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92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那么新的人皇,我们来做个交易吧!”

  凤鸟盯着眼前的少年,就好像看见了许多年前的自己。

  一样的嫉恶如仇,少年英武,怀揣着拯救祖国与人民的雄心壮志。

  “把熊氏遗脉交给我,我给你一处楚氏皇族遗留的宝藏,里面不光有楚氏皇族作为颛顼后裔留下的玄君秘法祭祀宝书,更有那位人皇颛顼在上古时期未完成的“绝地天通”之法的残本,无论是搭建龙脉供养皇族,还是大公无私的庇佑万民,都随你挑选——”

  玄风站在巨石上,引吭高歌。

  “选择吧!后继者啊!是要皇统千秋万世代代不绝!还是要建成一方净土!都随你去!”

  它给出的筹码确实很有诱惑。

  但朱厚熜依然不为所动。

  “如果伱要做的事情,将威胁熊氏遗脉的生命的话,那我恐怕不能把他们交给你。”

  朱厚熜摇头答道。

  “……”

  那玄凤盯着朱厚熜,却也并未生气。

  “你可想好了,这可能是你作为人类短暂脆弱的生命中,你这辈子唯一能接触到有可能打破既定宿命的上古秘法的机会了。”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底线所在。”

  “那好——”

  听到朱厚熜话,那凤鸟沉默了片刻。

  “只是抽他们点血罢了,我承诺不会伤害他们的生命。”

  “不过,如果这样,玄君秘录和颛顼绝地天通的手稿,你便只能二选其一——”

  ——

  战争结束了。

  明廷大军无情的摧毁了麓川思家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痕迹。

  宫殿,庙宇,房屋,坟墓。

  为了彻底杜绝麓川复叛的可能,所有麓川的俘虏,居民和士兵被强制带上了绳索,铁链,装上囚车或是徒步而行。

  被大军押送着前往汉地,随各地驻军分散迁移大明各地重新安居。

  当然,仅限于普通的麓川民众。

  而所有随同叛乱的麓川贵族,官员和士兵,十余万俘虏将被分批押往京城,并且务必在六个月之内,也就是入秋之前全部到达。

  朱厚熜要在夏天之前完成祭祀,以腾出手去应对北方蒙古人在秋天随时可能到来的袭击。

  届时这十多万祭品将在京城南郊被分批斩杀,以祭祀宗庙,告慰祖宗。

  礼部将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派专人去长陵和孝陵祭拜,宣读皇帝诏书和群臣贺表,在列祖列宗面前炫耀新皇平定西南的武功。

  作为新皇登基的元年,来自安南,女真,倭国,朝鲜,藏地及东南亚和中亚,南洋诸国的使者都将抵达大明,商谈朝贡贸易。

  而礼部自然也会邀请他们参加这场仪式,在这个明廷最为重要,庄重严肃的场合,一来是展示明廷对这些属国推心置腹与大国气度,增加彼此的信任,二来则是震慑四方蛮夷,不要抱有任何侥幸之心,妄想侵犯天朝上国。

  岭南宣慰使司在得知朝廷已经决定,将麓川居民被分批押往全国各地安置之后,立刻上表,请朝廷从内地引流民,在原麓川土司的地界上分设卫所安置,以永为中国之土。

  朱厚熜自然不会不接受。

  但也不可能全盘接受。

  朱厚熜让兵部传令,在麓川如九边故事,设置军镇统一领导周边卫所,命锦衣卫指挥佥事,征西将军,咸宁侯仇鸾为麓川总兵。

  并派禁军在此轮换值守。

  同骆安组织的岭南宣慰使司,协同大军一同肃清西南妖魔,捣毁群山之中各处血祭淫祀,保境安民。

  由于禁军不可能长期离开京城,时间一长容易出问题。

  于是朱厚熜又命锦衣卫和六卫禁兵相互轮换驻守西南,每半年轮换一次。

  直到西南群妖被彻底扫尽。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的科举过后,大批新任的官员都将被任命到西南,在西南卫所的基础上建立郡县,安顿流民,恢复生产。

  朱厚熜觉得大概没什么问题——

  他看着面前关于西南各地土司上奏的关于“小沐王”遗踪的报告。

  还未来得及打开,军帐内便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那夜叉竟然没有活吞了你,倒真是件怪事。”

  感受着那熟悉的气息,朱厚熜翻开了土司们呈奏天子的奏疏,头也不抬的说道。

  “还是说那夜叉大意之下被你这个天命眷属给反杀了?”

  “陛下高看我了,天师道天师所化旱魃夜叉果然名不虚传,如果不是凶性难抑,不能在外放任太久,我恐怕也只能提前回到天命的怀抱中了。”

  面前的木人缓缓开口。

  竟是之前大战时的那个书生,此时的他全身一半的部位都已经化作了松木。

  当看清朱厚熜军帐中的布置之后,他的表情看上去很是惊讶。

  营帐简朴,甚至可以说是空荡,只有两张桌子,一把椅子,两个打坐用的蒲团,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若是明廷历代君主都能像陛下这样节俭爱民,天下也不至于糜烂至此。”

  那书生模样的木人忍不住感叹道,生前的记忆和观念还影响着他吗,让他不免面对眼前的天子有些伤感。

  自己生前毕生的夙愿不就是辅佐这么一位仁德的君主,再开盛世,救济万民吗?

  “那夜叉逃了?”

  朱厚熜放下了奏疏。

  虽说顶上的内容让他很是在意,一连几本奏疏都说自己找到了失踪多日的小沐王,可这奏疏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朱厚熜这里,并来自不同的地方。

  远的甚至相隔千里。

  “没有,在失控的前一刻,当代天师拼着折寿的风险将其重新收押,如今已然被龙虎山合力重新封印。”

  那书生回道。

  “你这次来所为何事?”

  朱厚熜的点头,只要那旱魃不失控便一切好说。

  至于为什么这书生不乘胜追击。

  原因也简单,那东西一旦脱困,没了约束,实力只会更强,书生没必要为了做掉张天师众人把自己也搭进去。

  “我这次来,是代我背后的天命之尊跟陛下做个交易,跟陛下换回我主的祭祀。”

  “谁?”

  “思伦光?”

  书生试探性的问道。

  “这不可能。”

  朱厚熜一口回绝。

  继续

第120章 元廷秘闻

  “陛下不必着急拒绝,我还没说出我主人给您开出的价码?”

  书生答道。

  “你说……”

  朱厚熜盯着面前的书生,他的思绪翻转。

  眼前之人不过是那天命手中一个提线木偶罢了,就朱厚熜个人的感觉,很难说他到底有多少真正的自主意识。

  “首先,我的主人将会与您立下一份盟约,相约永不侵犯,并主动退出大明的国土,远遁三千里,百年之内绝不进入大明境内一步。”

  “再者,陛下是否心忧北方鞑靼凭借残元天命侵扰大明边界的问题呢?陛下如果不愿意求助火德天命的话,我的主上倒是有一个解决方法,能帮陛下解决北方的残元天命,至少能让它百年之内都无力再进犯大明——”

  面前的书生自信满满的,朱厚熜来了些兴趣。

  但还是摇头。

  “思伦光作为叛乱贼首,要被拉到南郊明正典刑,不能给你们,但你们可以换一个人选。”

  “那思伦光的长子思伦泽如何——”

  “其六子罪大恶极,我已通令刑部,择日问斩。”

  朱厚熜再度摇头,但考虑到对方所提出的条件确实很有吸引力。

  补充说道。

  “不过他还有几个未成年的小孙子孙女,其因祖先失德,无辜被牵连,倒是可以多给伱几个。”

  说是未成年,实际上最大的那个刚学会在地上爬。

  而书生显然的也是了解思伦家的情况。

  但本想找个祭祀侍奉天命,结果却给自己找了个爹,书生自然是极不甘心。

  问道。

  “真的不能再通融通融了吗?”

  朱厚熜摇头,表示这就是最后的条件了,爱要不要。

  “那就当我上辈子作为读书人,为天下百姓做些好事了……就这样吧……”

  他摇头叹道。

  朱厚熜不置可否。

  “陛下可知元以金命入主中原,为何最后亡国时随其流亡漠北的却是木德天命吗?”

  面前的书生缓缓说道。

  “愿闻其详。”

  见朱厚熜在纸上写好文书,命锦衣卫传旨将思家三岁以下孩童全部赦免,送入附近农户家抚养,书生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陛下可知元廷两都之役!”

  “哦?”

  朱厚熜若有所思。

  “难不成是如汉庭故事,元廷内部天命相争?”

  两都之战指的是是1328年(元致和元年、天历元年)大都(今明朝首都)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蒙古旧都)的泰定帝两系势力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内战。

  最后结果是大都方面最终取得了胜利,经过良乡潭州两场大战,草原势力几乎被中原势力屠杀殆尽,泰定帝的太子阿剌吉八也最终也如某燕王亲爱的大侄子一样不知所终。

  “正是如此——”

  书生笑道。

  “后来阿剌吉八携金德天命向西逃难,投靠了拔都的后继者们,在金帐汗国内定居了下来……几十年前,金帐汗国四分五裂,金德天命不知所踪——”

  “不过,我主倒是有确切的情报,证明了金德天命落入了曾经蒙古帝国下辖的藩属国的手中。”

  “其名,似乎是叫罗斯,还是叫罗刹,抑或是莫斯科大公国,因为路途太远,翻译问题,却也无法确定——”

  “只不过当初大战,金德天命被击碎,碎片遗落各地。”

  “任何天命都渴望自身的完整,而金德天命也不例外,若是有机会,任何天命都不会放弃补全自身的机会——”

  “你的意思是……”

  朱厚熜眼眸闪烁。

  “恰巧我主知道其中一块碎片的下落,陛下若能取得,大可以施驱虎吞狼之计,蒙古人统治罗斯数百年,两者早已结下血海深仇,而蒙古人手中木德主体和罗斯人手中金德主体亦是世仇,二者若能确定对方的位置和状况,哪怕相隔万里,其间必有大战——”

  书生侃侃而谈,朱厚熜默然不语。

  这个世界的天命,对人类目前局势的了解恐怕早就超出了人类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