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倚楼听雪
“恩恩!好!”"
第865章 各怀心思的诸王!,"十一月底的时候,北疆开始洋洋洒洒飘着雪花。
边塞九王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已经纷纷开始从封地朝应天出发。
去年的时候,到十二月份,大雪覆盖了整个北方,车马难行。
所以今年,他们得赶在大雪封路之前,启程朝应天出发。
北平府,朱棣带着朱高炽和朱高煦两个儿子以及一百余名亲兵,出正阳门。
临行前,朱棣将北平的事几乎都安排完毕。
这里的一切权柄,他都交给了徐皇后和老三朱高燧。
实际的政事,则是交给了姚广孝。
朱棣对姚广孝虽然放心,但他懂得凡事都留一手的道理,北平是他辛苦经营二十多年的城池,他不允许有任何闪失。
姚广孝自然知道朱棣的用心,对此也不以为意,反倒是佩服朱棣的布局谨慎。
潜龙卫内。
纪纲正在对彭三和曹旭交待着什么,道:“本官这次配燕王殿下去应天,那边情况未明,若是有突发状况,一切由彭指挥同知和曹指挥佥事负责。”
纪纲和朱棣一样,也不太放心彭三独自掌揽大权。
当时彭三是和自己亲手扳倒前任指挥使刘祺的。
为了预防万一,也为了防止彭三在自己不断的这段时间篡权,纪纲不得不将指挥佥事曹旭给推上来。
曹旭和彭三并不太和睦,曹旭是正儿八经北平军中出来的人,彭三是肃州那边调过来的人。
两人谁也看不上对方。
纪纲渐渐明白为什么古代皇帝,总会在清流中安插一些贪官奸臣。
说白了,也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
在上位者眼中,没有绝对的忠和奸,无外乎都是上位者集权的手段罢了。
纪纲交待完毕,便带着五名潜龙秘探出潜龙卫,以最快的速度跟上了燕王。
大宁。
大宁都司这边,宁王朱权也交待了所有部下的职权分工。
宁王在大宁都司这五年,学到了很多为官做人的东西,也知道如何控制下属。
他有条不紊的交待好大宁的一切内务和对外防御的事情之后,便带着百余名骑兵,朝辽东广宁进发。
辽王朱植本想和燕王朱棣并肩朝应天而去。
可是辽东和大宁很近,如果辽王舍弃宁王,而去找燕王,未免目的性太过于明显。
诸藩王入京,各种礼仪和算计都要考虑到位,以防止自己的一些出格举动,会给应天那边都察院弹劾的借口。
现在不比以前,今年年关,朱雄煐一定会登基,老爷子会将权柄彻底让出来。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已经要开始看朱雄煐的脸色了。
为了不让朱雄煐心生怀疑,他们不得不将礼法全部做全了。
辽王和燕王是九边塞王中,关系最好的,也是密谋最深厚的两兄弟。
宁王则是被辽、燕夹在东西一隅。
当然,如果绕过山脉,山西的晋王朱棢可以最快速度增援到宁王。
只不过山路难走,而平原已经被燕、辽控制住。
所以大宁的处境并不好。
北疆之中,晋王朱棢和宁王朱权,心是一定向着朱怀的。
但也仅仅只限于这两大塞王。
再譬如肃王、谷王、安王他们,则属于中立派系,对外面的事不管不顾。
北疆九大塞王,各怀心思,同时在十一月底,从各地封地,浩浩荡荡的朝着应天城出发。
今年年关,诸藩王也一同见证新皇登基。
每个人心里都五味陈杂。
辽东的雪路上,马车的轮胎滚出一些浅浅的雪印。
外面天寒地冻,宽阔的马车内却温暖入夏。
朱权和朱植衣衫华贵且单薄,低矮的案牍上燃烧着无烟煤,无烟煤的旁边则放着两壶冒着热气滚滚的茶水。
朱权拎着茶壶,给朱植倒了一壶,笑着道:“十五哥,这是杭州送过来的龙井,口味不错,你好好品一品。”
朱植排行十五,比朱权大几岁,他看着宁王,笑呵呵的道:“你小子,在大宁那边还能这么享受?”
朱权笑道:“哪儿能这么享受啊,上一次都察院过来,是皇太孙殿下央人给我送过来的龙井。”
朱植不动声色的点头道:“老十七你和殿下关系不错么。”
话锋一变,朱植缓缓呷口茶,语重心长的道:“殿下身旁有个文官,叫解缙,听说殿下对他很是看中。”
兄弟两相互打着太极,朱权闻言笑道:“听说了,怎么?”
朱植道:“那个家伙,父皇还在执政的时候,就和父皇上谗言,说咱兄弟在边关掌着军权,会祸乱朝纲。”
“呵呵,他还大言不惭的上疏父皇,说要削藩。”
朱权愣了愣,道:“还有这事儿?”
朱植道:“可不是么?不过最后被父皇贬了官,也是咱的太孙殿下上来之后,才给他提拔上来的。”
“咱太孙殿下和解缙关系这么好,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听信谗言了。”
朱植在试探朱权的态度。
这些年来,燕王一直通过朱植这条线,准备将宁王拉拢到自己的阵营。
一旦宁王倾向于燕王,那么大宁、广宁、北平三条线,将会成为大明东北最强大的即战力。
上一篇:四合院:从竞岗食堂大师傅开始
下一篇:秋月罗人不想被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