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323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但天无二日,朝廷下诏让黎椿亲王在安南平定之后归国登基,以示朝廷宽仁,匡扶安南社稷的大德……黎椅在阮家的支持下称帝日久,然终不能平定莫贼,自然当尽快退位让贤,让我天子钦定的有德之主继位才是。”

  仇鸾也知道自己说的怕不是什么大废话。

  对方好不容易在莫登庸的打击下拱卫一位安南小皇帝,自然是为了能在光复之日获得从龙之功。

  哪里能容许大明朝廷一道旨意就自己把自己拥立多年的国王给废掉,然后另立新人。

  阮弘裕定然不会同意明人提议。

  双方在此地定然还要再进行新一轮的相互博弈。

  这是仇鸾最为厌烦的事情。

  毕竟阮弘裕他们这些安南国的旧臣理论上讲算是自己的盟军。

  虽然也就干干收尾之类的杂活,但却也不是可以像朝廷认定的安南第一号大奸臣莫登庸那样是随意可以打杀的存在。

  此刻已经是夏季,又处于安南之南,地荒人少,多蚊虫。

  军队在酷热之下疲惫不堪。

  等到仇鸾率军进入了阮弘裕等人的营寨之中,哪怕是仇鸾也不由得为这难得的阴凉而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

  阮弘裕和百官带着黎椅国王走出来一同跪迎明军的到来。

  仇鸾先是在马上打量了一阵面前这位经历十分坎坷的黎朝皇帝。

  看的对方都一阵尴尬。

  在身旁的礼部官员提醒仇鸾此刻应当下马去将黎椅扶起来然后赴宴之前,仇鸾便下马,不过这次他倒是没有去扶黎椅这个安南原国王。

  而是站在原地向北瞭望,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而很快,随着一阵树林中由六匹马拉的大车上传来的铜铃声,人们看见了马车前方明廷使者手中所持的代表大明天子亲临的王命旗牌。

  仇鸾率先跪倒在地,恭迎天子王驾。

  三军此刻也无顾甲胄单膝跪地,黎椅和身后的群臣也争相朝拜天子旗牌。

  然而随着他们听见一阵脚步声响起,等看清旗牌之下站立的身影时,黎椅和身后百官脸色顿时煞白,面面相觑,都知道自己等人被身旁的这位大明征南将军仇鸾给摆了一套。

第483章 赴宴

  站在王命旗牌之下的正是亲王黎椿。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在郑氏集团的保护下向北逃亡了大明。

  也正是他长久的留在京城,贿赂文武向着朝廷连续上书请兵马南下讨伐莫登庸父子逆贼。

  “天子有诏令,命征南将军仇鸾护送安南世子黎椿归国继位。”

  仇鸾身后两名穿着红衣黑甲的锦衣卫禁军从怀中掏出了诏书。

  在向周围众人展示确认无误后,高声宣读道。

  “这……”

  听到此话,眼前以阮弘裕为首的百官此刻纷纷傻眼。

  他们虽然知道是黎椿向明廷请求派出兵马南下痛击莫氏逆贼。

  但是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说明廷准备另立新君。

  看着仇鸾身后的甲兵,安南官员犹豫了片刻,方才开口。

  “我知道陛下天恩入海,神威如狱……虽然莫氏逆贼大逆不道,但我安南国家如今已有君主,并且是经过了正式的礼仪宣布继位的,也许因为战乱消息堵塞,天朝的消息有误,此事可否容我等向朝廷上书一二,听朝廷诏令而已,再做打算?”

  “……”

  黎椿和身旁郑氏军阀等人闻言怒视着眼前这个安南臣子,感受到这些南方海盗的目光,这名出言的安南官员被吓得一哆嗦,连忙缩回了脖子。

  仇鸾虽然并不想和这些安南一地虫豸过多废话。

  朝廷沦陷在各路军阀之手,被随意摆弄,大明耗费钱粮帮你们复国继位,还敢有这么多的要求,实在是可恶。

  不过虽然仇鸾心中十分不屑于同这些安南国的小邦之民玩弄唇舌。

  不过考虑到对方跟京中的某些大员的关系莫逆。

  毕竟在很多人看来黎椅这个两次沦落于军阀之手的安南国王才是正统。

  就类似于汉末被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挟持的汉献帝。

  而且这些安南朝廷为了获得大明的支持可是在朝中花了不少的钱财去贿赂官员为他们说情。

  据说内阁的诸多阁老和六部的主官按品级大小人人有份。

  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安南国的潜力,它的国土沿海向南延伸,一路上尽是平原良港。

  是海军南下的重要补给线路。

  如果能够控制安南,那么帝国就完全可以向西再开辟一条像弗朗机人通往美洲和欧罗巴那样的主要海上商路。

  并与来自印度中转站的西夷的贸易公司所竞争。

  很多势力都在背后默默对安南各个势力进行投资。

  朝廷的意思虽然是让黎椿继位,但并没有要消灭支持黎椅的阮弘裕集团的意思。

  朝廷中的诸多大佬还是希望仇鸾能在平定安南之后靠着给新的安南朝廷输血,花费两三年的时间彻底收复境内的各路军阀,然后开始作为大明通往印度和非洲的天然转运港发挥作用,为朝廷从西方运来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帛。

  “如果朝廷收回成命,我自然应当遵循,不过如今朝廷命令我平定安南之后便代表大明恭贺安南王继位,诸位倘若还有异议,那便要抓紧了,如今海路虽然通畅,但一来一回仍要花费数十日之久,我大军在安南境内停留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两月,到时若是不见朝廷诏书,就休怪我等无情了——”

  仇鸾拂去了甲胄上的一抹水渍。

  此地过于阴凉刺骨,与来时的湿热完全不同。

  仇鸾感觉此地虽说是当地有名的避暑胜地,但是凉的却也有些过分了。

  “甚是甚是!”

  听到仇鸾如此说来,几方之间略微有些紧张的气氛这才缓和了下来。

  “还请仇将军和亲王殿下入内,我已备好了宴席等待诸位。”

  阮弘裕这名老将不愧是经历过最为混乱时代的洗礼。

  他主动将眼前的这些人引入身后的家宅之中。

  丝毫不见刚刚彼此之间脸上的难色。

  宴席上原本向安南国王行礼的环节被所有人都刻意的忽略了。

  在不确定眼前这两人究竟谁才能在日后接受大明册封,成为安南正主之前。

  一切贸然的行动都是给自己和自己家族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眼前穿着暴露歌舞女子看的仇鸾身后的明廷将官眼花缭乱。

  他身后这批明军虽然多数都是从西南征调过来的百战明军。

  但大部分都是在嘉靖元年征讨麓川蛮族时期从北方各地卫所征调来的武夫。

  北方历来贫瘠,而且还要承担最为沉重的军事压力,连基本的生存都需要南方提供粮食和丝绸。

  除了京城之外的大多数地方,就算是普通豪族平时的娱乐也少得可怜。

  也难怪北方佬一进繁华的金陵就震惊不已。

  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人间天堂。

  然后为了让自己远在北方的老婆孩子还能感受到南方的繁华,一旦军纪松弛便开始大抢特抢。

  相比于朱棣手下的明军,忽必烈手下的元军反而看起来在进入金陵之后相对严明一些,这大概并不是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忽必烈治军严明,毕竟要论军纪怎么看朱棣手下的军队都要比忽必烈手下的杂牌军更加训练有素。

  大概是忽必烈手下的汉世候们在灭金的时候已经见过中原王朝的繁华,而且金陵在当时也远不如宋朝的都城。

  而从西亚和蒙古高原调来的士兵更是祖祖辈辈都见过大世面的,说不定几十年前就图图过花剌子模苏丹手下的几百号城市,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自然没有朱棣手下的明军对于已经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金陵发自内心感觉自卑且震惊。

  仇鸾身后的北方将士们看的目不转睛。

  来自西北和辽东的兵马的反应更为强烈,作为帝国的军事重镇,这两个地方所承担的军事压力更重,自然也就更穷一些。

  像是宣府大同等地因为靠近京师,而且当地的总兵一般都由朝廷直接委派有在京军中服役经验的军官担任。

  见过了京中的大世面,虽说明廷的北方京师终明一朝也算的不得多么繁华,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朱棣修建的一座巨大的军事要塞。

  但好歹进了京师也算是见过了大世面,不会像是其它人那样因为眼前的从未见过的奢靡而失态。

第484章 反正

  “若是将军有意,我的女儿如今正值豆蔻之年,可与将军为妾,而这些侍女将军也可以分赐将士,如此岂不美哉——”

  酒过三巡,阮弘裕便提起面前的琉璃杯盏站起,挥手让刚刚的舞女们分侍两旁给将军们斟酒,说道。

  仇鸾看着旁边神情略微有些异动的诸将,感到心中一阵无语,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想来这些北方将士常年驻扎在外,如今朝廷又接连整军备战,更是连半点消遣的时间也没有。

  也只能暗叹一声,表示自己家中已经有亲事,就谢过阮弘裕的好意了。

  “仇将军乃勋贵之子,未来是要继承爵位的,岂能娶你阮家的乡野村姑。”

  阮弘裕还想再劝,表示自己的女儿不求正室,做个平妻也可以接受。

  此时另一边跟着亲王黎椿从大明回返安南的郑绥此刻开口挖苦道。

  两人原本就各为军阀,互相都看不顺眼。

  此刻有了机会,更是恶语相向。

  “你安清候的爵位又岂能和天朝的侯爵相比。”

  “你……”

  安清候阮弘裕听到此话脸色一红一白,明显是气得不轻。

  他伸出颤抖的手指指向了郑绥。

  “狂悖之徒!我等保全国家,死守清化的时候你在何处?还敢这样羞辱与我!”

  “如不是你们狼子野心,趁着陈真部众溃散之际,劫掠都城,又岂能给那莫登庸调山南兵迎驾的借口,如今你们摇身一变倒成了死守清化的功臣!可笑至极!当初莫登庸决堤淹没我军时!汝可是站在逆贼那边率军断我后路!真不知尔等不忠不义之人,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

  郑绥也丝毫不惯着眼前的老人,当初他拥立黎槱跟莫登庸对峙的时候。

  阮弘裕的态度可谓是极为暧昧不清。

  原本郑绥等人有优势时不听诏令擅自回返封地,后来等莫登庸在菩提津大破郑绥的时候又悍然出兵截断郑绥的退路。

  差点把郑绥父子一锅端。

  此等大仇令郑绥寝食难咽。

  如果不是莫登庸大逆不道行了废立之事。

  郑绥估计眼前这老毕登估计还要在莫登庸和黎氏朝廷两边反复横跳。

  “郑绥!说的好听!你又能比我等好到哪里去!”

  阮弘裕的长子阮淦此刻见父亲受辱,也坐不住站起身来便开始怒斥郑绥这个前朝的乱臣贼子。

  “当初陈真反乱,围攻京师,我们父子皆是受命率军讨贼,与敌军血战,而你那时又在哪里?不想是和陈真父子内外勾结,妄行废立之事吧!”

  “胡说八道!当时奉诏屯兵海上,是等待时机,准备夺回升龙!”

  郑绥怒斥道。

  “我看是保存实力,以待时机行不轨之事吧!”

  看着双方伱来我往,纷纷开始扒对方的老底。

  此刻反倒是黎朝的两位皇室面面相觑,和一旁看热闹的明军将领大眼瞪小眼,表情十分的尴尬。

  仇鸾觉得这种烂事自己还是不要过多的参与的好。

  毕竟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两边似乎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过在他准备找个由头带着恋恋不舍的将领们离开之前。

  来自莫氏的使者到来却让两派的争斗暂时中止。

  在经过了激烈的争执之后,他们都暂且冷静下来,看看莫登庸父子又想要出什么花招。

  “莫登庸的信使!把他们赶出去!来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