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长生从太平广记开始 第87章

作者:落水熊猫

  万归藏看着周流六虚功,再次无功而返,心中的震惊再也掩盖不了:“怎么可能,即使谷神通亲自来,也挡不住我这天无尽藏,你才踏入炼虚多久,怎么可能会如此强?”

  宋行收拳回气,静静看着万归藏说道:“武道修行,重在自身,你固然借助商道悟出周流六虚功,但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天地之力这么好借,西城两位祖师也不会死于六虚劫之下了。”

  万归藏冷哼一声:“一派胡言,周流六虚是最强的,武道修炼自身,一辈子也无法超越自然,不要以为挡住我几招,就可以在这里大放厥词。”

  万归藏再次释放出天无尽藏,周流八劲在呼吸间就八劲变十六劲,十六劲变三十二劲。

  接着再次冲破万归藏控制的极限,三十二变六十四,六十四变一百二十八,生生不息循环无尽。

  一时间,整个战场到处都是天崩地裂,火焚水浸,霹雳雷鸣,狂风呼啸,望之犹如世界末日。

  人影舞动,上下翻飞,火花,流水,碎石,风刃等等劲气在万归藏的手中狂涌。

  万归藏随意简简单单的屈指一弹,都蕴含着震撼人心,激荡魂魄的力量,劲气交击之声如若闪电雷霆在耳边轰鸣。

  面对这天劫般的场景,宋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体内黄天大法,大金刚神力,周流六虚功三种神功运转,隐脉中三垣帝脉深处,原本盘膝坐在虚空中是三位‘神灵’,猛然同时睁开双眼,起身一步迈出。

  仿佛从远古时期的时间长河走出,三位‘神灵’从隐脉中迈出的刹那,身影从虚幻到逐渐清晰,并且在虚空中逐渐重叠,合而为一,最终融入到了宋行的手掌之中。

  面对着无穷无尽的天劫之力,宋行遥遥一掌朝着虚空拍出。

  宋行呼吸之间,大量天地元气被他吸入体内,融入到他的右手之中。

  右手一掌拍下,在万归藏眼中几乎将天地都给压塌。

  天崩地裂,苍穹裂天!

  虚空硬生生被砸出了一道裂缝,裂缝之后,出现了一只洁白如玉的手掌。

  无穷无尽的霹雳雷鸣,狂风呼啸在撞上这只手时,纷纷湮灭,没有发出任何响动。

  任凭万归藏周流六虚功召唤出再多的天象和自然灾害,也无济于事,所有的力量都在这只手下,被镇压被碾压。

  宋行在突破炼虚境时,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

  心猿不定,意马四驰。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宋行唯悟,武道修行,唯有修心,何以镇压心猿!

  五指山!

  即可镇心魔,亦可压外敌!

  面对着宋行镇压一切的意志,更为威猛磅礴数倍不止的天无尽藏从万归藏挥手甩出,周流八劲无休止的叠加之下,在虚空之中演化出了天崩、地裂、土掩、火焚、水浸、风裂、石雨、雷殛八种劫数,向着站立在峰顶的宋行轰去。

  但面对着对面镇压一切的意志,所有的一切攻击都显得那么虚无,虚空之中万归藏的身影突然剧烈的抖动起来。

  体内的周流六虚劲突然被镇压的不受控制,开始疯狂失控,虚空之中他演化出来的八大天劫倒流而回,全部轰在了他的身上。

  “周流六虚,天下无敌,我不服我不服!!!”

  在八大天劫之下,万归藏只来及留下这一句不敢置信的话语,随后青色的人影如同虚空倒影,镜花水月,直接在空中化为血肉碎骨。

  周流六虚虽然威力强悍,但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无穷无尽的借用天地之力。

  每次借用天地之力时,也就意味着万归藏体内的六虚劫更近一步,越是动用的六虚力越多,意味着天劫来临时越容易失控。

  宋行黄天大法突破第八层,身化黄天,代天刑罚,在与万归藏战斗之际,间接的将他原本已经渡过的六虚劫又引动了起来。

  最后一式五指山,在镇压下万归藏所有的力量后,顺势在他体内引爆六虚劫,以劫火之力,轻松的杀死了万归藏。

  可以说,成也六虚败也六虚,万归藏等于死在了成就他一生的周流六虚功手中,可悲可叹!

  ......

  万归藏一死,以宋行的武力,整个西城再无人可以反抗!

  天部以沈舟虚为首的顽固分子,不服宋行,在被他以狠辣的手段清洗之后,西城另外五部不得以投降,让宋行登上了西城之主的位置。

  宋行担任西城之主后,并未改变万归藏征讨东岛的计划,西城集结了大量兵力,前往东海征伐东岛。

  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城,东岛不甘示弱同样纠结了大量船只,与西城酣战于东海。

  可惜面对实力全开的宋行,东岛只能节节溃败,即使谷神通亲自出马,联合踏入炼神境的鱼和尚以及陆渐,依然不敌宋行,被其一举击溃,彻底奠定了宋行天下第一人的宝座。

  击溃谷神通后,宋行并未杀掉他们,只是命令谷神通解散东岛,至此横行东海三百年的东岛成为历史。

  当世再无敌手之后,宋行将目光放在了三百年前的西昆仑身上,试图更进一步,超越他和梁思禽的境界。

  宋行索性独自驾驶着小舟,顺着紫薇仪的指引,一路朝着西方前进。

  经过了一个月的航行,在一个郎月当空的夜晚,天穹空灵清明,渐次闪现周天星斗,宋行顺着紫薇仪的指引,顺利找到了目的地。

  马影之后,就是鲸踪,循着鲸鱼的痕迹,又经历了种种艰辛,找到了猿斗尾和蛇窟,宋行终于寻找到了当初西昆仑埋藏潜龙之地。

  潜龙者,大海之丹田,阴阳之关联,集阴阳二流,驭微茫七海。

  当年西昆仑异想天开,以人体修炼内功之法推算出潜龙之道。

  潜龙原是一块庞大岛礁,梁萧仿照人体经脉之理,在礁石上穿凿了许多孔窍,千孔万窍,勾连万端,孔窍间加入种种机关,此物一旦身处阴阳水流,水流灌入孔窍,复又排出,就如高手吐纳,蓄积大能。

  然后再经机关传入阴阳池,周转数匝,复又喷出孔窍之外,但此时喷出之能,已较入时强了许多,如此大能反施于水流,便使洋流发生变化,抑且这般过程并非一次,而是反复不已,力量重重叠加,终至倒海翻江,呼风唤雨。

  所以说,若将大海看作一个武学高手,潜龙便是它的丹田。

  潜龙的所在就是一座十丈见方的圆形水池,石堤分隔左右,势如太极,左右二池,池水忽涨忽落,交替结冰沸腾,怪声响时,左池水涨,右池亏落,左池结冰,右池水沸,沉寂之后,即又反之,一变为右多左少,右冰左沸,这般循环交替,永无休止,水汽氤氲。

  走近一看,看到池边铭文,那铭文以篆书雕刻三字:阴阳池,下方又以隶体刻下四行十二字:池水竭,潜龙死,池水活,万物敌。

  这就是潜龙的枢纽——阴阳池。

  宋行又在阴阳池发现一卷《驭龙策》和一幅《万国海国》。前者是驾驭潜龙的窍门,而后者则是整个地球的海陆地图。

  翻开《驭龙策》,其中大约写道:潜龙浑圆如球,通身四百九十二窍,一百二十八脉,一入口,六十四机关。

  操纵之法颇为繁复,一旦有错,必然指东打西,指南扫北,惹来莫大灾祸。

  以威力而论,潜龙共有七态:静,守,行,惊,伤,破,灭。威力依次递增,灭态威力最强,但没试过,仅至破态,毁灭三岛。

  潜龙威力还与地利有关,若在冷暖洋流交汇处,威力最盛,潜龙行使之时,大半入水,但能发生漩涡,直通水面,故使呼吸不匮。

  “这潜龙竟然能够不断进化,自主修炼。时间越长,所积蓄的能量越大,所能够造成的破坏也越大。人体的所有的窍穴开发之后,都只有周天之数,而这个潜龙却有四百九十二窍,一百二十八脉。如果真的拥有意识的话,修炼的效果比任何人都要出色。”

  想到这一点,宋行不得不佩服西昆仑,连这种东西都能够制造出来。

  虽然潜龙威力至强,但宋行并未有拿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寻找潜龙也不过是为了寻找其中梁萧修炼的水脉之法,用以修炼武道。

  梁萧一生武力虽强,但终究未能突破人体极限,而潜龙的存在,就是他对自身武学理念的一次突破和尝试。

  以岩石之躯,模仿人类的穴窍,以大海为躯,海水为真气,潜龙为丹田,奇思妙想之处,让宋行惊为天人!

  随后宋行就隐居在此处,每日与潜龙为伴,摸索着潜龙修炼的原理,将这水脉之法,融入到自己的修炼之道中,一点一滴的增强自身的实力。

  终一日,宋行悉数悟透此方世界修炼之法,大笑数声,消失在光芒之中。

第182章 隋唐世界,六大魔渡

  强光闪过,宋行再次回到玉印空间。

  “宿主回归成功,结算任务奖励。”

  神谕任务之一:钱是英雄胆,金是男儿腰。半年内赚得黄金万两,奖励20000点元能点,任务完成。

  神谕任务之二:事在四方,权在中央。五年内击溃东岛或西城势力,成为东岛或西城唯一的掌权者,奖励50000点元能点,任务完成。

  神谕任务之三:厚积薄发,摧枯拉朽。两年内修炼至炼神之境,五年内突破炼神境达到炼虚境,奖励50000点元能点,任务完成。

  神谕任务之四:江湖乱世,唯我称尊。五年内击败江湖所有炼神境以上高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奖励50000点元能点,任务完成。

  神谕任务之五:开宗立派,千秋之功。西昆仑梁萧师法自然,推陈出新,成就武功、算学、格物皆超凡入圣的传奇,开创了此方世界炼神炼虚之法,以一己之力提高世界修炼等级。西昆仑之孙梁思禽创帝之下都,志比天帝,凭一己之力镇压东岛,千载之下,其名犹存。唯有在武道上超过此二人,方可称之为超出尘世,脱离凡俗,达成此成就奖励100000点元能点,任务完成。

  “宿主本世界完成任务度百分百,扣除变天击地精神大法和皇极经世书80000点元能点,剩余190000点元能点。”

  加上宋行从沧海世界带回来的一些物品,兑换了10000点元能点,这就是宋行在沧海世界所有的收获。

  看起来元能点不少,但是面对越来越危险的世界,需要兑换的武功和物品价格也越来越高。

  随着宋行武功越来越高,原先很多武功也不再被他看在眼中,能让他相中的,几乎都是非常罕见的神功绝学。

  魔道经(残缺):破碎级武学,创功者蚩尤,为蚩尤逆练道经而成的一门绝世魔功,蚩尤被黄帝分尸后魔道经残缺不全,修炼者性情乖戾,茹毛饮血,兑换价格100000元能点。

  山海拳经:破碎级武学,武无敌自上古玄奇之作《山海经》中领悟,以山为经,以海为纬,拳出重如山,拳招变若海,刚柔并济,威猛无匹,兑换价格100000元能点。

  战神图录:破碎级武学,惊雁宫战神殿内四十九幅浮雕,每一幅都代表着一种武道至理,兑换价格150000元能点。

  仙门剑诀:破碎级剑法,修炼至极致可开仙门,破碎虚空,兑换价格120000元能点。

  ......

  内功心法,宋行此刻并不缺少,黄天大法同样属于破碎级的功夫,修炼至今他依然没有修炼到黄天大法最顶层,但在与万归藏一战中,黄天大法的战力已经显露无疑。

  所以宋行挑选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一门山海拳经,希望将这门破碎级别的拳法融入到他自身所创的散手中,形成属于他自己的拳法。

  然后在了解到自己下一个将要去的世界后,宋行又为自己兑换了一件兵器。

  大邪王:一柄与天为敌且具备吞天灭地鬼神辟易的无上气焰的绝世邪兵,更有一套天下无敌的绝世邪功——邪王十劫收纳其中,堪称天下第一邪刀,兑换价格50000元能点。

  看着手中这把绝世魔刀,宋行心中无限欢喜,以大邪王加上邪王十劫的配置,50000点元能点绝对算是低估了它的价值。

  但作为天下少有的邪刀,若持有者不够强不够狠,大邪王最终将会反噬其主,让持刀人死得惨不忍睹。

  或许是因为如此,这把刀的价格才出乎宋行意料之外的低。

  做好选择,宋行也没有在玉印空间多停留,直接选择了前往新的世界。

  “宿主兑换成功,即将前往隋唐世界,本次世界中宿主会取代原世界中分身的身份,完成相应任务,为了更好完成任务,可在前往新世界前,从以下五种选择中选择两种。”

  六大魔渡:金刚级武学,魔主步白素贞所创招式,芸芸众生,罪孽滔滔,佛天不渡,唯吾魔渡,兑换价格200000元能点。

  古尸不坏诀:炼虚级武学,道家旁门左道武功,修炼到高阶可以达到归元化甲境界,身体四周出现鳞甲,外力难以攻破,形如鬼魅,不知伤痛,兑换价格100000点元能点。

  魔化金钟罩:破碎级武学,达摩金钟受阴魂侵袭,为邪气侵染,魔化后所演化而出的金钟罩修炼之法,修炼时邪灵作祟,心魔重重却威力无穷,兑换价格120000元能点。

  八方浮屠造业法:炼虚级武学,白莲教精神修炼奇功,可修炼出天磁真力,使对方全身血液聚集一处,炸开血脉致死,兑换价格100000元能点。

  狱火不灭身:金刚级武学,可凭借火焰修炼成不灭金身的功法,可防御刀剑之伤,修成之后只要不是致命之伤,都可如凤凰浴火般瞬间恢复生机,兑换价格150000元能点。

  看着玉印给出的一个个选择,宋行忍不住眉心直跳,玄级世界的武学,动不动都是10万元能点起步,这也就意味着玄级世界的危险程度是黄级的数十倍。

  玉印给出的五门功法,宋行全都没有听说过,凭借着短短几句介绍,完全搞不清楚其中的功效,只能一点点去分析辨识。

  首先将八方浮屠造业法排除,修炼精神的功法,他已经有了变天击地精神大法,暂时不需要第二门修炼精神的功法。

  何况接下来的大唐世界,奇门功法无数,有的是机会获得修炼精神的秘术,没必要花钱在玉印这里买。

  接下来的护身功法,宋行倒是觉得挺需要的。

  宋行将目光放在了中间的魔化金钟罩上。

  金钟罩宋行不陌生,一听就是和少林金钟罩有关,修炼之后肯定也是以防御为主,但前面的魔化二字,却让他有些犹豫。

  破碎级的武学,说明这门功夫肯定比之前低武世界的金钟罩强得多,但功法简介上说的邪灵作祟,又让宋行打消了选择这门功法的念头。

  而古尸不坏诀看名字就知道是借助尸体和尸气修炼的功法,虽然防御力估计不弱,但是修炼成功后浑身长出鳞片,不人不鬼,还是让宋行望而却步。

  那剩下的防御功法,也就剩下那门金刚级别的狱火不灭身。

  虽然修炼方法同样变态,需要在火焰中才能练成这门功法,但是练成后有着超强的恢复力和防御力,身体还不会产生异变,宋行最终还是决定选择这门狱火不灭身。

  至于另外一门金刚级别的武功,六大魔渡,虽然宋行不知这门功法强弱,但是从兑换需要20万点元能点判断,这是一门比狱火不灭身更强大的功法。

  “我选择六大魔渡和狱火不灭身。”

第183章 老君观,魔门现

  时空:隋朝末年架空时空

  背景:隋朝立国之初,文帝崇佛,各州兴建舍利佛塔,佛教大兴。仁寿四年,炀帝得魔门之助,登临大宝,大业十二年,炀帝一改文帝推崇佛教作风,让佛道魔三教并重,并容魔门、佛教与道教以相辅治国,再启佛道魔三教之争。

  分身:宋璟,青羊观观主,真实身份为魔门真传道分支老君观弟子。

  三月初头,东风料峭,吹到身上犹带寒意。

  栾川县景室山,八百里伏牛山脉神权最胜,山上的庙宇道观不下数十座,每日朝山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山高水秀,气象万千,游山玩景的人,虽喜后山的风景幽奇,却又惧深山大泽,多生龙蛇,不敢深入。

  后山僻静之处,一处陡峭山路弯弯曲曲深入幽林,消失在幽森的丛林深处。

  沿着小路往里,尽头处竟见一堵红墙,墙内翠竹绿树间隐约可见青屋灰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