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第132章

作者:倚楼听雪

汤和一把抓住李景隆肩甲,目光带着怒红:“问你说啥了!快说!”李景隆见两老叶子都要吃人的样子,心里更是提心吊胆。

“就是云南都指挥使司么,发现安南国有点异样么,然后就火急火燎的派兵来朝廷禀告情况。”“我,那什么,我得去训斥一番云南都司那边,不能一点小事就像天塌了一样,着实不像话的!”“我不去给皇上添乱啦,哈哈,两位老爷子莫恼,我这就去训斥他们。”李景隆偷偷瞄了一眼朱元璋和汤和。他有些好奇,这老爷子和老国公两人,咋仿若有些石化一般,眼中带着异样的光芒。

说不好的样子,似乎恨惊愕?

朱元璋深吸了口气,微微看了一眼朱怀,然后抓着李景隆的衣领,直接腾空给他拽了起来,不容置喙的喝道:“跟咱去皇宫!”汤和咽了咽口水,微微看了一眼朱怀,眼中带着些许深邃和震撼:“好小子,有点本事!咱先去皇宫一趟!”朱怀点头。

望着火急火燎离去的三人,朱怀愣了愣,便踏步回府邸了。

至于安南国侵扰大明云南布政司,这事儿自然是史料记载的,反正就在洪武二十四年底,具体时间,朱怀不知道。

今儿恰巧听到李景隆这番话,朱怀都有些呆怔住了。

ooo求鲜花oo

史料上记载,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知道此事之后十分震怒,欲派兵去剿了安南,连统兵元帅都任命好了,不过还没等到国朝出兵安南,安南国就派使者给大明赔礼道歉,还将国线朝云南以南割了十里赔给大明,最后这场仗才没打起来。

理由是朱元璋认为安南的战略价值意义不大,投入兵力过去得不偿失。

但是现在,朝廷会怎么抉择,朱怀就无法估量了。

大明宫城,谨身殿。

李景隆被朱元璋甩进去。

汤和紧随其后。

说实话,李景隆有些懵,脑袋晕乎乎的。

他不知道老爷子和信国公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指着李景隆厉声道:“云南过来报信的人究竟怎么说的? 十说清楚!”李景隆忙不迭道:“是,是。”

没一会儿,李景隆便将云南布政司发现的安南斥候以及安南军队的动向详细情况告知朱元璋。

听完之后,朱元璋目光下意识的盯到汤和。

两人目光触碰,倏地抽离,彼此都看到了眼中浓烈的震惊!

“老舅,汤叔这,不是啥大事吧?”李景隆弱弱的道。“闭嘴!”

朱元璋厉声喝道。“你出去!”

李景隆挠挠脑袋,“哦哦,好的。”啥意思?老爷子为啥这么重视?

李景隆不解的出了皇宫。

朱元璋看着汤和,深深吸一口气。

汤和更是惊叹道:“皇上,你家大孙莫非受到神仙指点过啊?”“咱这是彻底服了,这事儿,他居然料中了?”

朱元璋眯着眼,“你就这么笃定,云南的动态,是安南在为入侵做准备?”

汤和洒然一笑:“管他是不是,皇上只要下个令去云南都指挥使司,只要安南敢率先对大明动兵,那咱就刚好有理由给安南打下来!”“以前咱不清楚安南的战略价值,自从听了那小子的分析,咱大明若真控制住安南全境,这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呀!”

朱元璋淡漠的笑了笑,“呵,咱是没想到,这安南小夷,还真能想到这个层次,咱小看他们了,若他们真敢对大明动兵戈,那就留不得!”

“老伙计,你下去吧,咱要做事了!”汤和肃穆:“是!臣,告退!”

汤和现在只有爵没有官,朝政的事,他是掺和不得的。

目送汤和离去,朱元璋捏了捏手掌,对外朗声道:“去!开朝!”川

第211章 、朝中论战和朱棣的野望!

噹!噹!噹!

下午时分,朱元璋宣朝,大明正四品以上京官齐聚奉天殿。

文武高官左右站定。

在下午开朝,向来是出了什么大事。

所有官吏脸上都带着深深的狐疑。

老爷子可很久没在下午开朝了,这究竟是出了啥泼天大事了?!

朱元璋环顾众人,面无表情的道:“今日旬休,咱是想让你们休息的。”“可总有一群人,拿着咱的俸禄,却不干人事。”

老爷子言语平静,越是如此,朝上站着的人越是心惊肉跳。

这究竟是谁开罪了老爷子,让老爷子发了这么大无声之火?“兵部尚书,你给朕站出来!”

朱元璋换了语气,言语中的威仪,令人不寒而栗。

茹太素浑身一颤,急急出列。

朱元璋淡漠的道:“朕问你,云南都司的斥候来京,拜访了你兵部尚书,两名侍郎,一名主事,你们为何推诿?”“在家里做什么泼“六二三”天的大事,忙的连人都不能接见了?”茹太素急忙请罪:“臣知罪!”

朱元璋冷冷的道:“知罪?知啥罪?朕问你,云南都司的斥候来京做什么的?”茹太素磕磕巴巴的道:“这,这个”

朱元璋冷哼道:“还有兵部侍郎,你们也给朕滚出来!两个正四品的朝廷高官,拿着架子,装大尾巴狼?云南丢了你们是不是才他娘的能出来过问个事?”“你们是不是属牛的?朕不抽你们,就是不能干事是不是?”

“你们可知道,在翰林院有多少两榜进士嗷嗷待普?你们又知不知道,下面多少官儿在想着朝上爬,想着为国效力?”“你他娘的要是不能干!朕换个兵部侍郎!”

两人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忙不迭道:“臣,臣知罪,请皇上息怒。”

朱元璋骂也骂够了,淡淡的道:“曹国公告诉咱,云南都司的斥候探明安南国有朝南疆推兵之势。”“咱儿子沐英的棺材和沐家的后人,现在都在来京的路上,云南那边恐会生变,诸位都说说看法。”茹太素长舒一口气。

说实话,他刚才真被吓到了。

若是云南都司真出了事,他这罪行就大了。

现在听到只是安南国有点推兵的动向,心里大定,便抱拳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安南小夷,并不敢对大明觊觎万一。”“想来是正常的兵备部署,窃以为,云南都指挥使司当以不变应万变。”朱元璋反问道:“若是其入侵大明南疆当何如?”啊?

茹太素有些不可置信的道:“皇上,此乃杞人忧天之举,安南举国兵力都不及云南都指挥使司,他们长了多少个胆子,敢入侵大明南疆?”不仅茹太素,就连詹徽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道:“启奏皇上,安南不过只是推兵朝南,若我国朝便如此慎重对待,岂不灭了国朝威仪?”

孔讷也出列道:“吾大明是天朝,天朝当有天朝气度,恩德服人,方能四海归心!子曰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处大国之道,在于恩披天下,以德为之。”朱元璋冷冷的道:“传令,告知云南都指挥使司,使其以战备之态,敌若侵大明土地半寸,国灭之!”孔讷急急道:“皇上意欲主动出兵乎?”

朱元璋哼道:“朕未尝主动出兵,但咱大明也不是软柿子,若敢利用大明做文章 ,朕就让他付出惨痛代价!”孔讷厉声道:“此暴政尔!”

“皇上,安南未对国朝动兵,国朝便下令如此严防死守,此举无异于断绝两国之来往,阻断云南边塞之贸易,乃伤民之举,请陛下三思!”朱元璋反问道:“若其出兵,等云南都司来京汇报,朕再军报知会云南都司,一来一回,需多少日?”孔讷道:“彼时对方可认错。”

朱元璋冷笑道:“若每一个番国都攻击一番大明,然后给朕认个错了事,大明之国威何在?你说?嗯?”孔讷面色赤红,道:“臣不是这意思,况且,安南也不敢捋大明之虎须。”朱元璋厉声道:“朕说他敢!”好吧。

这纯粹将话说死了。

孔讷一脸无语,却也不敢继续反驳朱元璋。

老爷子的威信,在大明还是无人能撼动的。“兵部!”

茹太素急忙出列。

朱元璋高声道:“传旨去云南都指挥使司,若安南敢越大明国土半步,令云南都司给朕狠狠的打,此事没得商量,敢过线,朕要他的国!”“沐英才死,若就有人敢挑衅云南天威,那就是想让咱儿子死不瞑目,既然如此,那对方就别活在这片土地上!”朱元璋站起身,振臂高呼。

“臣!遵旨!”茹太素抱拳。

朱元璋盯着他:“此事用军驿,速速传去云南都司,不得耽搁!”散朝。

百官走在奉天殿殿前广场上,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一个情报而已,而且还是个无关痛痒的情报。

皇上未免有些太小题大做了点?

不过很快他们就理解了。

老爷子想来是因为沐英的死,有些耿耿于怀,所以云南那边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才会如此敏感。

掐着日子来算,沐王爷的棺椁应当也快抵达京师了。

茹太素回到兵部,便将此封军令发到云南都指挥使司去了。

北方的天有些干燥,和江南的风不同,北方的寒风吹在脸上,如刀刮一般疼痛。

这是一片梨花丛林,洁白的梨花在微风中荡漾着枝条,空气中满是清新的花香。

雪和梨花交相辉映,分不清是雪花还是梨花。

唰!

刀的罡风破空,片片梨花和雪花落下。

然而凌冽的刀光并没有破坏美感,反而给这些娇嫩的梨花,带来些铁血和肃杀。

朱棣在舞刀。

如平地惊雷,刀法精湛,一招一式,大开大合,皆取命之势,没有丝毫花架子!

当朱棣劈下最后一刀之后,面前的梨树顿破裂成两半,朝左右倒下。朱棣随手将刀插到土地之中,淡漠的道:

“本王十三岁时曾和常大将军约定过,将来我们一起征战漠北,誓要扫清胡虏,让中原不再受胡人蹄铁践踏,把大明的旗帜插到阿尔泰山,甚至更远!”“可惜,常遇春走了。”

站在朱棣旁边,身披洁白貂绒大氅的徐妃给朱棣递来茶水:“夫君,喝口茶。”她年纪不大,才二十七岁,正是风韵极佳的年岁。

那洁白的皮肤,如白雪一般,吹弹可破。

那精致的脸庞,带着刚成婚不久妇人特有的魅惑,令人看一眼,便能沉醉其中。

她便是朱棣的发妻,徐达的嫡长女,时为大明燕王妃的徐妙云。

朱棣猛灌一口茶,抹了抹浓密乌黑的胡须,看着徐妙云道:“你和大哥、二哥、四哥那边的联络如何了?”徐妙云漫不经心的道:“大哥那边,应当是没机会了,不过二哥和四哥,愿意帮着夫君。”

朱棣叹口气,揽住徐妙云:“这是掉脑袋的事,本王不得不布控的小心翼翼。”

说着,他眼中露出一抹踟躇:“老爷子那边,究竟立谁,现在都不得而知,外面那个小子,又究竟会不会是老大,本王也不太确定,应天那边没亲人在,本王心中总是不安。”“你再去信给二哥和四哥,让他们试探试探外面那个,究竟会不会是老大,还有密切关注着老爷子立储动向。”徐妙云点头:“好!妾身理解夫君,夫君有鸿鹄志,妾身永远追随夫君!”

朱棣哀叹一声,柔情似水的道:“若是败了,要掉脑袋的。”徐妙云目光坚定:“妾身陪夫君一起承担!”

朱棣动容,鼻头一酸,紧紧揽住徐妙云:“若有那日,你当为大明之后!亦如故大唐之长孙皇后!”徐妙云摇头:“臣妾,只想陪夫君,生死不离。”

第212章 、倔强的老人,百官落泪!

这是洪武二十四年,冬腊月初三。

沐英的丧葬队伍,从通淮门吊桥入京。

长安街、玄武街、秦怀街等应天府所有主干道的百姓矗立两旁,无声啜泣。

应天府所有百姓皆垂头默哀。

一列上千人的丧葬队伍,神色哀伤,披麻戴孝的踏入应天府城。

沐英的嫡长子沐春双手抱着黑色灵牌,老二沐晟,老三沐昂左右搀扶。

老四沐昕则留在云南负责云南军备防御。

好一些百姓看到这长长的丧葬队伍,眼中都泛着泪花。

年纪轻一点的还不知道那些年长的长辈为何会如此悲恸。

他们不了解沐英的身世,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们,却是知道这大明第一号孝子的丰功伟绩!

沐英生前,于众皇子之中和太子朱标最为交好。这次急病而死,也是听说长兄大明太子病故,导致旧病复发。

好男儿行走人世间,不可不知感恩。沐英一生,对义父义母至孝,对异姓兄弟关爱有加,人死之后,也要让子孙千里迢迢把灵柩送回京城,安葬在朱家身边。

这种情意,让人动容!

而且因为沐英的存在,云南世代平安,那些土司和边塞的异族,不敢踏步中原半步!

在沐英的丧葬队伍出云南的时候,云南的百姓,将所有道路都堵的水泄不通,悲恸哭泣声掩面数日不绝。

队伍从通淮门入应天,直奔大明宫城。

今日一早,应天府下起了飞雪,好一些百姓,默默的将伞撑起,给沐王爷的前路遮风避雨!

位于贡院左一里外的槐花胡同内,有一处府邸,金碧辉煌,闷头上烫金大字‘中山王府’显得格外耀眼!

府邸内,三兄弟神色哀痛。

“走吧,去皇宫送沐叔最后一程。”

说话的男子,身材高大魁梧,时为世袭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子,徐辉祖。

身旁两位同样魁梧的汉子,则是徐达的二子和四子,分别为徐膺绪和徐增寿。

“大哥,您先出门,我和四弟去拿一些炮仗礼花,事了之后,咱们私下也要给沐叔祭奠。”

徐辉祖点头,看了老二和老四一眼,有些不确定的再次问道:“我在郑重的问你们一次,你们确定没收到小妹的信件?”徐膺绪和徐增寿故作疑惑:“小妹从北平来信啦?写了啥?”

徐辉祖认真的盯着两人看着,最后摇摇头:“没啥,我先走了,你们莫耽搁太多时间。”“是!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