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第242章

作者:无谅666

  “老臣附议。”

  “赵封将军的确统兵能力出众,但尚不足以承当上将军之职啊。”

  “此位,太重了。”王绾也是立刻站出来反对。

  虽说当日扶苏前去对赵封致歉了,但其中必然还是有所间隙的,如若让赵封更进一步,必会更加受到其他公子拉拢,这是王绾不想看见的。

  而且。

  赵封乃是王家女婿,拉拢了赵封一人就相当于拉拢了整个王家,在掌控兵权的情况下,他们两人就堪比大半个朝堂了。

  为了朝堂平衡,为了扶苏。

  绝对不能让赵封晋位,至少现在不能,能拖延多久就多久。

  “还请大王收回成命。”

  “赵封为大秦立下的战功的确不小,但他毕竟还是太年轻,尚需多历练几年,待得赵封年龄再大一点,资历再高点,未来再行晋封。”

  “如今赵将军虽然立下了不少战功,封爵足以。”隗状也是立刻开口道。

  嬴政没有说话,就是这样就静静的看着朝堂上的众臣。

  “扶苏,你觉得呢?”嬴政看着扶苏道。

  “儿臣以为,王相,隗相他们言之有理。”

  “赵封虽然战功赫赫,可毕竟太年轻,还需历练几年为上。”

  “待得心思稳重之后,必可担当这护军都尉之大任。”扶苏立刻回道。

  听到这。

  嬴政点了点头。

  随后。

  一挥手,从桌子上拿起来了一封王诏。

  “宣读吧。”嬴政沉声道。

  赵高恭敬捧起王诏,大声宣读:“秦王诏谕!”

  “蓝田主将赵封,灭赵有功,乃我大秦战将之楷模,镇守渭城,避免吾大秦疆土有失,进攻赵国,斩廉颇,杀庞煖,擒赵王,战功赫赫。”

  “待得灭赵之后,晋赵封为护军都尉,称上将军。”

  “并赐爵晋二级。”

  待得赵高宣读的声音落下。

  整个朝堂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了。

  嬴政提出此事根本不是与他们商议的,而是已经做出了决定,王诏都已经拟定好了。

  哪怕群臣反对也无用,因为这是王意。

  待得灭赵之后,赵封就将晋升为上将军,大秦最年轻的上将军。

  他日。

  甚至有可能问鼎国尉,如同当年的白起一样,统领大秦全军。

  而刚刚反对的众多大臣脸色也都难看起来。

  “大王。”

  “赵封资历不足,如今晋上将军只怕会引全军将士不服啊。”王绾硬着头皮开口道。

  “全军将士不服?”

  “王相这话说的好生奇怪?”

  尉缭站了出来,带着几分好笑的语气。

  “难道王相不知军中锐士个个以赵封将军为目标,个个以赵封将军为标杆吗?”尉缭笑着说道。

  “不仅如此。”

  “王相说赵将军晋上将军会让军中不服?”

  “难道王相不知我大秦以军功制为先?对于大秦锐士而言,军功制就是晋升之本。”

  “凭赵将军之功,军中锐士谁敢质疑?”

  “敢问王相。”

  “赵将军所立之功,放眼天下谁能做到?”

  “谁能斩廉颇?谁能斩庞煖?”

  “谁人能以微末兵力击溃魏无忌?”

  “谁人能够在六日时间攻破三十万大军驻守的邯郸城?”

  韩非也立刻站了出来,为赵封说话。

  “内史言之有理。”

  “王相,你倒是可以说说看是谁不服?”

  “怎么听王相的语气是王相不服啊?”李斯也当即站出来落井下石。

  面对三人的连连发问。

  王绾老脸上也闪过一抹恼怒之色,可他也无言以对。

  “终究赵封太过年轻。”

  “上将军统领大营,兵力动则数十万。”

  “老臣提议还需再行思虑一番。”王绾也说不出道理来,再次用年轻二字来反对。

  “如若一个年轻二字就阻了我大秦一个有能力的将领晋升,那未免也太过了。”尉缭沉声道。

  这时!

  嬴政一抬手。

  朝堂争论之声顿时就停下了。

  “如若以年龄二字来阻碍我大秦战将晋升,传出会会让我大秦百万锐士对军功制失望。”

  “年龄,的确有关于人的心性。”

  “但赵封此人,孤亲眼所见。”

  “他心性稳重,性格老成,足可担此重任。”

  “孤相信他能够担任好上将军之位。”嬴政缓缓开口道。

  随着他的话落下,这件事也彻底一锤定音。

  再无人可以改变了。

  除非赵封自己作死叛国,否则这上将军之位就是彻底属于他的了。

  “老臣明白了。”

  王绾见此也知道,不可改变了。

  “尉卿。”

  “传诏给王翦,让他命赵封将燕丹给放了。”

  “并告诉他,彻定赵地之后,北上代地,最好在入冬之前灭赵,否则入冬之后,一切就不好办了。”嬴政沉声道。

  “臣领诏。”尉缭当即领命。

  ……

  “赵封。”

  “此子彻底压不住了。”

  “护军都尉,一国的上将军。”

  “此子如今还不到二十岁,竟然就成了。”

  “唉。”

  “又是一个白起。”王绾叹了一口气,老脸上带着一种沉重。

  或许是因为之前针对,此番赵封上位,王绾的心底有着一种很强烈的不安感。

  “尽可能与之交好吧。”

  “只要他不投入其他公子之下,那我们也无需太过针对,可他如若真的选择与我们作对,那以后还是要压一压。”

  “成了上将军,他日主要还是在咸阳朝堂之上,这可不似军中那般了。”隗状缓缓开口道。

  这时!

  “两位相邦。”

  “你们说父王是不是对我很失望?”扶苏忽然开口问道,脸上也带着一种怀疑之色。

  闻言。

  王绾两人大吃一惊:“公子何出此言?”

  “在我十六岁时,父王允许我入朝参政,可每每提及朝议之策,父王都不予采纳,每每提及国策施行,父王更是不予理会。”

  “父王这忽远忽近的态度,我是真的看不透了。”扶苏叹了一口气。

  “公子。”

  “大王是什么人?”

  “他是一国之君,更是天下少有雄才大略之君。”

  “他的治国之策,他的驭臣之道乃是公子不及。”

  “而公子作为我大秦的长公子,先天就强于其他公子,除了公子以外,还有哪一位公子能够入朝参政?”

  “这是大王对公子与众不同的态度。”王绾立刻安慰道。

  作为他们选定的人,扶苏自然是被许多朝臣,许多士族寄予厚望的。

  乃至于嬴姓宗族大部分都对扶苏寄予厚望。

  扶苏仁厚。

  对于他们士族而言,以后可获得更大的好处。

  如果是一个如嬴政这样霸气睿智的主君,对于他们士族而言就没有太好的机会,因为主君太聪明了。

  听着王绾的安慰。

  扶苏点了点头:“或许是我想多了吧。”

  “只是,有时候我真的感觉父王对我很失望。”

  隗状也开口道:“公子多虑了,入朝参政本就是对公子的历练,相信公子再多历练一些年,想必就能够让大王另看了。”

  “如今公子要做的就是尽量顺从大王的心意,治国之策也要符合大王之心。”

  扶苏则是有些不愿:“父王乃是明君,我自然是不如父王之能的。”

  “但人非完人,在我看来父王许多治国之策也是错的,比如重廷尉,重律法,于民苛刻,如若是我则会稍缓许多。”

  王绾道:“现在是大王掌国,但只要公子成为了太子,就有机会施行公子心中的国策,天下很大,未来也很长,公子静待。”

  ……

  章台宫内!

  “大王今日之决策当真是震动朝堂啊。”尉缭坐在一侧,笑着说道。

  “朝堂之上,一向自以资历说事。”

  “文臣要资历,要声望。”

  “毕竟学识掌握在了士族之手。”

  “孤也就忍了。”