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斩妖除魔开始长生不死 第95章

作者:陆月十九

  随着妖魔寿元的减少,那道意识在慢慢的消失。

  【第两百零三年,蟾君意识消亡,你开始尝试天妖第四蜕】

  紧跟着口中的妖丹逐渐化开,新的力量逐渐在体内凝结。

  妖魔寿元消减的速度愈发惊人。

  七百年……一千四百年……两千年……

  直到一声高亢的雀鸣在脑海中响起,这股力量终于被拘拿在了身躯之中。

  【第两千四百三十年,你的身躯中再次多出一头凶妖,远比先前的更加凶煞】

  【化身南客仙,灵禽降瑶台,青翎斩山河,赤翎肉白骨,心念杀伐,可使生灵战栗,心念仁慈,便让万物回春】

  这一次的提升并不如先前那么让沈仪震撼,却让他真切感受到踏过了那道门槛。

  虽然只是仙妖第四蜕,离武学大成还差两次。

  但也让他的肉身完全脱离了成丹境妖魔该有的层次,如今已是真正的堪比凝丹圆满。

  “……”

  沈仪双眸微阖,手掌分摊于膝。

  右掌有青光游动,左掌有赤芒生辉。

  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游走周身,如臂使指,他运起红芒,先前因拉弓而酸胀的手臂,瞬间恢复如初,多日全力奔走的疲倦也是一扫而空。

  他轻吐一口气。

  对妖魔神通的玄妙又生出几分感叹。

  锋锐的青光在指尖跳动,似乎只要随意一挥,就能让眼前的一切瞬间分离。

  至于两千四百余年的妖魔寿元,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比他猜测的还要少一些,按照山君和蟾君内丹的对比,原本以为至少还要再花个几百年才够。

  【剩余妖魔寿元:三千四百零七年】

  沈仪睁开眼,收起青赤两道光芒,视线投向面板。

  然后停留在逍遥乘风诀上。

  新到手了一柄天穹破日弓,若是能再配上这般诡异的身法,只要不去招惹那十几个抱丹境妖君,整个青州估计都没有能威胁到自己性命的妖魔。

  念及此处,沈仪再次调动妖魔寿元灌入进去。

  ……

  【第一年,伱翻开了逍遥乘风诀,看着上面晦涩的文字,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眼中掠过一丝清澈的愚蠢】

  沈仪咬咬牙。

  来了!又来了!

  这种许久没有体验过的熟悉感觉。

  【第三年,你已将上面的文字倒背如流,脑子里却尽是茫然,分明修习过多种轻功,但书册上记载的东西明显和你曾经见到的都不相同】

  【第二十二年,你站起身子,双腿没有动弹,只是略微闭上眼,感受着清风拂过身躯,再睁眼时,你已出现在三丈之外,你眼中掠过惊骇,这哪里是什么轻功,分明是挪移之法,可当你再次尝试时,却又无法找到刚才的感觉】

  【第四十七年,你急躁的心情终于在多年的尝试中得到平复,转身想要回家,一脚踏出,身形骤然化作清风出现在十丈之外】

  【逍遥乘风诀小成】

  沈仪突然感觉耳畔微不可察的风声忽然清晰起来。

  仿佛整个人都融进了四周环境之中,愈发轻盈,似乎只要神念微动,便能乘风而起。

  甚至气海中的玉露都开始不由自主的流转起来。

  直到面板上继续掠过提示,他才一下子从这种恍惚的感觉中回过神来。

  妖魔寿元还在继续流逝。

  进展一如既往的缓慢。

  以沈仪现在对武学的了解,其实大部分招式或者气息的调用,都已经无比熟悉。

  但这式凝丹境身法,很明显超出了这个范畴。

  更像是话本里那些神仙们腾云驾雾的本领……或许有些夸张,但这种化身为风的本事,很明显不能算作轻功了。

  怪不得燕行空只剩一条腿还能跑这么快。

  让对方无法动弹的原因,可能并不是自己碎去了对方的双腿,而是最后封住气海的那一掌。

  忽然间,耳畔风声尽数消失。

  沈仪抬眸一看,只见面板上掠过最后一道提示。

  【第七百三十二年,你消失在原地,很快又出现,脚下未曾挪动半寸,但你心里清楚,只要愿意,你瞬间就可出现在百丈之外,你不再是驾驭清风,你本身便是逍遥自在的清风】

  【逍遥乘风诀,圆满!】

  【剩余妖魔寿元:两千六百七十五年】

第140章 收拾残局

  幽谷内遍地狼藉,弥漫着刺鼻的腥气。

  清净道人蹲在碧玉池边,看着被妖血染红的池水,随便涮了两下手上的泥土。

  纯阳这老家伙,埋人也就算了,非得让自己用手,先前分明还想一剑刺向燕行空,现在又摆出一副心思沉重的模样。

  念及此处,清净道人扭头看向远处的坟堆,眼眸中掠过感慨。

  真见了燕行空夫人的惨状,倒是对这贼头多出几分理解,换做自己最亲近的人被这般残忍对待,气血冲头,恐怕也会失去理智。

  可惜理解归理解,镇魔司森严的规矩,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类似的惨状,青州也不止燕行空一个人有媳妇。

  所幸临死时还能亲眼看见仇人被毙杀于身前,这是多少江湖中人即便付出性命也换不来的美事。

  甚至死后还能和夫人葬在一起,怪不得先前笑得那般满意。

  “应该差不多了。”

  纯阳子认真在石碑上刻下名字,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即便是个死人,还差点害死自己,这老头也不会有半分敷衍。

  将墓碑深深插进坟头,他拍拍手:“行了,回吧,等这次回去定要再闭关一段时日,争取在寿元耗尽以前,把两仪真意突破至大成,也算了却一个心愿。”

  闻言,清净道人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在山里呆久了,整日感受着门徒敬畏的目光,人也不自觉松懈下来。

  自以为掌握了高深的真意手段,在整个青州也能排上名号,便心满意足。

  岂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随便一头躲在深山法阵里的无名妖魔,就能让自己如此束手无策。

  小沈大人看上去沉默寡言,一副极为低调的模样,但对付妖魔时的干脆利落,却让人看得心惊胆颤。

  这般强悍高手,白云观居然从未听过。

  莫非是总兵大人暗中培养的杀手锏?

  念及此处,清净道人对镇魔司的敬畏又浓郁几分,换做白云观,能有此等年轻一辈,怕是恨不得让整个青州所有人都知道,哪里舍得藏着掖着。

  “只是……突然把这杀手锏亮出来,莫非是青州要出大问题了?”

  清净道人摇摇头,甩干净手上水渍,起身朝先前的地方走去。

  萧蔷薇已经将所有值钱的妖货都处理完毕,手中捏着四根修长翎羽,青赤各半。

  感受着其中玄妙,眸光不禁有些闪烁。

  即便当了这些年的捉妖人,也很少能见到这般珍贵的宝物,可惜毕竟是妖魔天生的本领,强行用内丹气息去催动,却是发挥不出本来十之一二的效果。

  “萧大人,还是尽快赶回青州吧。”两个道士强行把目光从翎羽上移开。

  “好。”萧蔷薇将气息注入银铃,很快便是得到了回应。

  她自嘲一笑,若是先前别那么慌乱,哪里会闹出这般乌龙,进了这敛息法阵,沈仪想联系自己都做不到。

  片刻后,墨衫青年便是从远处走来。

  萧蔷薇还没感觉到什么异样,两个老道士却是眼中涌现些许惊讶。

  所谓道法自然,沈大人这看似不急不缓的步伐中,竟蕴了几分融入自然的味道。

  但下一刻,他们便是在沈仪略微投来的眸光中察觉到几分不善……似乎有些淡淡的怨气。

  “……”

  纯阳子眨眨眼,忽然拘谨了许多。

  虽然不知道哪里招惹了对方,但还是小心些为上,沈大人一掌能拍碎孔景的脑袋,自己这把老骨头哪里经得起他蹂躏。

  沈仪很快调整好情绪,朝着几人点点头:“收拾好了就走吧。”

  在视线虚无处,面板有了新的变化。

  【凝丹.两仪真意:圆满】

  【剩余妖魔寿元:一千四百二十九年】

  一张巴掌大的金页,上面篆刻的文字不超过两百个。

  这群老道士,生怕写详细点就不足以突显他们的功法精妙,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整整用了一千两百多年的妖魔寿元,他很想知道这群道士能活这么久么?

  原本还打算拿出一千年凝结妖魔宝晶,尝试着再推出一门妖魔武学,现在也略显不够了。

  “你先把这几根翎羽收下,其他零碎的我会全部交上去,给你折算成武庙洗练。”萧蔷薇仔细解释了一下,担心对方会觉得自己贪没了收获。

  只见沈仪瞥向青赤翎羽,似乎兴趣不大。

  紧跟着,他的话语让几人呆滞在原地:“你们按捉妖人的规矩分吧,我拿一份就好。”

  “我知道伱是淬体武夫……”萧蔷薇担心他不懂,赶忙接着道:“但像这赤翎,你就带在身上,也有蕴养身躯,治疗伤势的作用。”

  “我知道。”沈仪轻点下颌,却仍旧没有改变主意的想法。

  这一次,两个道士的眼神终于灼热起来,将目光投向刚才一直强忍着不去看的地方,四根修长翎羽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微光。

  能拿回武学就已经让人惊喜,没想到连这妖魔收获都还有他们的份?

  “沈大人。”纯阳子咬牙闭眼,无力的挥挥袖袍:“无功不受禄,说出去让人耻笑。”

  清净道人没拦住他,只得叹口气。

  白云观除了两仪真意,炼制宝具同样是一把好手,这般珍惜的妖魔材料,就像木匠看见了宝树,厨子看见了肥鸡,不动手摆弄两下,心里就是不得劲。

  “沈大人赏的,哪有你们拒绝的份。”萧蔷薇眉尖微挑,竟是将四根翎羽一齐递了过去,紧跟着道:“别浪费了好东西,制出宝具,你们留一份,其余的派人送到青州城镇魔司衙门,就说是给陈老爷子麾下沈将的。”

  闻言,纯阳子刚刚落下的袖袍,手掌颤了颤,还是遵循本心的又伸了过去:“多谢沈大人赏赐。”

  随即一张鹤发童颜的脸上笑开了花。

  “……”

  沈仪确实看不太明白,分明可以白拿,现在变成了帮人打工,竟还能这般开心。

  若自己前世的同事都是这样的人,想必老板很快就能替员工们再换个更年轻的嫂子。

  他揉揉眉尖,转身朝谷外走去。

  淬体法的好处就在于推演之时,不会产生什么负面情绪。

  而推演这些武学功法,所带来浓郁迷茫,绝望,精疲力竭,直到豁然开朗,诸多情绪齐齐涌上脑海,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退的。

第141章 初闻姜秋澜

  亭阳城。

  杨贵扯住缰绳,将马车缓缓驶进城中,身为镇魔司偏将,能让他负责赶车的人并不多。

  莫名收到上司命令时还有些不满,但现在却是心悦诚服到极点。

  偏将赶车算什么,一车装四个凝丹境,这种场面,他甚至感觉自己都有些不太够格。

  车厢内,两个老道士先前给游将军递了信,如今事情办成,哪怕知道对方不在城里,也要亲自赶来道谢,不敢失了礼数。

  至于身上揣着的两仪真意,倒并不是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