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 第172章

作者:可乐阿鱼

所以有恃无恐。

他们凭借他837们的脑子,又怎么能想得到短短一夜之间。

苏晨和朱棣就已经南下灭掉了朱允炆,此时整个南京城已经化为了一片废墟。

不少从江南跟随着朱允炆叛乱的将军和大臣,也都被朱棣处死,早就葬身火海了。

此时他们已经做好了投奔朱允炆的打算。

此时,大殿内传来一道阴柔的声音。

“开朝!觐见!”

朝堂外的大门缓缓打开,百官缓缓步入朝堂之上。

此时朱棣已经坐在龙椅之上,身边坐着的是国师苏晨。

二人凝视着远处的走来觐见的百官。

这是朱棣登基即位后,为数不多的参加的朝会。

攻下南京城迁都后,朱棣就跟随苏晨北伐。

基本上北平的政务都是朱高炽在处理。

而在场的大臣基本上都是朱允炆的旧臣,对于朱棣本就没什么好的印象。

更别说是朱高炽这位突然出现的“太子”了。

不少的大臣自然会给这位新晋的“太子”使绊子。

再加上朱棣贸然杀了方孝儒,朝堂之上的文臣不少都是方孝儒一手提拔上来。

朱高炽的监国之路,更加的雪上加霜。

以至于到后面,竟然压制不住众文臣的逼宫.

215:百官齐跪!(求订阅)

朱棣面色凝重望着朝堂之上的文臣们,心中随时颇有不满。

但心中也是无奈居多,方孝儒的死。

已经给朱棣提了一个醒了。

对怀揣忠君报国思想的文人来说,自己的行为永远都是篡位夺嫡,不可能得到历史的原谅。

让他知道文人对于政治、历史的影响。

因此,朱棣必然想要招揽一些知识分子为自己摇旗呐喊。

可是朝堂之中放眼望去,基本上都是那日参与逼宫之人,朝堂之上竟无人可用。

忽然,朱棣在角落之中望见了一位身穿儒衫的中年人。

蓄着修长的山羊胡,眼眸之中满是失意与惆怅。

跪在角落之中的要不是朱棣眼力好,还发现不了此人。

此时,诸位大臣已经跪倒在地给朱棣请安。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淡淡的回答道:

“众位爱卿,平身吧!”

随后从皇位之上起身,朝着大殿中走去。

步伐十分缓慢,但是却很是沉稳。

双目如炬,不断端详着朝中的众位大臣。

这里,有不少都是跟随过朱元璋的老臣。

也有许多对朱允炆忠心耿耿的旧臣。

朱棣巡视了一圈,脑海中大致记住了朝中大臣们的容貌。

随即开口道:“关于国师提议的新政尔等如何看待?”

朱棣的语气十分随和,但提出的问题却很是尖锐。

周围的官员们彼此环顾,面露难色。

朝堂之上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朱棣会先提出这个问题。

苏晨要废除八股文,从此科举不考八股?

此等提议,让他们觉得无比的荒谬。

满朝诸公,谁不是考八股入朝为官。

天下文人,谁不是读八股?

眼下苏晨一句话就要废除了他们几十年来赖以生存的本事?

这简直就是在刨他们的根,在刨天下文人的根。

说什么他们也不能答应。

朝堂之上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死寂之中。

随后,一位身穿三品官服的文人从朝中出列。

出声抗议道:“陛下!如今满朝文臣谁人不是科举八股之中选取々¨?”

“何人不知八股?八股科举为我大明贡献了多少人才?”

“陛下可知昔日始皇帝谋求长生被方士坑害,秦二世而亡国乎?”

说着,那人已经跪倒在了朝堂之上。

语气愈发的激昂,似乎根本没有看到朱棣愈发难看的脸色。

言外之意已经很是明显,妖道误国,新政误国。

朱棣此举,恐怕大明也如同秦朝一般二世而亡。

朱棣转过头去,看了苏晨一眼,生怕那人惹恼了苏晨。

苏晨的神仙手段,他一路上来感受的最多,朝堂上的那群文人不知道苏晨的厉害。

他还能不知道吗?

苏晨听到此人的话语也没有丝毫恼怒,感受到朱棣的目光只是淡淡微笑朝着朱棣点头示意。

这是朱棣才放下心来,怒目圆瞪,望着跪倒在朝堂之上的那人。

缓缓说道:“朕,记得你是建文帝的旧臣吧?姓甚名谁?官居何职?”

那人没有抬头看朱棣,只是跪倒在地,脊梁却挺得笔直,铿锵有力道:

“臣名廖镛,乃是中军都尉府左都尉,官职乃是正三品!”

朱棣听到此人姓名觉得有些耳熟,继续问道:“德庆侯是你什么人?”

德庆侯原本是大明的开国功臣,战功卓著。

后来因为因僭用龙凤等不法之事,被朱元璋赐死。

虽然此举多半也是为了朱允炆铺路,但也确实是确有其事。

不少大明的开国功勋倚功犯法,虐暴乡闾,都被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收拾了。

廖镛听到朱棣居然记得自己的爷爷,顿时心中一喜,急忙答道:

“禀陛下,德庆侯是臣的爷爷!”

听到这里,刚想说话的朱棣又顿住了,不动声色的朝着苏晨望去。

苏晨眉头也是微微一皱,不屑冷哼一声,开国功勋之后。

这是什么,新的门阀!

看来大明的弊病比自己想得还要深,自己之前从史书上得知的只不过是历史上的冰山一角罢了。

朱棣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朝着廖镛问道:

“朕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方孝儒的门生吧?”

原本廖镛脸上的欣喜神色戛然而止,之前方孝儒已经惹恼了朱棣。

不少和方孝儒有关之人都被朱棣秘密处理了。

廖镛也是急忙和方孝儒撇开了关系,但没想到还是被朱棣查到了。

这段时间,朱棣虽然不在北平,但是手中掌控的锦衣卫可是没有闲着。

不停地在搜索各个大臣的情报,尤其是之前建文帝旧臣的情报。

朱棣都了如指掌。

场上的气氛顿时陷入一片死寂,廖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缓缓吐出一个字。

“.` 是!”

后背的衣衫已经被冷汗浸湿了,既然朱棣能够问出此话。

廖镛也知道,即使自己在隐匿和方孝儒的关系,那不可能做的密不透风。

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索性还不如大大方方承认,留的一个清名。

听到廖镛的承认后,朱棣脸上并没有什么波澜。

只是故作奇怪的问道:“那就奇怪了,一个文人门生,竟然去做了武将?”

廖镛此时已经被朱棣问得说不出话来。

严格来说,虽然廖镛是武将世家,但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拜入方孝儒门下。

理应是文人才对,如何(钱好赵)领军打仗呢?

廖镛沉默了一阵,开口辩解道:“是建文先帝仁德,而臣的祖上也是功绩显著。

念此,臣才官升左都督。”

短短一句话,就能够看出朱允炆厚待文人到了什么程度。

居然让文官担任军中武将。

一个堂堂的武将世家中走出来的人,竟然要拜方孝儒这种腐儒为师。

朱棣没有继续追问廖镛,而是朝着朝堂之上的大臣们问道:

“诸位爱卿,若是有谁反对国师新政大可以站出来直谏。”

朝堂之上的文臣们先是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廖镛,又望了一眼龙椅上的朱棣。

心中权衡了一番,“噗通”一声。

只见朝堂上的百官们跪倒了大半苗。

齐声道:“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新政误国!”

很明显,此举是早有预谋.

216:锦衣卫指挥使!(求订阅)

苏晨和朱棣对视一眼,眼眸之中满是冰冷。

他们二人都未想到,居然有如此多人对废取八股有意见。

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的武将,大明武将和文人向来是不对付。

如今因为新政,原本势如水火的他们统一了战线。

哪怕是立下了不世之功,那也堵不住众生的悠悠众口。

朱棣脸色渐渐冰冷了起来,他身为皇帝,自然是在乎身后之名。

但是相比起之前苏晨让他看到的惨状,他更害怕大明有朝一日山河破碎。

身为天子的后人被众朝臣逼死。

朱棣随手指了一个跪倒在地的武将,神情有些冰冷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