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 第102章

作者:可乐阿鱼

于是松了口气的同时问:

“何事?直说无妨。”

徐妙云轻轻点头,然后叹了口气道:

“说来惭愧,其实是为了我那不成器的弟弟而来的……”

弟弟?徐辉祖?

苏晨马上想起了历史上关于徐辉祖的事情。

对徐妙云今日的来意,也猜出了个大概。

但没有主动去说什么,淡淡道:“嗯,夫人继续说吧。”

徐妙云轻轻点头。

“臣妾那弟弟世袭魏国公,掌中军都督府事,为建文旧臣,他生性纯良,可脾气完全照了我父亲,倔强的像一头驴。”

“王爷如今称帝,他心中估计多有不满,所以臣妾担心他会冲撞了陛下,遭到惩处……”

“所以想问问先生他如今的情况。”

苏晨轻轻点头。

再次回忆起历史上,在靖难之役期间,徐辉祖的经历。

靖难之役时,徐辉祖作为南军主将,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又在齐眉山大胜燕军。

后被调入南京,淮北南军因此势孤而大败。燕军渡江时,徐辉祖仍带兵抵抗。

明成祖即位后,便将其削爵并禁锢于家中。

“这次的靖难之役因为我的关系,前前后后时间只持续了一个月不到,他的事情估计也会发生一些改变。”

苏晨嘀咕了一声,然后掐指推算了起来。

这种问一问就能知道的小事情,随便一算就有了结果。

……

这次的靖难之役,因为苏晨的关系,持续的时间极短,而且打的很快,所以历史上不少事情都没有发生。

比如,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眉山大胜燕军,这些事情就全部没有。

历史上,因为时间足够长,战事多变,调兵遣将频繁,所以徐辉祖多次与燕军接触。

不过,现实之中战事十分仓促,所以朱允炆便将徐辉祖给忽略了。

在李景隆兵败之后,他基本上一直在驻守长江。

唯一与燕军起的冲突,是守城之战。

其实按理来说,徐辉祖应该不会再给朱棣盯上。

不过那家伙,却偏偏在朱棣进南京,于宣政殿召见文武百官的时候托病不出. 0

结果又给朱棣惦记上了,反手就随便安插了一个罪名,将他给软禁在了家中。

“那家伙还真是和徐皇后说的一样死脑筋……”

苏晨算出这些之后无语的吐槽了一句,接着又是面露古怪之色,“这徐辉祖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历史上,是少数战败过朱棣的人,结果到最后都没得到重用,朱允炆但凡让此人挂帅,也不至于会输的那么惨,他会丢了天下,完全是咎由自取。”

随便评价了两句,苏晨便将事情说给了徐皇后。

徐皇后听了之后,马上就说他们徐家绝世代忠诚于大明,绝不会有背叛之心,央求苏晨,能在朱棣的面前给他弟弟求情,不求重用,但求平安。

徐皇后会这样说,苏晨倒是一点不意外。

毕竟是自家的弟弟,当姐姐的哪里忍心看着他被圈禁,郁抑一生呢?

人之常情。

可,要说去给徐辉祖求情,苏晨便有些犹豫了。

他若是忠诚于朱允炆,那就算有能力,也还是关着会比较好一些。

“夫人稍等一会。”

苏晨如此道了一声,将注意力放回南京这边。

双眼一闭,立刻动用了嫁梦之术。

进入了徐辉祖的梦境之中。

这次的梦境,不同于上次给朱棣编织的。

他比寻常的梦境要真实些许,但不至于让人差距到自己是在做梦。

苏晨来到梦中之后,念头一动,就让自己变成了徐达的模样。

念头再一动,便让场景变幻,并将徐辉祖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父亲!”

梦境之中,徐辉祖3.2见到苏晨,大惊失色,跪地不起。

马上哭诉起了这些年的事情。

而苏晨听他说到朱棣登基的时候。

便开口问:

“若是朱允炆还活着,你可会起兵助他?”

徐辉祖听见这问题,顿时愣住。

片刻之后,叹了口气摇头。

“不会,虽然不愿意承认,可朱允炆的确不如朱棣,大明交到听他手上,不如交到朱棣手上。”

“靖难的这一个月之中,他明明有许多转败为胜的机会,可他全部都错过了,甚至一直到最后,都在重用李景隆那混账。”

“我徐家,只效忠于二者,一是太祖,二是大明。”

听到这,苏晨面露笑意。

“不愧是中山王之后。”

话音落下便结束了这个梦境,对还在北京王府等候的徐妙云说:“此事苏某会尽力而为。”.

133:离去,百官送行!(求订阅)

徐妙云听见苏晨这句话,顿时大喜过望。

她朝着苏晨恭敬行了一个福礼。

然后盈盈一拜道:“臣妾替舍弟拜谢苏先生大恩。”

苏晨微微一笑道:“夫人不必多礼,无非是举手之劳罢了,况且令弟若是被囚在小院之中,最后抑郁而终,于我大明也是莫大损失。”

徐妙云看见看了苏晨一眼,接着似乎想到什么,神色又略显疑惑。

“刚刚苏先生忽然离开,可是南京那发生了什么事?”

“非也。”苏晨摇头,也没避讳什么,“苏某只是去见了令弟一面。”

徐妙云闻言一愣,满头雾水。

“若是见臣妾弟弟的话,这回来的未免也太快了一些。”

苏晨道:“不是现实,而是梦中,夫人可记得,陛下是如何认识苏某的?”

徐妙云沉默片刻,总算是反应了过来。

“原来如此!”

接着又有点紧张的问:“不知在梦中,舍弟可有冲撞了先生?”

“没有。”苏晨笑着说:“我问令弟,可忠建文否?令弟与苏某说,徐家只忠心于大明。”

“苏某会答应帮夫人,正是因为这句话,中山王10之后,满门忠烈。”

听到这里徐妙云心里悬着的,最后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便是离开了苏晨的房间,她走在王府的过道之间,感受着清凉的晚风,面向南京城的方向喃喃:

“祖辉若是能得到苏先生器重,必然前途无量,虚伪他别再犯浑,与朱允炆的人划清界限。”

言罢,忽见朱高炽的房间亮着烛光,心中也是微痛。

自瓦剌南侵以来,自己那儿子就没好好休息过一次。

她真害怕朱高炽的身体会垮掉。

徐妙云在房外站了一小会,去厨房亲自烧了一碗姜汤,给朱高炽送了过去。

竖日。

南京城。

晴空万里,一碧如洗。

南京城,通济门之外。

文武百官分列两排。

数万的士兵,手持戈矛,整齐划一的站在后面。

任由烈日灼灼,却也不动一下。

武官还好说,可那些身子弱的文官,给烧了一会便是汗流浃背,有些撑不住了,时不时的提起袖子,擦拭汗珠。

私下,亦是和站的近的同僚交头接耳。

“陛下为何突然召集百官?”

“听说是要送国师回北平……”

“送国师回北平?就国师一人回去,这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不清楚啊,可在下以为,多半是北平那边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也不好说吧?说不定是陛下忌惮国师的权利,所以找了个理由,将国师给赶去北边了。”

“你这就有些想太多了吧?我看陛下相当敬重国师。”

“我觉得啊,或许是让国师先去北京,为迁都做准备。”

“对对对,我也觉得是这样。”

“你们说话小声点,当心什么时候祸从口出,掉了脑袋。”

“……”

文武百官,议论不止。

但还没人知道瓦剌南侵的事情。

现在南京城刚刚攻占,局势不太稳定。

若是让他们现在知道了北方的情况,那估计又会闹的人心惶惶。

毕竟苏晨一人去北平,对抗数十万的敌人。

他朱棣信,百官肯定不信。

到时候大概率会有一堆人冒出来,劝谏他马上北上支援。

到时候不管去不去,麻烦事都一大堆。

所以朱棣故意没将北平的事情布告出去。

不过这也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不足为道。

且说。

朱棣此时站在百官的前面。

正在城门口等待。

他的脸上,略显忧愁。

北方的事情他其实也非常的在意。

不过诸位别误会,朱棣忧愁并非是担心只去苏晨一人会出意外。

他现在对苏晨是绝对信任的,他忧愁,其实是为了自己帮不上忙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