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168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终于有人挣脱了那可悲的历史束缚,完完全全的携带着人类的愤怒,向那些世界阴暗面的可怕之物挥剑。

  誓要斩断眼前这千年以来可悲天命轮转,王朝兴灭的历史轮回!

  真抱歉,最近还想补欠章来着,怎料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欠的章节我都有记录,肯定之后会给老爷们补上的!

  非常抱歉!

第239章 结束

  但那通天彻地的光亮只闪烁了很短的一瞬间。

  虽只是一束流光,但也能划破长夜,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希望。

  也就是这一刹那,漫长的黑夜被火光瞬间照亮,在宛如白昼的夜空中,一切原本隐藏在黑暗之中的邪祟之物暴露无形。

  它们恐惧的仰望着天穹那突然出现的煌煌大日,伴随着周身燃起的熊熊烈焰,并在哀嚎中彻底死去。

  面前佛头其中那高高在上的天命,此时看着朱厚熜手中愈发迫近的火矛,那炙热的玄火炙烤着祂的石肤,并将其染上一抹不祥的褐色。

  祂的眼中竟在此时流露出一抹人性化的恐惧,周围那用高僧佛骨精血熬炼而成的琉璃锁链在天命的挣扎中发出清脆的梵音,宛如高僧圆寂之前耗尽心力的最后吟唱。

  盼望真佛降世,解救世人于苦海。

  原来,就连高高在上的天命也会恐惧吗?

  朱厚熜想道,他纵身挺入面前的琉璃光海,向着面前象征着暴政,荒淫,放纵,掠夺,残杀的天命掷出了那柄携带着人类自诞生以来,对这些奴役他们的世界背面的阴暗之物还以的愤怒的长矛!

  烈火熊熊之中,长矛贯穿了眼前的佛陀头颅。

  那赤红的火柱冲天而起,其中传来佛头愤怒的哀嚎。

  不断有幽蓝色的血液从佛头中流出,源源不断,无穷无尽,仿佛能填满大海。

  但在火柱之中,那些幽蓝色的液体还未来得及汇聚便在烈焰的灼烧下化为灰蓝色的烟尘。

  灰蓝色的烟尘偶尔汇聚成一张狰狞痛苦的鬼脸,它的口张张合合,用怨恨的目光盯着面前的几人,仿佛在诅咒着眼前这些罪人将会在余生被大海所吞没。

  但那诅咒在炙热的火焰之中却显得如此无力,偶尔有诅咒之音传出,但也只是短短的一瞬。

  转瞬之间便伴随着惨叫消失在那冲天的火柱之中。

  场中飘散着一股令人欲要呕吐的,熏得人几乎窒息的鱼虾腐烂之后又被烈火烤糊之后的焦臭气味。

  面前的蔚蓝色佛头中流出的那些妄图奔回大海的液体,终究还是被这冲天的火柱蒸发殆尽。

  再也没有一滴液体能从面前额头上露出一个硕大的黑色洞口的佛头上流出。

  面前的佛头似乎已然彻底死去。

  但朱厚熜拾起了秦王剑,他缓步向着前方走去,势要给面前之物以最后一击,并将其从这个世界彻底的抹除。

  面前的水德天命依然静静的躺在地上,哪怕是朱厚熜手中的秦王剑已经挥起,祂和朱厚熜靠的很近,却依然没有任何动静传来。

  朱厚熜小心的戒备着。

  确认面前的佛头没有半分异动之后,手中的秦王剑猛地向下劈砍,将面前已经被烧的焦黑通红的佛头径直斩成了两段——

  秦王剑欢欣异常,面前的佛头被轻而易举的斩开,看来那隐藏其中的水德天命已然彻底的——

  但此刻,异变突生!

  面前那断裂的佛头,低眉做慈悲状的佛陀突然之间睁开了双眼。

  那是完全不同于之前那水德天命的人性化身,尽管同样具有天命一般的高高在上,但本质上,还是更接近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之上的芸芸众生。

  但此刻,面前佛陀的双眸空若无物。

  他的双眸虽然睁开,但世间却没有任何东西能让祂收入眼底。

  毫无征兆的,朱厚熜体内之前一直畏畏缩缩的化劫法此刻突然如同暴雨之后突然开闸泄洪的洪水一般,疯狂运转开始向朱厚熜拼命示警。

  朱厚熜感到不妙。

  刚想弃剑离开,但却已然来不及了。

  秦王剑罕见的传达出了恐惧情绪,在朱厚熜身旁拼命的颤抖。

  这一刻,原本耗费了南梁举国之力,佛门千年积累,数代高僧以性命相铸的琉璃锁此刻徒然断裂。

  就连如今正悬浮于空中,散发着阵阵佛光的十三颗琉璃宝珠此时其上也不断出现裂痕。

  一个个从空中不断向下坠落。

  落在地上,化为碎片,抛洒空中,化作朵朵琉璃金莲。

  周围是如万米深海之下的庞大重压,朱厚熜现在连动一根手指都变得困难。

  眼前,这给了朱厚熜如此巨大压力之物。

  毫无疑问,乃是真真正正的水德天命。

  似乎是感受到了自己老对手的复苏。

  这一次不需要朱厚熜召唤,远在京城南郊的火德天命赫然醒来。

  天空中荧惑星闪烁着巨大的红色光亮。

  水德天命似乎心中有所察觉,抬头向上望去。

  看着那颗似乎感受到了水德天命的挑衅,如今闪烁不定的红色星体。

  水德天命与其交换着各自的条件。

  相比于之前的小卒子,两人才是有资格在此真正平等对话之物。

  头顶那道血红色的光芒愈来愈盛,彼此之间的气氛也愈发剑拔弩张。

  但好在,最后,水德天命退后了一步,表示妥协。

  场面顿时缓和了下来。

  朱厚熜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但好在面前的巨物似乎并没有要消灭朱厚熜的想法。

  “我的提议仍旧有效——明廷的天子——”

  “但愿你能尽早的做出选择,如果拖得太晚,我不能保证历史上无数次重演的天命眷属之间的征杀不会再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上演——”

  在安抚了头顶的火德之后,面前的水德天命缓缓的开口,祂凝视着朱厚熜,宛如再看着顽石中突兀出现的良才美玉。

  朱厚熜感觉周围的压力正在缓缓消退。

  他并未回答眼前这天命的招揽。

  毕竟——自家大哥还在头顶盯着自己你呢?

  而且你这跑路的速度是不是有点太快了点——

  眼前的水德天命在如今尚且还算完整,并没有完全陷入沉睡之中的火德天命的威胁下,祂终究还是选择了退却。

  一束幽蓝色的光亮从佛头之上缓缓升起,但并没有向东坠落入无尽的深海,相反,祂竟然向着西部,穿过世界的屋脊,伴随着从雪原而下的季风,向着那个已经汇聚了最多天命残片的地方飞去。

  很快……很快……

  按照这个速度,不过百年而已。

  祂就将聚齐原本散落在各地,超过三分之二的残片,真正的从漫长的分裂和休眠之中醒来。

第240章 侯景

  虽然如今东方的深海之中,同样有势力已然窥见了下一个时代的天命所属。

  并早在很久以前便开始为了水德天命的复苏而进行准备。

  但它们供奉的却是千年之前那协助暴秦平定天下,扫除当时盘踞这片土地无数可怖存在的古老水德,乃是真正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极致腐朽堕落之物。

  祂可不愿意成为那深海龙宫之中,那真正古老可怖之物补全自身的口粮。

  于是它选择向西前行,避开海底那些早就对自己垂涎三尺的东西觊觎的目光。

  也正因此,它才放下了所有的骄傲,与火德天命在瞬间便达成了一致。

  毕竟它已然失去了它沉睡期间所获得的最珍贵的宝物,千年来积累的人性在朱厚熜一剑一矛之下已然彻底破裂。

  现在,为了维持自身的独立,它必须尽快寻找下一个人性的锚点了。

  事不宜迟!

  ……

  “陛下——”

  张法维迅速来到朱厚熜面前。

  刚要汇报之前的关于成华年间失踪的那些锦衣卫们的踪迹,朱厚熜摇了摇头,看向了前方。

  不远处,梁武帝怀抱着蛟龙,身上原本尚算明亮佛光此时有些黯淡。

  刚刚经历了和天命残片惨烈的战斗,他怀中的蛟龙此时也已经伤痕累累。

  梁武帝抚摸着他爱妻的鳞甲,发出了悠然长叹。

  “辛苦你了~等我,我很快就会去找你的~”

  听见萧衍的话,伤痕累累的蛟龙终于闭上了眼睛,伴随着周围星星点点的佛光,化作流光逐渐消逝在天地之间。

  “明皇——”

  送别了自己的发妻,萧衍抬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明显是有话要说的明廷天子,他伸出手掌。

  刚刚在驱逐天命的战斗中十三颗琉璃佛珠大半都已经损毁,只剩下三颗琉璃佛珠状态还算完好。

  伴随着萧衍意念的挪动,那三颗佛珠飞入萧衍手中。

  经过了刚刚天命之间的交锋。

  万佛寺中原本快要成型的弥勒降世仪式不知为何却迟迟未能成功。

  只剩下空中那些金色的尘埃依然在不断的从尸佛的体内升起。

  打在三颗琉璃珠上,散发着七彩的光芒,美丽异常。

  萧衍看着眼前的佛珠,满眼都是追忆与留恋。

  但最后,还是将这些佛珠递到了朱厚熜手中。

  “这佛珠原本有十八颗,是太清元年,同泰寺取了自东汉以来十八位公认最强的汉地高僧的舍利炼制而成,原本是为了驱逐海族之祸,保卫金陵的安定……我生前征战南北,平定四方用去了五颗,后来水德现世,为了镇压此不该此刻出现的绝世大凶,又取了万佛精血配合此珠方才趁其封印。”

  “本以为事成之后,凭借这尊沉睡的天命,可以借此庇佑我梁国千秋万世,乃至一统天下,收复四夷,谁料想最后却反而为国家招来了灾祸——”

  说到这里,萧衍忍不住苦笑。

  自己自诩佛学修为冠绝南朝,但最后却依然逃不过贪嗔二字。

  只看见了眼前之利益,而忽略了背后的危机。

  似乎是明白了萧衍的意思。

  佛珠刚一入手。

  朱厚熜便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佛珠流入四肢百骸,温暖的佛光入骨,不断自发的修补着朱厚熜的肉身。

  虽然对于朱厚熜而言效果相当微弱,效果几乎没有,但是如果给其他的习武之人使用想必又是一件难得的修行至宝。

  “此珠有定水之能,制造之初便是为了降服海族,我知你有降服四海之志,想必征战海族,此珠定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说到这里,萧衍看着面前少年英武,雄心勃勃的明廷天子,恍然间似乎又看见了建武二年的那个秋天。

  那时他还未陷入南朝士族门阀相互之间的倾轧攻讦之中,身旁也并无那么多的佞臣奸党环绕,那时的他还不是天子,也是像面前的朱厚熜一样满怀热血,希望能建立功业绝世少年郎。

  那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率领精族三十万渡江而来,欲要一战覆灭南齐。

  南朝君臣见北魏来势汹汹,兵势滔天,纷纷起了惧怕之心,甚至有人已经做好降表,等前线一旦兵败,便迅速携带家小投靠北朝。

  平北将军王广志奉朝廷诏命,救援义阳,但见北魏大军旌旗遍野,军威之盛,自苻坚南下之后再未有也。

  竟驻军于义阳百里之外,按兵不动,畏惧北魏兵势,裹足不前。

  那时的萧衍奉诏随同王广志一同救援义阳,见三军畏缩,大怒,于是召集麾下部众,请命前锋。

  只率精卒三千星夜疾驰,驰援义阳,在义阳城外的贤首山上广树旌旗,义阳守军以为援军已至,遂出城迎战。

  萧衍遂亲披坚甲,手握大矛,率众从背后袭击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