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 第97章

作者:可乐阿鱼

若是他活着,且始终忘不掉复建文旧朝这件事。

那便相当于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苏晨肯定不会让这么一个巨大的隐患存活。

朱棣听见苏晨的这些话。

摇摆的态度也是坚定了起来。

冷漠的宣布:“将方孝儒打入天牢,择日处斩!”

方孝儒显然也是想到了这样的结局。

浑然不惧的大笑着,痛骂着朱棣以及苏晨。

而苏晨,却是一点都没有生气。

只是看着方孝儒,淡淡对着朱棣说:“方孝儒辅佐新帝不力,纵容奸臣向新帝献谗言,自然是该死的,不过他说著的典籍可以留下传世。”

朱棣轻轻点头。

“就按照苏先生的意思办。”

接着,方孝儒便被视为拖着带走了。

朱棣审视了寂若寒蝉的百官一眼,低下头,小声的问苏晨:“方孝儒既死,本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拟写诏书,不知苏先生可否帮忙?”

“王爷,这种小事找其他人便是。”苏晨道。

被拒绝,朱棣有些失望,但也坦然。

不过,苏晨马上又看着他说:“另外,像要不要杀方孝儒这种事情,王爷自己决断便是,不必来问苏某,苏某对朝政不感兴趣。”

听苏晨这样说,朱棣便想说你是国师之类的话。

不过苏晨却没有给机会,起身直接离开了宣政殿下.

127:年号永乐!(求订阅)

离开宣政殿之后,苏晨一时半会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去处。

大明的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太陌生了,他有些像是无根的浮萍,找不到什么归处。

“古时候的南京城还真是繁华啊。”

苏晨漫无目的走在街道上。

望着秩序恢复之后,零零星星出现的商贩感慨。

都说明朝闭关锁国。

可在太祖时间,对外的贸易以及交流,似乎却并不少。

不说往常安定的年代。

即便是现在才刚刚结束战乱,大街小巷之上,都能看见一些穿着奇异服饰的外邦人。

“太祖时期的大明,与后世所认识的,差距挺大的。”

苏晨走着,看着,禁不住又是感慨。

心中,也是思绪纷飞。

一个王朝强盛与否,其实看对外邦“七五零”的态度便能知晓。

盛唐之时,王国来朝,不说贸易往来,即便是朝廷的一些官员,都敢让外邦人充当。

而玄武门之变后,国运由盛转衰,之前的盛况便不再,对外邦人的态度也保守了许多。

再说回明朝,后世之人提起明朝,肯定很容易就会想到“闭关锁国”这个词,认为闭关锁国自明始。

然而实际上,真正的历史和常人了解的有极大的出路。

说明朝闭关锁国导致后来的百年之耻,完全是大清在甩锅。

明朝的海禁主要目的是防备倭寇,通过较高的自我管理意识控制贸易,对民间的交流虽然管控,但是从未彻底断绝过。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海禁把一些重要的贸易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让百姓加入。

说白了,就是最赚钱,最重要的贸易,官方垄断,朝廷吃肉,然后给百姓喝汤。

在倭寇不敢进犯后海禁令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了。

并且随着民间对外贸易的扩大,税收不断增长,朝廷更是嗨的不行,生意做的不亦说乎……

对外交流,非常之频繁。

真正的闭关锁国,断绝往来,那是大清的事情。

因为大清作为外族之人,入主中原,担心汉人过于强大,威胁自身统治。

加之他们族群的短视。

所以火器也好,对外的贸易也罢。

基本上全部断层了。

也直接导致,华夏这只巨龙,陷入了沉眠之中。

苏晨想着,轻轻又是叹了口气。

想要改变历史太难了。

自己任重而道远啊!

苏晨走着,来到了南京城的城楼之上。

他眺望着远处奔流不息的长江以及辽阔无际崖的大好山河。

淡淡的喃喃道:

“朝堂之上的那点权利,就让他们去争吧。”

苏晨做了这么多,从来也不是为了当国师。

他的目的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便是守护住这片大好的河山。

让原本历史之上,降临在九州大地之上的苦厄,全部消失。

让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幸福的过完一生。

苏晨站在这样的高度之上,又如何可能看得起朝堂之中的那点权利呢?

他根本就在乎那些。

当然,刚刚会选择直接离开宣政殿,不仅是不在乎而已。

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考虑。

其中,主要是为了朱棣。

朱棣的一生基本上没什么大的污点。

除了犯糊涂重新启用太监之外。

许多地方都与朱元璋很像。

是一个好皇帝。

他的雄心,他的野望,他的能力。

全部都是顶尖的。

在历史上,即便是没有自己的帮助,也依然在四年的时间里,将朱允炆击溃。

可是,苏晨最近发现,这么一个心比天高的朱棣,似乎有些过分依赖自己了。

不仅仅是出于尊重而来请教自己一些问题。

他现在凡是稍微能造成一点影响大小事都会来请教他的意见。

然后基本上,只要他开口了,那么就会按照他的意思去办事。

至于说朱棣自己,似乎都有些懒得思考了。

要是永乐大帝因为过度依赖他,而走不到历史上的那种高度,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苏晨决定。

以后尽量少去过问朝廷里面的事情。

就比如处理方孝儒那种小事。

朱棣自己完全就能办好。

根本没有来问自己的必要。

……

……

里头高升。

朱棣将三件重要的事情宣布之后,便遣散了百官. 0

走在大明宫的废墟之上,姚广孝问:“王爷这是准备去何处?”

朱棣不假思索道:“本王想去见苏先生一面。”

“找苏先生做什么?”姚广孝问。

朱棣道:“本王有要事请教苏先生。”

姚广孝犹豫了一下说:“可是,苏先生之前不是说小事不必去问他吗?”

“本王要问的可不是小事。”

朱棣话说着加快了步伐。

他也知道,苏晨那样的高人对朝堂之前的事情不感兴趣,对权利也没什么想法。

他当然也明白,苏晨那样说,是不想自己过分依赖自己。

可苏晨越是那样,朱棣就越是敬佩,越是看重苏晨。

一些小事,朱棣能忍着不去找苏晨。

可稍微重要的事情,朱棣还是觉得,很有去找苏晨的必要。

不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决策。

而是觉得,苏晨的想法会比自己更好。

……

于是。

不久之后,朱棣便来到了苏晨的面前。

他见苏晨看着长江一言不发。

也不敢打扰,恭敬地站在后面。

过了约莫半炷香的时间。

苏晨无奈的叹了口气。

“王爷此番过来,是为了何事?”

朱棣道:“南京城的事情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本王想3.2登基称帝,所以希望先生能替本王挑选一个吉日,顺便取一个国号。”

话说完过了一小会,又补充:“此事道衍虽然也能决定,但先生乃是国师,本王以为此事非先生不能决策也。”

苏晨明白了燕王的来意,心里虽然还是觉得,这种事情没必要来找自己。

不过,对方说的毕竟也有道理,所以苏晨也没推辞。

在片刻的思索之后做出了回答。

“国号就叫永乐,日子的话不必挑选,明日祭拜孝陵,直接登基。”

“永乐,这个国号好!”朱棣眼中闪过精光,不过马上,又有点迟疑,“只是,明日登基是不是太仓促了?”

苏晨淡淡道:“有苏某在,每天都能是黄道吉日,而且北方的局势危急,等不了太久。”.

128:永乐登基,迁都北京!(求订阅)

朱棣听见苏晨说的话之后,当即便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