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首辅饶命 第1456章

作者:不是奸臣

但将军能固定控制某一片军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他张家,就是吃京师三大营的军户!

空额、空饷、喝兵血。

不然,他这个废物怎么能花天酒地玩女人?

这个制度,已经养了张玉十八代后人。

如今,严嵩居然要废了这么好的制度?

“严嵩!我草你姥姥!”张武能跳了起来,破口大骂道:“我们都是世袭的公侯将相家子孙,他严嵩区区一个草民出身,凭什么想干嘛就干嘛?我这就回家,带着家将去打他!”

“如今推行此事的,并非严嵩,而是兵部尚书张四维!”

“???”张武能一眼,气得嘴歪眼斜。

“这张四维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晋党的区区一个文人!严嵩的走狗!他敢招惹我们武将勋贵世家?”

虽然张武能只是区区的一个六品世袭武职,还是候补的,但这丝毫无损与他对堂堂兵部尚书的蔑视!

因为,他的六品武职,是世袭罔替的。

而张四维的兵部尚书,则很可能只做一两任就滚蛋了。

所谓铁打的勋贵,流水的尚书。

加上辅国公张家,势力盘根错节,他张武能只是最边缘、最旁支的一个小分支,而真正的辅国公主家拥有的势力,甚至足以让严嵩为之侧目。

这才是张武能如此嚣张的真正原因。

“麻痹,老子这就带着家兵家将,联络亲朋好友,朝廷勋贵世家,去兵部堵门去!老子要会一会这个张四维,看他到底几斤几两?敢摸老虎屁股?”

张武能澡也不洗了,妞也不泡了,猛然从水池中站起来,气哼哼直奔家中。

澡堂中,众人纷纷跟着去看好戏。

“这张大炮,终于要发飙了。”

“走,跟着看去。”

。。。

第1544章 士林与勋贵,文与武【3】

“嘿嘿,朝廷勋贵世家,一起怒怼兵部尚书,这可有好戏看喽。”

“唉,严嵩何必捅勋贵世家这个马蜂窝?难道他不知道,这些勋贵在朝廷和军方有~多大的势力么?”

“还有张四维,怎么会心甘情愿,替严嵩做马前卒?-”

太子也收到了消_息,会心一笑。

包拯、高拱、张居正都在他身边。

太子冷笑道:“孤王看,严嵩这是前段时间,顺风顺水,自以为是了。这大明科举改革,彻底得罪了全天下的文官和读书人,这大明军制改革,彻底得罪了大明的武将勋贵世家。他严嵩要同时与文官和武将为敌啊。这次孤王看,就连父皇都救不了他了。”

太子太清楚大明文官集团和武将勋贵们的能量了。

日常,别看什么皇帝啊,首辅啊,锦衣卫大都督啊,司礼监大太监啊,风光无限,轮番把持朝廷的大权。但归根结底,大明的朝廷依旧是属于这些文官+武将的。

因为他们把持了大量中上层官职,任何势力得罪了他们,都别想在大明长期风光下去。

何况,严嵩还是一个人,单挑满朝文武。

在太子看来,这是严嵩狗子自我膨胀了,心里没点B数了。

高拱、张居正称颂不已:“是啊,太子爷您说的对。严嵩这次是自寻死路!上天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包拯却沉默不语。

他想起那天晚上,与严嵩在文渊阁中对饮密议时,问过严嵩同样的问题。

“严阁老,虽然我理解你变法图强的急迫心理,但为何一定要这么急?一次性要通过两大变革法案?这会给你带来多少敌人,你考虑过吗?”

严嵩,却一直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才装逼地吐出一句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装逼)”

“本阁老,何尝不知道科举改革、兵制改革,都是牵一发动全身,损害了大明文官、武将集团的利益?”

“但如今我大明,虽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虽然看着国事蒸蒸日上,实力不断提升,但其实都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惊险、幸运。”

严嵩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近乎神圣的狂热之感:“按说,本阁老应该等一等!等我进一步掌握了大明的最高权柄,把握再大一点,再稳妥行事。但是!”

“时不我待啊!”

严嵩长长叹息一声,脸上的忧虑之色十分深重、凝重。(装逼)

包拯都惊呆了。

他没想到,严嵩表面上看着位高权重、风光无限,但心中却对大明的未来如此忧虑。

“这威胁,到底来自何处?”包拯沉声道:“太子一党,逐渐式微。皇上对你,无可奈何,你如今权力稳固,朝中各个党派,都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忙于争夺你抛出的利益,甚至连清流直臣们都纷纷陨落在你手中。”

“时间,就是一把杀猪刀啊。”严嵩苦笑道:“如今陛下已经执政27年,他还能有多少年?而本阁老,也执政了十年,我还有多少年?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再说,内外的敌人,这是被本阁老强力打压了下去,但他们贼心不死,时时刻刻还在蓄谋反扑。本阁老此时如果不乘胜追击,推动改革,难道要等到没有权力,再去搞吗?”

严嵩盯着包拯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包大人,政治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文官、武将们都很清楚,本阁老的改革大刀迟早会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上。双方并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本阁老只有一句话!”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严嵩这句霸气的话,在文渊阁中回荡。

在这一刻,包拯承认,自己被严嵩这句给荡气回肠了····

··············

他自认为对皇上、对民众、对社稷是忠诚的,但跟大奸臣严嵩一比····

咦?怎么这大奸臣,比我这个大忠臣,胆子还要大?更不怕死?

到底谁是忠?谁是奸?

也正是因为这次谈话,一直对严嵩若即若离的包拯,才铁了心跟着严嵩干!

推动改革!为国为民!

包拯想到这里,更加卖力做起内奸来:“太子殿下,此事可不能让严嵩顺利过关啊。正是我们趁机收买人心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