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仙武,从皇子开始无限进化 第93章

作者:沉默的不言

  连带金银富贵等,也觉得俗气,根本就瞧不上。

  然而,就是这些世家子看不上的东西,依旧是单文成做梦都难以获得的东西。

  为了进步。

  他只能卖身给天水赵家,给一个草包出谋划策当幕僚,还要像一个小丑一样,时不时的被这草包一家羞辱责骂。

  这让单文成倍感憋屈的同时,也充满了无奈。

  如今看到这草包气急败坏模样。

  单文成心中竟然生出一种说不出的畅快。

  当然,最让他感到震撼的,还是手中这一份围剿南洋海盗的临时征召名册。

  不同于赵如龙草包。

  单文成在看到这份名册后,第一时间就觉察到了不对。

  他可不觉得那位十三皇子拟定的这一份名单是随便拟定的,真要随便拟定,也不会将临县的大户,乡绅,乃至是县令赵如龙的三个儿子全都写上去了。

  最重要的是,单文成有发现。

  此次十三皇子征召的这些人,基本上全都是临县的地方豪强,地主乡绅之家,以及武道宗门势力,没有一个是普通百姓。

  这说明什么?

  说明十三皇子的目标很明确,从始至终都是临县的地方豪强,乡绅,以及武道宗门。

  甚至单文成想到的更多。

  仅是一个临县的征召名册,就有将临县的大部分豪强势力征召殆尽。

  那海洲的其他县城呢?

  海洲各郡府,以及天南洲城呢?

  单文成想到这里,顿感头皮发麻。

  他已经不敢继续深想下去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临县县令赵如龙却没有想那么多,听到单文成劝阻,当即不悦道:“难道那十三皇子还敢对我天水赵家下手不成?”

  “我天水赵家,可是晋洲赵氏一族的分支,莫说是一个尚未封王的皇子了,便是大乾天子,又能奈我赵氏一族如何?”

  赵如龙一脸傲然说道,直接扯出了晋洲赵氏名头。

  晋洲赵氏一族,乃是天下十二顶级世家之一,族中有传承古仙器盘龙棍,更有在万年前掌过神州社稷,乃是真正的皇族世家,底蕴深不可测。

  此外,赵氏一族还是当今八皇子晋王的母族,在大乾朝堂上根深枝茂,势力极大。

  天水赵家虽然只是晋洲赵氏一族的一个小分支,却也借晋洲赵氏一族的名头,在海洲无人敢招惹,为晋洲天水郡的霸主。

  所以赵如龙丝毫不认为十三皇子杨安敢对他们天水赵家下手,反而觉得自己三个儿子的名字出现在征召名册上,是有小人作祟。

  单文成心中无语。

  天水赵家的来历他如何不知道。

  真要不知道的话,也不会自轻自贱的给赵如龙这个草包当幕僚了。

  问题是,晋洲赵氏一族是晋洲赵氏一族,天水赵家是天水赵家。

  天水赵家已经从晋洲赵氏一族中分离几百年了,最多是属于晋洲赵氏一族的远房支脉,平日里能允许天水赵家借自己的名头作威作福就已经很不错了。

  难不成,眼前这草包还真以为晋洲赵氏一族会为了他,或者是为了天水赵家跟一个未来的大乾亲王为敌?

  这是哪来的自信?

  最重要的是,眼前这草包哪来的自信,竟然狂妄的连一个大乾皇子都不放在眼里?

  单文成心中无语到了极点,却又不得不耐着心思劝道:“大人,晋洲赵氏一族自然是强大无人敢招惹,不过此事太过蹊跷,我等还需从长计议为好。”

  “依学生之见,大人最好是手书一封,将此事禀明于家族,询问下其中内幕。”

  “毕竟十三皇子的此次征召太过有违常理,极有可能是在有意针对海洲的各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等,此事绝非我等小人物能够参与,还需等上面的大人物们博弈出一个结果才好。”

  “另外,学生仔细观看了这份征召名册,怀疑这份征召名册极有可能跟隐瞒丁口和田地有关。”

  “因为学生先前有派人了解过临县的丁口和田地情况,发现这些被征召全族,乃至是征召族中大部分丁口的,都是比较贪婪,隐瞒丁口和良田过多的大户。”

  “那位十三皇子这么做,极有可能是掌握了海洲各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的丁口和田地情况,并根据瞒报的多少,制定了这一份征召令。”

  单文成能在众多竞争者中,成功卖身天水赵家,成为赵如龙的师爷幕僚,自然是有着一定才能,对临县的各种情况也了如指掌。

  所以他仅是粗略观看了征召名册,对比了一下临县各大户之家的被征召情况,就对征召的规律有了一定猜测,推测出了杨安制定征召名册依据,并想到了赵如龙三个儿子会榜上有名的原因。

  因为赵如龙这个临县县令,同样有在临县置办了诸多良田,还暗中招收了很多奴仆来耕种田地。

  至于说这些良田和租户有没有官方登记在册?

  肯定是没有的。

  因为一旦登记在案,便需要缴纳田税和人头税。

  田税和人头税不要钱啊。

  官老爷置办一些田产,买一些奴仆,难道还要交钱不成?

  所以理所当然的,赵如龙手中的这些田产和奴仆,都是隐匿田产和丁口。

  只不过考虑到赵如龙县令的身份,哪怕杨安也不能强行征召他们去当炮灰围剿海盗,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征召他的三个儿子了。

  单文成琢磨明白后,也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对赵如龙先前的话表示认可。

  “疯子!”

  “这十三皇子,简直就是一个疯子!”

  “这是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海洲所有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啊!”

  “不对,这是要跟海洲所有势力为敌啊。”

  “这样的疯子真要成为了海洲王,恐怕整个海洲的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等,都要睡不着觉了。”

  单文成想到这里,顿感头皮发麻。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海洲血流成河的一幅幅画面。

  真的太疯狂了。

第104章 大乾养士九百年,报效朝廷在今朝!

  (求订阅)

  “殿下,这征召令是不是太……太强人所难了些?”

  总督府后院,顾云峰就杨安的剿匪征召令一事,提出了极大异议。

  因为杨安下达这么一则征召令,让他们顾家压力山大啊。

  没办法。

  谁让他们顾家是杨安这个十三皇子的母族呢。

  杨安的这一诏令,近乎是与海洲境内的所有地方势力为敌。

  这些势力不敢对杨安表达不满。

  对海洲顾氏这个十三皇子的母族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毕竟顾氏一族也是海洲的地方势力,还是海洲地方世家的领头羊之一,如今顾家女儿生出的皇子反过来针对海洲地方势力,你说他们能没有意见吗?

  这事情必须要让顾家给个解释啊。

  所以杨安的征召令下达之后,顾家的门槛都快给人踏平了,纷纷要顾家给个说法和解释,搞得顾家众人头都大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让顾家众人郁闷的。

  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在这一次的征召名册中,他们顾家也有很多人榜上有名,整个家族将近三分之一的成年男丁都有被征召。

  这不是开玩笑吗?

  自家的皇子,反过来对付自家人。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早知道如此,当初就算是打死他们,也不会将顾云妃送到宫里啊。

  如今却是悔之晚矣!

  杨安虽然不知道顾家所有人想法,却也从顾云峰身上感受到了强烈到极点的愤怒和不满,显然是对他有着很大意见。

  “难吗?”

  杨安淡淡瞥了眼自己的便宜二舅,面无表情道:“大乾养士九百年,报效朝廷在今朝,这事情很难吗?”

  “是不是要本王在前线带领将士厮杀,尔等在后方宴饮舞乐,才是不难?”

  顾云峰冷汗直流,面色惶恐道:“殿下息怒,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杨安冷笑:“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平日里,大鱼大肉时,没觉得难。”

  “瞒报田产,隐匿丁口,偷采矿物时,也没觉得难。”

  “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巧取豪夺时,更没觉得难。”

  “现在觉得难了,早干什么去了?”

  “六千五百万的丁口只有三千万登记在册,九万万亩的良田只报了三万六千万亩,商税收不上来,矿税收不上来,盐铁税收不上来,船舶税也收不上来,一个道洲的税赋还不到一千万两银子,连给海洲众将士发放俸禄的钱都不够。”

  “舅舅,你告诉我,这些丁口,良田,以及税钱都进了谁的腰包?”

  杨安说到这里,神色陡然柔和了起来,柔声道:“本王是个道理的人,既然拿了朝廷和百姓的钱银,那就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总不能只想着拿好处,不想出力吧?”

  “这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舅舅,你说本王说的对不对?”

  毕竟是自己的亲舅舅。

  所以杨安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将征召令背后的原因讲了出来。

  他也不怕顾云峰会将此事到处乱传。

  相反,他巴不得顾云峰将自己这番话传播出去,让整个海洲的世家大族,地主乡绅,以及武道宗门等,都能知道自己的意思。

  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

  他是个讲道理的人,做事肯定是以理服人。

  如果有谁不服,觉得自己被冤枉了,那就自己站出来跟他理论好了。

  他保证,绝对会给对方留一个全尸的。

  当然,杨安敢这么做,也是因为海洲只是大乾王朝的一个南部边境道洲,境内并没有九宗六道,十二世家这等势力存在,甚至连一尊天人大宗师都没有。

  三千金吾卫,足以横推整个海洲,将海州境内的所有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全部清理一遍。

  更不要说他还有天子令牌在手,完全可以调动海洲三司府衙,离火军团,天海军团,以及各州郡的城卫军等。

  所以杨安根本不怕海洲的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反抗,反而巴不得他们抗命不尊。

  如此一来,杨安就有足够理由抄家灭门了。

  正所谓: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

  这些世家大族和武道宗门等,既然看不上大乾朝廷,各种阳奉阴违,欺上瞒下。

  那就让他们尝尝来自朝廷的铁拳制裁好了。

  顾云峰哑口无言,张张嘴想要解释什么,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因为他知道杨安说的都是真的。

  无论是隐匿丁口,瞒报良田,偷采矿山,偷税漏税,还是欺压百姓,巧取豪夺等,都是世家大族的基操,几乎没有一个大家族能够避免。

  哪怕是他们顾家也不能例外。

  并且,顾云峰也不觉得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