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天赋:化神诸天聊天群 第138章

作者:中天紫宸

  此事还要从因缘开始之时说起:

  龙树上僧也是面色苦闷。

  清晨有两个少年僧人上门求教,言说因为彼此心中佛偈争执不休,故而一路西行,望寻一佛道高僧为之裁断。

  两人相互辩论,两禅寺庙里的僧人远远听到他们两人的辩经讲法之声,忍不住走了出来,加入其中,与之辩论。

  但是往往在三言两语之间便被其所辩服,从而心悦诚服地跟在缘引、菩心两人身边,认真倾听两人的辩经论道。

  年龄大的有年逾百岁,如今方才闻真正佛法的普通扫地僧;年龄小的有刚刚剃度,不过五、六岁,懵懵懂懂的小沙弥。

  并有鸟雀,羚羊,虎豹,游鱼等天地万灵安然相处,面露慈悲之意,静听佛法。

  众僧人以为神异,将二人引至千佛殿内,并找来龙树上僧与李当心为二人辩经。

  龙树上僧在见二人时,也是忍不住微微愣神。

  菩心一袭月白色僧衣,手持念珠,看上去年约十六许,眸若晨星,面如冠玉,容貌可谓俊雅至极。

  看上去神情淡漠,但是眼底却有着一抹兼爱众生的温和、慈悲之色。一身气质超凡脱俗,如自九天之上垂云而下,不似凡尘中人。

  缘引一身淡金色僧衣,项戴佛珠,看上去年约十八余许,双眸明亮,面容宽厚,如同路边平凡僧人,见之即忘,不会留下深刻印象。

  看上去神情温和,但眼底同样有着一抹承载众生苦难的大慈悲之意,一身气质古朴拙实厚重如山,让人觉得可以安心信赖。

  这是两位钟灵毓秀之人!

  几乎所有僧人在看到菩心、缘引两人时,几乎第一时间便得出了这样的观念。

  不过随后在看到菩心和缘引两人仅仅只是普通人,没有修为在身时,心中暗松了一口气,脸色也重新恢复自信。

  龙树上僧开口询问道:

  “不知两位前来,所为何事?”

  菩心双手合十,低声轻诵一声阿弥陀佛之后,方才神情平静,语气平淡道:

  “贫僧与师兄缘引心中各有一偈,彼此相持不下,难以信服于对方,故而望寻一大德高僧为之裁断,只是跋涉数千里,途中虽遇三教圣人数人,但至今尚未能断。”

  缘引亦是双手合十,神色温和,嗓音温醇,朝着两禅寺众位沙弥、比丘、僧众以及李当心,龙树上僧施礼拜道:

  “是以,愿两位高僧大德为我等裁断!”

  听到这话,龙树上僧和李当心对视一眼,也来了兴趣。

  “尔等因何偈争执,尽管道来,我来为你们裁断!”

  菩心微微抬眸,平平淡淡地看了看龙树上僧一眼,没有说话,随后目光再度落到自己身边的缘引身上,算是给了缘引一个眼神。

  缘引双手大大张开,又再度合十,低诵一声阿弥陀佛,抬头恰好看到不远处,立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幡映入眼帘,指着旗幡温声开口:

  “敢问大师,是风动,还是幡动动?”

  菩心依然脸色漠漠,其他僧众也都悄无声息动作,皆是略带期待地看着龙树上僧,想看看对方是什么回答。

  这个问题,在之前在两禅寺外时,菩心与缘引也曾辩论过,当时两人的辩论可谓是让他们收获匪浅。

  此刻来到千佛殿之内,不知道这位龙树上僧又会有怎样的惊人之语?

  “噗呲!”

  之前没有听过二人辩经,并且没有根性的僧众一听,一时没忍住笑了出来。

  是风动?还是幡动?

  这算什么问题?

  只见有一莽撞僧人快步上前,也可能是出于在方丈和各位首座面前露脸的想法,表现得很是自信,直接张口便答:“这有何难,自然是风动!”

  缘引闭上双眼,再次开口问道:“敢问大师,此刻是风动,还是幡动?”

  风依然在吹,幡依然在动,那僧人微微皱眉,他已经说了答案,怎么还继续问,难道是之前没有听清楚?

  “我再说一遍,是风动!”

  缘引重新睁开双眼,看向僧人的目光之中,不免有一丝失望。

  两禅寺和西域烂坨山贵为佛门圣地,手下僧人,也只有这样的回答吗?

  之前听过两人辩经的僧众,虽未言语,但此刻众人所思所想却是难得一致,只因听过妙法真言,再一对比,简直是不堪入耳。

  如果说缘引眼中的失望之色只是一闪即逝,那没有根性的僧人没有看到很正常。

  但是此刻数百僧众的目光一致,千百缕的失望之色加到一起,那简直是如同滔滔海潮一般朝他拍打过来。

  顿时就让那僧人有些心慌失措,忍不住看向缘引道:“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此时龙树上僧在闭目思量片刻后,缓缓睁眼,心中似有答案,饶有兴致的看向面前的菩心、缘引二人。

  “你们说,是风动,还是幡动?”

  他看向其门下众弟子和众位首座,以及李当心,考教般的问道。

  早在请出他来辩经时,手下僧众便早已经告知了他前因后果,自然也就知晓了两人对这一问题所做过的辩论。

  缘引初时辩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菩心初时答曰:“见风动,见幡动,心自然动。”

  而后两人继续辩论,最终得: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

  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

  若离风与幡则心凭什么动,若离风与心则谁说幡动,若离幡与心则风吹向谁家?

  一切从心而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

  见物相状者看物静相、动相,幡不静故说幡动,亦为通俗表象说。

  研究功用者,研究幡为何动,察知由风在吹,无风吹则不动故说风在动,亦为原因追究说。

  最后菩心、缘引同是叹曰:“是风动,是幡动,同是仁者心动。”

  适时,听菩心、缘引辩经讲法的众位僧众听闻两人之言皆是叹服,而后各有所悟。

  就连龙树上僧在听完僧众复述的这场辩论后,都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

  (本章完)

第204章 佛陀本是众生做,只是众生心不坚!

  金玉之言在外。

  龙树上僧自然也就想看看门下弟子、首座,以及李当心等人的悟性,故而有此一问。

  能进入两禅寺修行,并做到首座位置的僧众,心性、根性、悟性等等俱是上佳,更遑论龙树上僧的弟子了。

  再加上此刻龙树上僧的忽然开口,众弟子、首座又如何不知这是在借机考教他们。

  沉默半响,在看到龙树上僧眸光扫过来的一位弟子,犹豫一番之后,还是壮着胆子答道:

  “应当是风动,没有风动又如何会有幡动。”

  龙树上僧脸色不变,既没有说这位弟子说的是对的,但也没有说他是错的,只是微微点头便略过了。

  其他一众弟子、首座,比丘、大耀在看到龙树上僧没有斥责,反而微微点头的时候,时便来了勇气。

  般若首座双手合十,梵音如唱道:“阿弥陀佛,先前此言不对,我认为应当是幡动,风吹幡动不假,但是若果没有风,难道幡便当真不动了吗?”

  “死物尚可开灵,如剑者手中长剑,刀者手中利刃,幡又为何不可无风自动?”

  听到般若首座的反驳,又一弟子当即开口:“阿弥陀佛,般若首座所言有过,我等讨论的是风吹幡动问题,又怎可将话题外扯到死物开灵方面。”

  “既然是风吹幡动问题,那贫僧还是认为前者所言为对,风吹幡动,自然应是风动。”

  看到这名弟子帮前者说话,其他的首座不禁眉间一凝。

  这是要比人多了吗?!!

  你们这些弟子同气连枝,我们这些首座作为长辈又何尝不是同进共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佛门清净地,也有勾心斗角之机。

  龙树上僧乃是两禅寺方丈,这些弟子又常以李当心为傲,对其维护万分。

  偏偏李当心还经常犯佛门戒律,是个酒肉和尚,还娶妻生子,这就让诸位固执的首座和龙树上僧门下的众位弟子互相对上了。

  戒律首座双手合十,长叹一声阿弥陀佛,随即开口:“此言未免偏颇,即使死物不开灵,难道风吹幡,幡就一定得要动吗?”

  “这个幡,你让风吹一下,看看它动不动!”

  戒律首座说着,更是大手一挥,金刚内力勾动天地气机,竟然化作一道水桶粗细的铁旗幡竖在众人面前。

  龙树上僧名下众弟子齐齐皱眉,对面的首座的这就有点不讲佛理啊!

  不过不讲佛理,论及物理,以德服人,他们这些弟子又何曾输过给众位首座。

  “谁说风吹不可动?!”

  一位擎天罗汉般的弟子手似芭蕉,大力一扇,阵阵罡风吹袭而过,风烈如刀,当即把那铁旗幡给刮没了。

  “看来戒律首座的旗幡质量不太好呀,不仅被风吹动了,还吹没了!”

  那弟子拍着手掌,一脸开心地看着对面众位首座道。

  诸位首座齐齐一怒,当即便准备和对面的众弟子在龙树上僧、李当心两人面前上演经典的佛门辩论,也就是打群架。

  不过今日龙树上僧却是没有兴趣看他们打群架,看向藏经首座,开口问道:

  “你觉得是风动?还是幡动?”

  在龙树上僧开口的时候,众弟子、诸位首座皆是齐诵一声阿弥陀佛,重新平静下来。

  听到龙树上僧的询问,藏经首座脸色平静无波,起身施礼后,思量半响方才道:

  “贫僧认为,不是风动,亦不是幡动,应当是其眼动。睁眼见幡,风吹幡动;闭眼不视,风停幡止。”

  龙树上僧微微点头,后又看向李当心,同样问道:

  “当心,你觉得是风动,还是幡动?”

  李当心同样起身施礼后回答:

  “回师父,弟子以为当是心动,心若清净自然,自当风停幡止;心若徒生杂念,则风吹幡也动。”

  龙树上僧嘴角露出一抹微笑,藏经首座、李当心的回答可以说是最与菩心、缘引两人答案相似。

  而其中藏经首座流露于表象,但李当心却是看破虚妄,更甚一筹。但是李当心的回答,与菩心、缘引两人的答案又差了三分。

  待几人再着眼看场上时。

  因为千百僧众眼中失望之色而脸色羞恼的莽撞僧人大声喝道: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菩心终于开口,摇了摇头,后又点了点头,平静道:“大师所言,于大师而言,自然是对的。”

  那僧人自然也不是傻子,哪里不明白缘引的意思是在说自己的说法对于他来说是错的。

  不过还不待莽撞僧人质问,菩心又是便指着身后千百僧众身后,那些虎豹狼熊之类的动物,择出其一金丝猿猴,问道:

  “敢问大师,此猴儿自荒野山林之中而生,机缘之下辗转至此,可能做佛乎?”

  那莽撞僧人嗤笑一声,脸上的羞恼之意未去,此刻更是满脸不屑道:

  “山野牲畜,不在佛法熏陶之列,又如何能够作佛?”

  “我做佛都轮不到它作佛,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之前被用来举作例子的金丝猿猴仿佛通灵启智般,听到僧人这一番话语,眸中有着惶恐、失落、害怕等诸多情绪,不由得低下头去。

  然而就在金丝猿猴低头的时候,不知何时,菩心却是后退了两步,走到了金丝猿猴的身边,温润如玉的手掌轻轻落在金丝猿猴的脑袋上。

  金丝猿猴抬头,迎面看到的正是菩心那犹如冬日太阳般的温暖目光,其中泛着悲悯之色。

  菩心一手抚在金丝猿猴脑袋上,另一手单掌竖起,眸光坚定,看向那僧人,气沉声清道:

  “阿弥陀佛!”

  “众生平等,无高下之分,佛性哪里会有高下?”

  “万物生灵生来便自有佛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于人无别乎!”

  “猿猴佛性与大师佛性无别,大师能做佛,猿猴又如何不能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