
现在受到偶像的表扬,眼泪都差点出来了。
“丞相,图纸和注解,下官都已经写好了。”李衡掏出一张张纸,呈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接过来,认真且快速地翻阅,翻阅完后,内心翻江倒海。
“威公!”
“下官在!”
“你速速安排人开工,能制作多少就制作多少,还有那些苎麻线,明日一大早,派人去采集,要快!”
“我们之前就采集了不少苎麻。”杨仪说道。
“不够,远远不够!”
第45章 与诸葛论战略
诸葛亮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兴过。
“丞相放心,下官立刻去办。”
杨仪故意躲开李衡的目光,匆忙离去。
“济安,你随我来。”诸葛亮转身,向外面走去。
费祎看了李衡一眼,示意他赶紧过去。
李衡跟上去,跟著诸葛亮走到外面一颗大树下。
此时繁星如尘,夜风徐徐,轻抚著丞相的长衣。
诸葛亮在大树下的石头上坐下,示意李衡也坐下。
“我还记得,我军要去攻打北原之时,你向我献了一计。”诸葛亮看著李衡说道,“你在伱的计谋中里说到,我军声东击西,不是去北原,而是东渡斜水,在斜水以东扎根,司马懿得知我军东渡,必然出兵。”
李衡说道:“是的,下官当时的确向丞相献了这个计谋,但后来下官回想,丞相必然早已有这个打算。”
“你为何会认为我军应该东渡斜水?”
诸葛亮语气平静,他颇为欣赏地注视著眼前这个年轻人。
李衡说道:“还是下官之前跟丞相说的,围田,只有把田围到斜水以东,围到司马懿家门口,才能比他出战。”
诸葛亮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十台水力纺车没有一个半月以上,恐怕造不出来,你早已提前准备,可是已经预料到现在的局面?”
“不瞒丞相,下官也只是瞎猜。”
诸葛亮笑了笑,没有纠结李衡是不是瞎猜。
他继续问道:“你觉得下一步,我们该如何对付魏军?”
李衡想了想,说道:“招募更多百姓,扩大围田。”
“再下一步呢?”
李衡答道:“再下一步,司马懿要撤走一部分百姓后,眼看我军做大,必请求洛阳增援,魏主可能会亲临长安督战。”
“此次并非我们北上,吴主也提兵十万,另外荆州和扬州也分别有一路兵北伐。”诸葛亮提醒道,“魏主想要亲临长安督战,恐怕不容易。”
“吴主不可信。”提到孙权,李衡立刻说道,“吴主不过是做做样子,让我们在西线与魏军彼此消耗,他自己则保存实力,伺机而动。一旦魏军主力精锐增援东南,他必退兵。”
在李衡看来,三国中期,早已不似曹操、刘备、关羽等人还在的那个时代。
孙权出兵,已经是极限,真要让他跟魏军主力精锐正面开战,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个时代,大部分战争都打得越来越保守。
自黄巾以来,各路诸侯并起,到赤壁之战,这个阶段,诸侯们之间的战争,都是波诡云谲。
从来都是正面纵深大战,谁若是能抓住战机,可决定大局。
但自从赤壁之战后,势力最强悍的曹操突然变得保守,不再那么大开大合,而是开始组建一系列的防御战线。
以前打仗,诸侯甲:来啊!怕你啊!冲死你!嘿嘿,我设了疑兵!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